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吐蕃來使陰謀再起

徐良剛回到店房,飛天靈狐潘秉臣過來了︰「三將軍,我想給你說件事。」

「潘老劍客,您有什麼事?」

「是這麼回事,武聖人于和,對金燈劍客比較溺愛,夏遂良犯了法,老聖人會不高興,我回到東海小蓬來,一定把夏遂良所作所為,向老聖人講說明白。但是,就怕老聖人不肯相信我的話。我想請三將軍回京之後,讓包相爺修一封親筆書信,派專人給老聖人送去,最好再抄錄一份夏遂良的供詞,老聖人才能相信我的話。這樣對我,對你們,都有好處。」

「行啊,沒問題,我們一定送去就是。」潘秉臣也要告辭,轉回東海小蓬來。

和潘秉臣一起走的還有李藏,李藏因為要建立門派,所以峨眉山、北極島和小蓬來都要去一趟,這其中最難啃的骨頭就是小蓬來,按照李藏的估計,他現在可能還不是于和的對手,而且于和如果護短的話,他上島肯定要遭到刁難,所以李藏讓方寬、方寶先留在開封府,自己先去小蓬來!

徐良、白雲瑞、房書安還有小五義等人都過來留,可是李藏決心已定,他們也只能是依依惜別,就這樣李藏走了。

請來的高人分批離開後,徐良把剩下的人召集起來,作了簡短動員,要他們百倍警惕,把這些囚犯安全押進京城,交給刑部,就算完成了任務。眾人知道,雖然說這兒離京城近在遲尺,但也不能出事啊,真要發生意外,那才叫功虧一簣呢。這些人全都打起了精神,房書安又逐個檢查了一下囚車,尤其那些鐵囚車,詳詳細細看了一遍,這才下令起程。從朱仙鎮到開封也就是四十多里地,他們在辰末起身,午時剛過,便看到了開封外城的城牆和那密密麻麻的城垛,再往前走,看到了城頭上持戈士兵的身影。徐良等人不禁以手加額,互相祝賀︰謝天謝地,總算順利地回來了。

看到高大的城牆,眾人心里高興,全都加快了腳步,時候不大,便來到南薰門外,只要踏過護龍河,進了南薰門,過御街進內城,就算徹底完成任務了。在隊前領路的小義士艾虎,興奮地把手一揚,就要過護龍河。就在這時候,由城里出來了一隊人馬,擋住了徐良等人的去路。

開封城的御街上,過來一隊人馬,先頭已經出了南薰門,踏上護龍河也就是護城河的吊橋。艾虎一看,這些人氣勢洶洶,有些來頭,趕忙約束軍兵,站在一邊,並派人向徐良作了報告。再看出來的這隊人馬,顯得非常威風︰頭前鳴鑼開道,接著是對子馬,馬身上都坐著彪形大漢;對子馬的後邊,打著各色旗幡;旗幡的後邊,是一群和尚,約有七八十人;在這和尚隊伍的中間,有一匹駱駝,駝駱上邊坐的也是個出家的和尚,身披大紅袈裟,項掛一百單八顆念珠,旁邊有人替他扛著日月方便鏟;僧人的後邊,還跟著一群人,從穿著打扮看,都不像中原人。這隊人馬能有二三百名,他們旁若無人,出城往南走。白芸瑞、房書安都在觀看這隊人馬,老房嘴里還不住地都嚕,罵他們耽誤了自己的事。

被押的這些囚犯,看到開封城牆,心里就涼了半截,知道只要進入京城,再想活著出來,希望就不大了,因此這些人都沒一精一打采,閉著眼楮,什麼也不願看。昆侖僧則不然,沿途之上一直思慮著逃跑的機會,這機會始終沒有來臨,現在來到城外了,他仍不死心,兩只賊眼滴  亂轉。一看城里出來一隊和尚,心中不由一動,就注意到駱駝上那大和尚了,覺得此人十分面熟。等到近前一看,昆侖僧好似看到了救命菩薩,扯著嗓門就喊開了︰「古月羅漢,古月大師父,快來救我!」「啪!啪!」軍兵 頭蓋臉朝昆侖僧那腦袋上抽打,一鞭子一道印。昆侖僧不管這些,仍然高喊︰「古月羅漢,快來呀,我要被人砍頭了!」

兩下相距那麼近,昆侖僧的嗓門兒又那麼大,半里之外都能听到,那些人能听不到嗎?被昆侖僧喊作古月的大和尚,雙目一睜,擺手止住了隊伍︰「停止前進。大和尚,你是哪位?」

「古月師父,我是臥佛寺的昆侖僧啊。」

「哎呀,原來是你!老羅漢不必擔驚少要害怕,老衲前來救你!」古月和尚一縱身從駝駱上跳下來,兩步便到了昆侖僧身邊︰「老羅漢,怎麼搞的,為啥成了囚犯?」

這個古月和尚是誰呢?他帶著這些人要干什麼?

