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65、青天大老爺

就如先生剛才所說的話。

在其位,謀其政。

若是他說了趙嘉樹可能會在縣城搞大動作,那麼這就相當于將先生架在了火上烤。不去的話,是瀆職。去的話,縣城太危險。

其外,北洋官府不得人心,亦不是一日兩日了。

讓兩眼一閉到天明……,亦不失為是一件好事。

「你爹?好面子?」

「所以請我?」

劉昌達咂模這幾句話。

他直覺徐從請他來徐家堡子絕不簡單。

和徐從相處多年,他明白徐從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無必要,徐從是絕不肯輕易麻煩他的。叫他來,必有緣由。

只是如今徐從不肯說,他亦不好追問。

反正徐從不會對他有什麼壞心思。

說話間,徐三兒就端著水酒走了進來,給劉昌達敬酒,「劉縣長位臨蔽舍,徐某有失遠迎,還望劉縣長不要怪罪,我徐某自罰三杯……」

鄉賢,不是粗鄙的財東,得有幾兩墨水。

徐三兒雖不會寫字、看報,但他喜歡听戲,耳濡目染之下,說話也逐漸文鄒鄒的了。盡管有些字詞的意思他不甚了解,可懂得在何種場景運用。

他舉起徐福興端著的白釉酒壺、酒杯,連飲三杯,以示給劉昌達賠罪。

豪爽的喝下這三杯酒水之後,簇擁在客廳門口的鄉人們連叫了三聲「好」字。

平日里,不管老徐宅,還是新徐宅的客廳,鄉人們都敢進屋。只是現在新徐宅里坐了一個劉縣令。擱遜清那會,他們見到縣令是要下跪磕頭敬拜的,如今雖是民國,時代變了,不用再跪,但他們也不敢肆無忌憚的沖到客廳內,擾了縣令的安寧,沖了縣令的貴駕……。

故此,來看縣長的鄉人,都聚在了客廳門口。

新野縣的縣長,哪怕是副的,那也是個稀罕。

大家就喜歡看這個稀罕。

「這真的是縣長?」

「咋敲著和咱們差不多,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楮。不對,還多了一個眼鏡。不過族長也帶了一個眼鏡,他看起來和族長有點像……」

「我听說當官的不是要穿補子服嗎?俗話說的好文禽武獸。怎麼,他穿的跟個鄉紳一樣,看不出什麼當官的樣子,也沒有什麼衙役捧著官餃牌……」

叫好過後,鄉人們議論紛紛。

他們將遜清時的縣令和此時民國的縣令作比較。

覺得劉昌達不像個當官的,失了當官的體統。

做官的,怎麼能如此寒酸。

「我不像個當官的?」

劉昌達下意識的看了眼自己的青色常服。

這是洋布,好料子,一尺布就要一枚硬洋。雖沒有前清的官員的公服、朝服造價貴,可怎麼看,都不覺寒酸。

他今日出門時,還特意照了鏡子。

「先生,鄉人就是這樣……」

在鄉村生活久了,徐從能明白鄉人的想法,「你這個當官的……沒讓他們下跪,沒讓他們磕頭,那你就不是當官的……,他們啊,很多人打陳縣令還在的時候,就沒出過村,他們只知道如今改朝換代了,至于換的哪朝哪代,不清楚,有的人啊,還以為是反清復明成功了,現在是明朝的天下……」

「有的人,還言之鑿鑿的說,明朝的天下,當皇帝就該是姓朱的。」

他談笑道。

民和明字,兩個字很貼近。

大字不識的鄉人將明朝和民國錯認了,很正常。

他們不明白什麼是共|和,天底下沒有皇帝才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甚至,還有許多人留著辮子,說這是祖宗所留,不能剪去。至于什麼是祖宗,他們也語焉不詳,明朝人留不留辮子,他們亦不清楚。

「現在是民國,不是遜清,更不是明朝……,皇帝也沒有姓朱的,現在沒皇帝……」

「諸位鄉親,咱們都是平等的,不必見外……」

劉昌達聞言,起身走到門外,對鄉黨們拱了拱手。

他走到哪處,哪處就空出一大片地方。

起初大家雖對他保持敬畏,但還不至于驚恐。但他的這句「平等」,則像是惹了禍事一樣,所有人立刻跪倒在地,口呼「大人」。

見此,劉昌達心中五味雜陳。

平等就是鄉人們的底線。

他表現的再親切,再和煦,鄉人們都不會感到太多的驚怪。好官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與百姓相處融洽。

