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鄭文成

更新時間︰2011-11-13

解放趙家堡的戰斗之後收獲很大。

別的不談,光那四百多名經過兩個多月苦訓的趙家堡護衛隊就是最大的財富了。

這四百多人之中,只有數十人不想繼續軍隊的生活外,剩下的三百八十多人在李天倚等人的一系列思想教育之下,決定投身革命之中。

革命的力量更加強大了。

但是在整編趙家堡護衛隊之前,李天倚決定先去見一見守衛西門的隊官。

很快,那隊官就站在李天倚的面前。

「坐吧,」李天倚先是招呼這隊官做下,才問道,「怎麼稱呼啊,我還不知道你的姓名呢。」

「在下鄭文成。」坐下的隊官不卑不亢的答道。

「鄭兄弟,」李天倚點點頭,說道,「在這里我還是要先感謝鄭兄弟能夠下定決心命令眾位護衛隊放下武器,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我們革命者的敵人還十分的強大,除了滿清這個腐朽的、貪婪的、無能的朝廷之外,那些在我們國土上耀武揚威的列強洋人也是我們的敵人。我們革命者的目標就是推翻滿清朝廷,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國度,還有一個最大的目標就是廢除一切不平等的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收回一切被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租界的租界以及所有被割讓的領土。讓我們中國公民能夠昂首挺胸的站立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讓我們中華人民再也不會在國外受欺壓。」

「說的很好,」鄭文成站起來激動的說道,「在下一直致力于武力救國,袁大人小站練兵那一會兒,在下便去美利堅去學習軍事。可是,美利堅的《排華法案》使得美利堅人十分的排斥華人。我在美利堅的不到一個月,便受不了了這無處不在的排斥和鄙視的目光,便轉去了德意志。」

「哦?」李天倚大喜,說道,「鄭兄弟還是在國外學的軍事?德意志,是哪個軍事學院?」

「柏林軍事學院。」鄭文成自豪的說道。

「什麼?」李天倚驚道,「柏林軍事學院?那可是世界上一流的軍事院校,你在那里畢業怎麼會只是一個隊官?」

「因為我不是朝廷公派的留學生,」鄭文成無奈的自嘲的說道,「甲午戰爭之後,我國敗于日本,使我知道欲要強軍,必先要改革軍制,不能再像以前的那樣,緊靠八旗、綠營、湘軍、淮軍就能保衛中國,所以便私自出國學習軍事去了。」

「看來,鄭兄弟的家境不錯啊。」李天倚贊了一句。

「也不算,」鄭文成搖搖頭說道,「家父是日升昌的一個小掌櫃,家父一直希望我能考取功名,能夠做個小官,光宗耀祖。可惜我卻是逆了家父的意,卻是棄筆從戎了。」

「那鄭兄弟還沒說為什麼從世界一流的軍事院校學成歸國之後沒有受到重用呢。」李天倚卻是微微搖了搖頭,轉開了話題。

「我是私自學習的軍事,不是朝廷安排的公派生,歸國之後,朝廷對我心存疑慮,不放心于我,怕我是一個革命分子,所以只是安排了一個隊官的職務于我,而且還是私兵性質的隊官。」鄭文成無奈的搖了搖頭。

「鄭兄弟,這你就錯了。」李天倚突然說道。

「為什麼?」鄭文成不解。

「鄭兄弟為了強國,去國外列強學習先進的軍事這沒有錯,」李天倚正色道,「錯的是鄭兄弟報效的對象錯了。」

「閣下是說我學成歸國不應該報效朝廷?」鄭文成的臉色微變。

「不錯,」李天倚點點頭,「你也知道,我是革命黨,說的話對于那個在北京的朝廷來說是大逆不道的,所以,鄭兄弟,請你不要介意。」

「閣下還是說說吧,我也想知道你們革命黨為什麼要反叛朝廷。」鄭文成冷著臉說道。

「好,我就說說,」李天倚點點頭,「先說大道理,從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開始到去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整個中國被簽訂了多少的不平等條約,喪失了多少主權,賠了多少銀子的款項,租借了多少租界,割了多少的國土?遠的不說,就說去年的《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慈禧這老太婆說了什麼,她居然說︰量中華之物博,已結列強之歡心。這樣的朝廷還有什麼存在的理由?欲要中國強大,必須要推翻現在的這個滿清政權,只有滿清的政權被推翻了,執掌政權的是漢人,那麼中國才有機會強大起來。對于滿人來說,列強割的地是漢人的,賠的銀子也是從漢人收上來稅賦,關他們滿人什麼事情。他們滿人只要繼續把持朝政,這天下的土地都被洋人給佔了去,他們也照樣生活的有滋有潤的。」

