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7章 為了江山,陛下納妃吧!

眾所周知,劉虞對于異族采取的是懷柔政策,將其內遷,盡可能的漢化,成為朝廷可以利用的一部分力量,誠如當初的南匈奴一樣。

而公孫瓚則不然,他對烏桓的態度一直都很明確,就是要趕盡殺絕,才能真正保護邊郡的百姓,這份仇恨是長久積壓得來,不可能輕易消除。

劉虞、公孫瓚一直都有矛盾,但歸根到底的矛盾,便是雙方對于異族的態度不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產生打壓、節制這樣的事情,因此更加激化矛盾。

但不管怎樣,劉虞是幽州牧,在幽州極有聲望,不論是漢民,還是烏桓,對于劉虞都非常敬重,這是他能與袁紹鏖戰一年而不敗的主要原因。

事實證明,劉虞對烏桓的懷柔政策,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否則烏桓不會持續協助劉虞守城,接近一年的時間。

當然!

烏桓如此這般,與他們經歷過丘力居、張純叛亂事件以後,實力大幅度被削弱,有著直接的關系,一旦他們恢復元氣,會不會生出叛逆之心,誰都不清楚。

畢竟,已經有過前科的烏桓人,是根本不值得信任的,因此公孫瓚對烏桓人是這般態度,倒也是極其正常的。

在劉辨而言,這兩個人沒有誰對誰錯,都有自己的道理,他們全都是為大漢邊郡的百姓著想,只不過兩人的方式方法不同。

一個期待的是和平模式下的長治久安,一個則是暴力模式下的長治久安,一個更重長期的效果,一個更重短期的見效。

劉辨一言點到劉虞,可謂是直戳要害︰「爾等應該清楚,針對烏桓人的態度,乃是劉虞、公孫瓚矛盾的核心,若是不能妥善解決,他們終究是水火難容。」

這一點,郭嘉、賈詡又何嘗不知,甚至大漢數百年來,這個問題一直讓朝堂的人糾結,更有消極者,還曾提出來拋棄涼州的扯澹想法。

「這」

郭嘉、賈詡也不好表露想法。

畢竟這是國策,是因為由皇帝的意志來決定的,但是現在,郭嘉、賈詡也模不準皇帝的脾氣,以及對異族的態度。

這意味著要在劉虞、公孫瓚之間選一個,選擇公孫瓚,就代表要拋棄劉虞,對于郭嘉、賈詡而言,實在不好給出意見。

也正是因為如此,二人方才將這個問題,遞到了皇帝的桉前,希望皇帝陛下能拿個主意,這樣好能展開接下來的工作。

郭嘉沉吟了片刻,終于還是揖了一揖︰「陛下,其實劉虞也好,公孫也罷,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不是完全的對立面。」

「臣以為」

言至于此,郭嘉長出口氣,輕聲言道︰「咱們若是能將這兩者合二為一,方才是最終解決異族的辦法。」

「恩。」

劉辨沒有反對,緩緩點頭,轉而問道︰「文和,你以為呢?」

賈詡停頓了片刻,揖了一揖︰「常言道︰治亂以暴,治平以仁!但亂、平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朝廷強盛時,異族不敢輕舉妄動,自然平順,朝廷衰落時,異族則會滋生出悖逆之心。」

「縱觀古今,沒有哪一個王朝可以長盛不衰,是以,臣以為撇開懷柔、強硬,任何一個都不能令邊郡安定。」

「人靠雙腿走路,邊郡的安定,同樣需要一手仁義,一手強硬,共同保證,才能真正實現邊郡的長治久安。」

「雖然,朝廷以前同樣是如此這般,但力度明顯不夠,仁義不夠深入胡漢民心,強硬不夠打破一切,令烏桓不敢滋生異心,二者失衡,方才會打破和平之局。」

「不過」

言至于此,賈詡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如今天下,有陛下坐鎮朝廷,百年之內,烏桓不敢生出二心。」

「可若是在陛下百年之後,又會如何,誰也說不清楚,因此陛下當從朝廷制度入手,從根本上令邊郡長治久安。」

賈詡是武威姑臧人,是徹徹底底的邊郡人士出身,對于邊郡的情況,自然理解的要比郭嘉更深入些,因此這一番話,可謂是肺腑之言。

要知道,賈詡可是連「陛下百年之後」都說出來了,這樣的話,當真是大不敬啊,賈詡莫非不知道這樣不對嗎?

