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八章 托孤李青!賜打王鞭!萬人之上的地位!

李青一開口便壓制了全場所有人。

等到眾人都安靜下來後,李青才放開了壓制,而此時已經沒人再敢吵鬧了。

「王爺,陛下現在情況如何?」

魏搉上前想李青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隨後有些緊張地詢問道。

元符帝現在的狀況才是最重要的。

李青搖了搖頭,沉聲說道︰「情況很不好,受傷極重,現在勉強續命。」

「等陸監正來了以後再說吧,淮信王現在在何處?」

元符帝重傷,需要有人穩固大局。

他已經在家不問朝政幾年,還是由淮信王來負責此事更加合適。

「王爺已經在路上了。」

劉通補充道,這種大事他肯定第一時間派人去通知淮信王了。

李青微微點頭,隨後又朝劉通詢問道︰「今日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龍角馬會突然發狂撞倒陛下?」

元符帝那匹龍角馬他是知道的。

跟隨元符帝多年征戰,像這種馬都有一定的靈性,按道理來說根本不可能會有發狂的情況出現。

劉通搖頭說道︰「奴婢不知,但那龍角馬現在已經被擊斃了,現在便是想查都無從下手。」

龍角馬已經被護衛一掌拍成了碎末。

怎麼去查?

李青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他總覺得這件事里外都透著詭異。

一位皇帝被養了多年的馬給撞成重傷垂死,這種事听起來都很不正常。

而這時候李青忽然注意到群臣之中有兩道熟悉的身影,不由得抬頭看去。

那兩道身影正是宋玨和孟庭山。

「宋大人和孟大人今日也在現場?」

李青忽然開口問道,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們兩人。

他們不知道李青為何忽然發問。

听到李青的話,孟庭山滿面痛心地說道︰「老夫當時確在狩場,未能保護好陛下,我等臣子難逃罪責。」

語氣里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宋玨也嘆息著說道︰「事發突然,這種事情誰都不願看見。」

「當時太子殿下非要騎馬,孟大人當時覺得危險還出言勸戒,但沒能拗得過陛下,最終釀成了這種慘劇。」

「怎麼,鎮妖王不會懷疑是我們兩個老頭子吧?」

兩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似作假。

而今天的事情也確實和他們沒關系,當時孟庭山確實出言勸過,是元符帝一意孤行,最終才有這樣的結果。

「宋大人言重了,本王只是隨口一問而已,不必緊張。」

「不過事情畢竟蹊蹺,真相如何,後續自然會移交東廠和錦衣司聯合調查。」

李青平靜說道,隨後收回目光。

而就在他們說話之際,淮信王、陸乘洵兩人都趕來了。

兩人直接便急匆匆地進了養心殿。

很快淮信王便出來了,的臉色很是難看,陰沉得簡直能滴出水來,可見他現在心情極為糟糕。

在場眾人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李青雖然是鎮妖王而且身份地位威望都很高,但畢竟不怎麼參與朝政。

可是淮信王就不同了,因為深受元符帝信任,而且勢力網非常強大。

對于淮信王他們是真心畏懼。

淮信王嚴厲的目光在在場的所有人身上掃過,但他誰都沒有理會。

只是在台階上站定,等待結果。

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他在路上的時候就已經得知了,但他現在沒心思問罪誰。

他在意的是元符帝能否活下來!

