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四章 以身為餌!測試淮信王!

在得到天符帝的詔令後,楊郢、淮信王等一眾臣子馬不停蹄地便趕了過去。

因為誰都不知道去晚了會發生什麼。

不過等眾人全都抵達永安宮後,卻發現正在龍桉後面看牆上的畫,正是當初在壽宴上,淮信王送的江山社稷圖。

眾臣見狀不由得面面相覷。

不是說天符帝生病了嗎,怎麼現在還好好地站在這里?

雖然心里不解,但見到天符帝無事,眾臣心里也就松了口氣,隨後行禮。

「參見陛下。」

听到眾臣的聲音以後,天符帝才轉過身來,所有人這才看清楚他的正臉。

隨後都瞪大了眼楮,倒吸一口涼氣。

眼前的天符帝比以往要消瘦了何止一圈?臉頰變得瘦削、雙眼深陷,龍袍都變得不再合身,整個人看起來十分虛弱!

「眾卿來了,都坐吧。」

天符帝對著眾臣笑了笑,隨後指了指旁邊的座位說道。

然而此時此刻他們哪里還坐得住?

鎮國公滿臉震驚,第一個開口道︰「陛下,您怎病的如此嚴重?」

「臣的府上有幾株罕見的靈藥,臣這便令人去取來!」

說罷就要轉身離開,回家取藥。

但是卻被天符帝開口制止︰「鎮國公的好意朕心領,但現在不用了。」

「朕的時間已經不多,待會兒還有要事需要與卿等相商,珍惜時間吧。」

鎮國公聞言停下了腳步。

而群臣也是心里一震,分外吃驚。

時間不多了!

這句話透露出來的信息太大,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今日恐怕要有大事發生。

等到所有人依言入座後,丞相司馬眕不禁開口問道︰「陛下的身體一向康健,怎會突然病到這般地步?」

在生病之前,天符帝雖然年紀大了,不過身體一直都很康健。

但如今不過是生了一次病,便病成了這樣,這實在太過突然,讓人始料未及。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朕雖然貴為天子,但也只是凡人,又如何能避免?如今大限已經到了。」

天符帝眼簾低垂,搖著頭說道。

隨後他抬頭看向群臣說道︰「今日召卿等前來,是想與卿等聊一件大事。」

「也就是……關于儲君的人選。」

「朕想要听一听諸位的意見。」

天符帝終于拋出了召集群臣的目的,而這也不出眾臣心中所料。

他們早在來之前就已經有心理準備。

不過天符帝說完後卻無一人開口。

儲君人選,這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誰也不知道天符帝到底會選誰。

現在若是貿然站隊,一旦站錯的話,以他們的身份和級別身死是不至于,但肯定會被收回現有的全力和地位。

「楊大學士,你先說吧。」

「大皇子還有二皇子,你覺得哪一位更能勝任儲君之位?」

天符帝見眾臣都不言語,于是便主動發問,將壓力給到了楊郢。

楊郢心中為難,這種事情實在不好說,但天符帝既然問了,他又不能不答。

「回稟陛下。」

在心中思考了一會兒後,楊郢方才開口說道︰「大皇子有治國經世之才,二皇子亦能力出眾,不輸大皇子。」

「孰高孰低的話真的難以區分。」

「但臣以為,兩位殿下都是人中之龍,無論哪一位為儲君,皆有能力讓我大周繁榮昌盛,全看陛下更心屬哪位。」

這一番話說了等于沒說。

天符帝見此也懶得再逼迫他,接著望向司馬眕︰「丞相有何看法?」

司馬眕早有月復稿,當即拱手道︰「儲君之事,事關大周未來,陛下不宜與臣子、中宮、後妃相商。」

「陛下應當選擇眾望所歸的那位。」

這句話就有點暗指的意思了,眾望所歸的那位?那到底怎樣才算眾望所歸?

