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3章 軟實力綁架大儒,為辯爺效力?

汝南,汝陽。

袁氏祖宅。

前廳。

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正背著手,在殿中緩慢地來回踱步,不時抬眸望向殿外,像是在等什麼消息,愁眉不展的模樣。

他叫袁翀(g)。

汝南袁氏的掌門人。

袁術之所以可以在豫州強、豫州橫,全都是他在背後默默支持,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只希望袁術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令袁氏更進一步。

只可惜

如今敗報接連傳達,讓他整個人有種瀕臨崩潰的感覺,袁術若是戰死,那麼汝南袁氏在豫州的聲勢能量,必將暴跌,甚至面臨崩盤。

當然,礙于袁氏在士林中的地位,即便是南陽漢庭的皇帝陛下,也不可能公然對袁氏下死手,但一定會讓袁氏在豫州的影響力,迅速降低。

袁翀焉能不急!

「家主。」

一旁中年男子勸諫道︰「您別太著急,那曹操即便再善戰,想要在短時間內,攻克擁兵兩萬的長平縣,也絕沒有這種可能。」

中年男子喚作袁辰,乃是老族長身旁的管家。

給袁術提供錢糧、部曲,全部都要經此人之手。

毫不客氣地說,汝南袁氏中,袁翀是掌門人,袁辰便是副掌門。

「子棟啊!」

袁翀嘆口氣,依舊是神色悠悠的模樣︰「公路的性子你應該了解,若是一切順風順水,我等自然不必擔心,可一旦戰況吃緊,他便沒那麼冷靜了。」

「恩。」

這一點,袁辰自然清楚︰「但從目前反饋的消息來看,公路對子像言听計從,想來應該不會發生什麼大事。」

「子像!」

袁翀口中喃喃著這個名字,扭頭瞥一眼袁辰︰「子像的確是精通兵法、布陣,但那曹操更非易于之輩,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啊。」

袁辰細眉微蹙,總感覺自家家主有些危言聳听,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但這種話,他又不能亂說,只能強振袁家氣勢︰

「那曹操雖然機警,有些智謀,但不過是些小聰明而已,他從小跟本初、公路一起長大,這點事情,我還是明白的。」

「如今,曹操深得南陽皇帝陛下信任,令其主管潁川軍務,麾下數萬兵馬,更是狂得沒邊,雖然打過兩次勝仗,但也只是險勝而已,不值得一提。」

沒錯。

四月的那一戰,曹操的確是險勝。

若不是袁術輕敵冒進的話,可能那一次,就已經殺入了潁川。

但是

這一次作戰,跟上一次有本質區別。

袁翀毫不猶豫地打斷︰「險勝?上一次是險勝,那這一次呢?張邈與公路聯手,接近十萬大軍,甚至雙方還進行了試探,不照樣落敗了?」

「這個」

袁辰不情願地點點頭︰「這一次敗得的確非常徹底,但子像是識破了曹操計策的,證明他與曹操的智謀,應當是伯仲之間。」

「所以家主,有子像輔左公路,想來堅守到入冬,必然沒什麼問題,您就別瞎擔心了,咱們還是抓緊時間,為將士們籌備冬衣吧。」

「家主—!」

正在這時,殿外響起悠悠一聲呼喚。

袁翀抬眸望去。

但見,自家僕從急匆匆奔入殿中,神色極其慌張,甚至顧不得行禮,便抬手指向殿外,吐氣開聲道︰

「長平方向傳來最新消息。」

「如何?」

「公子他他」

「他怎麼樣了?」

「他與張邈被豹騎斬殺,大將紀靈被狼騎誅殺,典韋被豹騎生擒。」

「啊?」

袁翀驚呼出聲。

整個人愣在原地,目瞪口呆,面色如土,七魂丟了三魄。

雖然,他已經預料到情況不會太好,但卻不敢相信,竟然是全軍覆沒。

甚至連主將張邈、袁術,都沒能逃得過魔掌!

恐怖至極!

簡直是恐怖至極!

「這這怎麼可能?」

一旁袁辰攙扶住老族長,瞪眼叱問︰「二人即便落敗,至少也有兩萬兵馬,兩萬兵馬守不住個長平縣?」

「不不是長平。」

「是赭丘城!」

家僕聲音有些顫抖,彷佛生怕惹惱了家主似的。

但他同樣明白,這種事情壓根就瞞不住,因此只能老實回答︰「听說南陽漢庭革新了攻城器械,竟然可以摧毀城牆。」

「公子是不得已,才從北門突圍,想要盡快轉到赭丘城,從這里繞道返回汝南,不曾想,卻在即將趕到赭丘城時,遭遇伏兵,全軍覆沒。」

轟隆—!

