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十三章 大周帝國,昂揚不滅!

琉璃山爛陀寺,包括爛陀尊者在內,所有高僧全都在一剎那間感受到了天威般的壓迫感,全都戰戰兢兢,身體忍不住顫抖。

好在這恐怖的壓迫感來得快去的也快。

長眉羅漢收斂起息,再次恢復一副慈眉善目的表情,澹澹的說道︰

「此事我已知曉,爾等無法對抗人族國運,莫要輕舉妄動。最多十年,小西天便能降臨人族境內。

在此之前,爾等務必盡快將琉璃國的國運,徹底融入到小佛教氣運當中。」

爛陀尊者聞言,心中莫名的松了一口氣,和其他爛陀寺高僧齊聲恭敬道︰「小僧謹遵法旨。」

人皇消失,運朝崩塌。

佛、道兩教趁機前往人族傳教。

上萬年來,無論王朝如何更迭,這兩個道統都不受絲毫影響,已經在人族境內根深蒂固。

在人族境內的佛教,被小西天稱之為小佛教,也稱之為人族佛教。

甚至連小佛教的大道,也是小西天幫忙顯化而出。

為的就是以小佛教之大道,圖謀人族氣運,圖謀人道!

個中原因,若是讓人族的佛門弟子知道,定然會佛心崩潰。

因為佛陀、菩薩、羅漢,和人族壓根就不是同一種生靈!

如今小佛教之大道,與人道息息相關、緊密相連。

小西天的謀劃已經算是成功了。

至少比道門要成功許多。

長眉羅漢交代完畢之後,身影慢慢在爛陀寶殿中澹化,直至最終消失不見。

萬年來,無論是小西天還是道門,礙于人皇的威勢,礙于人道氣運,始終不敢大舉進入人族境內。

這麼多年來的傳教,在人族境內培養佛門弟子,都是為了小西天入主人族鋪路。

人道氣運,極大的排斥佛道氣運。

任何小西天的比丘和羅漢,只要敢在人族境內輕舉妄動,都會遭到人道氣運的反噬。

唯有培養起來一批人族的佛門弟子,這些弟子同時具備佛道氣運和人道氣運,人族境內的佛家大道也與人道緊密相連,不會遭到排斥。

這種情況下,一旦小西天的佛教大道將人族境內的佛家大道吞噬合並,所有小西天的比丘和菩薩,就能不受任何人道氣運排斥在人族境內行走。

最近小西天已經得到消息,人皇可能已經徹底隕落,再也形成不了任何威脅,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只待確定人皇隕落的消息屬實,便要大舉進入人族境內。

將整個人族變成小西天的佛國!

……

大周北境。

北境,有上千里地與蠻族草原接壤。

一百多萬大軍,遍布這千里防線。

其中,又以滄瀾城的地理位置最為重要。

滄瀾城之恢弘,為大周之最。

即便是盛京都無法與之相比。

浩瀚的滄瀾江,江水洶涌澎湃,成了滄瀾城天然的護城河。

每年不知道多少人族和蠻族的尸體沉入護城河當中。

欲攻滄瀾城,必先用尸體把滄瀾江給填滿。

驕陽似血。

大地一片蒼茫。

無邊無盡的草原之上,橫亙著無數蠻族大軍,一眼看不到盡頭。

蠻族將士,個個身材魁梧,高大壯實。

與人族相比,身體素質上佔據了天然的優勢。

在一聲悠揚恢弘的號角聲當中,蠻族大軍再次發起了總攻。

這一次,蠻族傾巢而出!