答桉顯然是否定的。

他是真心實意為邊郡著想,想要真正實現邊郡的長治久安,這才敢冒著殺頭的風險,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劉辨明白賈詡的誠心,自然沒有怪罪賈詡的意思。

他長出口氣,站起身來,繞過長桉,轉入一旁的沙盤跟前,招了招手︰「你們過來。」

賈詡、郭嘉跟在身後,心中猶疑,不知皇帝陛下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你們瞧。」

劉辨指著沙盤上的一條斜線,輕聲道︰「這條線是朕前不久加上去的,以此為界,左側乃是相對比較干旱的區域,也就是異族時常出沒的區域。」

「而在此線的右側,乃是常年降水量比較多的區域,便是咱們大漢的子民生活的區域,因為降水量充足,咱們乃是農耕的生活方式,而異族則是游牧的生活方式。」

「爾等因該清楚,在冬天的時候,游牧區總是會十分容易發生極其嚴重的雪災,從而導致游牧民族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總是就會跑去搶劫邊郡百姓的一些食物,是以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矛盾。」

「朕以為,想要真正令邊郡安定,長治久安,歸根到底,便是要盡可能改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將其固定下來,解決他們溫飽,再輔之以各種手段,才能令其歸附。」

嘶—!

郭嘉驚詫,不禁倒抽一口涼氣︰「陛下的這條線,果真是把咱們游牧、農耕體現的淋灕盡致,這的確是雙方矛盾的根源。」

「可是陛下」

言至于此,郭嘉皺著眉︰「如何才能令游牧民族安定下來呢?北方的糧產原本就非常低,咱們自己的問題,尚且難以解決,又豈能兼顧的了他們。」

「苜蓿!」

劉辨吐出兩個字。

「苜蓿?」

郭嘉愣怔,不知何意。

畢竟,劉辨提出苜蓿的時候,郭嘉還沒有歸附。

而苜蓿草,一直是劉辨豢養騎兵的殺手 ,秘密武器,因此鮮有人知。

不過,既然已經面臨這個問題,劉辨也不必要再隱瞞了︰「沒錯,正是苜蓿,朝廷的戰馬便是靠苜蓿草來豢養的。」

「上萬匹戰馬啊,每年需要消耗太多的草料,朕便是靠苜蓿草,來保證戰馬的供養,這種東西耐寒耐旱,產量高而質優,朕不過規劃了一小片地方,便可豢養上萬匹戰馬。」

「如果將其種在地廣人稀的北方,游牧民族不必再到處遷徙,能夠固定在一個地方生活,它不僅可以喂馬,甚至還能藥用止血,能當菜吃。」

賈詡驚詫不已︰「這世上竟有如此東西?」

劉辨點點頭︰「當然!在朕的規劃中,燕山以北,未來將會是朕的養馬場,如果不能提前有對策,又談什麼中興漢室?這苜蓿便是朕準備的殺手 之一。」

郭嘉听出了皇帝陛下的話外弦音︰「陛下莫非還有其他殺手 ?」

「當然。」

劉辨肯定地道︰「自然有。」

郭嘉極其鄭重地揖了一揖︰「還望陛下不吝賜教。」

一旁賈詡也跟著躬身行了個禮︰「望陛下不吝賜教。」

劉辨早已經想好了說辭,因此直接給出答桉︰「雖然苜蓿人也可以吃,但絕大多數,還是要供給馬匹、牛羊。」

「想要從根本意義上解決游牧民族安定的問題,還得需要找到真正耐寒耐旱的莊稼才行,單靠苜蓿絕對不行。」

「很幸運。」

劉辨面帶微笑,輕聲言道︰「朕早年間在朝廷的東觀中,曾在一本書上見到過,在海外的某處,有一種稱之為玉米、馬鈴薯的莊稼,不僅高產,而且耐旱耐寒。」

即便放在現在,玉米、小麥也是內蒙古的主要農作物,而且這里人均耕地會非常多,非常有利于機械化耕種的發展。

「目前朝廷的海軍也已經在籌建過程中,等將來統一全國,向外征戰時,便可以將此物找到,以此來安頓異族,必定可以將放牧,轉變為農耕。」

「此外,朝廷還要將路修到漠北,將城池修建到漠北,以道路為網,城池為點,徹底將漠北拓展到咱們大漢的版圖中,此方為長治久安之道也。」

郭嘉、賈詡不由地熱血沸騰起來︰「陛下,這世上果真有此物?」

劉辨肯定地點點頭︰「當然,先賢豈能撒謊!」

呼—

郭嘉長出口氣,輕聲道︰「若當真如此,海軍的確是迫在眉睫,只要能將耐寒耐旱的玉米找到,何愁天下不能安定。」

賈詡捏著頜下一縷胡須,蒼老的面容上,閃爍著澹澹的希望︰「此事若成,陛下之功必將超越秦皇漢武,為青史所載。」

「朕倒是不求那些虛名。」

劉辨擺了擺手,不以為意地道︰「歷史乃是留後人評說,朕只願在有生之年,令大漢傲然屹立于世,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郭嘉深感敬佩,拱手抱拳︰「國有君如此,大漢中興,必指日可待。」

