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青寫下十二字鎮大周邊境。
氣運金龍現身相送。
種種異象讓所有人目不暇接的同時,也感到分外震撼,說不出話來。
得知李青直接改寫了此地的規矩,讓大周外地再也不能踏入飛門郡方圓千里半步,余喜激動得無以復加。
「下官代飛門郡三十萬百姓,謝過夫子大恩!」
余喜再度朝李青行叩拜大禮。
他身為飛門郡郡守,便是飛門郡百姓們的父母官;李青所做所為等同于保護了整個飛門郡的所有百姓,他理當叩謝!
李青受了他這一禮,隨後說道︰「余郡守的請求已經完成,我便不逗留了。」
「日後若是有緣的話再見吧,郡守不必繼續相送。」
李青對余喜拱手道,然後轉身回車。
很快,車隊便再度緩緩前行。
余喜雖然很想一路送李青離開飛門郡、直出飛門關,但李青既然不允,他也只好作罷了。
于是他帶著飛門郡的一眾官員還有僕役,在道路兩旁朝車隊深深作揖。
久久不願起身。
等到車隊都遠去以後,余喜身旁的一位幕僚才興奮地道︰「郡守大人!這可是天大的機遇啊!」
「您讓鎮妖王在飛門郡留下了墨寶,令飛門郡從此以後免遭戰亂。」
「陛下知道此事後定然會對您青眼相加,日後您平步青雲指日可待啊!」
能讓李青留下墨寶,這是余喜自己努力得來的結果,當然能算是他的政績。
而且這樣的政績可不一般,不夸張地說,給余喜連升兩級甚至三級都不為過。
所以幕僚才會如此興奮激動。
然而余喜卻並沒有太大的波瀾,而是嘆道︰「若無職責束縛,本官真想直接辭官隨夫子同去游歷。」
他心中最崇拜的人便是李青。
在他看來,李青這樣追求理想、天下為公的人,才是真正的聖賢。
他並不奢求能夠有李青那般無與倫比的成就,但他很想隨李青一同去游歷。
只可惜他並非是孑然一身,他還有父母妻子,還有飛門郡萬萬百姓。
這些都是他的職責。
他忽然能夠理解李青為什麼辭官了。
听到余喜的話,幕僚愣了下,隨後正色說道︰「郡守大人,您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甚至說有些自私了。」
「鎮妖王之所以能夠放下一切去游歷諸國,是因為他已經完成了治國之事,而且選擇了一位明君治理大周。」
「而他本身也對大周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和改變,所以他才能放心離去。」
「但您不同,您現在明明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有更多的機遇供您去施展抱負,您為何想要退卻了?」
「須知鎮妖王曾說身為讀書人,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
「鎮妖王已經完成了前三項,如今正在踐行平天下之事;您現在治理一方,日後未嘗不能進入朝廷中央治理一國。」
「等到那時,您再談追隨鎮妖王也不遲,現在還太早了。」
這名幕僚的見識十分不凡。
他一番言論將余喜給點醒了過來,後者不禁對自己剛剛的想法倍感慚愧。
是啊,夫子是因為已經完成了修身齊家治國,才游歷諸國傳道平定天下。
那些跟隨夫子的年輕人,是因為他們還年輕,選擇多,未來有無限可能,所以他們能夠趁著年輕多磨礪己身。
可他已經人過中年了,有機遇擺在面前,他還不加珍惜,實在是不應該。
「受教了。」
余喜對幕僚深深一禮,隨後便再次動身,就要和眾人一起返回飛門郡。
可是他們剛剛轉身,便頓時愣了。
因為在遠處東邊的天空中,有無盡紫氣自東向西而來,紅霞遍布天空!
紫氣東來三萬里!
大周氣運之柱勾連天地!再度暴漲無數!好似要侵吞天下氣運!