只要攻破了滄瀾城,北境千里防線,對他們而言就像是紙湖一般。

大可以憑借蒼狼鐵騎肆意馳騁。

滄瀾城高大十八丈,城牆之寬,可供四匹馬並肩奔跑。

斑駁城牆早已被鮮血染紅,看不出原來的顏色。

整個天地之間,都籠罩著一股鋪天蓋地的殺氣。

普通人處于雙方戰場當中,光是被這殺氣一沖,就會兩股戰戰,嚇得無法動彈。

日以繼夜的大戰將近一個月,雙方都死傷慘重。

按照以往的慣例,這種慘痛的損失之下,蠻族早就開始撤軍。

但是現在,蠻族似乎從始至終就沒有撤軍的想法。

即便全部死在滄瀾城下,用一個個蠻族將士的性命去填,也要啃下滄瀾城。

長寧公主屹立城牆之上,看到蠻族大軍再次發起總攻,一雙明亮的眸子殺氣四溢。

雖然蠻族大軍損失慘重,但大周也死了大量士兵。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即便守城成功,也要元氣大傷。

無法保存力量支援龍門郡,無法對抗離國的入侵。

蠻族以命換命的這種局面,對大周實在是太不利了。

長寧公主高舉長槍,沖著大周守軍厲聲喝道︰

「我曾在紅磚綠瓦的宮城中漫步,也曾在青草之原策馬,大周的土地認識我!」

「我們是大周的子民,我們是人皇後裔!」

「蠻族膽敢踏足我們的土地,就要讓他們刻苦銘心,將他們殺的血流成河,殺的他們族裔滅絕!殺到任何人都不敢入侵我大周的土地!」

「你們知道失去一切的感覺,所以也一定知道我們在此戰斗的原因。我們活了下來,就不能辜負死去的人!」

「有時候,和平必須以流血為代價,我們想要安穩的生活,我們想要和平的生活。我們這麼做,是為了先人,也是為了後人!袍澤們倒下的地方,留下了勝利的種子!」

「為大周而戰,為家園而戰!決不能讓蠻族踏入大周的疆土一步!堅強起來,打起斗志!沒有什麼能夠擊敗我們!」

「我們要在敵人身上留下一塊永遠難以磨平的傷疤,我們要滿載榮譽凱旋回朝!」

「眾將士,全力以赴!勝利是屬于我們的,大周帝國,昂揚不滅!」

「就是現在,擊潰他們!」

城牆之上,無數弓箭手搭弓射箭。

漫天的箭失若蝗蟲一般鋪天蓋地的席卷而去,剎那間就帶走了數百上千名蠻族將士的性命。

城牆下方,大周軍隊保持陣型,整齊劃一,手持武器與發起沖鋒的蠻族大軍廝殺在一塊。

將他們攔截在滄瀾江之前。

天地肅殺。

萬物寂滅。

一具又一具的尸體倒下。

鮮血已經將滄瀾江染成暗紅色,就連江底的蘆花,都改變了顏色。

白熱化的戰斗無比激烈,每時每刻都有大量人倒下。

但沒有任何一名大周將士和蠻族將士後退一步。

雙方殺到雙眼通紅。

長寧公主代替鎮國公,全面指揮作戰。

一道又一道的軍令從她口中傳出。

雖然她從有過如此大規模作戰的指揮經驗,可經過一個月時間的打磨,已經游刃有余。

隨著雙方展開激烈的廝殺,長寧公主根據場上局勢,不斷變化各種陣型。

「將軍,這樣強行攻城已經進行一個月了,我們蠻族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再這樣下去,即便攻下了滄瀾城,蠻族也只能苟延殘喘!」

蠻族大軍後方指揮營。

副官滿臉鮮血的沖到蠻族大將軍的營帳當中。

蠻族大將軍,狼頭人身,四肢粗壯,高達三米,看上去極其魁梧可怖。

他一雙狼眼看著前方戰場,臉色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

轉頭對營帳中,一位老神在在正在品嘗美酒的矮個子老者說道︰

「萬妖國再不出手,我們蠻族的兒郎們就要白白犧牲了!」

矮個子老者,腮幫子凹陷,賊眉鼠眼,嘴角兩邊,各有一抹長長的白色胡須,整個人的氣質極其猥瑣。

正是一名老鼠精,來自萬妖國,號稱白鼠妖王。

白鼠妖王喝完一壺酒,滿足的打了一個飽嗝。

拍了拍肚皮,搖搖晃晃的起身。

看了眼前方戰場,道︰「周國如今也死傷慘重,是時候拿下滄瀾城了。」

他身形一躍,來到營帳外半空之中,輕聲說道︰「滄瀾江蛟龍王,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話音落下,滄瀾江江水劇烈翻滾。

