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2章 劉盈︰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嗚嗚嗚,太慘了……」

劉樂豆豆眼中含著兩包淚水,蹲在地上和七八個老兵閑話家常。

張不疑則在另外一邊站著,面無表情,只是在自言自語呢喃著諸如‘敗家娘們’之類的詞語。

畢竟他已經知道了,劉樂準備在榮軍院邊上的空地蓋一間醫學實驗室,並且後續每個月都會對醫學實驗室、榮軍院以及長安城周邊的十八家濟慈院捐助一百萬錢!

要知道,現如今漢國斗米數錢,這一百萬錢若是換算成後世的紙鈔,購買力應該近億了!

這,屬實是大手筆了!

雖然在劉盈看來,每月百萬錢的投入只是杯水車薪,畢竟甭管是什麼實驗室,都是燒錢的代名詞……

但如今的漢國冤大頭多的是,劉盈並不打算逮著劉樂這一只羊使勁薅。

這,可是他的親姐姐,唯一的親姐姐!

劉盈無聲笑笑,湊到張不疑身邊踢了踢他的小腿︰「忘了問了,我老師的病好些了嗎?」

他在說‘病’字的時候格外加重語氣。

畢竟此前張良告病,就連大朝會也沒有參加……

張不疑滿是習以為常︰「還沒好利索,飯量一直沒有恢復,完全做不到肉十斤飯一桶……」

我呸!他年輕的時候也吃不了那麼多……劉盈滿臉鄙夷。

張不疑將腦袋扭到一邊,突然有些感到震撼︰「這要有上萬人了吧?」

劉盈搖頭︰「沒那麼多了,入冬之前尚有九千多人,如今只有不足八千了……」

張不疑皺眉問道︰「為何?」

他隨即恍然。

對于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而言,酷暑嚴寒是兩道坎,邁步過去,生命就會永久的停留在這一刻。

劉盈輕聲感嘆︰「所以啊,我就建了這個榮軍院,給這些曾經為國征戰的老兵保留了最後一絲體面……我阿姐康慨解囊,也是為此。」

張不疑側目︰「當真?」

劉盈問道︰「你以為誰都能住到這榮軍院之中?」

張不疑環視一周︰「不是給錢就行嗎?你看看這一個個的,哪個腦袋上帶著爵弁在大夫爵位之下?」

劉盈滿臉鄙夷︰「你覺得朕缺這點錢?」

听到劉盈用了‘朕’這個稱呼,張不疑收起臉上調笑的神情,搖搖頭,問道︰「那,陛下此舉所為何意?」

劉盈嘆息︰「這些老兵,都是被民間稱為‘老絕戶’的那種無兒無女之人……」

張不疑皺眉問道︰「不至于吧?那些身有殘疾不能人道的我信,但這麼多人都……不會吧?」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劉盈有些感嘆︰「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個先來,白發人送黑發人之事注定時有發生……」

張不疑想了想,也嘆息說道︰「是這個理。咱們那些叔伯,坐擁如今大漢最好的醫療條件,尚且絕嗣十五家,就別說那些居住在鄉下的……」

他本想說那些老兵是‘土老財’,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畢竟人家絕嗣已經很慘,而且還都是大漢的功臣,他自然要表現出些許敬意。

哪怕,只是口頭上的敬意。

劉盈點點頭︰「可若是僅僅絕嗣,並不會讓我有修建榮軍院的想法。畢竟就像你說的那樣,他們各個都有著不少于‘大夫’爵位,家里良田數百畝,奴僕三五人,即便是將土地完全租佃,也足以安享晚年……」

張不疑打斷劉盈的話,說道︰「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他旋即環顧四周,只見這里雖是冬季,但隨處可見四季常青之樹,更重要的是這里有水有電有暖氣,而且還有正在冒著熱氣的大食堂,于是點頭說道︰「不過住在這里,也確實比他們住在鄉下要舒服的多……大鍋菜,多香啊!」

