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國公,咱們在這里可是等了你差不多五天了。"
一個半大小子說著,指了指那邊的營地︰「我們這五天都在這里吃住,就是為了等你,我都怕你再不來,我把送給邊軍的東西吃完了,嘿嘿!」
唐平臉上微微動容,剛才來的時候他也看見那邊的營地了,本來以為是哪個商隊臨時扎在這里的。
沒想到居然是這些百姓,為了專門等著自己,等了這麼長的時間了。
「老人家,這是何故?」唐平有些不解。
「不怕平國公笑話,原來我也是一個老兵。」
「老人家是個老兵有什麼好笑話的?」
「可我是大隋那邊的!」
「呃……」唐平一愣,然後有些尷尬的笑笑。
「其實啊,當年雖然在大隋當兵吃餉,但是那辛苦我想是一樣的。」老人家好像都有些喜歡回憶過往,唐平反正在這里休息,左右無事,也就沒有打斷他,讓他繼續說了下去。
「後來大隋拜了,大唐的官府也沒有難為我們,身體好的、願意留在唐軍的就留下了,身體差一些、歲數大的,就回了家。」
「本來以為在大唐的日子和大隋一樣,百姓都是一個苦字,但是沒想到啊,官府給咱們分地,借咱們錢養雞鴨,給咱們修水車,借耕牛,嘿,這日子一天比一天就好起來了。」
老大爺歲數雖然大了,但是嘴皮子還利索,見唐平願意听他講,心里高興, 里啪啦的就說開了。
「所以咱們村的村民都說,有現在的好日子,是因為我們是大唐的人了,那有些親戚在苗蠻的、在東越的,過的那日子和我們一比,那是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大家心里都念著大唐的好呢!這不是前幾天大唐周報上發了個文章,村里有識字的女圭女圭給我讀了讀,我想想,叫啥來著?」
「大唐最可愛的人!」那個半大小子插嘴說道。
「對對對!」老大爺眯縫著眼楮點頭說道︰「就是這個,大唐最可愛的人,里面寫了那些邊軍的生活,讓我想起了往日當兵的情形。上面說的對,哪有什麼……什麼好?」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對對對!」老大爺拍了拍那半大小子的頭︰「就是這一句,小娃子讀過書吧?記得不錯,以後好好讀書。」
「還有一句話說的是,他們是大唐邊軍,但是他們又是誰的孩子,又是誰的丈夫?」這一句話老大爺沒忘,說著的時候,眼角都泛著一絲淚光了。
「我家里只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子沒有,所以我就想,咱們能安逸的在家種地,去工坊做工賺錢或者做點小生意,是因為什麼?不就是因為那些邊軍娃子把其他什麼苗蠻,什麼東越給擋在了外面嗎?」
「咱們家里沒有人去邊軍,但是現在大家都過的好了,請邊軍的娃子吃上一頓家鄉菜總沒問題吧!」
老大爺舉了舉手上的醬菜缸子和臘腸︰「我就把這事兒和村里村正說了,村子里的百姓都覺得對,所以就選了些人把東西送來,在這里等著平國公了。」
然後他指了指圍過來這些人︰「這里有的是我們村的,有的是看見我們在這里閑聊以後決定留下來一起幫忙的,還有些是別的地方得到消息趕來的。」
「邊軍那邊咱們過去太遠了,路上也給官府添麻煩,所以就想請平國公把我們這些心意給帶到邊軍,讓那些邊軍娃子吃的好一點,穿的好一點。拜托平國公了!」
「拜托平國公了!」別的那些百姓都把自己的東西高高舉起,然後齊聲高喊道。
唐平心情激蕩,這就是大唐的百姓啊,或者說著就是華夏的百姓吧。
只要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你對他們好一分,他們就能還你三分。
其實除了長安洛陽的百姓,好多地方也就是剛剛月兌離貧困,能夠一日三餐,一個月能吃上二兩肉。
這里這些東西在唐平眼里肯定是不值錢的,但是對于這些百姓來說,那是要省吃儉用好幾個月才能攢下來的吧。
但是現在,他們毫不猶豫的帶著家里最好的東西,請他帶給邊軍,就是為了讓那些守護在邊境之上的將士們嘗嘗家鄉的味道,多吃一點、多穿一點。
唐平他其實可以不收,這些東西他只要花一點錢,很容易從長安的各個商會收到。
但是他現在必須得收下,因為這是這些百姓赤誠的真心,要是不收,可就太傷人了。
「項龍!」
「屬下在!」項龍也是軍人,他的腰桿從來沒有像這一刻這樣挺的這麼直。
雖然不是邊軍,但是作為大唐軍人,他覺得與有榮焉。
「帶人把東西都收下,登記好!」
「諾!」
項龍立正,對著那些百姓用拳頭梆梆兩聲錘了錘胸口的鐵甲以示尊重。
而一千五百騎玄甲騎也都用拳錘胸,DUANGDUANG兩聲撼天震地。
玄甲騎中分出百人,讓這些百姓列隊,一邊收下他們勞軍的物資,一邊想要記錄他們的姓名和來自哪里。
結果那半大小子在第一個,高聲喊道︰「大哥,你就寫大唐人就中,俺們都是大唐人!」
「對對對,俺們都是大唐人!」
你再問他們名字什麼的,都閉口不言,放下東西便退到一邊,等著後面的人上來。
這些玄甲騎戰士雖然年輕,但都是各軍身經百戰的精銳之中選拔出來的,這個時候也不由得有些眼角泛光。
只能鄭重的接下東西,然後回一個抱拳禮以示感謝。
「大唐民心如此,何愁不興啊!」王青鸞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了,站在唐平的身邊說道。
她也曾經是東越的鄭王,王位的繼承者,但是她知道,就算是自己父親在位之時,東越的百姓對于東越的認同感也絕對沒有這樣的強烈。
而李白拿著一個攝像機在旁邊,把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