一條長達百丈的藍色真龍出現,隨後化作一個頭戴王冠的中年男子來到白鼠妖王身前。

「我龍族生靈,向來不插手你們妖族和人族之間的爭斗。」

白鼠妖王呵呵一笑,不屑的說道︰「龍族生靈?你雖突破三品凝聚了真龍之身,卻沒有真龍之血,依舊是一頭蛟!蛟可從來沒有被龍宮那些高高在上的龍族生靈視作自己人。」

「你!」

滄瀾江蛟龍王大怒,磅礡的龍威激蕩開來,直接將那蠻族大將軍壓的趴倒在地。

白鼠妖王懶得在這方面和滄瀾江蛟龍王爭執,取出一滴洋溢著寶光且香氣四溢的精血,隨手丟給滄瀾江蛟龍王。

「真龍精血給你,你也要按照約定來做,否則……」

白鼠妖王說到這里,一雙細小的眼楮精光乍現。

「哼!」

滄瀾江蛟龍王冷哼一聲接過真龍精血,臉上露出一抹掩飾不住的激動神情。

有了這真龍精血,他就能夠將渾身的蛟龍血凝練成真龍之血!

屆時也能夠離開滄瀾江這處偏僻的地方,前往龍宮了。

小心翼翼的收起真龍精血之後,滄瀾江蛟龍王道︰「本王將來要入龍宮,不可能直接幫助你們萬妖國對付人族。」

龍族與人族,有非常深厚的淵源。

滄瀾江蛟龍王雖然渴望真龍精血,但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龍宮的一份子。

若是直接與人族產生沖突,一旦背龍宮知曉,那就絕無希望加入龍宮。

白鼠妖王呵呵一笑,「只需你降下一場大雨,順便凍結那條攔截蠻族大軍的滄瀾江便夠了。剩下的,有本座足矣。」

滄瀾江蛟龍王點點頭,這樣也不算直接對人族動手。

他身體一晃,再次顯出百丈長的真龍之身。

龍軀一擺,轉眼之間就來到了九天之上。

「轟隆隆!!!」

戰場上,人族大軍正在與蠻族大軍廝殺。

忽然一道道劇烈的雷鳴聲傳來。

轉眼之間,原本晴朗的天空,就被一層層厚重的烏雲所籠罩。

烏雲之上,電閃雷鳴。

磅礡大雨傾盆而下,覆蓋方圓百里。

那激流澎湃滔滔不絕的滄瀾江江水,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成了冰塊。

「不好!」

長寧公主看到這一幕,臉色大變。

滄瀾江江水凍結成冰,浩蕩的激流不再。

滄瀾城將失去這一個天然的屏障,蠻族大軍將直接跨過滄瀾江。

這明顯對蠻族有利而對大周不利。

「列東陵陣!」

長寧公主一聲大喝。

城牆下的大軍,瞬間改變陣型。

「滄瀾江蛟龍王!」

長寧公主雙目直刺雷雲之上的真龍,聲音中充滿憤怒和殺意。

蠻族後方。

指揮營帳當中,大將軍看到這一幕,臉上大喜。

對白鼠妖王說道︰「鼠王,該你了。」

萬妖國出手,這場戰場將能輕易拿下。

蠻族將士,也不用為了繼續損耗大周的兵力和白白犧牲。

白鼠妖王不慌不忙的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

十分懶散的說道︰「區區滄瀾城守軍,一個三品以上的修士都沒有,你們蠻族竟然都拿不下來,當真是廢物。

若非礙于佛、道兩教,萬妖國不便明目張膽的出手。

否則本王只身一人便可覆滅這座城池。」

面對白鼠妖王的嘲諷和不屑,蠻族大將軍只能訕訕一笑。

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了。

五品和三品之間,看似只相差兩品。

實則是天差地別,猶如一道天塹!

白鼠妖王一雙細小的鼠目綻放出一道光芒,道︰「且看本王施展手段,助爾等攻下這滄瀾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