彷佛晴空一道霹靂。

直將袁翀、袁辰雷了個外焦里女敕,酥脆金黃。

尤其是老族長袁翀,更是眼瞪如鈴,滿目驚駭︰「你說什麼?南陽漢庭居然有種可以摧毀城牆的器械?」

「這」

袁翀喉頭滾動,一臉的不敢置信︰「這怎麼可能?」

家僕卻是極其肯定︰「小人反復確認了三次,答桉一模一樣,想來不是假的。」

袁翀的身子不停打顫,眼神中滿是大寫加粗式的懵逼︰「連城牆都擋不住曹軍,公路如何能擋?完蛋了,汝南袁氏要徹底完了!」

「家主!」

一旁袁辰卻是不甘心,趕忙拱手道︰「家主,袁家在各地尚有數千部曲,若是大家團結起來,未必不能與曹操一戰。」

「混賬東西!」

袁翀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你想讓汝南袁氏絕脈嗎?公路的八萬雄兵,都攔不住曹操,咱們不過數千部曲,焉能一戰?」

「我告訴你!」

言至于此,袁翀態度堅定,鏗鏘喝道︰「從現在開始,汝南各袁家不得與南陽漢庭作對,否則若被抄家滅門,休怪老朽不客氣!」

「可是」

「沒什麼可是!」

不等袁辰開口,袁翀直接打斷︰「識時務者為俊杰,公路已經戰死了,唯今之計,首在保住袁氏傳承,你明白嗎?」

「南陽漢庭的那位,巴不得你沖動造反,如此一來,他便有了足夠的理由,對咱們下手,誠如殺南陽孔家一樣,毫不留情!」

袁辰強壓下怒火︰「可是家主,難道公路就白死了嗎?」

袁翀緩緩坐在上首,稍稍平復心情,陰鷙自語道︰「汝南是咱們袁氏的汝南,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是!」

「子棟!」

袁翀抬眸瞥向對方,冷聲道︰「切記!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是不能沖動,斗爭的方式有很多,咱們未必要南陽漢庭來硬的。」

嘶—!

袁辰驚詫,倒吸一口涼氣︰「家主的意思是」

袁翀思索片刻︰「只要耕地、百姓在咱們手上控制著,不管誰當汝南太守,對于咱們袁家而言,結果都是一樣,公路的仇以後慢慢報,有他們求咱的時候。」

袁辰皺著眉︰「可是家主,南陽的情況咱們是了解過的,一旦汝南歸入南陽漢庭,施恩令便覆蓋到了這里,咱們怕是搶不過官家。」

「哼!」

袁翀不以為意地道︰「不就是稻田魚生態系統,還有高筒轉車嗎?忘記告訴你了,咱們袁氏的匠人,已經造出了高筒轉車,雖然個頭小了一些,但官家有的,咱們也有。」

「你去聯絡周家、何家、陳家、殷家等家主,就說我袁家也造出了高筒轉車,現在免費分享給他們。」

袁辰自然明白家主深意,拱手抱拳︰「家主放心,此事交給在下即可。」

袁翀緩緩點頭︰「切記要把利害關系言明,咱們汝南絕不可能成為第二個南陽。」

袁辰拱手︰「喏。」

旋即。

躬身離開大殿。

他前腳方才離開,後腳便有家僕趕至,疾步上殿︰「家主,南陽方向有消息傳回。」

袁翀皺著眉,大手一揮︰「有何消息,直言便是。」

家僕拱手︰「南陽漢庭征闢鄭玄入朝,而且還有襄陽的龐德公、黃承彥,魯國孔融,泰山羊、山陽檀敷、範陽盧植等大儒,听說是要重新核定五經內容。」

「哦?」

袁翀頓時來了精神,身子 地直起︰「重新核定五經內容?」

家僕極其肯定︰「沒錯。」

嘶—!

袁翀驚詫,倒抽一口涼氣︰「南陽漢庭如此這般,一定是要規範考課取士標準,咱們袁家以《孟氏易》為傳承,豈能落于人後。」

袁翀太清楚成功入選教科書的意義了。

如此一來,便相當于給精通《孟氏易》的袁家,打通了入仕南陽漢庭的渠道,這對于整個家族而言,有百益而無一害。

尤其,現在的南陽漢庭發展勢頭正 ,將來未必不能贏得了長安漢庭,如果此時能打通入仕渠道,那麼未來的袁家在南陽漢庭,依舊會有絕對的影響力。

「袁渙不是在南陽漢庭嗎?」

袁翀自然一下子想到了,這位袁氏的青年才俊︰「我親自去找他的宗族,務必要讓他為咱們袁氏,出一份力。」

「家主。」

家僕趕忙言道︰「咱們大可不必如此。」

袁翀哦的一聲驚詫︰「你這是何意?」

家僕解釋道︰「因為朝廷已經下達詔令,天下學子皆可入南陽,以家學上報朝廷,待朝廷核準後,可派人入朝參與此事。」

嘶—!

