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四十六章 朕姓武,名清娥,字明仙!

汪洪頓時覺得不妙,見無邊海浪壓下,不由飛身後退,試圖飛出張鳴的身體。

但是那立在金光里的四道身影,快速向中間聚攏。

「三清歸一氣,不滅心經化為我掌中一劍!」

藍袍道士一把握住金光,光芒匯聚成劍,向逃竄的汪洪用力斬去。

「一劍——開天門!」

轟隆隆的聲音在意識海里響起。

汪洪全身直顫,如同被恐怖的存在鎖定,然後就被一道金光斬成了兩半。

旋即,他來不及作何反應,就被層層海浪淹沒不見。

兩仙山上,眾人只見汪洪沖進了清徽道長的身體里,隨即他就立在原地,一動不動。

眾人心知這是他們在虛無處爭斗,危險性不下于元神相爭。

但是汪洪身為天魔宗傳入,又膽敢直接沖入對方的意識海,想必是有十足把握。

因此,他們都對清徽道長的結果不看好。

須臾之後,立在半空的清徽道人緩緩睜開眼眸,眸間似乎有金光閃爍而過。

眾人驚疑︰「這是清徽道長勝了,還是被汪洪以天魔體侵佔了肉身?」

清泉第一個忍不住叫道︰「師兄,何為歪歪滴艾斯?!」

眾人雖然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但也猜得出,這是他們師兄弟的暗語,應該只有他們兩人知道,旨在驗證身份。

「清泉,記住,永遠滴神!」

張鳴朗聲一笑,答道。

下方的陸雪晴邁步而出,恭敬問道︰「師父,敢問徒兒為何名一晴?」

不少人認得這位瓊宇劍派的掌門,有些訝異,不是因為你叫陸雪晴嗎?

只听半空里輕聲念道︰「銀色三千界,瑤林九萬重。一晴天女敕綠,落照雪輕紅。以後,你就叫一晴吧。」

這是他曾經賜下道號時的言語。

一字一句,自言自語,甚至就連語氣神態,都與當時一般無二。

陸雪晴怔怔︰「師父……」

此時,眾人再無懷疑。

而天空里,已經再無強者可戰。

三宗敗退,妖族淪陷,魔宗破滅,儒家認輸,世家再無一戰之人……

他們抬起頭,仰望那澹藍色的身影。

如今近,又如此不可及。

「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橫壓世間,獨擋四方強者,以一己之力,壓服天下,成就赫赫威名!」

「今日之後,他就是大晉國師!」

「……」

有人呢喃,有人低語。

張鳴立在半空問道︰「還有嗎?」

王浩然默聲不語,方菀兒退避,太一仙門和懸空寺也不再言語……

女帝武明仙立在祭壇上,掃視群臣、世家和宗門,笑道︰「看來已經無人再戰了,那麼結果已經出來了。」

「朕宣布,靈樞觀清徽道長,自今日起,他就是大晉皇朝的國師!」

聲音在山間回蕩。

眾人心神震動,時隔三百年,大晉終于有國師了!第二代國師!

張鳴落回祭壇,笑道︰「多謝陛下,若是做不好,再辭了貧道。」

他的心里實在生不起感激之意。

武明仙笑道︰「國師,你若是做不好,那這天下就無人做得好了!」

她的心思深沉,絲毫不介意,繼而轉身望向群臣,說道︰「諸位,今日我大晉還有一件喜事,請一起做個見證。」

說著,她慢步走到清泉的身前,說道︰「其實先帝在時,除了朕之外,還有一位嫡長子。只不過他從小就被帶離皇宮,隱居在深山修行。如今,他回來了!」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什麼?先帝竟然還有一位嫡長子在世?這……長幼有序……」

「陛下在這時候宣布這件事,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讓位于……」

「不,大晉禁不起折騰了!」

「可是,這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

「……」

眾人或低聲議論,或內心思量,部分朝臣甚至眼冒精光,開始揣摩。

他們中不少人都是對當今女帝不滿的臣子,還有一些出自世家、宗門。

代表儒家的左相王安國,和代表世家門閥的右相管清河更是對視一眼,似乎在須臾之間,達成了某種同盟。

翰林院和六部官員緊隨其後。

出自三宗的監天院院長紫乾道人,則目光閃爍了兩下,沒有言語。

上方的女帝武明仙冷眼看著眾人姿態,繼續說道︰「這件喜事,就是朕宣布,自今日起,將帝位還于嫡長子!」

目光閃爍的群臣一下子愣住。

這麼快?而且這麼突然?

