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5章 張昭的小算盤,真膩害!

樊城。

從某種意義上說。

樊城隸屬于南陽郡,而襄陽隸屬于南郡,兩者是不同的行政區。

但是,因為兩座城池隔漢將相望,樊城從某種意義上說,算是襄陽的防御前站。

想要拿下襄陽,就必須要先拿下樊城,然後再渡江,進入襄陽城。

在蔡冒的調度指揮下,整個樊城立刻進入到戰備狀態中,老百姓全部回家,沒有命令,不得外出,街道上全都是巡邏,以及搬運守城器械的士兵。

尤其是漢江的江面上,南北竄梭的戰艦,像是織布機上的梭子一般,不斷的運送著士兵,以及相應的物資。

蔡冒從來沒有把襄陽當作主戰場,畢竟這里是他們賴以生活的地方,他絕對不允許戰火蔓延到這里,否則蔡家必將迎來巨大的損失。

此刻,樊城城頭,蔡冒披堅執銳,迎風而立,遙望著城外的密林,不由皺起了眉頭︰「子和怎麼還沒回來?按時間來推算,不應該啊。」

「大都督勿急。」

身旁張允趕忙安慰道︰「劉表身旁有南陽朝廷的虎賁軍守護,听說他們各個都是身經百戰的悍卒,或許蔡將軍是遇到點麻煩,這才耽誤了時間。」

「不過」

言至于此,張允話鋒斗轉道︰「您也別太擔心了,蔡將軍畢竟帶著數百精騎,追殺一隊五十人的精銳而已,應該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蔡冒仔細想想,這才舒展眉頭,長出口氣,輕聲道︰「這倒也是,南陽漢庭的兵馬的確精悍,而且裝備非常好,子和將其戰敗,還要把戰甲帶回來,的確有些浪費時間。」

張允澹笑︰「沒錯,正是如此,您再安心等等,或許要不了多久,蔡將軍便回來了,屆時咱們也能穿上鋁合金戰甲,刀槍不入,何懼之有。」

蔡冒瞥了眼張允,輕哼一聲,調侃道︰「你小子,想得倒是很美,也不過只有五十套戰甲而已,夠咱們上萬人裝備嗎?」

張允嘿嘿一聲︰「能裝備多少,便裝備多少,等打退敵軍一次進攻,咱們又能收到不少尸體,這樣戰甲會越來越多。」

蔡冒搖搖頭,輕聲道︰「你想多了,鋁合金戰甲,即便是南陽,也非全員裝備,應該暫時只有最精銳的步兵,才會裝備。」

「孫堅帳下的兵馬,絕大多數,已經轉變成為了水軍,他們要經常下河,應該不可能裝備鋁合金戰甲,如果要裝備,極有可能會是周瑜的鴛鴦軍。」

張允頷首點頭,極其鄭重地道︰「恩,有道理。」

蔡冒吐口氣,繼續道︰「哦對了,擂石、滾木都準備好了嗎?」

張允拍著胸脯,自信滿滿道︰「大都督放心,您特意吩咐的,末將豈能不準備好,已經全部運送到了樊城,足夠孫堅那頭 虎,喝一壺的。」

由于南陽漢庭士兵的裝備非常好,即便是最普通的皮甲,由于皮質經過了特殊的處理,防御能力也比較驚人。

因此,尋常的弓箭難以對士兵造成太大的傷害,蔡冒便提前命人準備了大量的鈍器,比如擂石、滾木、大鐵錘等,準備應對南陽漢庭的進攻。

「恩。」

蔡冒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

張允頷首︰「大都督安心即可,為了這一天,咱們已經整整準備了數年,樊城城門堅固如鐵,整座城池堪稱是固若金湯,孫堅必殺不進來。」

蔡冒唇角微揚起個弧度,綻出一抹澹笑︰「我還真想瞧瞧,當伏火雷霆炸不開城門之時,孫堅這廝會是怎樣一副表情。」

張允皺了皺眉,似乎在幻想那一幕,跟著緩緩點頭,饒有興致地道︰「應該會很驚悚,若是炸不開城門,單憑他的兵馬,絕非我軍對手。」

孫堅麾下絕大多數都是水軍,靠水軍攻打這樣一座堅城?

蔡冒、張允自然有絕對的自信,可以戰敗孫堅!

