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二章克拉福德獎

回到大學沒多久,劉一辰接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電話。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丁•查爾菲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曾經說過,如果你足夠幸運能夠做出一點成績,人們就會對你做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他們會開始對你說︰「嘿,你可能會得諾貝爾獎哦。」然後從10月份第一周起,你便會開始不斷地失眠,對任何鈴聲極度敏感,哪怕是鄰居家的電話,也會讓你疑神疑鬼……

直到,你真正接到瑞典皇家科學院電話的那天。

除了瑞典式的驚喜之外,之所以要這麼做,主要還是為了確保獲獎者不會提前到處炫耀,破壞了全人類或者說全社會科研工作者的期待感。

通知獲獎的電話一般會在開獎前的幾分鐘打過來。因此,諾貝爾獎的電話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令人期待的電話之一,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便能讓人的心情體驗一場蹦極般的刺激。

當然,劉一辰接到的這個不是諾貝爾獎的電話,他已經獲得兩次諾貝爾獎,諾貝爾獎電話他有經驗。

這一次瑞典皇家科學院打電話給他,是告訴他,他獲得今年的克拉福德獎。

克拉福德獎,屬于國際數學大獎,含金量非常高的那種。

該獎由工業家霍爾格•克拉福德及其妻子安娜•格蕾塔•克拉福德于1980年捐款設立,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其評選,雖然在數學界的含金量稍遜三大獎,但在自然科學這個更大的集合里,卻有著小諾貝爾獎的美名。

至于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個獎項設置的初衷,就是為了填補諾貝爾獎的空白,無論是流程還是頒獎典禮的規格,都是按照諾獎的標準來的。

該獎項的授予範圍包括諾貝爾獎未能覆蓋的天文學,數學,地球科學以及生命科學領域,頒獎機制為每年評選一次,並且在天文與數學、地球科學、生物科學三者之間進行輪轉。

而今年,正好輪到天文和數學領域,將分別授予近期該領域中的最杰出貢獻者。

與此同時,獎金是五十萬美元。

和諾貝爾獎一樣,同樣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並授予的克拉福德獎,通常會在開獎之前幾分鐘突然告知獲獎者,這也是為何劉一辰接到這一通電話。

「可倒是意外之喜,克拉福德獎評委會不賴!」劉一辰澹笑道,雖然有些小驚喜,但是卻也沒有覺得太出乎意外。

在數學界,一直有著三大獎的說法,分別是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以及阿貝爾獎。再接下來,影響力比較大的就是克拉福德獎!

不過按照劉一辰估計,也許用不了多久,克拉福德獎就會取代阿貝爾獎,擠入數學三大獎之中。

在劉一辰接到瑞典皇家科學院電話沒多久後,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官網就正式公布了今年克拉福德獎名單。

而他的名字,赫然在此列上,也是唯一的得主。

隨後,劉一辰的郵箱便收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寄來的郵件。

在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這封電子郵件中,除了附帶有一張電子檔的邀請函之外,上面的內容,主要還是書面性地復述了先前電話中已經說過的東西。

比如,頒獎典禮的時間,以及頒獎典禮之後的宴會。

再比如,做為克拉福德獎慶祝活動的一部分,瑞典皇家科學院還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學術交流會議,並邀請他在交流會議上做獲獎者專題報告。

至于報告時間,自然是一小時。

隨後,很快九龍大學官網就公布了劉一辰獲得克拉福德獎的消息,而九龍大學作為如今華夏頂尖大學,一舉一動都頗受關注,所以這條全新的消息很快就被媒體注意到,在登陸瑞典皇家科學院官網確認消息之後,第一時間進行報道。

「繼菲爾茲獎後,他再獲克拉福德獎!」華夏新聞網以此標題進行報道,畢竟劉一辰在8月份可是剛剛獲得菲爾茲獎,而現在才過去兩個月,就再次獲得數學大獎‘克拉福德獎’。

「華夏籍數學家首次斬獲克拉福德獎!」青年報也報道了這個消息,與菲爾茲獎一樣,劉一辰獲得克拉福德獎,同樣刷新了華夏在克拉福德獎的記錄,既是華夏首次獲得克拉福德獎,同時也創造了克拉福德獎最年輕得主記錄。

「距離數學大滿貫,只有半步之遙!」環球時報則是在這一方面進行報道,體育項目上運動員要實現獎項大滿貫並不容易,學術上自然也如此。

而正常人們所說的數學獎項大滿貫,便是指獲得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阿貝爾獎或者克拉福德獎。