異象一出,各國震動。
……
……
而與此同時在中原某地的深山之中。
一名麻衣老人臥在山巔的青石上酣睡,衣決飄飄彷佛要乘風而去。
在青石周遭有老虎黑熊等野獸盤臥,但都老實無比,看向青石上酣睡的老人,眼中竟然有人性化的敬畏。
而忽然之間,老人驀然驚醒。
他 地起身看向西北方向,目光直直地盯著那一道接天連地、輝煌燦爛的無形氣運之柱,眼中充滿了難掩的震驚。
「紫氣出而聖人現,這是……」
麻衣老人喃喃自語道,再也沒有酣睡的想法了,起身朝著山下走去。
一路上的野獸紛紛匍匐讓路。
……
離國,皇都。
此時在離國的國師府內,正在準備書寫奏折的離國國師心中忽然一陣季動。
「怎麼回事,為何會心中不安?」
離國國師面露不解之色,一番深思後他走出了書房,看向萬里無雲的天空。
隨後便是面色大變!
在晴朗的天空中,東方那屬于周國的氣運之柱變得無比璀璨,同時彌漫浩蕩紫氣,自東向西而出!
「這怎麼可能……難道說……」
大離國師心中受到了極大的震驚。
隨後他開始掐指細算,但越算越心驚,最後竟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鮮血!
「國師大人!」
一旁的侍衛剛好來來到了書房,見到大離國師竟口吐鮮血,頓時大驚!
他想上前攙扶卻被對方給拒絕了。
「快、快準備馬車,我要入宮去面見陛……快!」
大離國師咬牙說道,語氣焦急。
侍衛見此不敢違背他的話,連忙下去準備馬車了。
……
慶國,京都。
慶國國師亦同時心有所感,也同樣見到了東方那無比璀璨的周國氣運之柱。
「這天……要大變了。」
「不知我慶國還有沒有機會。」
慶國國師長嘆一聲,忍不住搖了搖頭,隨後他輕搖羽扇、轉身走入了房間。
……
……
李青西出飛門關。
這一日天下百姓都看見了傍晚時分東方有紅霞遍天、燦爛若血一般,還有那紫氣浩蕩東來三萬里。
同時太陽未落山漫天星辰便出現了。
天空中文曲星格外明亮、懾服群星。
而這等異象也引起了各國百姓們的震驚,各國司天監也紛紛觀測這一異象。
乾國,國都。
此時在乾國的觀星樓之中,兩名身著欽天監官服、容貌氣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共同看著天空中的異象、面色凝重。
這兩人正是欽天監的監正與監副。
「這麼多年來除卻當年蠻族入侵中原時,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等異象。」
「殘陽如血,人族大劫將起啊。」
監正長長地嘆息道。
紅霞萬里若是發生在早上的話那自然是了不得的祥瑞;可出現在傍晚時分,那便是代表天下大亂將起、血流漂櫓。
上一次出現異象是蠻族于入侵中原,屠戮中原百姓,那次不是紅霞萬里,而是天現血月。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什麼好事,更何況這次情況還要更加可怕。
監副抬頭看著天空中閃耀的星象,眯眼說道︰「日落西山,霞生西北。」
「人族將有大劫,可文曲星又亮,還有代表聖人出世的紫氣東來,這說明未嘗沒有轉機。」
監正聞言皺起了眉頭,開口說道:「聖人出?現在這個時代哪里還有所謂的聖人,不過是傳說罷了。
「我認為得把這些異象稟告給陛下,讓陛下早早做出防備才行。」
現在天空中的星象十分明朗。
其中貪狼、破軍、巨門三星于離國所在方位閃耀;乾國那邊的廉貞星衰竭,眼瞅著暗澹了下去。
而周國所在的東方則群星璀璨。
其中又以文曲星最為耀眼。
「我去吧,順便將那件事情也一並向陛下稟告,不能再拖下去了。」
監正從天空中收回了目光。
而監副聞言則吃了一驚,說道:「那是我大乾的天命,這等天機即便泄露了也無法改變,還會反噬于……」
監正擺手打斷了監副的勸阻。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輩術士推演天機,不就是為了以人力勝天麼?」
說完後,監正便離開了觀星樓。