然而說了平等……,就相當于刺破了官民相處的這一界限。

「大家平身,平身……」

「今天本官是來參加徐家的滿月宴,不是來視察鄉里的,不必行此大禮……」

劉昌達照著陳縣令的腔調,當起了遜清的官。

跪地的鄉黨們,于是起身。

「你看……」

「什麼新思想,就是個皮。」

「官還是官,民還是民。官以另一種秩序凌駕于民罷了。」

新徐宅門口,徐書文同田慧蘭也到了場。他們听聞劉昌達趕至了徐從家里,也迫不得已提前參加滿月宴。

貴客後至這是規矩。

在場之人,沒有一人的地位能高過劉昌達的。

夫妻倆剛到,就看到了這一幕,于是徐書文借題發揮,勸說妻子道。

妻子是他最堅固的同盟,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如果連妻子田慧蘭都不能做他的信徒,那麼他這套說辭能否說服族人……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清官未必不如民國的官。」

「你看,有人搞復闢鬧劇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現在這日子活的還不如在遜清的時候……」

他低聲道。

「這是真的……」

田慧蘭听到劉昌達這句「本官」,心里信了一大半。

她出身書香門第,對外界的改朝換代有過深刻了解。知道如今的縣衙是縣公署,縣令是縣長,縣長自稱為「鄙人」而不是「本官」。

一個簡單令人發醒的問題。

縣長自稱為「鄙人」,那麼他就不是官了嗎?

「現在……外界鬧的風風雨雨,就是想打掉咱們這批舊的財東,然後再扶持一批新的,听他們話的財東……」

「理由……冠冕堂皇,但落到根處,千古不變。」

徐書文握緊了田慧蘭的手,聲音低沉。

在這一句句話中,秀才之女的田慧蘭信了丈夫的說辭。也由不得她不信,徐書文給他條縷分析的理清了外界思想動亂的根本。她在這一刻,成為了徐書文的信徒。並且以一個傳統女人的身份,給丈夫最大的支持。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不過還未等徐書文攜妻踏入新徐宅的門檻, 下的鄭鄉約就已騎馬趕了過來,搶先入門。他對劉昌達做了個揖,道明了自己的身份,開始攀起了關系。

「鄉約?」

「鄭鄉約?」

劉昌達仔細琢磨起了這個人的官職和姓名,「你……是以前的鄭保長吧?徐從提起過你。幾年了,你當上鄉約了?」

他回想起自己未當官時,徐從給鄭胥吏送禮的那日。

那是他頭一次憐憫自己的門生。

記憶猶新……。

或許也是那刻,細君將徐從當成了自己兒子一樣照顧、

因為他們走的每一步,腳……都在痛。

「是……是我……」

「鄉約……是大家推舉的我……」

鄭鄉約暗道倒了血霉。

他今日是不打算過來的,但劉昌達好歹也是縣長,位臨一村,他這個鄉約卻不作陪,怎麼也說不過去。

嚴重點,不前來拜見就是瀆職罪。

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徐從和劉昌達的關系竟然這麼親密。也是,連弟弟的滿月宴都來參加,師生二人怎麼可能不親密。

「來,坐,你是鄉約,坐也要坐在我旁邊。」

劉昌達拾起一張椅子,讓鄭鄉約坐在徐三兒給他安排的座位旁邊。

他的這一番表態,似乎只是平常的上司接待下屬的表現。

待鄭鄉約誠惶誠恐的入座後,他開了腔,「我听聞啊,鄭鄉約在附近鄉里官聲不錯,有誰給我舉例舉例……」

鄭鄉約擺手,說︰「不用。」

固然他確信自己已經將薛廟村、徐家堡子等附近幾個村落的鄉人訓練成了牛羊,讓他們往東,他們絕不敢往西。但羊群內出現一兩個刺頭,實在是尋常之事。有了劉昌達這「青天大老爺」撐腰,誰知道有哪個存著壞心思的人上前作證,將他所做的壞事全部抖落出了。

