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突厥煙雲 256 招標會

其他蜀地鹽商進來的時候,也走了一遭玄甲騎的營地,和剛才進來的安老頭他們的感覺差不多,就是這支隊伍,殺氣太重。

進了唐平的大帳,看著安老頭和甘有德兩人蔫了吧唧的坐在桌子後面。

但是那吳老三,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然後唐平把剛才三人作為代表答應他的事情都說了。

後進來的鹽商一片嘩然,看你們三個濃眉大眼,才選的你們,結果你們就把大家都給賣了?

唐平坐在上首也不說話,就笑眯眯的看著他們。

明明就是個少年,但是卻感覺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幾人小聲的質問了一下,卻又沒有任何辦法,用安老頭的話來說,他拼著老命不要,讓唐平再問一次,你們誰願意代表誰來當,看看你們怎麼回答。

想想外面的玄甲騎,幾人一樣無奈,有一句話叫形勢比人強,就是說的現在了。

但是每個人心里都有著小盤算,現在答應了,打不了後面再偷偷搞小動作。

你唐平遠在長安,還能一直盯著這里?

在蜀地,就是州刺史有時候的政令都沒那麼好實施下去。

主要也是因為這里一來地形復雜,二來是民族眾多,要管,真的很難。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等他們這邊剛剛安靜下來,唐平就拍了拍手,然後有手下送了一沓紙上來。

唐平叫人分給了下面每一個鹽商。

拿到手里看了看,現在整個大唐七個道加上突厥都在上面,一共八個地方。

「以後鹽業進行改革以後,生產成本會大大下降,所以各道的鹽價,降低到現在的一半,定價銷售。」

鹽這種東西和糧食一樣,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太過重要。

貞觀不收鹽稅,所以管理也比較松懈,但是在唐平的游說之下,官府也開始重視起來了。

就和糧價需要穩定一樣,鹽的價格也需要穩定。

過去鹽價高是因為成本高,現在生產成本降了這麼多,就算是算上運輸成本和人力成本,零售價下降一半,鹽商依然是有的賺的。

「平國公,你……你這把零售價砍了一半,那我們成本得給多少?」朱老大還是最沖動的那一個,有些不滿的說道。

這唐平只說賣價砍一半,按他們現在的生產方式只有虧錢。

而從官府以後的鹽場買,那他們成本得給多少?給得多了,一樣是虧錢,在他看來,這是唐平要趕盡殺絕了。

「朱老大是吧?這個問題問的好,我正好要說。」唐平好整以暇的說道︰「官府和大家合作,能讓大家吃虧嗎?你們的進貨價格,你們自己來定!」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沸騰起來了,自己來定?

那朱老大已經當了出頭鳥了,索性也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若是我們出一文一斤,官府也賣給我們不成?」

「對啊!」唐平點頭承認,「大家看見自己手上的紙了,你們把每個道的進貨價寫在上面就好了。」

「這不對吧,平國公,這進貨價為什麼還不一樣了?」

唐平微微一笑︰「那鹽賣到突厥和賣到你們蜀中本地價格能一樣嗎?我知道,賣到突厥去零售價砍一半,賺的利潤就少了,大家就不太願意去,所以這賣突厥的鹽,我們就可以更便宜一些出給你們,算是官府的財政補貼。」

「那要是我們所有人,把所有地方的價格都寫上一文一斤呢?」朱老大問。

「嗯……你們可以試試。」唐平還是在笑,但是其他幾個鹽商都在心里暗罵這朱老大是不是豬。

怎麼可能大家都寫這個價?人家李客還有那吳老三是擺明了投靠唐平的,然後剩下的人里面還有沒有別的心思的,他們也不知道。

大家要真的跟著你填一樣的一文一斤,就等著這些生意全落在李客和吳老三他們手里吧。

現在大家都看明白了,唐平這個法子,就是讓自家各自去盤算,給出什麼樣的價格,自己還能有所利潤。

你想要拿下一道之地,就必須把自己的利潤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

一斤鹽在關中道現在只能賣三十文,開采交給官府的話,他們就負責運輸和銷售,那麼只要在十四文以下都是有利潤的。

開價十文

,自然賺的更多,但是人家要是開價十一文,這地方可就被人家給拿走了。

可你要出十五文,那麼就是虧本生意了,也沒有人願意做。

唐平交代清楚以後,這一群鹽商也都被隔開了,禁止交頭接耳。

其實他們交流也不怕,現在涉及到各家的生意,要是甘有德給朱老大說,他出價十文,朱老大敢信嗎?

商場的爾虞我詐,這里誰沒有見過?

所以最後幾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盤算著自己家對哪個地區的銷售最有信心,能夠拿到哪里的經銷權。

等了盞茶功夫,唐平把自己那一小壺茶喝完,下面這些鹽商也基本把自己的「標書」給交了上來。

然後就是開標了,結果倒是和大家想的差不多,各家實力不同,本來原本在各道的銷售情況各有不同。

現在基本上人口越多的道,也都是由那些實力更強一些的鹽商拿到了。

邊遠又人口少的地方呢,進貨成本也明顯要低了一截,算下來以後,每一斤鹽能賺的更多,好像比那些人口多的道虧也虧不了太多。

反正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吧。

唐平叫人把這些標書拿去,按他早就準備好的合同,和各家商號擬好,然後叫鹽商們簽字畫押。

收好這些合同以後,唐平滿意的點了點頭︰「大家其實可以算算,雖然你們以後賣出去的鹽價便宜了,但是你們不負責生產環節,省去了生產方面的開銷,就利潤和收入來說,比過去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而且鹽價降低,百姓的購買量勢必會上升,所以最後這個銷量反饋到大家的身上,大家賺的並不會比現在低多少。」

唐平這一波操作,就是要把生產權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後又能利用鹽商們自己的銷售網絡。

官府沒有收鹽稅,但是因為鹽是官府生產出來再賣掉的,這里面已經有很大的利潤了。

而鹽商就像唐平說的,並沒有虧多少,當然有的鹽商虧還是虧了一些,可是唐平會讓他們虧的這一些,虧的心甘情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