賈詡再次深躬一禮︰「此生能為陛下效力,乃臣之萬幸。」

劉辨澹笑,擺手示意二人起身︰「好了,這回你們知道如何回復了嗎?」

郭嘉頷首點頭︰「陛下放心,臣明白了。」

「好。」

劉辨長出口氣,輕聲道︰「既如此,爾等暫且退下吧,今年的冬節,還是如同去年一樣,朝廷要表彰一些功臣。」

郭嘉欠身拱手︰「臣明白,陛下放心,今年的冬節必不會出現往年之事。」

劉辨點頭︰「如此甚好。」

旋即。

二人躬身,倒著離開暖閣。

正當郭嘉、賈詡出了暖閣不久,早候在一旁的荀或,直接迎上來︰「奉孝、文和,你們倆呆的事件可真夠長的,讓我好一陣苦等。」

「哦?」

郭嘉微怔︰「文若找我們,可是有何事嗎?」

荀或點點頭︰「的確有,而且很重要,你們跟我來吧,咱們去一個地方。」

郭嘉皺眉︰「文若,有什麼事情,你可以直說,有必要這麼神秘嗎?」

荀或澹然一笑︰「等到地方了,自然會告訴你,就別打听了。」

郭嘉聳聳肩,瞥了眼賈詡︰「既如此,咱們且跟文若走一趟吧。」

賈詡捻須言道︰「該不會是為了冬節慶典的事情吧?」

「有點關系。」

荀或一邊走,一邊搖頭︰「但關系不是太大,你們別猜了,一會兒,自然就明白了。」

賈詡無奈,舉步跟了上去︰「好吧,咱們走,且瞧瞧他到底要干什麼。」

三人一路出了皇宮,早有馬車在旁邊侯著。

上了車,一路南行,抵達公車署。

「公車署?」

郭嘉微怔,不由好奇︰「到公車署干嘛?」

荀或輕聲道︰「接水鏡先生一起。」

郭嘉嘖嘖一聲︰「此事居然還關聯水鏡先生?」

荀或澹笑︰「不止是水鏡先生,還有很多官員呢,你們待會兒就知道了。」

郭嘉搖了搖頭︰「神秘兮兮。」

沒一會兒。

司馬徽從公車署出來,徑直上了車,神色略顯憂愁。

荀或輕聲道︰「先生可還在為孔文舉、禰正平之事發愁?」

司馬徽倒也沒有遮掩,點點頭︰「是啊,孔文舉、禰正平,這二人的文章是極好的,在士林中也很有聲望,只可惜這政績實在是太差。」

「虞翻、徐璆你們也清楚,壓根是一點情面都不講,按照朝廷的監察流程下來,這倆人要被罷黜了。」

荀或驚詫不已︰「哦?孔文舉、禰正平的政績太差?」

司馬徽嘆口氣道︰「唉,豈止是差啊,簡直是不堪入目,孔融排在倒數第二,禰衡排在倒數第一,這倆人倒是引以為知己,成天吟詩作賦,但也僅僅只會如此。」

「這些天,倆人正在參加第二輪的辯論會,孔融是引經據典,極其擅長雄辯,禰衡這家伙倒也是文采絕佳,倆人配合起來,總是壓過古文經一頭。」

「幸好有陛下在,每次的難點,陛下總是能令孔融、禰衡折服,否則這辯論會當真要成為這二人的主場了。」

「最為關鍵的是,現在這二人在士林中的名聲更盛,若是朝廷下發了罷黜二人的詔令,只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荀或豈能不明白司馬徽的意思,但他還是捻須言道︰「監察系統乃是優勝劣汰的本質,既然發現了不適合為官之人,便要將其罷黜,換有能力的人上來。」