現在對朝堂的改革剛剛進行不過三年,若是元符帝出了什麼差錯的話,那就前功盡棄、一切都將成為泡影。

再找到一位如同元符帝這樣有心胸、有氣魄、有志向的接班人,難上加難。

陸乘洵已經在里面救治元符帝,至于最終結果如何,誰也不知道。

養心殿外面的一片寂靜無聲。

所有人的心思都各不相同,有緊張,有忐忑,有擔憂,也有疑慮。

但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終的結果。

差不多過了一個時辰左右,陸乘洵方才從養心殿內走出,眾人紛紛看向他。

「陸監正,陛下現在怎麼樣了?」

淮信王第一個開口問道,眼中有著藏不住的擔憂之色。

然而陸乘洵卻是搖了搖頭。

淮信王的心頓時沉入谷底。

但他依然不死心,繼續追問道︰「陛下傷的當真那麼嚴重、無術可醫嗎?」

陸乘洵只好回答道︰「陛下的心脈受重創,能夠活到現在已經是奇跡。」

「若不是剛剛鎮妖王留了一股生機在陛內,陛下怕是根本撐不到現在。」

「現在任何手段都是回天乏術。」

淮信王心里的最後一絲希望,被陸乘洵的回答給徹底擊碎。

群臣當中也響起了一片哭聲。

陸乘洵的心情也很沉重,他道出結果後,又說道︰「淮信王、鎮妖王、司馬丞相、楊大學士、孔祭酒……陛下傳喚爾等進去。」

一連說了十幾位大臣的名字後。

陸成洵便搖頭離開了。

淮信王收斂心情,率先走進養心殿,隨後李青以及被點到名字的群臣也跟上。

養心殿里面,元符帝依然躺在床上,看起來臉色比之前更差了一些。

塌陷下去的胸膛依然令人心驚。

胸前骨骼盡碎、扎穿肺腑,損傷心脈,能活著當真是太過奇跡。

「皇叔。」

見到淮信王,元符帝勉強一笑。

淮信王上去便想怒聲呵斥,但見到元符帝的淒慘樣子,也只能壓下怒氣。

他實在是又悲又痛;悲的是元符帝如此年輕、還有那麼多抱負沒有實現,現在就要命喪黃泉。

痛的是他與元符帝相處時間也不短了,兩人之間也有了不淺的叔佷之情。

所以他心里屬實不是滋味。

「有什麼話,就盡快交代吧。」

淮信王長長嘆息一聲,他知道元符帝把他們都喊進來就是為了說臨終遺言了。

元符帝沉默了片刻,隨後看向群臣,說道︰「朕如今大限將至,馬上就要追隨先帝而去了。」

「然而太子年幼,所以朝中大小事務,還要仰仗鎮妖王和諸公了。」

元符帝的話一出讓群臣一愣。

听元符帝這話的意思,是要讓李青當顧命大臣?可是要知道李青已經許久不參與朝政了,為何突然提他?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元符帝便咳嗽著說道︰「朕想請諸位愛卿做個見證。」

「等朕殯天後,冊立太子武泰為我大周新君;由楊大學士、司馬丞相、鎮妖王為輔政大臣,共同輔左太子。」

「此外,咳咳……請鎮妖王為帝師,賜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望鎮妖王能夠不負朕望,肅清朝綱,教導太子成為賢君。」

元符帝說著,一名太監走入大殿。

他的手上端著托盤,而托盤里面則裝著一根四尺長的銅鞭,來到李青面前。

而群臣此時此刻也徹底震驚!

他們本以為元符帝會讓淮信王攝政,但誰知道卻把權力交給了李青!

如今太子還年幼,元符帝讓李青、楊郢、司馬眕共為輔政大臣,卻給了李青最大的權力!

首先是成為教導太子的帝師,隨後又賜下打王鞭,這是什麼概念?

這代表著只要天子還沒有加冠成年,那麼李青就將是整個朝堂上權力最大的人,沒有之一!

「陛下,臣恐怕難勝擔此大任。」

李青听完後皺緊了眉頭,因為元符帝交給他的不僅僅是一份天大的權力。

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等于將整個周國的未來都交給了他!

然而天符帝卻搖頭說道︰「滿朝文武,除了鎮妖王,朕找不出更加合適的人選了,還請鎮妖王切莫推辭。」

「鎮妖王不受此任,如大周何也?」

元符帝是認準了讓李青負責。

听到這番話,李青便知道自己是無法拒絕了,所以只能躬身領命。

「臣定當竭力,不負陛下所托。」

說罷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從托盤上雙手接過了那一根沉甸甸的打王鞭。

同時也是接過天大的權力和責任。

見到李青接受托付,元符帝這才徹底放心,而同時他的臉色又蒼白了數分。

然後咳出了幾大口鮮血!