當今數學界,獲得數學獎項大滿貫的並不多,德利涅是一個,丘成桐是一個,皮埃爾-塞爾是一個,約翰米爾諾和約翰•格里格斯•湯普森,總的加起來也就五個。

本來,以佩雷爾曼證明龐加來猜想實現獎項大滿貫也算是板上釘釘的,可是因為佩雷爾曼特立獨行,拒絕領取千禧年數學大獎100萬美元以及距離出席世界數學家大會領取菲爾茲獎,這個影響非常大,使得其他數學獎項都沒有繼續將獎項頒發給他,使得他實現數學獎項大滿貫的機會其實並不大。

畢竟這些獎項評委會將獎項頒發給一個人,除了因為對方作出了杰出的成果、維持獎項權威之外,也是希望獲獎者能夠配合宣傳獎項,擴大獎項的影響力。

如果一個人總是不出席頒獎典禮,獎項相當于頒發給空氣,這對于獎項也是一件很尷尬的事。

如今,劉一辰獲得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距離數學獎項大滿貫,也只差一個沃爾夫數學獎!

可惜,沃爾夫數學獎屬于終身成就獎性質,沒有60歲估計是很難獲得沃爾夫數學獎了,他想要實現沃爾夫數學獎,也是需要再等幾十年時間了。

至于阿貝爾獎,倒是蠻有希望的。

當然,阿貝爾獎與菲爾茲獎不同,菲爾茲獎是明確規定是授予40歲以下的青年數學家,一旦超過40歲想要獲得菲爾茲獎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阿貝爾獎不一樣,阿貝爾獎是不設置獲獎者年齡,可也正是如此,青年數學家想要獲得阿貝爾獎反而並不容易。

從2003年開始頒發阿貝爾獎,幾乎每屆阿貝爾獎得主就是一位,而這些得主基本上都是菲爾茲獎獲得者或者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他的導師‘德利涅’教授,也是到了去年才獲得阿貝爾獎。

劉一辰獲得克拉福德獎的消息一被報道,很快就上了新聞熱搜榜,熱度不斷地在攀升。

「夭壽,劉神這是今年獎項大豐收了,才獲得菲爾茲獎,轉眼間又獲得克拉福德獎!」

「嗚嗚嗚~~~淚目~~~回家後,爸爸媽媽又要以此給我立榜樣,竹絲炖瘦肉!」

「我可能讀了個假大學,明明只差了兩屆,我掛科重修7科,人家卻拿獎拿到手軟,是誰在我剛入大學時告訴我大學不掛科大學生涯就不完美了!?(委屈)」

「正在工地搬磚的我,看到這個新聞默默地抽了根煙,想當初我高中和他是一個班,結果我已經在深山老林里搬磚一年多了!」

「我跟你們說,不要羨慕,不要嫉妒,不要去比較,相信這個世界有天才,普通人不要望向著成為天才,不現實。看看你們再努力,你們能上得了頂尖大學!?沒有天賦,再努力讀書都沒用!」

「呵呵,我可是小鎮做題家,結果也只能勉強上本一大學,距離211大學都差了10分!」

「同學,卷起來,別人在努力,我們不努力,就會被落得遠遠的,想要不被落下,唯有卷起來!」

「我任命了~~有姐姐願意拯救我麼,姐姐,我不想努力了~~~」

「」

而劉一辰,也開始著手安排前往瑞典科學院領取克拉福德獎的行程,他這一次行程足足會持續兩個禮拜,除了領取克拉福德獎以及學術交流會之外,就是前去訪問歐洲的一些名校,跟他們商談合作的事宜。

一所大學,除了對內之外,對外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與其他世界名校的友好關系,以作為交換生或者自己學校學生今後去留學的渠道橋梁。

對于出國留學,劉一辰總是持鼓勵態度的,畢竟只有視野開闊,才能不斷前行,就是他也會時不時的參加學術交流會,去了解學術的前沿陣地以及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

閉門造車,是要不得的。

同時,劉一辰也認為人才不是RMB,捂在兜里也不會增值,只有政工出身的領導喜歡干這種事兒。

而真正專業出身的學校領導,心里卻都有數,國內大學的人才培養再怎麼投入,對尖端科研人員的造血能力,和普林斯頓這種世界強校肯定是沒法比的。

無論是學術環境,還是硬件設備,這種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就像解決一個重大數學難題一樣,一切都需要數代人的努力。

鼓勵人才去更高層次的平台上汲取科研養分,也是各大高校一直以來的人才培養政策。

與之配套的政策還有海外人才引進,比如千人計劃等等。

而這,也就是所謂的「先送出去,再請回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