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李震擼了把鼻子︰「是誰在念叨我?」
「得了吧,誰會念叨你啊!」程處默靠在椅子上,他才修了病假回來不久。
上次乘坐熱氣球沖撞皇城大殿,死後程知節真的給他請了三個月病假,被打的多慘,外人不得而知。
不過回來以後,這小子倒是成熟和收斂了不少。
「哎,平哥兒這一走就是這麼久,感覺好無聊啊!」
「可不是嗎?」房遺愛趴在桌子上︰「我說哥幾個,平哥兒走的時候,留的作業,你們做完了嗎?」
「遺愛,這麼高興的日子,能不能不要說這麼讓人不高興的事情?」杜荷把桌上的廢紙揉成一團,朝著他丟了過去,偏偏房遺愛還用頭去接。
「哈哈,我這頭球如何?」那紙團居然不偏不倚的被他給用頭頂-進了一邊的廢紙簍之中。
教室里面不準玩球,所以幾個人開始用廢紙團在教室里面玩起了足球。
「听說了嗎?」尉遲寶林沖了進來,一手把沖著自己飛過來的紙團給扒拉到一邊。
「寶林,剛才那一球我可以得分的!」
「听說什麼?你又收到什麼小道消息了?」
「平哥兒要回來了,而且听說這一次啊,他在平輿縣可是又干了一件大事兒,破壞了東越細作在我們大唐的陰謀。」
「什麼?」
「你說的是真的?」
一群憨貨都激動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平輿縣縣衙上下都被抓了,一起押解進京了呢!」
「誰說的這個啊!」程處默坐直了身子︰「我是問平哥兒真的回來了?」
「自然啊,他押解的平輿縣縣令等人,自然是回來了。」
話音剛落,就听見教室里一陣翻箱倒櫃的聲音。
「你們這是做啥捏?」尉遲寶林呆呆的問道。
「寶林,平哥兒走的時候,布置的作業,你做完了嗎?」
「自是沒有的,平日里大家不都是一起玩耍嗎?」
程處默把自己座位里要做的作業都薅了出來︰「那你還不快做?難道你想等平哥兒回來被請家長不成?」
請家長三個字,讓小黑塔一樣的尉遲寶林打了個冷戰。
然後一群人開始在教室里面扒拉開許久沒做的習題,開始埋頭狂寫起來。
平國公回京的消息,很快就在長安城之內傳開了。
而比唐平先回長安的,則是他這次在蜀地和平輿縣的一些消息。
「听說蜀中商人,可是被平國公收拾的服服貼貼的!」
「哈哈哈,那是他們那里不通消息,不知道跟著平國公,能有多賺錢。」
「我還听說啊,那時候還有蜀中鹽商想要收買上河村的王鐵牛大匠呢!」
「好家伙,正五品下的官員,他們幾個鹽商心可不小啊,哈哈哈!」
「還有這次平輿縣,居然背後有東越人的影子!」
「幸好遇見了平國公,拆穿了他們的陰謀!」
幾個月的時間,唐平沒有在長安,但是長安卻時時都有他的傳說。
而一旦收到他要回長安的消息,更是讓不少人開始激動起來。
「二哥,這次唐平立下如此大功,我得出城去迎他!」李元吉在顯德殿中找到李世民說道。
「得了吧,我看你是饞人家小蘿做的吃食吧!」
「嘿嘿!」被拆穿的李元吉也不惱︰「家中那些廚子按理說把小蘿的手藝都學了過來,可是做出來的東西啊,偏偏就是沒有人家小蘿做的好吃,你說怪不怪?」
「行了行了!」李世民揮了揮手,繼續埋頭于奏折之中︰「要去就去,別在這里鬧我!」
李元吉剛走,吏部尚書高士廉來了顯德殿︰「陛下,听聞平國公回長安,我想去城外見他。」
「你去見他?」李世民抬頭看了看高士廉︰「舅父,你和唐平應該沒有什麼交情吧?」
「說來慚愧,這次平輿縣之事,是我吏部失職,前幾日唐平送了一份關于成立新的監察機構的提案到吏部,但是其中有些細節,我想和他聊聊。」
「和他聊聊又何必急在這一時半會?他剛回長安……」李世民想著唐平才回來,舟車勞頓的,沒有必要現在就去半路堵他談公事吧?
「呵呵,陛下,你這外甥你還不知道嗎?等他回了長安,包準躲在自己上河村的一畝三分地之中,難道我還能期待他來上朝不成?所以我還是提前把事情問明白了,就放他回去。」說著高士廉笑著說道︰
「說起來他也得叫我一聲舅爺爺,我還能為難他不成?」
「行,那舅父就去吧,元吉剛剛出去,你要快點還能和他同去。」
高士廉剛出了門,小黃門又進來稟報,民部尚書戴冑來了。
等戴冑進來,李世民好奇的看著他︰「你不會也是來說,你要去城外迎那唐平的吧?」
「陛下怎麼知道?」
李世民無語,這唐平要回來了,你們一個一個來給我說要出城去找他,我能不知道嗎?
「說吧,你又找他何事?」
「陛下沒看到民部送上來的折子嗎?」
戴冑看了看李世民的桌案,不得不說,李世民確實是一個非常勤政的帝王了。
不是在辦公,就是在去辦公的路上。
「還沒看到,上面又是什麼,和唐平有關?」
「嗯,蜀地上兩個月鹽場的收益報上來了。」
唐平離開蜀地兩個多月,鹽場那邊每兩個月統計一次收益,這些錢要等到年底的時候一起運送回長安,但是具體收益的報告,則是兩月往長安送一次的。
用的是這次鹽場管事帶去蜀地的飛鴿,所以速度比繞了一個大圈子的唐平要快了很多。
「收益多少?」
戴冑嘿嘿一笑︰「陛下猜猜?」
「兩個月?有一百萬貫?」李世民帶著些期盼問道。
「翻一倍!」
「兩百萬貫?」李世民坐不住了︰「這鹽場不是才開始建成……」
「沒錯,這兩百萬貫,大部分是後面這個月的產出!」說道這里戴冑一臉的欽佩︰「平國公真是好本事啊,听說他給蜀地鹽商出了一個什麼銷售方案,還有什麼深加工,所以鹽場產多少鹽,那些鹽商就拉多少走。听說官府的鹽場門口,拉鹽的車就拍了兩里多地,日夜不停!」
「走!」李世民決定奏折也不看了,本來他是打算等唐平回來以後直接去上河村的,這樣既能偷偷懶,也能去吃點好吃的。
但是現在戴冑的話讓他坐不住了。
「叫齊百官,一起出城迎平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