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十六章 儒教至寶顯化

鎮國傳天下之上的驚道文章,首次在這個世界誕生。

並隨著儒家大道被驚動,化作滾滾雷鳴,響徹人族七國境內。

離國京城,禮部尚書朱宕坐在書房內,望著天際怔怔出神。

他喃喃自語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才是我輩讀書人該做的事情。

離國變法國力提升之後,趁著蠻族傾巢而出,對周國發難,非仁者所為。

老夫沒有勸戒陛下以人族為重,不應趁火打劫,哪里行的是聖賢之道?」

朱宕說完,立馬命下人準備驕子。

「老爺,您要去哪里?」下人問道。

朱宕一邊說,一邊邁步走出書房。

「大離失去了人族大義,老夫此去皇宮,勸陛下停止趁火打劫,助周國抵御蠻族!」

兄弟鬩牆,外侮欺辱。

人族諸國征戰,是人族自身的事情。

但絕對不能在蠻族入侵的時候,還在內斗。

朱宕說完,每走一步,身上的氣勢就拔高一層。

等他走出朱府大門,渾身浩然正氣激蕩。

看得一眾抬轎子的下人們目瞪口呆。

……

乾國。

孔府。

早已告老還鄉多年的乾國孔家家主孔啟,正與四歲大的孫兒玩鬧。

當腦海中傳來了那篇驚道文章之時,整個人瞬間呆愣在原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正是先祖孔聖所推崇的賢者之道、仁者之道。

周國月復背受敵,一邊面臨傾巢而出的蠻族,一邊受到離國的壓制,隨時有滅國之危。

可周國百姓何辜?

大乾為人族強國,此時當站在人族大義之上,為周國主持公道。」

孔啟讓丫鬟帶走孫兒,沐浴更衣之後,往乾國皇宮而去。

他要去面見乾國皇帝,說服乾國皇帝出手幫助周國,並讓離國停止趁火打劫的小人行徑。

……

滄瀾城內,浩然正氣激蕩沸騰。

蠻族大軍,萬妖國的大妖,盡皆感到無比痛苦。

這濃郁的浩然正氣,讓他們感到十分不適,彷佛身中劇毒一般。

與此同時,城外浩瀚的滄瀾江,再次洶涌澎湃了起來。

冰層碎裂,江水浩浩蕩蕩奔流而起。

一對巨大的龍角,從江面上冒出,並緩緩上升。

嘩啦啦!

滔天江水灑落。

一個猙獰的頭顱,漸漸探出水面。

竟然是一頭由江水和浩然正氣組成的龍頭!

龍頭巨大無比,猶如一座巨山。

光是看一眼,就給人無與倫比的威懾力。

雷雲之上,白鼠妖王看到這一幕,感受到那恐怖的威壓,直接瞪大了雙眼,滿臉的不可思議。

「怎麼可能!」

「一篇文章,怎麼可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動靜!又怎麼可能制造這樣的怪物出來!」

蜿蜒一萬三千里的浩然滄瀾江,在這一刻,竟然化作了一條龐大的水龍!

「吼!」

一道震耳欲聾的龍吟傳遍方圓數千里。

水龍真身徹底凝聚而成,偌大的滄瀾城在他下方,竟然顯得無比渺小。

龐大的身軀橫亙在空中,遮天蔽日。

磅礡的龍威激蕩開來,令所有的蠻族大軍和上百位中階大妖膽戰心驚。

甚至連早已遠離此地的滄瀾江蛟龍王,都一臉驚愕地回頭看來。

滄瀾城內,大周將士,蠻族大軍,中階大妖,全都抬頭望去。

在這條上萬里之長的水龍面前,他們就是螻蟻!

「吼!」

又是一道震蕩天地的龍吟傳來。

一股磅礡的龍息從巨龍口中噴吐而出,瞬間將整座滄瀾城都籠罩在其中。

下一刻,城內百萬蠻族大軍,齊齊發出痛苦的哀嚎聲。

上百名萬妖國的大妖,也激烈的哀鳴。

他們身體,一觸踫到龍息,就熊熊燃燒起來。

無論用什麼方式都無法撲滅。

這是以浩然正氣之火形成的龍息!

可覆滅世間一切妖魔邪祟!

而對人族,卻絲毫沒有傷害。

大周將士,儒道讀書人,全都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還愣著干什麼,趁著現在,將妖蠻全部殺盡!」

長寧公主一聲大喝,眾人才回過了神來。

趁著這個機會,瘋狂向妖蠻大軍發起了進攻。

在李青、十位大儒,三十五位大學士的帶領之下。

在長寧公主的指揮之下。

受浩然正氣之火所傷,妖蠻大軍幾乎已經喪失了任何戰斗力,根本就無法形成有效的防守。

一場幾乎是一面倒地屠殺,就此展開。

鮮血染紅了滄瀾城每一寸土地。

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蠻族到下。

蠻族大軍,開始瘋狂逃竄。

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往城門口逃去。

頓時造成了互相踩踏的混亂場面,更加有利于大周將士們的屠殺。

他們或被浩然正氣之火燒成灰盡,或死于大周將士們的刀劍之下。

一個時辰之後,傾巢而出殺入滄瀾城的蠻族大軍,全部陣亡。

上百位萬妖國的大妖,也全都被李青和儒教弟子痛打落水狗斬殺。

腥臭的血腥味,充斥著天地。

長寧公主站在血泊當中,難以置信局勢竟然扭轉得如此之快,本來已經陷入絕境的滄瀾城守軍,竟然在李青的力挽狂瀾之下,全殲了城內所有的敵軍!

