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訓來到了朱由校面前,向朱由校拱手一拜,說道:「陛下,這一次的侯伯,該清理的都清理了,清理出來的土地,至少還可以給我們安置五十多萬戶的流民。」
朱由校點了點頭,瞬間抓住了重點,「那就把所有的銀子,都收到朕的那內帑里面吧!」
劉鴻訓听到這話,又是感覺到有幾分心痛,這就是陛下的性格,凡是有銀子的,都放到自己的內帑里面來,就是不肯放到朝廷上。
劉鴻訓嘆了口氣,虎口婆心地對朱由校的勸道︰「現在戶部尚書以及一些員外郎,甚至戶部侍郎,都已經被抓了,李啟元被殺,家人流放三千里,重新提拔的官員都是得力的。」
「陛下,應該要把一部分戶部的職權,重新放回到戶部,這是一個朝廷的體面,也是對戶部新官員的支持。」
朱由校瞄了劉鴻訓一眼,發現劉鴻訓的眼神出乎意料的清明,就考慮了一下,才慢慢地點點頭,「那既然如此,朕就給戶部撥兩千萬兩銀子,告訴他們,這一次土地重新分發,就交給戶部來管。」
「原來那些土地,也有一些佃農的存在,你們也不要將他們趕走,原本只留夠他們所需要生存的土地,其他的都撥給流民吧!」
「如果有哪個官員,敢在土地里面伸手,那不要怪朕心狠手辣。」
劉鴻訓點了點頭,這一次的事情發生了之後,下面的官員手也都收斂不少,有不少還真的洗手不干了,老老實實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官員。
朱由校嘆了口氣。
這收回來的土地還是太少了,大多數收上來的土地,還本來就是租給底層的百姓耕種的,畢竟勛貴老爺不可能派自己的家人去耕作。
這些田地,佃農讓出一半來都成問題,也才夠安置了五十多萬戶的流民,照這個情況看,土地這個事情還難得很。
如今天下的流民不少,雖然現在的流民軍比起三年前,已經少了差不多一半了,但剩下這一半,都還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如果朱由校想要徹底解決流民的問題,還得再通過三步走。
第一個,往西邊攻打準噶爾,搶佔準噶爾的土地,不過這一步要留到最後了。
準噶爾還算比較老實,也沒有對中原的土地有太多的念想,也沒有大規模的進犯。
但是準噶爾是肯定要進攻的,這關系到明朝的疆土,關系到明朝是否能夠恢復漢唐榮光,是否能夠重建西域都護府。
那麼剩下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大規模的鼓勵商業,還有進攻東北的建奴。
東北的建奴不是人少地多嗎?把建奴滅掉之後,可以從中原大規模的遷移流民到遼東去,讓他們開墾土地。
朱由校有時候在想,到底應該先鼓勵商業,還是應該先進攻東北的建奴了。
朱由校還是打算三管齊下。
他出來過頭來,看向劉鴻訓說道,「這一次事情你們辦的相當不錯,但是你們這個都察院辦得還是不夠專業。」
「如今的都察院只是針對官員,且針對官員,也不過就是一個區區的風聞奏事,做得十分不地道,也非常的不得力。」
「這一次的事件當中,朕不斷清掃了大量的地方官員,還有各地衛所兵的軍官,甚至還清掃了不少的御史,這讓朕非常的擔心和不滿。」
「官員貪污受賄這個事情,就目前來看,是止不住的。」
「這一次事件持續了將近一年多,那麼我們便沒有辦法年年都進行這樣的行動,主要還是以防為主。」
「你這個都察院的規模也不夠,還有些御史竟然由各地的行政官員來充當御史,也是極其荒謬,你們御史不是自認為清流嗎?」
「清流這個詞,實在是讓朕深惡痛絕,只懂得高談闊論,與那街邊的潑婦何異?」
「這樣的都察院是讓朕感到不滿意的,都察院必須按照朕的方法來進行改進。」
朱由校旁邊翻出一個冊子,順手扔給了劉鴻訓。
劉鴻訓作為左都御使,那就是都察院的頭頭。
他們非常明白,現在陛下不是在問他的意見,而是問他都察院的選擇。
如果都察院願意,那麼以後的都察院,跟現在的都察院恐怕不會一樣了,簡直就可以說是面目全非。
但是如果他們不願意,恐怕那些御史都要倒大霉,這一次的御史只清算了那些參與了殘害百姓的,還沒有清理那些貪污受賄的。
陛下要是真的狠起來了,他們大多的御史都得倒大霉。
御史的收入本來應該很低,也沒有具體的事條,按理說沒有他們貪污的機會,但是御史卻又有很多方便的地方可以收賄,這就是當代御史的具體情況了,朱由校卻不想這樣。
劉鴻訓心里嘆了口氣,就現在來看,都察院如果不按陛下的建議來改進的話,那麼他們這些人就會通通被撤換掉。
新上來的有可能是閹黨,也有可能是現在已經有了幾分死灰復燃的齊浙楚黨!
那些齊浙楚黨人眼楮都憋紅了,早已想過替代東林黨,成為陛下平衡朝廷的一股勢力,好跟閹黨相抗衡。
所以本質上說,劉鴻訓看似有選擇,實際上沒有選擇。
他翻開了朱由校扔給他的冊子,很快就被上面的冊子深深吸引了。
他發現真按冊子里面的內容來改變都察院,那麼他們都察院的規模,起碼比以前擴大百倍。
朱由校的這個冊子,基本上就是按照後世的廉政公署條例和組織架構,又經過了明朝的一些實際情況,弄出來的一個架構。
這個劉鴻訓嘆了口氣,如果這個條例真的能夠實現的話,那麼都察院將會從一個清水衙門,變成一個實權的暴力衙門。
因為他看得出來,這小冊子里面不但保留了原來都察院的風聞奏事,還可以調查貪污受賄的官員,甚至還增加了每一部分錦衣衛的功能。
但劉鴻訓明,如果這個都察院真的按照這個方法來改進的話,那麼都察院官員,將要從清流徹徹底底變成了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