在他們想來,就算嫡長子歸來,帝位變更,那也是稟過先帝牌位,上請蒼天後土為證,再進行繁瑣禮儀傳位才是。

可是,女帝竟然直接宣告了出去!

他們齊齊望向女帝,她還沒有說,這位嫡長子是誰,人在何方呢?

武明仙似乎知道眾人的想法, 然看向清泉,問道︰「清泉,你可願為帝!」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落在身穿澹藍色道袍的清泉身上,他們認得,這不就是剛才出言詢問清徽的靈樞觀道士嗎?

「不,不可能!」

「怎麼可能,先帝之子竟然是涿光山靈樞觀的弟子!難怪……」

「看來陛下對國師之位早有所料。」

「……」

深知世家與寒門之爭的左右二相和一眾群臣臉色難看,若這大晉皇朝被靈樞觀的兩名道士所把控,焉有世家活路。

翰林院代表儒家,明白儒、道之爭,更是見證王浩然落敗的他們,也是無法置信。這對于儒家,可能是災難性的。

監天院是三宗門面,也是愕然。

在場的圓光殿主、清雩真人面色復雜,顯然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藥王宗的曲三多表情陰翳。

地冥宗和妖族則笑呵呵的看著。

女帝一言,波及世家、宗門和儒家,幾乎是要與整個天下為敵啊!

清泉迎著女帝的目光,迎著眾人的目光,望一眼遠處的師兄,旋即昂然抬頭,擲地有聲的回道︰「我願意。」

他終究願意接下這身重擔。

女帝武明仙的眼里露出欣慰,一切布局,一切謀劃,都已經值了。

下一步,就是掃清障礙,鞏固大晉,讓清泉坐穩這江山。

至于未來……就交給他們了!

清泉在內心輕嘆一句︰「我若為帝,就沒有人敢針對靈樞觀和師兄了吧。」

左相王安國使了一個眼色。

兵部尚書立即上前一步,大喊道︰「陛下,茲事體大,還請三思啊!」

有他帶頭,後面頓時有不少大臣跪倒在地,齊呼︰「請陛下三思!」

「哦?」

女帝武明仙似笑非笑的看他們一眼,突然問道,「管愛卿有何對策?」

她問的是右相管清河。

左相代表儒家,右相代表世家,他們之間有關聯,也有利益糾葛。

管清河眼眉沉穩的稟道︰「陛下,臣以為帝位之事攸關大晉興亡,確實重大。清泉雖然血脈尊崇,順位而繼,但畢竟在山野多年,不通朝堂政事……若是陛下想傳位,臣有一個兩全之策。」

武明仙笑道︰「說來听听。」

管清河恭敬行禮︰「陛下,先帝尚有一位皇弟在朝,衡陽王武凌,有治世軍政之能,可為帝位良選。待大晉內外穩定,再請衡陽王讓位于清泉即可。」

後方又跪下一片大臣︰「臣附議。」

他們是支持右相的黨羽。

衡陽王武凌,那是先帝同父異母的弟弟,一年前就有意帝位,可惜被武明仙強勢登基,而不得不繼續蟄伏。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他一旦登基為帝,還有可能將帝位讓于清泉嗎?

武明仙的目光有些冷︰「左相,你對管愛卿的提議,有何看法?」

左相王安國眼神跳動,這衡陽王武凌乃是世家代表,親法家、兵家,若是讓他登基,儒家和他王家必然受損。

「陛下,臣以為不妥!」

他當即稟道,「陛下正值年輕,還可在位多年,何不繼續坐帝位,守我大晉安危,待國泰民安,再傳位不遲。」

他現在開始支持女帝繼續任帝位了,至少女帝在位,王家、儒家未受損。

「哈哈哈!兩位愛卿,諸位大臣,你們就沒有人支持清泉為帝嗎?」

她看向最後站著的禮部尚書司空豫等七位大臣,眼里若有深意。

他們都是沒有站隊的臣子,其中還包括中書院的女帝直屬班底。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他們身軀微震,跪倒呼喊道。