他一邊說著不用,一邊用狠厲的目光盯著在場的鄉民。

他有自信。

哪怕將他革了職,他們鄭家還是能報復在場的鄉民。當地有個民謠,叫「 上徐家, 下鄭家」。他們鄭家和徐家等等這些老勢的財東,主管這附近鄉里的一切。誰敢亂說,僅動用一些手段,不讓亂說話的人租他們這些財東的地,就足以斷了他們的口糧,斷了他們的活路。

其次,哪個鄉民沒欠過他們財東的錢。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縣長也不能干預此事。

鄉民們一個個用針線縫住了嘴巴,坐在席間,鴉雀無聲。

「縣長,我德才寡薄,在鄉里面……一點功績也沒能做下。你看,鄉里的百姓們,都不知道該說我什麼好……」

「我這個人啊,一向不善 須拍馬。要是別的人,見到縣長你下鄉了,估計早就準備好了說客,夸贊他的豐功偉績,我……我不同,我就是個實在人,該做的,咱做了,那就要往外說,要是沒做,咱就閉上了嘴,沒那個臉說……」

鄭鄉約見此,飲了一杯酒,自我吹噓道。

有鄉民們的閉嘴,劉昌達沒法在程序上動他,革他的職。

「鄭鄉約說的對……」

「公論自在人心。」

「百姓不會說謊,鄭鄉約你立下了功勞,百年後定有人給你立碑,宣揚你的事跡,但要是相反……,死了也消停不了,一輩子的罵名。」

「就像是範文程,在世的時候,多威風,死後,被乾隆皇帝編入了貳臣傳……」

劉昌達也不心急,笑呵呵的和鄭鄉約踫了一杯後,言道。

此刻沒人檢舉鄭鄉約,不代表事後沒人檢舉。

他當官這麼多年,明白當官的腌事。

再者,他听徐從說自己爹徐三兒想當鄉賢……。

徐三兒肯定和鄭鄉約有仇,在場的這麼多人,徐三兒肯定能籠絡幾個關系親近的鄉民,到時候自有人證找他匯報情況。

他之所以對鄭鄉約這般小心眼。

一是整治吏治,更改新野鄉里的風氣。

二則是給門生徐從處一口惡氣。

三來,也是給自己出口氣。鄭鄉約威脅鄉民,是不把他這個縣長放在眼里。真當皇權不下鄉,強龍不壓地頭蛇。新野這一畝三分地,他劉昌達說話也還算數……。

至于鄭鄉約欺壓徐從,這不算罪。

當時鄭鄉約還是鄭保長,執行的是遜清的法……。

「鄭叔……」

等氣氛松緩之後,徐書文上前,給鄭鄉約敬了杯酒,「剛才鄭叔進門,怎麼匆匆忙忙的,不給佷兒打聲招呼?」

「這不是時務齋的劉先生嗎?」

「不,現在要叫劉縣長了。」

他也很自來熟的給劉昌達打著招呼。

劉昌達不僅是徐從的先生,亦是他的先生。只不過相較于徐從和劉昌達的親密,他和劉昌達的關系……就只局限于教室里了。

「書文。」

劉昌達點了點頭。

在沒接觸徐從之前,他就認識徐書文了。

「剛才……」

「剛才我沒看見你……」

鄭鄉約眼神躲閃了一下。

徐書文見狀,心里頭大概了然了。

宣統三年誣陷徐從,他們徐家是罪魁禍首,鄭鄉約只是一柄刀。如今見到劉縣長和徐從關系密切,鄭保長就有舍棄他們老劉宅的心思了。只是他的首鼠兩端,不僅他看出來了,劉昌達亦心里明白。

故此,劉昌達未曾接受鄭鄉約的恭維,想要治其罪責,清肅鄉里。

「原來是這樣。」

徐書文「噢」了一聲,然後道。

打完招呼後,他落入次座。

在落座的同時,他用眼楮給幾個族老示意了一下。

俄頃,幾個打眼一看,就是可憐人的人走進了滿月宴,他們看到劉昌達後,迎面跪地,口呼「青天大老爺」,要青天大老爺為他們主持冤屈。

「鄉約他不是個人……」

「他搶佔了我家的田,奸了我的嫂子……」

「還打斷了我的一條胳膊。」

缺了一個胳膊的黑臉漢子,哭訴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