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更新時間︰2011-09-26

時光飛逝,李天倚來到這個年代已經有六個月了。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陽歷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鴻章代表滿清朝廷與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日本、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俄國、西班牙和荷蘭11國代表在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標志著中國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李天倚對于這個條約已經沒有什麼想法了,這半年時間內他一直在宣揚**,也秘密發展了幾個黨員。太平天國的後代劉三爺對于**十分理解並積極的向李天倚申請了入黨,李天倚仔細思考後同意了申請。就此劉三爺成為了滿清時代的第一個黨員(李天倚來自未來,不屬于滿清時代的黨員),劉杞由于年紀還小只能成為預備黨員等滿18周歲自動晉升為正式黨員。除了劉三爺父子外,還有幾個熱血少年也成為了預備黨員。

在這半年里,李天倚除了宣傳革命,還在思考著怎麼去革命,怎麼去推翻腐朽的滿清朝廷,思考著如何在各個資產階級革命黨中爭得國家的控制權。

當然經過半年的思索,李天倚已經想好在他認為最合適的時間起義,那就是1904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這是一場列強為了爭奪在中國的地盤而發生在中國國土上的戰爭,而腐朽的滿清朝廷居然無恥的宣布中立。

李天倚準備先讓幾個預備黨員打入滿清新軍內部,秘密宣傳革命,並通過賄賂新軍高級將領獲得營長連長級別的軍官,到1904年起事時能有幾只軍隊為基礎成立一只人民的軍隊。

西安,撫台北院,慈禧行宮。

「啟稟老佛爺、聖上,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肅毅伯李鴻章已正式在一十一國列強的條約上簽字了。」戶部尚書榮祿拜道。

「簽了,簽了,」慈禧喜極而泣道,「終于可以回京了,可以回京了。」

光緒坐在主位上一言不發,自戊戌政變失敗後被軟禁在瀛台以來,他已經很少說話了。

「皇上,定一下回京的日子吧。」慈禧微微扭頭對光緒說道。

「一切僅憑親爸爸做主。」光緒面無表情的用著機械般的聲音說道。

「嗯,那就下個月二十四日啟程回京吧。」慈禧滿意的點點頭,「兩宮回京是一件大事情,不能馬虎。」

「老佛爺聖明。」眾大臣齊齊拜喝。

*************

「你們听說了嗎,趙剝皮花了兩千兩買了頂候補知縣的帽子。」

「听說了,听說了。」

「據說趙剝皮的堂兄是進士出身,是我們安塞縣的青天大老爺啊。」

「就他,還青天大老爺?我們安塞縣的知縣可是個貪得無厭的大貪官啊,剝皮可比他弟弟趙剝皮狠多了。」

「趙剝皮可是仗著他堂兄是我們知縣大老爺,已經狠狠的欺凌我們了,現在他身上披著一張官皮還不更加的欺凌我們?」

「就是就是。」

「哼——」一聲冷哼打斷了小酒館里眾人的討論。

「是找老爺府上的李管事。」一名眼尖的酒客見是李管事,連忙低聲提醒道。

眾人听說是李管事,有幾個膽小的已經準備偷偷的溜走,可惜李管事卻兵不準備給他們機會。

李管事大步走進來,冷冷的對眾人說道︰「你們膽子不小啊,居然敢亂議論知縣趙大老爺和趙老爺。」

眾人嚇得連忙跪下道︰「李管事,李管事,求求你了別告訴趙老爺,求求你了。」

看著小老百姓們磕著頭,李管事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次的事就算了,如有下次,哼,看知縣大老爺把不把你們全部都關到大牢里。」

李管事找了個干淨的凳子坐了下來,繼續說道︰「由于拳匪作亂,擾了洋大人。洋大人很生氣,便跟朝廷定約,說我大清有四萬萬五千萬人,要我們大清子民每人賠償兩兩平關銀給洋大人。所以知縣趙大老爺有令,要你們每人在年關時上繳兩兩白銀給各個村保或者里正。如到期不交,哼哼直接自己進入大牢吧。」

「什麼,年關要繳兩兩白銀?現在都已經七月了,還有五個月,是不是要我們的命。」眾人不依,紛紛嚷嚷。

「你們是不是不想繳銀子?」李管事冷笑道,「不繳可以,洋大人說可以讓我們大清子民用黃花大閨女抵債,一個黃花大閨女可以抵十兩白銀。」

「什麼,你們居然要我們賣閨女,你們還是不是人?」眾人大叫。

「哼哼,」李管事繼續冷笑,「如果你們不想用閨女抵銀子,趙老爺慈悲願意用五兩銀子一畝的價格買你們的地,當然賣了地沒地種的話,趙老爺還是願意把地租給你們種的。」

「趙老爺心也太黑了點吧,」一名壯漢站起來大聲喝道,「往常一畝地都能賣到七兩、八兩銀子,現在居然只有五兩,打死我們都不會賣地的。」

「就是,就是」其余人紛紛附和道。

「哼,地在你們手上,賣不賣是你們的事,反正到時候知縣趙大老爺要你們交銀子的時候看你們沒銀子怎麼辦,反正到時候地價可不是這個價錢了。」李管事冷聲說完便離開了這個小酒館。

「李大壯,你說怎麼辦吧,這個趙大老爺兄弟兩人就是想要把我們往絕路上逼啊。」一個酒客問道。

「是啊,李大壯,你說怎麼辦吧,再沒有好辦法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又一名酒客問道。

「就是就是。」

……

「你們問我,我問誰?」李大壯無奈的說道,「我也沒辦法啊。」

「怎麼辦,怎麼辦?」眾人都是急的滿頭大汗。

「不如我們去劉三爺家吧,劉三爺家有個留洋來的人,據說他在洋人國家學了很多年,一定有辦法讓我們躲過這一劫。」一個酒客突然提議道。

「不錯不錯,我們去劉三爺家。」眾人紛紛附議。

ps︰找不到安塞縣的知縣,就隨便起了個姓,望不要糾纏這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