「接著我在從小的方面說起,」輕呼一口氣,李天倚繼續說道,「我自小在海外游學,前年回國,到陝西後,從一個小山上摔了下來,被一個太平天國的後代救起。自我能活動之後,便听說了滿清朝廷跟一十一國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簽訂之後,安塞的知縣居然要讓整個安塞人每人交兩兩銀子的所謂賠款。你看看那些農民,經過三年大旱以及慈禧那老太婆的刮地皮,他們每日三餐不繼,靠食草根樹皮勉強度日,而那些地主豪強們家里的糧食卻是堆積如山。如今要那些連飯都沒有吃的人去每人交兩兩銀子,他們怎麼交的起?他們交不起只有起來造反,造反了雖說九死一生,可是不造反的話,他們就是十死無生啊。我只不過是向他們宣傳餓革命的道理,防止他們走上以前那些農民起義的老路,造成全國大範圍的流民潮而已。」

「滿清已經就不了中國,」李天倚總結道,「救中國的唯一方法就是推翻這個阻礙國家進步的腐朽餓、貪婪的、懦弱的、無能的滿清朝廷,從而建立一個民主的、自由的新中國。那麼唯有此,人民的力量才能集中起來。我們的目標就是建立新的國家之後,大力發展教育,以此喚醒民眾的民族主義意識,唯有此,新國家才能集中力量,趕走列強,唯有如此,國家才能集中所有的力量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國家才能安穩的站立在世界之林,不被任何國家輕易的欺凌。」

「可是朝廷已經在去年就發出了實施新政的上諭了。」鄭文成不甘心的反駁道。

「實施新政,」李天倚不屑的冷笑道,「我們就先說新政實施之後的效果吧,清廷為什麼要實施新政?我認為不過就這麼幾點,一是要緩和國內矛盾,因為國內除了的思想除了那些老頑固之外還有維新黨和革命黨,維新黨是為了限制皇權,實施君主立憲制,革命派是為了推翻皇權,實施共和制,清廷的新政就是為了拉攏維新黨以對抗革命黨,維持和鞏固其皇權的傳遞。二是為了適應列強的侵略要求,實施新政滿足列強的更加完善的資本掠奪。但是,我認為這是舍得其反的,清廷經過《辛丑條約》的賠款之後,財政已經枯竭。可清廷為了能夠使新政實施,會放權給各地自行籌款,隨著各種新政的實施,到最後,估計平均每年都要在各省攤牌兩千多萬兩銀子。一個省兩千多萬兩銀子怎麼來,還不是以各種捐稅的名義直接或者間接的轉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頭上?一個省才多少人,平均一人要擔負近一兩銀子。人民群眾負擔的起嗎?他們負擔不起,因為他們大部分是佃農,他們一年的辛苦勞作,到頭來,連頓飽飯都吃不起,你讓他們怎麼去負擔這近一兩的銀子?那麼發展到最後,那麼不看重負的人民群眾就會去‘抗洋捐’、‘反賠款’,這些一系列的反抗下來,就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了。這樣的新政對于國家有什麼好處,沒有絲毫的好處,而且會使全國到處都是烽煙。」

這段話說的李天倚十分的雞動,他大聲說道︰「民眾不能在被朝廷如此的吸血下去,為了改變下去,唯有革命而已。」

「可是你的方法一定會成功嗎?」鄭文成不由自主的問道,「你的分田地的辦法,太平天國早就實施過,但是他們最後失敗了。」

「我們跟太平天國是不一樣的,」李天倚正色道,「我以前也對投奔過來的同志們講過,我們跟太平天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還沒有成功便開始爭權奪利,享受那豪華的生活,月兌離了群眾基礎。我我們則是扎根于群眾,代表的永遠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革命的目的不是為了頭頂上那一個金燦燦的座位,而是為了國家能夠強盛,人民群眾生活過的能夠富足,不會收到不平等的待遇。我們就算革命成功之後也不會有人去做那所謂的皇帝,因為皇帝已經被取消了。我們會成立人民*,由人民*去監督政府,防止心政府胡作非為,不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政府是有人民*選舉的,不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本就不會被選舉為政府成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得到所有人民的支持,我們焉能不會成功?」

「是啊,朝廷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民心了。」鄭文成滿臉死灰色的坐在凳子上,喃喃道。

****************************

ps1︰這一章終于在上班之前趕出來了,發完準備上班。

ps2︰繼續求收藏、求打賞、求紅票。

ps3︰繼續求龍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