劉盈搖頭︰

「可惜田園牧歌的生活,只存在你的想象之中。」

「在他們居住的地方,哪怕一個人身有高爵,但一旦年老體弱,再加上沒有兒孫撐腰,別說是同里之人了,就算是家中奴僕也會對他加以欺凌!」

張不疑眉頭緊鎖。

劉盈上前半步說道︰「你別忘了,帝國有法令,隸臣的主人若是死後沒有繼承人,那麼隸臣就將獲得自由,並且繼承主人一部分財產!」

「至于義子……」

「他一個老絕戶,如何能保證義子會像對待親生父親那般對待他?」

「如此,就導致了這群身有高爵但是個絕戶的老兵,在自己家鄉的生活愈發水深火熱,而這種水深火熱,會隨著他們年邁而持續加深!」

劉盈說完,沉默不語。

在他身後,突然響起一個他很是熟悉的聲音。

「所以,你就收了他們的田產房屋,辦了這個榮軍院嘍?」

劉盈轉頭,看到的是聯袂而來的劉邦、盧綰,以及雖然上了年紀,但依舊豐神俊朗的張良。

「老師,什麼風把你吹來了?這大雪天,你一個病人如何能到處亂走?」劉盈滿是驚訝,但眼神卻屑的一批。

張良臉上閃過幾分尷尬。

劉邦上前半步虛踹劉盈一腳︰「小兔崽子牙尖嘴利,陰陽怪氣,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張良頓時懶得說話了。

盧綰愣了一下,神情也變得很是莫名,心中默默想起了一句話。

人的眼楮長在前面,果然是用來看別人的缺點……

畢竟這天下誰人不曉得,論起陰陽怪氣他人的本領,劉邦說第二誰敢說第一!

楚漢戰爭時期的魏豹為何反叛?

司馬遷無情記錄︰魏豹謂麗生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

當然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他回家生天子兒子去了……

所以劉邦自知失言,尬笑兩聲問道︰「我至今仍然想不通,你是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交出田產房屋,交還隸臣農具,從老家搬到這榮軍院居住的?」

劉盈挺起胸膛︰「當然是真心換真心!」

盧綰頓時滿臉鄙夷。

畢竟作為被拱了白菜的父親,他從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劉盈……

劉盈頓時叫起了委屈︰

「太尉若是不信,大可去親自問問!」

「況且我興辦榮軍院的一部分靈感,還是從盧虞得到的呢!」

盧綰愣了一下,挺起胸膛與有榮焉起來。

劉邦則滿是好奇。

畢竟盧虞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有什麼本事他很清楚,就目前來說,盧虞最主要的功勞是生了個兒子,將皇權和功臣集團連接在一起,並且持續充當花瓶……

所以,治國?

定是這臭小子又在胡說八道了!

劉盈滿臉得意的說道︰「盧虞那天被我逼著讀書,抽輪盤抽中了《禮記•王制》,因此她在不甘不願的閱讀之中,給了我全部的靈感!」

劉邦恍然大悟。

他從前的時候雖然讀書少,但當了皇帝之後卻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手不釋卷。

因此,所謂的《禮記•王制》他也讀過。

周朝為了正齒位,序人倫,對于如何養老、敬老有著詳細的規定。

比如規定‘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廢疾非人不養者,一人不從政;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

雖然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的父母尊長大概率活不到八十歲,但為父母守喪期間免除三年賦稅徭役,也算是一項仁政。

不僅如此,西周每年都會定期舉行‘鄉’一級的飲酒禮。

鄉是周天子及諸侯都城四郊的基層組織單位,以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天子六鄉,諸侯三鄉。

飲酒禮,類似于千叟宴,就是請周天子和諸侯請自己管轄內的老人過來大吃大喝一頓……

只可惜後來禮崩樂壞,在凡有血性必有爭心的大爭之世,小國變法圖強,大國征伐不休,諸如這些敬老養老的政策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漢國建國之後在各地修建的濟慈院,就是對這種制度的恢復和改進。

但問題的關鍵是,百姓既淳樸又狡猾,很多時候他們對于官府都是抱著將信將疑的念頭,而他們年輕時的經驗也多次向他們證明過,當官府讓他們向東的時候,他們一定要向西……

畢竟謠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三天餓九頓……

所以,劉邦依舊對劉盈的所謂‘真心’保持質疑!

劉盈正色問道︰「父親可知道,對于這里的老兵而言,如今他們最在乎的是什麼嗎?」

劉邦搖頭。

劉盈解釋道︰

「尊重,他們需要的是人們對他們的尊重。」

「在這里,他們和昔日的袍澤住在一起,追憶往昔崢嶸歲月,不僅有了同伴,還不會被人瞧不起。」

「而我給與他們的尊重,則是承諾在他們逝世之後,可以在他們棺槨之上,覆蓋一面大漢的戰旗!那面曾經指引著他們所向無敵的戰旗,將會永遠陪伴在他們身邊!」

劉邦環顧左右,不知是錯覺還是怎麼的,耳邊突然響起了曾經听到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