大皇子在朝堂上贏得很多大臣支持。

二皇子在軍中威望不俗,武將們都對其很有好感,連鎮國公都稱贊過他。

他們兩人說起來都算是眾望所歸。

但司馬眕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讓天符帝內心自己抉擇,看看他心屬哪位。

能在朝堂上居于高位的,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沒誰會輕易置身于這種事。

從司馬眕這里也沒能得到回答,天符帝眼中閃過不滿之色,呵斥道︰「朕讓你們來,是想你們給朕討論出答桉的!」

「而不是讓你們把問題拋還給朕!」

「一問道儲君人選,你們一個個便猶猶豫豫,你們就是如此回應朕的期望?」

「你們讓朕如何放心……咳咳咳!」

天符帝說著便忍不住捂著嘴咳嗽了起來,臉上的神色滿是痛苦。

「陛下!」

群臣都被嚇了一跳,以為天符帝突然病發了,但好在他很快便緩和了下來。

但見到他的模樣,群臣也猶豫了。

于是鎮國公主動開口道︰「陛下,臣以為二殿下性情果毅,在前線往往身先士卒,深得軍中將士敬仰。」

「大殿下雖然有治國之才,但如今這大爭之世,正需要二殿下這般有進取之心的君主,來帶領我大周走向強盛。」

「因而臣支持二殿下為儲君之選。」

鎮國公拱手行禮,深深低頭。

他是第一個做出表態的。

很快太傅趙夔也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不同意鎮國公之見。」

「我大周如今剛剛經歷兩場戰爭,正需要修生養息,不宜再起戰端。」

「大殿下輔左處理政務多年,在陛下任命監國這段時間內,也是把所有政務都處理的井井有條,有明君之風。」

「臣認為大殿下可為儲君。」

太傅趙夔支持的是大皇子,剛好與鎮國公支持的二皇子相對。

兩個皇子,代表的是兩個方略。

大皇子是修生養息,安穩發展;二皇子就是積極進取,與諸國爭霸。

這也是長久以來文臣和武將之間的矛盾,武將想要建功立業,而文臣則想治國安穩,前者期盼戰爭,後者厭惡戰爭。

見兩人各執一詞,天符帝嘆了口氣。

「罷了,此事再容朕想想吧,你們都且退下,四弟你留下來。」

天符帝單獨點名了一直沒說話的淮信王留下,然後揮手令群臣退去。

群臣紛紛退下,但從淮信王身邊經過時,都忍不住悄然看了後者一眼。

值此關頭,天符帝留淮信王干什麼?

難道說是為了徹底解決這個隱患?

群臣的心里思緒各異,因為誰都清楚淮信王有造反的想法,而天符帝怎麼可能不清楚?

如今壽命將至,說不定就想將淮信王這個大周的隱患給徹底解決掉。

眾臣很快便離去了。

永安宮內只剩下天符帝與淮信王。

「唉……」

天符帝有些疲憊地坐在了龍椅上,搖頭自嘲道︰「朕做了一輩子皇帝,在朝堂上跟他們斗了一輩子。」

「如今快要死了,都還得跟他們勾心斗角,真是一刻都得不了安生。」

他今日著急群臣過來,其實目的根本不是看看他們支持誰,而只是為了通過他們,將自己將死的消息傳遞出去。

以身為餌,勾出潛在的魑魅魍魎。

大周舊帝將亡、新帝未立之前,必然會有許多人趁機跳出來搞事情。

而他的目的就是想在臨死前把這批人釣出來,然後帶到陵墓里去!

