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1章 先聲奪人

直播間里說什麼的都有。

但主要就是佩服羨慕和夸贊。

徐青的表現在這兒擺著呢。

再考慮到他這個年齡,還有他的師承、天賦,誰敢說不是個宗師苗子?

徐青看不到江湖人對自己的評論。

他在認真備戰。

因為他第二輪的對手,是一個真正的高手,一流高手,而且練形意的,三十八歲,正值巔峰期,而且名氣很大,號稱是同年齡段的形意第一人。

當然,號稱是號稱,真實水平是真實水平。

徐青從第二輪開始就留意這個叫丁一水的形意拳高手,高手嘛,總是更能引人注意。

然後越看越心驚。

這個叫丁一水的實力極強,打法非常凶悍,尤其擅長炮拳,步伐間還有點半步崩拳的影子,力道很猛,從第一輪開始一直到第五輪,每次都是一拳解決對手。

一個雞步加一記炮拳,就能把對手打怕。

而且這明顯是留了手的結果,如果放開了大,前五輪的對手一定會被打死。

另外,在他的感應中,這個丁一水自身的力場很強,明顯是個修為不弱的修行者。

對這樣的選手,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在實戰中,絕對不能小看任何一個對手,哪怕你已經把對手擊倒,在沒有確定對方真的失去戰斗力之前,都不能放松警惕。

何況這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對手。

閻振山揮手。

比賽開始。

徐青和丁一水拱手行禮。

然後,丁一水後退一步道︰「老弟,我參加這場比賽,目的不是什麼寶藏,只想和你這個名聞天下的天才過過招,待會兒請務必使出全力,因為我也不會留手,雖死無憾的那種。」

徐青皺眉。

殺氣這麼重的嗎?

還是一個單純的武痴?

不!

修行者絕對不痴,痴人是沒辦法修行的,跟練武可不一樣。

這個丁一水既然是個修為不弱的修行者,那麼腦子就一定很好使。

這話是……先聲奪人?

徐青笑笑︰「我的夢想也是與天下高手切磋武藝,丁先生願意配合那再好不過,請。」

「請。」

與此同時,直播間里,眾多觀眾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了。

「丁一水誒,徐青能扛得住嗎?」

「這個姓丁的看似謙恭,實則陰險,這是在恫嚇徐青,想以無懼生死的氣勢嚇住徐青,我跟你們講,這是丁一水的老招數了,偏偏對付那些沒多少實戰經驗的年輕人有奇效。」

「我就上過當,當時對上丁一水,一听這話心就慌了,挨了一拳後更加心虛,事後回想,他的實力雖然強,但也沒那麼離譜,就是嚇唬人。」

「這沒辦法,甚至不能說手段上不得台面,人家說的話都是真話,你被嚇到,只能怪你自己意志不夠堅定。」

「確實。」

「所以徐青危險了,他雖然厲害,但畢竟年輕,沒多少實戰經驗,對上丁一水這種渾身都是心眼的老油條,怕是要輸。」

「其他的我不怕,就怕徐青連一拳都接不住,丁一水的炮拳真的很重。」

「徐青完蛋了,真要輸掉,輸掉的不只是劉長安的寶藏,還有他的斗志、信心、勇氣,甚至有可能徹底失去上進心,就此頓步不前。」

「非常有可能,武林中不乏類似的案例,越是天才越是難以接受自己的失敗,尤其是那些走得很順的天才。」

「嘿嘿,開始了開始了……」

徐青死死盯著丁一水。

丁一水也一改之前那種猛打猛沖的勢頭,一步一步來回盤旋,仿佛一頭搜尋獵物的蒼鷹。

很顯然,都很重視對方。

不過這麼僵持下去不是那麼回事兒。

徐青估模這丁一水不會輕易主動進攻,所以開始靠近,仿佛淌水模魚一般,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丁一水靠近,在連續不斷的挪移中拉近距離。

距離夠了,攻擊方式才更有效。

傳統武術中,大部分流派以貼身短打為主,太極、形意、八極、八卦、詠春等等都是如此,只有少數流派走放長擊遠的路子。

什麼叫貼身短打?

幾乎就是身體貼著身體的格斗方式。

在那個距離上,彼此只能看到彼此的耳朵和肩膀,預判對手的招式和進退,全憑感覺。

什麼感覺?

專業術語叫听勁兒。

因為距離足夠近,身體接觸部位多,學會听勁以後,對手只要做動作,就能作出準確的判斷,這可比眼楮還好使。

眼楮會被虛招欺騙。

但你听到的勁兒是對手在攻防時的真實變化,做不了假。

各大拳種都有類似的訓練方式,最著名的就是太極的推手,推手是干啥的?就是練習听勁兒技巧的,練熟了,一搭手就能準確把控對手的重心、力量、肢體動作等細節,進而可以將對手輕松摔倒或者拿下。

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訣竅就在听勁兒上,而不是四兩或者千斤。

對四兩撥千斤的理解還停留在力量強弱這塊,只能說是真不了解太極拳。

徐青現在就是找機會貼近丁一水。

不但要貼近,還要貼緊。

當兩個人的距離為零的時候,面對面身貼身,太極拳更佔優勢,形意拳則稍佔下風,因為形意拳並不算是真正的貼身拳,而是短打拳,幾乎所有技法都需要一定的發力距離,當身貼身的時候就把丁一水的發力空間壓縮到最小,打出來的拳頭也就沒了多少威力。

而太極拳則有千萬種身貼身的技法,不管是摔還是拿,又或者肩肘膝頭甚至軀干本身都能使出威力極強的攻擊方式。

當然,高手也都清楚這一點。

也因此,控制距離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高手的基礎標準,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與對手的距離,甚至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那一定不是高手。

徐青和丁一水都是高手,所以在距離的控制上就花了好多時間。

徐青緊追不舍。

丁一水油滑轉悠。

看似滑稽,實際上是控制與反控制的較量,是對距離的爭奪與擺月兌。

而不是什麼尋找招式破綻之類的東西。

現場都是練家子,所以也不著急,相反全部看得聚精會神,竟然全部下意識屏住呼吸,以至于東華殿門口竟然只有徐青和丁一水兩個人游走間鞋子摩擦地磚發出的沙沙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