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九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承天殿,文武百官逐一入場。

今日本無朝會,結果一場突然的傳召,將所有朝臣聚集到了承天殿。

每每如此,必有大事發生。

群臣全部到場之後,見天符帝臉色陰沉地坐在龍椅之上。

有些人已經意識到了,或許與邊境戰事有關。

「陛下,如此突然傳召百官,可是有大事發生?」

丞相司馬眕出列問道。

天符帝沒有回答,吩咐一旁的殿中太監將手中的文書遞給百官傳閱。

「這是二皇子送來的龍門郡戰報以及離國的國書,大家都看看吧。」

眾人聞言,頓時心里一個咯 。

看來邊境出大事了。

司馬眕接過戰報和一封附帶的離國國書。

看完之後,臉色立馬大變。

「丞相,與下官看看。」

其余臣子,也紛紛急切了起來,想知道邊境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

竟然讓向來沉著冷靜的司馬眕都臉色大變。

司馬眕將戰報和國書遞給其余朝臣,一一傳閱。

待朝臣們都閱覽完畢之後,一股沉重令人窒息的氣氛,彌漫在整個承天殿內。

難怪天符帝臉色如此難堪,難怪丞相司馬眕都無法保持冷靜。

三百萬離國大軍!

即便龍門郡的城池再如何雄偉。

即便大周的將士再如何驍勇善戰。

也萬萬無法在面對蠻族、萬妖國的同時,抵御這三百萬大軍。

無論是兵力還是後勤,都遠遠跟不上。

更何況,這三百萬在大周看來無法抵擋的大軍,僅僅只是離國的一半兵力。

變法!

離國變法,效果竟然如此恐怖。

國力竟然提升如此之大。

大周即便沒有月復背受敵,除去北疆的蠻族,單單只是一個離國,也抵擋不住。

一股絕望的陰雲,籠罩在眾人頭頂。

李青眉頭緊鎖。

時間太緊迫了,他也想不出任何方法解決眼前的危機。

若是大周能夠爭取到幾個月的時間,等到各大郡縣聖院建立,有才氣在身的讀書人獲得文位、開闢出了文宮,或許還能力挽狂瀾。

但是現在……

很明顯,離國正是看出了這一點。

不想給大周時間,不想等大周各地聖院設立好,出現一批儒道修行者。

所以才會突然增兵一百萬,以此來對大周施加壓力。

「諸位,眼下國難當頭,都說說吧,大周該如何應對。」

龍椅之上,天符帝沉聲道。

丞相司馬眕上前一步,義正詞嚴的朗聲道︰

「陛下,龍門郡以北五千里地,全部割讓給離國,並且賠償一千萬兩白銀。

兩國互修友好,或許能夠換來短暫的和平,但離國隨時都能撕毀協議。

尤其是割地賠償之後,大周和離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將不斷擴大。

屆時我大周只能被離國逐步蠶食,存亡取決于離國一念之間。

臣以為,萬萬不能答應離國的條件。

離國想要吞並我大周,即便他是老虎,我大周也要崩掉他滿口的牙!」

司馬眕一針見血,分析出割地賠償之後的弊端。

按照他的意思,大周要以強硬的姿態面臨離國的入侵。

即便最後難逃亡國的下場,也要崩掉離國的滿口牙!

言語當中,充滿血性。

「臣以為不可!」

殿閣大學士楊郢出列。

「大國交鋒,萬不能要逞匹夫之勇。即便能給予離國重創,我大周卻有亡國之危!

如今彼強我弱,當以綏靖手段,穩住離國。我大周伺機尋找機會,徐徐圖之。

等各郡縣聖院建立,便有無數讀書人成為儒道修行者。

如此即便大周三百萬大軍陳兵龍門郡,大周亦不畏懼。」

與司馬眕強硬的對敵政策不同,楊郢采用綏靖政策。

得到了在場多數大臣們的支持。

「以綏靖手段,徐徐圖之?」

司馬眕對楊郢所言嗤之以鼻,憤怒地斥責道︰

「你可知龍門郡以北五千里地,一旦割讓。我大周南方將再無屏障,大周門戶,全部向離國敞開。離國大軍隨時都能長驅直入,兵臨盛京!

你可知一千萬兩白銀賠償,將直接導致大周財政赤字,甚至無法支撐對蠻族的作戰!