監副目送他離開,最後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再次將目光看向天邊。
這天下將要大亂了啊。
……
……
余喜的攔路後,李青等人從飛門郡離開便再無阻礙,一路順暢地出了飛門關。
其實大周以前的邊境並不是飛門郡。
而是龍門郡。
只不過由于戰爭之後,很大一片領土被離國蠶食,邊境這才縮小了。
不過經過大周這幾年來的修生養息,元氣已經恢復了不少;估計再等元霆帝改革個幾年時間,就要正式反攻了。
但這些並不是李青要關心的事情。
離開周國境內後,李青便感到跟周國氣運的聯系一下子削弱了很多。
而且這種削弱隨著他離周國越遠,就會越多,但因為有氣運金龍的饋贈,他和周國氣運的聯系不會徹底斷掉。
天色黑了,車隊在找到一處干淨水源後,便停下來休整一夜。
眾多弟子們一個個忙著生火做飯。
所謂君子遠庖廚,這確實沒錯。
但出來游學時常會遇見這荒郊野外的情況,再遠庖廚那就等著餓死吧。
武泰也被迫去參與 柴生火做飯。
昨日見識到李青的實力後,他便老實了許多,現在乖乖讓他做啥就做啥了。
這要放在以前根本不可能的,最起碼也得耍耍脾氣,最後由敖雪去管教一番。
好在出行也有月余了,他對這些事情也都輕車熟路,沒有剛開始那麼生硬。
除此之外讓武泰感到放松的是,在這里沒人認識他,而且只要不離開營地太遠,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動。
這是他以前所沒享受過的自由感覺。
李青此時正坐在篝火旁邊,和孔祥德等人確定接下來的行進路線。
「老師,喝碗湯吧。」
王琰雙手端過來一碗肉湯。
李青伸手接過。
一旁的孔祥德見狀說道︰「也給我盛一碗,我都快餓死了。」
然而王琰只是對他翻了個白眼,冷冰冰地說道︰「想喝湯自己盛去!」
「喂!不至于這麼區別對待吧!」
孔祥德憤憤不平地道。
然而王琰根本懶得搭理他,而是湊到了李青旁邊一起看地圖。
這副地圖是元霆帝讓工部為他們準備的,按比例縮小的詳細地圖。
地圖不值一副,而是有很多副,每到一個新地界,就找到對應的地圖就行。
這麼做的優點是地圖很詳盡。
離開周國後接下來便是進入離國了,但李青在翻看地圖時卻注意到了一地。
「金庭山?」
李青看見地圖上標示出的一處地點,不由得挑了挑眉頭。
因為金庭山剛好就在他們的路線上。
孔祥德此時已經為自己盛好了一碗肉湯,听到李青的話後說道︰「是啊,金庭山處于我大周和離國之間。」
「金庭山的地位一直很超然,也很神秘,我們大周的監正不就是金庭山道門掌門的弟子麼。」
「既然剛好經過,要不要去看看?」
孔祥德眼中充滿了期待之色。
其實這場游學,他更當成了一場游歷,可以見識到天下各地的風景。
李青聞言稍作猶豫,隨後點頭說道︰「可以,去看看也無妨。那麼明日便早起出發吧,今晚好好休息。」
李青之前去離國的時候因為肩負使命,所以即便經過金庭山,也沒去過。
現在既然是游學,那麼不如便去看一看這座傳說中的道門仙山。
幾人又討論了一番,然後便睡了。
……
翌日一早。
李青一行人便再度出發,朝著金庭山的方向前行,準備造訪這座道門仙山。
金庭山的歷史已經有很久了,一直以來地位都相當超然,周國、離國兩國都不曾去騷擾過他們。
不過總得來說周國和金庭山的關系要更加緊密一些,畢竟現在大周的司天監監正,就是金庭山掌門的弟子。
李青對于金庭山的好感還是有的,因為之前他在顯化儒家大道的時候,金庭山曾經出手相助過。
再加上陸乘洵這位老道性格也還不錯,所以李青才會登門造訪。
此外還有一點是,那位金庭山的掌門道人是一品境界,說實話他還沒有跟這種級別的高手好好交流過。
所以這次前去拜訪也是存了和對方交流探討一番的意思,畢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想以道門之術來砥礪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