古月和尚原是中原人,出家在昆侖山華法寺,華法寺和臥佛寺相距不遠,他與昆侖僧長相往來。古月自幼習武,學有滿身武藝,兩個人經常在一塊兒對打練習,無論是拳腳掌法,還是兵刃,昆侖僧俱不如他,因此昆侖僧非常敬重他,兩人關系挺好。

這個古月野心很大,他想當華法寺的主持,但是那些大和尚沒一個同意,古月一氣之下,離開中原,游歷到了吐蕃。吐蕃盛行佛教,從國王到平民,無不信佛。在位國王格里格丹,親自加封了十八位國師,給他講經說道,負責全國的寺院。古月到了天竺,憑他佛學的造詣,根本顯示不出來,但他有一身武功,以此作為進身台階,很快得到國王的賞識,加封他為陰光大法師,排在了國師的行列。

吐蕃日益強大,早有吞並大宋的念頭,這一次派古月和尚前來,正是打前站的。並且帶來了兩個年輕人。這兩位是一男一女,年齡都在十八九歲。小伙長得非常英俊,脖子那兒有七塊紅痣,人稱小北斗,姓金名奎亮。這個女子長得如花似玉,真似天女臨凡,格里格丹一見面就想把她收在後宮,但為了他的大業和野心,沒有這樣做。

這位女子名叫溫玉香,別號九花娘。金奎亮和溫玉香是親師兄妹,自幼在一塊兒練武,現在都有一身武藝,感情也很好,準備過一段就成親。正這時候陰光大法師把他們倆找來了。這一對年輕人雖然人才漂亮,也有武功,但是心術都很不正,都想要壓倒別人,作威作福。

陰光法師就利用他們這種心理,讓其充當自己棋盤上的兩個小卒。金奎亮和溫玉香一見格里格丹就跪倒磕頭,格里格丹親口加封金奎亮為鎮遠將軍,等到事成之後,實授兵權,還認他為干殿下,把金奎亮樂得不住地磕頭,就是送出溫玉香,他也不心疼了。

格里格丹又認溫玉香為九女兒,賜名達達梅爾,當天就住進了皇宮。國王又選了八位宮女,教給九公主各種禮節和應酬語言。溫玉香知道要讓她干什麼,她想享受一下人間的榮華富貴,也很樂意地答應了。

且說仁宗皇帝听說吐蕃送來了佛女,心里高興,讓人把貢品和佛女送到後宮,由鴻臚寺設宴,招待吐蕃來的所有人員。陰光大法師在這兒住十天。仁宗皇帝散朝之後,回到後宮,心里還想著︰吐蕃的佛女,會懂些佛法,人才嗎,不一定有中原女子漂亮。給她個什麼職位呢?仁宗還沒有拿定主意呢,已經來到了毓秀宮,吐蕃的九公主暫時安排在這兒。內侍一聲喝喊︰「萬歲爺到!」

所有的宮女急忙跪倒接駕。九公主也跪倒在地︰「臣妾達達梅爾迎接聖駕。」這一聲好似燕語鶯啼,特別悅耳好听。

仁宗登時眉開眼笑︰「愛卿掌起面來。」

「謝萬歲。」九公主達達梅爾抬起頭,斜著瞟了仁宗一眼,一看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心里有點不高興,但她很會做戲,臉上卻顯出了笑容。桃花樣的臉蛋,顯出一對酒窩。

這一瞥一笑,把仁宗的身子都弄酥了,飄飄欲仙,不顧皇上的尊嚴,搶步上前,拉起了九公主,左看看,右瞧瞧,不想松手。達達梅爾裝出又一溫一順,又害怕的樣子,依偎在仁宗懷里,一語不發。

當天晚上宋仁宗就住在毓秀宮。第二天把九公主送在樂善宮,加封她為梅妃,一下子成了貴妃娘娘。仁宗自納了梅妃,天天在樂善宮與她結佛緣,別的宮門一步也不肯去。正像白樂天的詩里說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