綏靖手段,割地賠償這等喪權辱國之行徑,無異于亡國之舉,絕對不行!」

龍門郡以北五千里,這塊地太重要了。

這五千里地,全都是山丘密林。

即便龍門郡失守,若以此五千里山丘密林為屏障,也足夠大周與離國進行周旋。

可一旦這五千里山丘密林割讓出去,往後將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離國鐵騎,能一路沿著涇江,攻到盛京城下。

群臣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深深地感慨離國的用心險惡。

「可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十日之內,若不答應離國的條件,龍門郡依舊要失守!不妨暫時舍棄這塊地,與離國虛與委蛇。

等到聖院建立,我大周將誕生近百萬儒道修士。屆時再展開反攻,將離國驅逐出境。」

殿閣大學士楊郢和丞相司馬眕在朝堂之上針鋒相對。

其余大臣,也紛紛發言。

有支持楊郢的,也有支持司馬眕的。

其中支持楊郢的大臣,佔據了七成。

這些人當中,心中各懷鬼胎。

只要能保證自身家族的利益,即便改朝換代又如何?

若大勢不可違,即便大周被離國吞並又如何?

答應割地賠償的綏靖政策,逐漸佔據了上風。

龍椅之上,天符帝看著爭執不休的朝中重臣,臉色越來越難看。

如此爭執下去,最後也只能由他這個皇帝進行裁斷。

可他自身,也在兩種應對政策之間進行徘回。

割地賠償獻公主和親,這無異于喪權辱國,他心中一千個一萬個不答應。

可采用丞相司馬眕的方式,又的確如楊郢所言,逞匹夫之勇。

對大周而言,沒有絲毫好處。

即便最後崩了離國滿口牙,大周卻要倒在這場戰爭當中。

天符帝心中不甘,明明儒家大道顯化,創建儒教之人正是他大周官員。

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大周就能擁有一大批儒道修行者,軍力將急劇膨脹。

可偏偏離國,就是不給這個機會!

同時他心中也十分的後悔。

後悔三十五年前,出于制衡世家,同時又不敢將世家得罪死的原因,沒有听淮信王所言,效彷離國進行變法改革。

當年與大周國力相差無幾的離國,如今迎來了新生。

六百萬大軍,這是一個光是想一想就令人窒息的數字。

「四弟,朕……悔不當初啊!」

天符帝眼中,浮現出深深的懊悔之色。

他雖然一直在制衡世家,但同時他又太需要世家的幫助了。

淮信王則認為世家是國之蠹蟲,不可不鏟除。

索性在變法改革的動蕩當中,逐一鏟除不听話的世家。

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就能迎來一片光明的前景。

當年淮信王,正是因為此事,所以才與天符帝漸行漸遠。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天符帝平復心情。

看向群臣,道︰「割地五千里、賠償一千萬兩白銀不可取。以強硬的姿態對抗離國三百萬大軍,亦不可取。

眾愛卿,朕要你們拿出一個折中的方桉出來。助大周度過此次危難!」

承天殿眾臣聞言,紛紛低頭沉思。

折中的方桉助大周度過此次危難,這太難做到了。

不付出一些代價,是不可能做到的。

見無人進言,天符帝將目光看向兵部尚書左光祖。

「左愛卿,你是兵部尚書。值此之際,可有對策?」

左光祖作為天符帝的妹夫,左家先祖,又是與大周立國的從龍之臣。

可謂是歷任大周皇帝的絕對心月復。

六十多歲的左光祖,緩緩出列。

道︰「陛下,如今之局勢,大周所面臨之危機,皆在于立國和蠻族。」

「臣以為,割地五千里賠償一千萬兩白銀,萬萬不可。」

「臣願出使離國,與離國進行談判。若能割地兩千里,甚至三千里。只要龍門郡以北的山丘密林,不盡數割讓給離國,留下一些緩沖之地,尤其是天樞城這座僅次于龍門郡的重地,必須留下。以此代價,換來短暫的和平時間,亦可接受。」

「大周趁著這段時間,抓緊設立聖院,使讀書人皆成為儒道修行者。並以雷霆手段,盡快擊潰蠻族。」

「隨後集全國之兵力,配合近百萬儒道修行者,則可抗衡離國。」

左光祖的建議,不似丞相司馬眕那般極盡,也不像殿閣大學士楊郢那般軟弱。

又的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桉,听得天符帝心中舒服了不少。

群臣在心中仔細琢磨思考之後,依舊發現了其中有兩個不可抗力的關鍵點。

尚書令孟庭山出列,向天符帝施了一禮之後,說道︰

「陛下,臣以為左大人所言可行。」

「但存在兩個致命的問題。其一,大周能夠在短時間內擊潰蠻族,給予蠻族重創,致使蠻族再無卷土重來的可能。」

「其二,萬妖國曾派強者偷襲閉關沖擊四品的鎮國公,顯然與蠻族有勾結。我們無法確定此次大戰,萬妖國是否會出手。一旦萬妖國出手,大周不說擊潰蠻族,甚至北疆都得淪陷!」

尚書令孟庭山所言,讓承天殿朝臣們的一顆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萬妖國!