正當二人幻想勝利的場景時。

忽然。

身後響起一聲疾促的奏報︰

「報—!」

蔡冒扭頭望去。

內城方向,奔來一匹快馬。

他走上前來,皺眉問道︰「可有何事?」

對方急匆匆上城,甚至顧不得行禮,便直接言道︰「毛階不在了,听刺史府的人說,被韓嵩這家伙帶走了,可能早已經出了襄陽城。」

「什麼?」

蔡冒頓時一個愣怔。

他皺著眉,怎麼也不敢相信,毛階會被韓嵩帶走。

其實,仔細想想倒也正常,韓嵩是南陽人,劉表還在當荊州牧時,就已經充分表現出了對于南陽的推崇。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歸順南陽漢庭,韓嵩自然是樂得所在,他們那麼大的動靜,韓嵩會想辦法把毛階帶走,才是正常的。

「毛階居然被帶走了?」

即便是一旁的張允,也不由地為之一愣。

「恩。」

對方點點頭,極其肯定地道︰「已經帶走了。」

蔡冒很快平靜下來,試探性地問道︰「異度可知此事否?」

對方再次點頭︰「恩,知道。」

「哦?」

蔡冒詢問︰「他怎麼說?」

「他說走了便走了,只要劉表在,要不要毛階,都一樣。」

「恩,那倒也是,既如此,便隨他去吧。」

毛階雖然是個荊州刺史,但想要拿他來威脅南陽,實際意義必定沒有想象中大,南陽皇帝陛下是什麼人,那可是橫推天下的主兒,能被一個官員威脅?

但劉表就不一樣了。

劉表是漢室宗親,而且還投靠了皇帝。

劉表若是出了問題,直接會影響到益州、揚州的劉焉、劉繇,南陽皇帝陛下對于劉表,絕對要比對毛階重視,這是必然的。

張允皺著眉,遙望著城外,試探性道︰「大都督,要不要派人出去打探一下?如果發生意外,咱們便幫上一把,若是沒有,也能讓他們迅速歸建。」

蔡冒思索了片刻,緩緩點頭︰「好,讓鄧龍去吧。」

張允欠身拱手︰「喏。」

旋即。

躬身離開,準備下令。

不多時,城門大展,一支騎兵呼嘯而出,直奔北方。

可是,沒一會兒,方才出去的騎兵,便徑直回來,蔡冒站在城頭,扯著嗓子呼喊︰「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們去接應舍弟嗎,人呢?」

下方鄧龍扯著嗓子呼喊︰「大都督,我們方才出了城池不久,便有發現了孫堅麾下騎兵,對方至少有兩千人,或許蔡將軍已經遇難了。」

「啊?」

蔡冒頓時愣怔,一腔怒火騰得竄到了天靈蓋里︰「你說什麼?蔡中他莫非已經已經慘死在孫堅手上了?」

當下,蔡冒身子一軟,只感覺腦袋沉重如山,若非一旁張允眼疾手快,將其攙扶起來,整個人幾乎要摔在城頭了。

「大都督!」

張允扶著蔡冒,關切道︰「你沒事兒吧?身子要緊,切記保重啊。」

蔡冒這才穩住了身子,勉強支撐起來︰「我沒事,速速開城門,讓鄧龍進來。」

張允應聲承諾,把手一招,示意身旁的侍衛,打開城門,讓鄧龍進來,而他則是在繼續安慰道︰

「大都督,您可千萬不能出事兒啊,您若是倒下了,咱們荊襄數萬大軍,就沒了主心骨,這豈不是讓孫堅撿個大便宜嗎?」

「你放心。」

蔡冒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在大戰結束之前,我是絕對不會倒下的,蔡中若是犧牲了,那我便要替他報仇。」

「沒錯。」

張允肯定地點點頭︰「必須要為他報仇!」

蔡冒吐口氣,撒開張允的手,吩咐道︰「你速速派人返回襄陽,告訴異度,劉表沒能抓回來,讓他再想別的辦法。」

張允飛快點頭︰「好,我現在就去安排,您切記保重。」

蔡冒眸中閃爍凶光︰「放心,我沒事兒。」

*****

徐州,彭城。

驛館中。

張昭手持飛鴿傳書,捏著頜下一縷山羊胡,面上浮出一抹澹笑︰「毛階動作太過迅 ,倒是讓荊襄士族走上了絕路。」

「是啊。」

在其對面,徐州刺史陶謙跟著點了點頭,輕聲道︰「朝廷廢除了州牧制,又將劉表調回朝廷當侍中,卻將一個臭脾氣毛階,放在荊襄。」

「荊襄士族自然可以猜測到皇帝陛下的用意,如此一來,十之八九會造反,或許陛下也一直在等這樣的結局。」

張昭肯定地道︰「陶使君說得有些道理,陛下原本就有要進軍荊襄的意思,只是時局發展得比較快,令劉表自知不敵,從而接受了朝廷的詔令。」

「可是」

言至于此,張昭話鋒斗轉道︰「如今,全國各地都在搞土改,朝廷的土地股權交易樓,也在各州郡的治所展開。」

「這種事情自然可能落下荊揚,朝廷肯定是要對其動手的,軟硬刀子,雙管齊下,陛下素來如此,不管哪一路得手,結局都在掌控之中。」

陶謙自然清楚皇帝陛下的能耐︰「是啊,土改一定展開,進入到對當地士族的抽血效應,就不可能再停下來,這種狀況下,就只能接受私田公有化了。」

「說實在的,最開始這種政令的確有些難以實施,不過當土地股權交易樓成立以後,伴隨著土地股權證價格的上漲,世家也慢慢接受了這樣的現實,而且樂在其中。」

「咱們遠的不說,便是下邳陳氏,此前便對此頗有怨言,但隨著股權交易樓的建立,他們家的土地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身價翻了一倍不止。」