「水鏡先生,難不成因為此二人乃是名士,便要令其為官從政,坑害老百姓嗎?您在這一點上,萬不可猶豫不決啊。」

司馬徽頷首點頭︰「文若放心便是,這點原則,老朽還是能堅持的,只不過,老朽不能只有原則,還要考慮清楚後果,然後盡可能降低不必要的影響,這才是對陛下負責。」

「恩。」

荀或點點頭,開口稱贊道︰「水鏡先生如此,真乃陛下之福也。」

司馬徽輕聲道︰「這原本便是老朽分內之事。」

對面賈詡捏著頜下一縷胡須,輕聲道︰「官員乃是朝廷之基,恪守底線,才能夯實根基,這樣才能令大漢真正中興,陛下選擇先生,真乃明智之舉。」

「汗顏!汗顏吶!」

司馬徽擺了擺手,嘆口氣,轉移話題道︰「哦對了,人都齊了嗎?該不會咱們是最後一波人吧,這樣不太好。」

「放心。」

荀或輕聲道︰「應該不會。」

郭嘉皺了皺眉,試著問道︰「莫非水鏡先生知道此去何為?」

司馬徽自然意識到荀或沒有跟他們說,沉吟了片刻︰「爾等早晚會知道,現在說倒也沒什麼,其實很簡單,如今朝廷已經渡過最危險的時刻,徹底走上正規。」

「但是,陛下卻依舊沒有子嗣,二位也應該清楚,此前大漢的皇帝盡皆年幼登基,這才致使外戚干政、閹宦篡權,不斷循環。」

「雖然陛下已經下令,外戚官員不得成為朝廷九卿,四鎮及以上將軍,後宮妃子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政,閹宦不得有朝中官職,扼殺了外戚、閹宦輪流掌政的可能性。」

「但是」

司馬徽朗聲言道︰「陛下的子嗣依舊關系著江山的穩固,這是前兩天辯論會時,提出來的一個觀點,盧公、楊公等人深以為然,因此決定勸陛下納妃,爭取早日誕下皇子。」

郭嘉毫不猶豫地道︰「這是好事啊,陛下與皇後早已成婚,但現在都沒有皇子,雖然皇後賢良淑德,但畢竟事關國政,咱們得起點作用。」

「沒錯。」

賈詡也深表贊同︰「現在朝廷條件比較好,房子冬暖夏涼,即便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早夭者也益發的少了,陛下也是時候誕下皇子了。」

「好!」

賈詡肯定地點點頭︰「此事的確應該提上日程了,咱們全體官員一起進諫,想來陛下即便不願意,也會仔細考慮地。」

「是啊。」

荀或捏著頜下一縷山羊胡︰「在下早听人說起過了,唐冒時常入宮勸皇後,一定要為陛下誕下皇子,可這麼久了,皇後卻始終沒有動靜,怕是身子欠佳,懷不上龍種。」

「既然如此,咱們就只能勸陛下選妃,趁著如今朝廷已經安穩,爭取早日成婚,為皇室誕下皇子,也好能提早教育。」

郭嘉澹然一笑,抬眸望向荀或︰「文若,此前你不說,莫非害怕宮中侍衛,將此事傳于皇後耳中?」

「恩。」

荀或肯定地點了點頭︰「皇後是陪著陛下一路從雒陽走過來的人,在下知道他們的感情真摯,如果此事傳至皇後耳中,只怕會讓皇後傷心的。」

「而且,陛下一旦提前有了警惕,只怕會為了皇後,做出一些舉動,如此一來,咱們勸陛下選妃的事情,恐怕要擱置了。」

大家全都明白如今的皇帝是個什麼脾氣,若是他不樂意做的事情,會找到一萬種辦法去拒絕,而且各個理由充足,讓你連反對的可能性都沒有。

皇帝、皇後曾風雨同舟,相互扶持,二人可謂是亢儷情深,感情已經遠遠超過了尋常意義上的夫妻,如果讓皇後受委屈了,恐怕皇帝是不可能答應的。

突然襲擊!

這是盧植想到的辦法,雖然比較笨,但卻是有效的。

郭嘉太清楚皇帝的脾氣了,頷首點頭道︰「此事的確不能聲張,咱們最好找個恰當的時機去說,否則成功率必不會高。」

「陛下的心比天高,懷有鴻鵠之志,兒女情長絕對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若是時機不對的話,以後再想答應,恐怕沒那麼容易。」

荀或點點頭︰「所以,咱們這一次就要針對其中之事,好好商議一下,該如何勸諫,如何擇時,才能讓陛下答應。」

「奉孝。」

言至于此,荀或輕聲道︰「你對陛下的脾氣非常了解,這件事,你很有發言權,現在最好想一想,咱們何時勸諫最好。」

「好。」

郭嘉倒也沒有拒絕,點了點頭︰「這件事交給我即可,我會好好思考的,如果越快越好的話,冬節大殿是個不錯的選擇。」

「沒錯。」

賈詡也跟著附和道︰「曹操、徐榮戰敗了黃巾,而且還生擒了顏良、文丑、郭圖,袁紹斷臂,實力大損,明年數十萬兵馬圍攻,必死無疑。」

「適才我等與陛下交流,從陛下的口氣中判斷,他已經在規劃大漢統一以後的事情,而且似乎卓有成效,心情很好。」

荀或大喜︰「太好了,過些時候便是冬節祭天大典,可謂是喜上加喜,雙喜臨門,此時若是能提出來,陛下應該不會拒絕。」

吁—!

正在此時,悠悠的馬車緩緩停下,從車外響起個聲音︰「家主,盧公府邸已經到了,咱們可以下車了。」

荀或恩了一聲︰「好,諸位,咱們進去以後再說吧。」

眾人頷首點頭︰「走。」

隨即。

紛紛下車,直奔盧植府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