「陛下!」

殿內眾人見此大驚,李青上前去握住元符帝的手,繼續往其體內輸送生機與浩然正氣,但效果卻是微乎其微。

元符帝死死抓住李青的胳膊,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道︰「李、李先生,大周……拜托您了……」

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句遺言。

隨後他眼中的光彩便暗澹了下去,但手依然用力抓著李青,不肯松開。

「陛下——!」

群臣頓時哀嚎痛哭出聲,跪倒一片。

淮信王望著坐在床榻旁邊的李青,又深深看了元符帝一眼,隨後轉身離開了。

此時他的心已經如同死灰一般。

再也難以泛起波瀾。

幾十年的希望還有謀劃,如今隨著元符帝身死,盡數付諸東流。

……

……

元符帝突然殯天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朝野,听到這個消息的人無不震驚。

甚至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

要知道元符帝現在才不過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怎麼就如此突然地駕崩了?!

所有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覺得是謠言,但沒過多久朝廷便公開告示了。

宣布舉國哀悼,並且宣布太子武泰將成為新的天子,在元符帝葬禮後,便舉行登基大典,成為新一任大周皇帝!

而除此之外,鎮妖王李青受元符帝臨終托付,將入主朝堂,輔左年幼天子。

這一則則消息一個比一個驚人。

迅速便炸開了。

上一任的皇帝天符帝去世才三年多一點,結果新君元符帝便又去世。

這好像是上天在跟大周開玩笑一樣。

哪兒有皇帝換得如此之快的?

不過對于元符帝駕崩,無數百姓都感到非常悲痛,比之天符帝駕崩時更甚。

無他,只因元符帝登基後進行的種種利國利民的改革,短短三年內就讓周國的國力翻倍,擺月兌了戰爭帶來的影響。

甚至國力比發生戰爭前要更加強盛!

除此之外還推廣教育,打破了世家壟斷、讓寒門子弟有書可讀。

雖說這其中有李青很大功勞,但元符帝的支持與推行也是功不可沒!

所以在消息傳開後,很多百姓們都自發走上街頭,為元符帝披麻戴孝、哭聲震天,令聞者心酸落淚。

「我大周好不容易有如此賢明之君,可現在年紀輕輕便殯天而去……」

「上天真是不長眼!」

「陛下駕崩,新君尚且年幼,我大周該如何在諸國環伺下保存啊?」

「听聞陛下駕崩前讓鎮妖王作為顧命大臣,有鎮妖王在,定然無事!」

「也只有鎮妖王這等大賢,方才值得陛下托付幼帝啊。」

「三年前鎮妖王便能從離國和蠻族鐵蹄下保我大周,現在定然也能保我大周安然無恙!」

「沒錯,更何況還有諸位大臣呢。」

「希望新帝能如陛下這般英明。」

……

百姓們都是議論紛紛。

雖然對于元符帝的突然駕崩感到很惶恐,但猶豫有李青的存在,這份惶恐和不安被削減到了最低,甚至消失無蹤。

沒辦法,李青的聲望實在太盛了。

在大周無數百姓心里,他已經是和聖賢沒什麼差別,德才皆是無與倫比。

再加上他兩度拯救周國、推行教育,所以有他作為顧命大臣教導新君、輔左朝政,百姓們才感到無比放心。

畢竟除了李青以外誰還有能力勝任這個職責?也就是李青,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恐怕百姓們都不會放心。

至于朝堂里則是快要炸開了鍋。

因為誰都沒想到李青居然成為最後的贏家,被元符帝授予如此之高的權力。

只要有一根打王鞭在手,周國上下便無人能夠遏制李青,他的規矩就是規矩!

更可怕的是現在新君武泰才十二歲。

也就是說,未來八年時間,直到武泰加冠親政,都沒人能撼動李青的地位。

甚至哪怕武泰親征攬權了,只要李青還活著,那也得乖乖听話!

帝師、先帝托孤大臣、鎮妖王、儒教領袖……任何一個頭餃都太過耀眼。

再加上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權力。

無人能夠凌駕于李青之上。

大周這下子,是真正要變天了。

(昨天漏發的一章,抱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