「如今啊。」

陶謙笑眯眯地道︰「陳家的生意已經不僅局限在耕地了,而且還參合進入了金絲靈猴中,听說陳家目前有三只金絲靈猴,十三金時買的,如今已經十八金了。」

「听說朝廷要重建雒陽城,共計修建二十余個園林,金絲靈猴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人家這生意做的,當真是厲害啊。」

張昭皺著眉,捏著頜下一縷山羊胡︰「說起金絲靈猴,我還真有些不太相信,陛下居然會如此喜歡,竟引得民間爭相模彷,金絲靈猴價格水漲船高。」

「唉—!」

張昭搖了搖頭,一臉不敢置信地道︰「居然連商務司丞劉巴,都被貶到益州去了,真搞不明白,陛下到底要干些什麼。」

陶謙更加不明白,大手一揮︰「聖心難測,或許便是如此,但我相信,陛下絕非易于之輩,咱們靜候結果便是。」

「哦對了。」

陶謙忽然想起了什麼,試探性問道︰「你能不能在這里多留兩天,等朝廷給我辭官的信回復以後,咱們一起趕往揚州。」

張昭想都沒想,當即點了點頭︰「好,可以。」

陶謙反倒猶豫起來︰「你不趕路了?」

張昭澹笑,點了點頭︰「既然荊州打起來了,那我還是晚去一會兒好,孫堅這尊 虎打得越狠,對我接下來要干的事情,就越是有利。」

「我現在趕往揚州,恐怕還會讓人給穿小鞋,甚至遭受別人的白眼,花費大量精力,卻難以有效推動事情。」

「可是」

話鋒一轉,張昭傲然道︰「若是孫堅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必然會揚州士族產生震懾作用,屆時我再去推動事情,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我一點都不著急了。」

陶謙笑了笑︰「你小子,還真是鬼得很啊。」

張昭一揖︰「何況,在下還有事情要求陶使君您。」

「哦?」

陶謙皺眉︰「你居然有事求我?」

張昭點點頭︰「沒錯,陶使君,您可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

陶謙澹笑,試探性問道︰「你先說是什麼事情,否則我不確定,自己能否幫得上你。」

「好。」

張昭應了一聲,倒也沒有猶豫,直接言道︰「陶使君您是丹陽人,而丹陽乃是山越活動的中心,想來您應該清楚山越統領之一祖郎,對否?」

祖郎乃是丹陽山越中,名聲最響亮的統領,影響力也非常大,想要安定揚州,就不可能不面對山越這股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張昭會來彭城的原因。

他不是為了回鄉探親,而是專門前來拜訪陶謙的,只是踫巧獲得這封飛鴿傳書而已。

陶謙似乎明白了張昭的意思︰「老朽的確知道祖郎,而且還認識他的父親,不過子布若要老朽幫你對付他,那老朽可辦不到,畢竟是故人之子。」

「非也。」

張昭自然清楚陶謙是誤會了,趕忙解釋道︰「在下非是要征討他們,只是想讓他們放下兵器,成為百姓,朝廷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我張昭此次過揚州,手里奉的是皇帝陛下的詔書,是要開墾荒田的,只要他們能夠成為百姓,不再為禍一方,我保證兩年之內,讓他們衣食無憂。」

天下大亂,江東才會出現山越暴亂分子,可如今朝廷即將統一全國,接下來就是要安安穩穩過日子才對,沒有誰能逆得了大勢。

包括劉繇、劉表、劉焉!

自然也包括山越祖郎!

陶謙自然明白這一點,沉吟了片刻,試探性問道︰「子布,你當真是要他們歸農?」

張昭肯定地點點頭︰「陶使君,你覺得我是在開玩笑嗎?這是在給祖郎機會,他若是不同意,那我只能派人征討了,朝廷的力量,你應該清楚。」

「別說伏火雷霆了,等孫堅攻破荊州,必然會揮師東進,再加上徐州的海軍程普,雙方合力之下,踏平江東,絕不成問題。」

「朝廷如果當真下定決心,想要剿滅山越,保佑一方平安,十個祖郎加在一起,都不可能扛得住朝廷的雷霆暴擊。」

陶謙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終于還是點點頭︰「你說的話,老朽全都明白,你放心吧,老朽會幫你的勸降祖郎的,不過你得拿出點實際的東西。」

張昭澹笑,起身走到一旁,從背囊中取出一摞紙︰「陶使君,你瞧瞧吧,這是朝廷針對江南山高林密特點,而刻意制定的梯田制度,完全可以復刻生態稻田魚養殖。」

「一旦正式展開以後,朝廷會派出一部分專家,分派到各個郡縣,專門幫助老百姓解決稻田魚養殖的技術問題,同時還會派人來建化肥廠,保證糧食的收成。」

梯田?

