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62扶桑大開發(下)

好好的大朝會,因為李世民的兩句話,變成了菜市場。

為什麼大唐官員都這麼驚訝?

因為其實中國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貧銀國,銀子在明朝萬歷年以後才成為主要的貨幣之一。

只不過現在的大唐因為告訴發展,用銅來當貨幣面額太小了,所以才早早地把金銀納入了貨幣體系。

大唐本地銀產量並不高,現在大唐的開采冶煉技術在這幾年特別是蒸汽機出現以後已經飛速發展了。

但是一年的銀產量不過是10萬兩。

10萬兩有多少?唐朝一斤大概680克記16兩。

這1兩就是42克,10萬????????????????兩換算下來也就是4.2噸罷了。

而唐平帶回來這兩個礦場,若是真能達到李世民說的產量,那可比大唐本土白銀產量提高了20倍。

「唐小子,那扶桑真有這許多金銀?」

程知節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我給出的礦產圖,可有不準的時候?」唐平笑著反問道。

這事兒工部了解得最是清楚,接任戴冑成為新任工部尚書的李大亮說道︰「平國公給出的礦產圖,無論是煤礦、鐵礦還是銅礦,全都精準無誤。」

程知節白了他一眼︰「我又沒說不信唐小子。」

說完他看了看自己身邊的武將,發現這些家伙一個個的眼冒金光,就知道他們是和自己一個想法。

不過這些家伙一個個還端著不肯直說,他程知節也不怕做這個惡人,直接出列說道︰「陛下,既然這扶桑有如此豐富的礦產,那我們……」

後面的話沒說完,但是作為大唐兵部的領軍人物,意思就很明顯了。

「咳咳。」李世民白了他一眼,要能搶過來,自己能不動手嗎?

他做夢都想把那些資源變成自己滴,而且唐平私下可是給他說過的,扶桑有這樣規模的金礦銀礦起碼還有兩三個。

但是人家扶桑一直老老實實地當大唐的臣屬國,要是大唐看見哪個臣屬國有好東西

就過去給人家佔了,其他臣屬國會怎麼辦?

雖然現在大唐的實力即使多線作戰也沒有問題,但是作為君主,國內才安定幾年,他也實在不想讓大唐的將士再有太多的傷亡。

其實唐平這樣就很好,用小小的代價就能換來大量的資源。

租界這個詞,就很不錯,租過來以後自己在那里有駐軍權和執法權,和國中之國一樣。

而且也沒說租期到了以後就不讓繼續租的嘛,萬事好商量,說不定到時候和對面「商量」一下,對面又同意了呢?

都是老搭檔了,程知節一看自家老大的眼神,就知道這條路行不通,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那????????????????些工部的礦業官員一邊看著李世民給的礦產資料,一邊討論著。

其實那都是唐平從現代找來的。

這些東西還不太好找,好在他現在和博物館專家李愛國關系不錯,在上面也掛了號的。

他說想要過去佐渡金山和石見銀山的礦場資料,李愛國就通過業內的關系,從小日子那邊給他找過來了。

沒辦法,現在李愛國手上還拿著《三經義疏》和小日子談條件呢,這種小事情小日子當然願意賣個人情給他。

「陛下,如果平國公給出的資料沒有問題,我們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我覺得產量還能進一步提高。」說話的就是那個開始和唐平聊天的礦業官員名叫李鈺。

「嗯,不過燃料問題怎麼解決?」能提高產量,李世民當然是高興的。

「這……」李鈺看了看唐平問道︰「不知道扶桑可有煤礦出產?」

唐平想了想點頭說道︰「扶桑煤礦資源還算豐富,但是並沒有大規模的開采,若是要使用扶桑本地煤礦,可能還要和扶桑當地共同開發。」

「那就叫他們挖啊!」程知節有些蠻橫的說道︰「大不了我們給錢就是了。」

用作燃料的煤礦和挖出來的金銀比哪個值錢誰都知道。

「現在程處默和房遺愛還在扶桑出使,我聯系他們和扶桑交涉吧。」

這種事情對雙方都有利,大唐可以得到煤炭,而扶桑百姓能夠增加就業機會,還能有一筆收入。

所以交給兩個憨貨去談,也算是鍛煉一下他們。

「既然這樣,那不如把他們扶桑的路也好好修一下,起碼從礦場到海港的路得修好了。」

「是啊,听說扶桑漁場漁獲豐富,我覺得我們也能夠購買一些。」

一下子多了一大筆錢,許多官員都開始討論起如何開發扶桑。

「既然扶桑有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他們以後必然也會開始穩步開發,我覺得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布局了,他們雖然金銀礦豐富,但是其他資源匱乏,我們可以傾銷????????????????我們大唐的商品,特別是奢侈品去扶桑。」

「沒錯,讓他們挖礦賺錢,再來購買我們大唐的商品,最後把那些礦產都帶回大唐來。」

「不過听說扶桑百姓教育水平比較低,如果我們大量開發扶桑的話,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提高他們百姓的教育水平。」

「肯定的啊,而且讓扶桑百姓從小學習我們大唐文化,本來就有利于同化他們。」

這些官員可都是老油子了,雖然開發要在扶桑投入一筆資金,但是和未來的產出相比,都不算什麼。

而且80噸白銀,挖出來肯定就要用掉啊,只有用出去,才能夠錢生錢。

所以一個好好的大朝會下半截,直接被大唐官員們開成了扶桑大開發計劃會議。

至于扶桑同不同意這個開發計劃都不重要,還是那句話,萬事好「商量」。

唐平在一邊听著听著,才算是明白為什麼後世總看見國家給一些非洲之類的貧困國家無息貸款,還有那麼多援建什麼的。

听完以後才知道原來這里面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只能說那一句免費的才是最貴的,真是放到哪里都是有道理的。

中國這些官吏,從古代開始就能把一套給玩得出神入化了。

最後大朝會結束的時候,根據統計,大唐的投入產出比能夠達到驚人的1比12。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