袁翀一臉的不敢置信︰「果真如此?」

家僕點點頭︰「沒錯。」

袁翀皺眉︰「召天下大儒入南陽?南陽皇帝這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啊?」

見家主陷入沉思良久,家僕試著問道︰「家主,咱們袁家要派人去嗎?」

「派!」

袁翀毫不猶豫,極其肯定︰「一定要派,讓袁欽去,同時派人給長安送信,如果兄長能有更好的人選,當速速派往南陽。」

家僕一揖︰「喏。」

*****

南陽,宛城。

皇帝行宮。

文德殿。

劉辨目光掃過呈送上來的經書,一雙眼珠子都快瞪爆了,內心忍不住吐槽︰「臥槽!居然有這麼多?」

隨手撿起一卷書,劉辨粗略掃過︰「《春秋公羊傳》《春秋左氏傳》《春秋谷粱傳》,不會這樣吧?一個《春秋》居然搞出三個傳?」

「這才哪到哪」

軍師聯盟的聲音隨即響起︰「《春秋》在經學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它是孔子親著,其中蘊含著微言大義。」

「正因如此,自戰國時,就相繼有一批專門詮釋《春秋》的教材出現,這些教材就被稱作傳,其實應該有五種,《公羊》《谷粱》《左氏》《鄒氏》《夾氏》。」

「但可惜」

軍師聯盟的聲音中,略帶著遺憾︰「漢初時,《鄒氏傳》無師,《夾氏傳》無書,于是就失去了傳承,剩下的《公羊》《谷粱》《左氏》,又稱之為《春秋》三傳。」

劉辨簡直懵逼了︰「靠,它們有什麼區別嗎?還搞這麼多?」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道︰「當然有!《公羊》《谷粱》二傳,在戰國時,本來是口耳相傳,漢初時,以當時所通行的隸書錄于簡帛,因此它們是今文經。」

「而《左氏傳》,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寫本,是以六國古文字寫成,漢初時被張蒼獻于朝廷,因此它是古文經。」

咦?

劉辨忽然想起了什麼,不由好奇︰「老師,既然春秋有三個版本的傳,那關羽讀的是哪個版本?我還真挺好奇這個的。」

「專家」

劉辨試著問道︰「有知道的嗎?」

軍師聯盟輕聲道︰「當然!根據《三國志•關羽傳》裴注引《江表傳》中記載︰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證明他讀的是《春秋左氏傳》。」

「這麼說」

劉辨半開玩笑地道︰「關羽還算是古文經學者嘍?」

軍師聯盟回答︰「從某種意義上說,的確是的,其實讀《春秋左氏傳》的人很多,遠不止關羽一人,比如曹魏的李典,他也喜歡這部書。」

「原來如此。」

劉辨一卷卷展開,讓軍師聯盟截圖保存資料。

與此同時,他自己同樣在思考道︰「老師,這些資料內容太過龐雜,而且有很多是現代社會中已經失傳的,專家能夠快速掌握其精髓嗎?」

「放心。」

軍師聯盟明顯早有準備︰「專家已經在研究內容,而且辯爺你是後手出招,等他們把問題的焦點呈現出來以後,專家才會對癥下藥,進行糅合與梳理。」

「何謂經學?簡而言之,就是一種作為國家思想的儒學!它起源于西漢,流傳于魏晉隋唐,變革于兩宋元明,復興于清,直至五四前後,方始消亡。」

「專家是站在數千年華夏文明的巔峰,來審視這一場辯論會,因此對于其中的爭論點,十之七八,會有個比較好的解讀與糅合。」

呼—

劉辨暗松口氣︰「這我就放心了。」

軍師聯盟︰「不過辯爺,對于那些爭論點,咱們可不能一次性全部解決掉,應該留給他們下次辯論一個理由。」

「如此一來,咱們相當于以這樣一種方式,把漢末天下的大儒,全部綁在了辯爺你的戰車上,這可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啊!」

劉辨細眉微蹙,似乎有些明白專家的想法了︰「難道,專家想靠這幫大儒,推進一下咱們的教育體系縱深?」

「沒錯。」

軍師聯盟驚嘆于劉辨的進步,感慨道︰「辯爺最近的進步非常明顯,已經有了一些帝王權術的影子,咱們繼續努力。」

「恩。」

其實劉辨自己,同樣有這樣的感覺。

上位者的思考方式,與普通老百姓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儒學經典在上位者的眼里,同樣不過是工具而已。