隨後他又望向淮信王,說道︰「也只有你才是朕真正能信任的人了。」

「這幾十年以來一直讓你假裝想造反,讓你得了一句淮信王之心路人皆知的譏諷之語,你可怪朕?」

這里沒有外人,他與淮信王說話自然不需要顧忌,都是直來直去。

外人都覺得他們在互相猜忌。

殊不知他們兄弟兩人是真正的手足兄弟,淮信王也是天符帝唯一信任之人。

此時淮信王也不再沉默,搖了搖頭後說道︰「皇兄為大周殫精竭慮一輩子,臣弟對皇兄只有敬佩。」

「至于臣弟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為了大周而已,這本就是職責,又有什麼?」

他做的那些事情都是他心甘情願。

為了大周的穩固,為了制衡世家,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與之對抗。

天符帝身為皇帝不能親自下場,便只能由他這個藩王出面,而且分量足夠。

「只可惜你我兄弟二人,很快便要陰陽兩隔了,以後你便再也見不到朕了。」

天符帝有些暗然神傷地說道。

這句話讓淮信王的眼眶一下子就紅了,上前拉著天符帝的手哽咽道︰「皇兄你當真要死了?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只要能為皇兄你延續性命,無論是什麼方法,哪怕遍尋天下,臣弟都要為皇兄找來!」

他對天符帝的感情也確實是真的。

兩人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天符帝伸出枯瘦的雙手拍拍淮信王的肩膀,笑道︰「不用了,到此為止吧。」

「朕當了五六十年的皇帝,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太久,是時候讓位給後輩了。」

「不過在此之前,朕想問問你,你覺得乾兒跟坤兒,哪個更合適?」

群臣的意見他可以不在意不去管。

但是他是很在意淮信王的意見的。

因為他死後還需要自己這個胞弟來輔左下一任君王,來穩固朝綱。

淮信王擦了擦淚水,神色堅定的說道︰「皇兄自己選擇便是,不論是誰繼位,臣弟都會盡心輔左。」

天符帝看了淮信王一會兒,點頭笑道︰「有老四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其實關于選誰為儲君,朕心里已經有了決斷了;但朕打算明日召乾兒和坤兒他們兩兄弟過來親自跟他們說。」

「朕不希望見到他們因為此事而手足相殘,希望他們能夠相互扶持,就與我們兩個一樣,那樣我大周必將繁榮!」

天符帝真正的想法就是如此。

他希望能化解自己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讓他們共同為振興國家而努力。

「但願如此吧。」

淮信王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兩人又繼續寒暄了片刻後,淮信王便退下了,離開了永安宮。

現在已經到了傍晚,夜幕漸起。

淮信王走出永安宮後前不久,他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那座宮殿,眼神復雜。

「皇兄,你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我與你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且當初我們兩觀點一致,我才會甘心支持你。但他們兩個同父異母,觀念也完全對立,都有帝王之姿,你如何能說服他們甘居對方之下?」

淮信王輕聲呢喃,同時心中也失落。

因為天符帝之前問他那句話其實也是在試探他,看看他會不會參與儲君之爭。

說到底,還是對他有一絲不放心。

這是為帝者必須要有的猜忌,淮信王能夠理解,但依然感到失望。

收回目光後,淮信王嘆息一聲,轉身朝著宮外走去,步伐堅定。

………

………

李青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關注朝堂了。

他自上次為鎮北將軍翻桉後,便沒有再參加朝會,閑散在家里,無事的時候便出城去四處逛逛。

從山村回來後,最近這幾日,他發現長寧公主的臉色不是很好看。

這也讓他聯想到了最近的傳聞。

天符帝……快要不行了。

長寧公主身為天符帝最疼愛的女兒,自然對天符帝很有感情,傷心也是必然。

對此李青心中有些愧疚的。

因為天符帝病重,很大概率就是因為上一次他強行為鎮北將軍翻桉時氣病的。

雖然天符帝的身體早已經每況愈下,但不可否認這次生病就是導火索,讓身體的疾病直接爆發。

他對此有月兌不開的干系。

但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依然會如此行事,他從沒後悔過。

天符帝固然是他老丈人、雖然利用他,但對他也有知遇之恩,可這並非是他不去做那些事情的理由。

他既然選擇走儒道這條路子,那麼便要做到無愧于心,不能以小情奪大義。

就好比他這麼長時間以來的所作所為有些功高震主,假若天符帝有機會,也必然會殺了他,不會顧忌其他事情。

雙方都是為了各自心中的堅持。

他為的是心中大義、人心公道;而天符帝為的是皇權穩固、武周天下。

所以他的愧疚僅僅針對于長寧公主,而不是對于天符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