守城將士們看著遍地的蠻族尸體,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大周萬萬年,儒教日興隆!」

隨著王琰的一聲大喊,完全憑借意志力堅持下來的大周將士們才徹底反應過來。

在這場幾乎不可能的戰斗當中,他們取得了勝利。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李青!

那位長寧公主的駙馬,那位開創了儒教的讀書人!

是他承受住了萬妖國大妖們帶來的壓力。

是他一篇文章召喚出了堪比神靈的真龍!

是他扶大廈之將傾!

下一刻,所有人都奮力地跟著王琰大喊。

「大周萬萬年,儒教日興隆!」

「大周萬萬年,儒教日興隆!」

每一個人,都用熾熱的目光看向李青。

眼神當中,有崇拜,有憧憬,有感激。

尤其是那些儒教讀書人的目光,更是無比可怕。

李青已經向他們證明了儒道的強大。

詩詞殺敵,文章鎮殺百萬軍!

如此手段,根本就無法想象,與仙佛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了。

他們對此,無比的向往。

滄瀾城外。

蠻族大將軍看著城內的大軍全軍覆沒,臉色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

同時童孔當中,流露著深深的恐懼。

他心中不斷慶幸,慶幸還好自己沒有跟隨大軍殺進滄瀾城。

慶幸滄瀾城無法容納他所有大軍,目前尚有六十多萬的蠻族火種留下。

「撤!」

「全軍撤退!」

蠻族大將軍一聲令下,鳴金退兵。

滄瀾城外剩下的六十多萬蠻族大軍,一個個都被嚇破了膽,幾乎是丟盔卸甲般的迅速逃離戰場。

……

半個時辰之後。

鎮國公和長寧公主正在處理戰後救治傷員、登記和收集袍澤尸首等事宜。

李青則在鎮國公府內休息。

他的心神沉浸在靈台文宮當中。

一篇文章鎮殺百萬蠻族大軍之後,他的文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文宮中央的凋像。

那座凋像,比之前更加莊嚴肅穆,渾身上下被一股玄之又玄的能量所包裹。

同時凋像左手上的戒尺,已經完全實質化了。

看著凋像的變化,李青輕聲呢喃道︰

「儒道走的是三不朽的道路。

我已經完成立言。

以往教導他人,或是以我的學說教化他人,能夠獲得一種朦朧之氣。

如今這玄之又玄的能量,應該是我守住了滄瀾城,殲滅了滄瀾城內的妖蠻大軍,為人族立下大功所獲。

立言最簡單,其次是立功。

我已經在三不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不過這凋像手上的戒尺是什麼?」

李青心念一動,戒尺飛到他的手中。

戒尺通體呈現青色,不知道以什麼材料鍛造而成。

長七寸六分,厚六分。

握在手中,溫和如暖玉,觸感很好。

同時,在握住這把戒尺的瞬間,李青心中明悟了它的作用。

這把戒尺,是儒教至寶!

戒,意為警戒,懲戒。

尺,意為標準,規矩。

李青可以用這把戒尺,給儒教讀書人立規矩,甚至給天下人立規矩!

這種規矩,于儒教而言是教規,于國家而言是國法,于運朝而言是天規!

不過現在李青修為不夠,儒教的氣運也不夠,所能覆蓋的範圍,也僅僅只有儒教,所能懲戒的對象,只有儒教讀書人。

只要有人違背規矩,則以戒尺懲戒。

無論對方身份地位和修為有多高,都難逃戒尺的懲戒。

「真是一件好寶貝,若給儒教讀書人立下規矩,為官者個個心系百姓、不謀私利,豈能治理不好國家?」

看著手中的戒尺,李青滿意極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左右。

長寧公主終于處理完軍務,和鎮國公一起回來了。

見到李青的第一時間,長寧公主就說道︰「離國在龍門郡外虎視眈眈,如今蠻族大軍損失慘重,我想率軍出征,直搗蠻族聖城,徹底將蠻族覆滅!

唯有將其族裔滅絕,大周北境才不會受到侵擾。大周也才能調集所有的兵力,全力對抗離國。」

直搗聖城,滅蠻族,永絕北境之患。

並將蠻族疆域,全都納入到大周版圖之內。

這無疑是一件潑天大功。

李青听長寧公主一說,心中也立馬有了想法。

說道︰「具體需要我做什麼,我全力配合你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