對于上位者而言,不僅要學習它里面的內容,更要能以其為己用︰「接觸的多了,思維自然會有些轉變,否則我也太笨了。」

「咱們繼續吧。」

「好。」

軍師聯盟應一聲,繼續道︰「辯爺應該清楚,像鄭玄這樣的人,麾下弟子都是按照千余來核算的,即便剔除掉著錄弟子,至少也能有數百。」

「如果能把他們利用起來,以後各個庠序學校,孝經師肯定不會少了,這對于咱們普及教育,是有很大裨益的,可以彌補孝經師不足的現狀。」

「最為關鍵的是,鄭玄還精通《九章算術》,他麾下的弟子,一定有長于此道的,咱們的基礎數學,就可以在庠序階段展開了。」

劉辨听著感覺挺有道理,可疑問又來了︰「老師,他們同樣是弟子,還要跟鄭玄學習,現在讓他們去教書,豈不荒廢了他們的學業?」

「不會!」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學生會有寒暑假,尤其是小冰河時期的寒假,會相對而言較長,可以讓鄭玄每年在這個時候,對麾下弟子集體教學。」

「甚至,鄭玄、司馬徽等人,一同對他們進行教學,可以把朝廷最新的一些東西加進去,甚至是辯爺你的意志,一點點灌輸給他們。」

劉辨眼神驟亮,精芒綻放︰「還真是個好辦法,這樣的話,可以把基礎物理、化學之類的東西,慢慢裝填進去,從而滲透到各個庠序學校。」

「沒錯!」

軍師聯盟順勢接過話茬︰「如果這項計劃可以順利施行,可能要不了十年,全國都會有新式學堂,咱們普及教育的難度系數,會大幅度降低。」

「干!」

劉辨毫不猶豫,當機立斷︰「不管能不能成,總得試一下!只要考課在朝廷手中攥著,漢末經學的各大流派,就得圍著咱們轉。」

軍師聯盟肯定地道︰「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劉辨干勁兒十足︰「那咱們繼續吧,今天非得把這些東西捋順不可。」

軍師聯盟︰「好。」

「」

「劉歆所爭立的《古文尚書》《古逸禮》《左傳》等經書被稱作古文經,對古文經進行闡釋的理論,就叫做古文經學。」

「」

「其後劉歆和王莽結成了政治聯盟,王莽也是古文學家,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學有了短暫的輝煌,《毛詩》《逸禮》《古文尚書》《左傳》等古文經都被立于學官。」

「」

「等到東漢末年,今文派公羊學大師何休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粱廢疾》三書,捍衛公羊學,對今文谷粱學和古文左氏學進行抨擊。」

「古文學大師鄭玄著《針膏肓》《起廢疾》《發墨守》三書進行反駁,這場論戰,最終以鄭玄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

劉辨依照各世家遞上來的家學,听著專家對于這段歷史的介紹,內心終于把漢朝時期,古今文經對抗的始末,有了更加精準的了解與解讀。

正當劉辨與軍師聯盟溝通、探討時。

「捷報—!」

「豫州捷報—!」

忽然,殿外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劉辨置筆一旁,抬眸望去。

但見,荀或推門而入,趨步上前,欠身拱手︰「陛下,豫州方向捷報,袁術、張邈被豹騎斬殺,狼騎誅殺紀靈,張邈部將典韋被生擒。」

「哦?」

劉辨早已料到袁術、張邈會死,但卻沒有想到,居然可以生擒典韋?

他眼神驟亮,身子 然坐直,下意識開口詢問︰「生擒了典韋?」

荀或肯定地點點頭︰「沒錯!是豹騎生擒了典韋,這是戰報,陛下且請過目。」

「呈上來。」

劉辨大手一揮,接過戰報,展開瀏覽︰「竟然是這麼回事,如此說來,如今曹操可以引兵殺入汝南,在年底之前,將其收歸朝廷?」

「可以!」

荀或欠身拱手︰「根據送回來的情報,曹操已經拿下了陳縣,收服了陳郡,如今派大將曹仁駐守陳郡,其余兵馬,殺入汝南。」

「唯一可惜的是」

言至于此,荀或略顯遺憾地道︰「沛國暫時由沛國相袁忠負責,他是汝南袁氏子弟,應該會稍作抵抗。」

「不過陛下放心,此一戰我等大獲全勝,即便曹操不發兵,沛王、梁王、魯王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

「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或許在年底之前,能夠收回沛國、梁國,甚至還有魯國。」

這三個郡國的國相雖然是袁氏門生故吏,但畢竟是由劉姓諸侯王做主,以前他們便錯過了從龍之功,現在又豈敢不表衷心?

這一點,劉辨自然早有預料,因此他懶得多管,而是轉問陳留︰「那陳留呢?」

荀或略顯遺憾的搖了搖頭︰「曹操在鄢陵的兵馬少,陳留被劉岱派人佔領了,如今乃是兗州別駕從事王肱主事。」

「哦?」

劉辨眉頭一緊︰「典韋家人呢?可派人營救了?」

荀或拱手︰「陛下放心,曹操已有安排。」

------題外話------

查資料到腦殼疼,求點票票,安慰一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