「好好好!」

女帝武明仙大喝三聲,隨即 然轉頭,問道,「禮部尚書何在?!」

司空豫惶恐︰「臣在。」

武明仙直視他問道︰「你素來博學,朕問你,繼承帝位有何禮法?」

司空豫沉吟,回道︰「陛下,按大晉禮法,繼承帝位當傳詔百官陪同,上稟先帝靈位,請祭蒼天、五岳、四水,掌玉具、塵珠、帝劍,告令群臣、百姓。」

他一口氣說了很多,女帝的眼色深深看著他,眾多群臣心里略安。

「但……」

司空豫驀然語氣一頓,轉折道,「若大晉有難,國逢戰時,則一切從簡,相應禮法可略,唯告天地蒼生即可。」

此言一出,全場寂然。

女帝武明仙露出笑容︰「而今東夷國入侵,國逢大難,朕今日傳位于先帝之子武清泉,此為祭壇,上稟蒼天!」

她本就立在祭壇上,從一旁的侍衛手中取過香燭,登壇奉上。

下方群眾大喊︰「陛下,不可!」

武明仙手中一頓, 然回頭,冷聲道︰「緋紅騎符將軍何在?!」

符菁連忙應聲︰「末將在!」

武明仙掃視群臣,剛才帶頭呼喊的正是兵部尚書,揮袖說道︰「兵部尚書結黨營私,忤逆聖意,斬了!」

群臣愣住,連「拖出去」都省了?

符菁半點沒有猶豫,手起刀落,兵部尚書已經人頭落地,倒在血泊里。

她一身紅鎧,注視眾人。

群臣震駭,不敢妄動。

武明仙的目光落在前排的王安國和管清河身上,冷聲道︰「左右二相身為群臣之首,不遵聖意,不領群臣,枉為賢能,今革去相位,官降三級,以儆效尤!」

王安國和管清河身軀一顫,他們齊齊轉頭,望向一旁的王浩然、李叔同。

可是後面兩人默聲不語。

他們瞬間覺得悲涼,終于明白女帝的算計,之所以今日百官齊聚兩仙山,是她早就算計好了可以壓住他們的靠山。

有新晉國師坐鎮,世家、儒家強者一旦落敗,將再難為他們出頭。

若是平時在朝堂里,女帝武明仙投鼠忌器,哪里敢罷免他們的官職!

「臣……謹遵聖意。」

兩人像是老了許多,跪地道。

武明仙不看他們,而是望向群臣,再道︰「除禮部尚書和中書院外,其余人等全部罰俸三月,以作懲戒。」

她這一句緩和了許多,首惡已「誅」,法不責眾,剩下的也唯有如此了。

否則,大晉朝堂要空了。

群臣低頭,跪地呼喊︰「謝陛下寬仁。」

他們此刻哪里還敢有半句怨言,那兵部尚書的人頭尚且睜著眼楮。

「如今,朕尚在帝位,只要朕在一日,就由不得你等忤逆、欺瞞。」

武明仙再次警告道,旋即看向最後面,「禮部尚書司空豫听旨!」

司空豫連忙跪伏在地︰「臣在。」

「今兩相之位空缺,司空豫素有才干,聞名遐邇,特提為左相之位。」

武明仙一字一句的說道。

群臣靜默,無人言語。

他們都明白,這是剛才司空豫站隊女帝和清泉的原因,直升左相。

而司空見禮抬頭望向不遠處的清徽道長,心里明白,其實一切源于此。

司空豫身軀震顫︰「臣叩謝聖恩!」

武明仙落眼一看,問道︰「司空豫,你看這天下,誰人可為右相?」

這話是給司空豫出了難題。

右相之位任他舉薦?

若是親近之人,少不得落下結黨營私的嫌疑;若是儒家、世家,他這一趟已經得罪了群臣,就是給自己找個對頭。

一時間,他額頭冒出冷汗。

司空豫恭敬道︰「陛下,臣听聞東陵郡應天書院李密,有半聖之能,且出身寒門,深知百姓疾苦,可為右相。」

全場百官無不抬頭。

這是要舉薦一名寒門為相啊!

那以後這朝堂,就是以司空豫為首的新晉世家和寒門出身的李密為首了,到時候,他們這些世家、儒家如何自處?

可是,沒有人敢說話。

武明仙拍掌笑道︰「好,不愧是左相之才,今日就冊封李密為右相!由緋紅騎盡快上門宣旨,請李密入朝履職!」

司空豫,給出了最好的答桉。

然後,武明仙才轉身看向祭壇,剛才她還在帝位,因此旨意頻下,在須臾之間,已經為清泉掃清了一路障礙。

此後,有司空豫和李密在,朝堂穩如泰山;有國師清徽道長在,震懾宗門、世家,那這帝位、大晉皇朝徹底穩固。

所慮者,唯三宗與敵國爾……

「蒼天在上,朕武清娥,字明仙,因國逢難,特傳帝位于武清泉,請蒼天為證,天人觀禮,百官同告……」

她將帝位傳出,心意已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