邊境大戰這段時間以來,萬妖國一直沒有出手。

以至于眾人下意識的不去想這個比離國還要可怕的存在。

所有人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而且更關鍵的是,即便萬妖國不出手,大周能在短時間內擊潰蠻族嗎?

能在短時間內,重創蠻族致使蠻族再無卷土重來的可能嗎?

答桉是否定的。

承天殿的氣氛,再次壓抑到了極點。

似乎無論怎麼抉擇,大周都無法度過眼下的絕境。

變法之後國力大漲的離國,已經將大周逼到了沒得選擇的絕境當中了。

群臣默不作聲,沉思解決方法之時,李青出列道︰

「陛下,臣以為,朝廷當以最短的時間內,在盛京建立聖院。

盛京之內,有大量曾經高中科舉之人,光進士數量,就在百人之上。

除此之外,亦有十七名大儒。

若這些人全部開闢文宮,將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或可投入北境戰場,只要萬妖國不插手,定可擊潰蠻族,致使蠻族再無卷土重來之力。」

萬妖國,就像是一把橫亙在大周頭頂上的利劍。

起到了極大的威懾作用。

偏偏又是在這個極其關鍵的時候。

至于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

如此硬氣且熱血的口號,在此時根本就沒有一點用。

非但起不到激勵人心、提高士氣的作用,只會將大周推入深淵。

李青話音剛落,天符帝眼前一亮。

「十七名大儒!」

他急切地看向李青,問道︰「這十七名大儒,一旦獲得大儒文位,並且開闢了文宮。

當真能夠擁有能與四品修士媲美的能力嗎?」

盡管李青不久之前,就以唇槍舌劍斬殺大覺寺的四品修士圓覺大師。

但李青畢竟是儒教開創者,是儒教教主。

其余大儒,能否擁有與李青一樣的能力,至今沒有人敢確定。

一眾大臣,也紛紛目光帶著期待,看向李青。

在座之人,都飽讀詩書。

曾經也是科舉上的佼佼者。

新晉的一境大儒,堪比四品修士。

大學士堪比五品修士。

翰林堪比六品修士。

在座之人即便沒有大儒才氣,無法獲得大儒文位。

但獲得大學士文位,甚至更低一些的翰林文位,這總不過分吧?

只要擁有翰林文位,那也是堪比中階修士的存在!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當中,李青搖頭道︰

「新晉的一境大儒,只是體魄堪比四品修士。但修士們皆有各自神通,戰斗經驗又無比豐富,怕是難以與之匹敵。

即便是進士堪比七品修士,已經能夠媲美軍中最精銳的大將。

但沒有孕育唇槍舌劍,怕是難以與蠻族七品修士為戰。」

眾人聞言,皆無比失落。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李青。

即便獲得文位,也無法在第一時間擁有儒家神通。

天符帝眸光閃爍,最終下定了決心。

道︰著令兵部尚書孟庭山出使離國,與離國進行談判。

著令工部尚書即刻在盛京建立聖院,三天之內,朕必須看到聖院建成!

著令吏部尚書將三十年來所有高中進士之人,全部調來盛京!

著令御史左中丞李青,負責聖院授予文位一應事務!

凡三十年來高中進士之人,凡大周大儒,都入聖院開闢文宮!

天符帝一連串的詔令傳達下來。

群臣一一應諾。

最後,天符帝再次看向李青,道︰

「著令御史左中丞李青,授予眾進士、大儒文位之後,領儒教大軍趕赴北境滄瀾城。以最快的速度,擊潰並重創蠻族!」

一旦這些獲得文位的儒教大軍覆滅,大周也將亡國。

天符帝此舉,已經是孤注一擲了。

但他,沒有辦法了。

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壓在李青的儒教大軍身上。

李青出列,鄭重道︰「臣領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