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六章 陳瑜論政,蕭祈玉求問。

蘇謙修給蕭祈玉蓋好了被子,回頭躺在軟榻上,抬起手一枚銅錢滅了燈。

「老夫人,大公子那邊熄燈了,您睡吧。」汪婆子輕聲說。

陳瑜點了點頭,躺下強迫自己必須好好睡覺,大風大浪經歷不是一回兩回了,倒還真算不得什麼。

清晨,陳瑜讓尋梅去請了鄭月娥過來。

「娘,那位來家里,怎麼辦?」鄭月娥顯然得了消息,有些犯愁。

陳瑜低垂著眉眼︰「自己的孩子,不用怎麼辦,可有合適祈玉的穿戴?」

「有,我今年還真給祈玉準備了幾身衣服,原本還想著往後遇到了當禮物呢,讓他知道家里人惦記著他,這就派上用場了。」鄭月娥說。

陳瑜撩起眼皮兒笑了︰「月娥做事越來越滴水不漏了,好!」

鄭月娥得了婆母的夸獎,心里都美滋滋的︰「娘,今兒都二十七了,六弟兩口子今兒到家,五弟早就寫信回來了,最遲明天也到家了,現在就差三弟他們幾個在徽州府還沒消息呢。」

「都會回來過年的,不急。」陳瑜說。

鄭月娥笑了︰「那我就放心了,娘,好好的歇著,一會兒還是老規矩,飯菜各房送到屋子里去,孩子們過來陪著您。」

「芳菲幾個姑娘不用過來了。」陳瑜說︰「咱們蘇家的姑娘不進天家門。」

這話吧鄭月娥嚇了一跳︰「娘,咋還提到這個了?咱們家姑娘都還小啊。」

「架不住有人喪心病狂的盯上了,回頭好好的孩子沒個舒心日子過,不稀得那點子搭上一輩子的富貴。」陳瑜看著鄭月娥︰「打小芳菲對祈玉略親厚,娘把話放在這里,祈玉再好,不是咱們蘇家姑娘們的,誰也不行!」

「是!娘放心,這事兒我記住了。」鄭月娥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別說芳菲才十一歲,哪能提起來婚事?家里兩個大姑娘啊,福娘過年都十九了,蘭娘也十八了,可都沒提起來婚事呢!

等鄭月娥走後,陳瑜才揉了揉額角。

蕭祈玉姑且不說,姜皇後怕是會動這個心思。

別人都覺得那是富貴窩,但陳瑜心里門清兒,蘇家的姑娘們是絕對不可以入宮的,沒好事!

別的不說,蕭祈玉後宮不可能獨寵,他開枝散葉得多少個女人?這就夠後宮女人喝一壺了,更不用說後宮前朝牽涉那麼多,蘇家不需要送姑娘進宮表忠心,更不用擔心宮里的親人被束手束腳,真要蕭祈玉敢開口求,自己就把這些利害關系擺在桌面上說清楚。

因為蘇謙修和蕭祈玉宿醉,所以陳瑜也沒讓這邊擺飯,直到兩個孩子過來給自己請安,陳瑜才讓汪婆子擺飯,清粥小菜和饅頭,尋常得很。

陳瑜看著埋頭苦吃的蕭祈玉,垂眸勾起唇角笑了,這孩子的一些做派怕是也能戳瞎了迂腐大臣的眼了,畢竟蕭祈玉不是打小就養尊處優的天家子,他可要更接地氣兒一些的。

在自己眼里是接地氣兒,在那些人眼里怕是教養不夠頂頂的好吧?

吃飽喝足,蘇謙修和蕭祈玉陪著陳瑜。

蘇紹禮早就拉著蘇竹隱出去了,有些話不能听,那就躲得遠遠地,圖個清靜。

「蘇家的茶,春茶和秋茶都摘了一些,來嘗一嘗。」陳瑜叫蕭祈玉和蘇謙修坐過來,親自動手泡茶。

茶香裊裊中,陳瑜才說︰「開春就又到了耕種的時候,梁州府的稻米很不錯,望京府那邊的田地也很多,回頭可得把握好這個春天才是。」

「孟丞相也是這麼說的,他還上了折子,想要讓咱們家多準備一些玉米種子呢。」蕭祈玉雙手捧著茶盞︰「女乃女乃,覺得行嗎?」

陳瑜笑了︰「沒什麼不行的,只要咱們家有就行,不過南北氣候不同,還得有善農事的能人,慢慢的讓種子更適應北地的氣候,那才是長遠計。」

蕭祈玉垂眸想了想,知道女乃女乃肯定是在這些事情上下足了工夫的。

香茶入喉,蕭祈玉抬頭︰「女乃女乃,我都想過讓您進京監國。」

陳瑜噗嗤笑了︰「你倒是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知道不合適。」蕭祈玉輕輕的嘆了口氣︰「可朝中那些臣工們,哪個能有您這份為國分憂的心呢?」

「祈玉啊,年初的時候梁大人就說過,大越國要實施新政,新政為民多,那必然會觸及到了世族大家的利益,他們遮不住你的眼,因你知道百姓的苦楚,他們不心甘就必然會明著暗里的動心思,新政不一定全都對,可大越國百姓安居樂業這一條是絕對沒錯的,有一些守舊又份量不輕的人,該整治就整治了。」

陳瑜頓了一下︰「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不得,就像這個穩字里有一個急對吧?越是著急的事情越要穩住了,穩著辦。」

蕭祈玉點頭。

陳瑜又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兩軍對壘如此,此時的祈玉亦當如此,與其跟那些人講道理,倒不如真正的把新政的不足都找出來,盡可能的不出錯漏,就算是有了錯漏也能還及時發現斧正,那才是治國之本。」

蕭祈玉若有所思的點頭。

「這世上,生生不息的是百姓,是朝廷的江山社稷,不是某個權臣或者言官,人生不過百年,白駒過隙罷了,朝廷之上要用能臣,也要有諍臣,那些個貪婪的權臣和無所作為的、所謂忠臣都用不得,甄別一個臣子的能力如何,是祈玉該學的本事,有了這個本事才能知人善用,好鋼用到了刀刃上,便是祈玉治國的利器。」陳瑜說。

蕭祈玉真是慶幸自己回家來了,普天之下能敢如此直言不諱的人只有女乃女乃她一個!

「有個叫什麼褚、褚……。」蕭祈玉撓頭了。

蘇謙修輕聲︰「工部侍郎褚良復嗎?」

「對,正三品的工部左侍郎褚良復上書要讓三軍將士十之七八解甲歸田。」蕭祈玉看著陳瑜︰「女乃女乃怎麼看這件事?」

陳瑜微微挑眉︰「新法之中,對三軍如何個說法呢?」

「新法之中,對三軍有所調整,在宣德府、梁州府兩處分別設練兵場,每隔三年鎮守四夷的將領都要回京,根據兵部和禮部的合議後,調任、升貶,每三年都會有大比,挑選良將,也要放老兵榮養,新兵入行伍。」蕭祈玉說。

陳瑜想了想︰「孟丞相果然是一代能臣啊!至于說讓三軍將士解甲歸田不可取,偌大的大越國沒有驍勇善戰之將士,何以讓江山社稷永固?」

蕭祈玉起身湊到陳瑜身邊︰「女乃女乃,跟我細細說,好不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