陶謙皺著眉,帶著疑惑,拿起技術資料,仔細瀏覽。

片刻後,他眼神驟亮,不住點頭︰「好!真好!實在是太好了!這分梯田生態稻田魚,可真是太適合山越了。」

「子布。」

陶謙抬眸望向張昭,眼神閃亮︰「你這個忙,我陶謙幫定了。」

張昭頷首澹笑,舉起面前的酒爵︰「來,咱們喝一碗,合作愉快。」

陶謙舉酒,一飲而盡︰「合作愉快。」

*****

南陽,宛城。

皇帝行宮。

文德殿。

劉辨手持書信,展開瀏覽,內心卻在跟軍師聯盟溝通︰「陶謙這老家伙居然要辭官?他突然來這麼一手,到底是真想辭官,還是暗示什麼?」

不是劉辨太過多心,而是陶謙辭官的時機,實在是有些不對,不得不讓人遐想,正好是劉辨廢除州牧的節骨眼上。

當然了!

劉辨廢除州牧,不是在針對陶謙,而是要針對劉繇、劉表、劉焉的,陶謙不過是誤傷,壓根傷不了筋骨。

但是,陶謙卻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辭官,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跟皇帝叫板,總是讓劉辨感覺到一絲絲不爽,哪怕你遲上半年、三個月呢?

可結果呢?

你丫不單單沒有延遲辭官,反而還在催促自己,盡快同意讓他告老還鄉,哪怕其中當真沒什麼意思,也變得有那點意思了。

「辯爺別多想,其實陶謙也該到退休年紀了,就讓他安心退休,頤養天年即可,反正現在張昭也去了彭城,明顯就是沖陶謙去的。」

軍師聯盟的聲音隨即想起,似乎對于陶謙,壓根就提不起興趣來,反而是非常關心張昭的行蹤,以及他接下來的對策。

「沖陶謙去的?」

劉辨有些不太理解。

「沒錯。」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張昭是個工作狂,雖然彭城是他的老家,但這次回去,絕不是為了探親,而是找陶謙幫忙。」

「根據朝廷掌握的陶謙資料,他跟丹陽山越祖郎的父親,乃是忘年之交,而祖郎又是山越的核心首領,若是解決不了山越問題,他的政策很難快速完成。」

山越?

劉辨自然清楚這個山賊武裝集團。

歷史上的東吳,就是靠打擊山越來獲取人口、兵力等,它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劉辨皺著眉︰「專家的意思是張昭去了彭城,主要是找陶謙來幫這個忙的,他想要快速解決山越這個問題,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稻田魚推廣開。」

「沒錯。」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所以辯爺,你答應陶謙就行,若是在他的幫助下,張昭可以順利解決山越,讓他們成為朝廷合法的戶民,那麼封侯,享受食邑,權當作獎勵即可。」

咦?

這的確是個辦法。

反正在最開始的時候,專家想要徹底解決陶謙的辦法,也是讓他榮歸故里,封侯,享受食邑,安度晚年。

如今,自己完全能以這種方式,來徹底穩定陶謙這個危險點,使其成為丹陽山越的一根定海神針,徹底幫助朝廷,穩定山越,降伏山越。

妙啊!

此計大妙!

劉辨心情大爽,面帶微笑︰「好,那我立刻讓郭嘉給陶謙飛鴿傳書,同意他辭官歸降,而且再給他一筆養老錢。」

軍師聯盟輕聲道︰「別急,先同意即可,剩下的東西,等陶謙把事情辦完再說,這個不著急,如果提前就什麼都安頓好了,等立下功勞,你給什麼呀?」

「這倒也是。」

劉辨長出口氣,在信箋上,大大方方寫下兩個字︰同意。

軍師聯盟輕聲道︰「咱們也要提前選出一個刺史來,主要負責徐州的事情,正好陶謙把位置空出來,咱們還可以提拔一個。」

劉辨試探性詢問道︰「專家有人員建議嗎?」

軍師聯盟停頓了片刻,跟著道︰「從目前表現出來的政績看,自然是張最好,資格高,能力強,完全可以鎮得住場面,這一點不必辯爺擔心。」

「張?」

「恩。」

「可以,那就他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