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為古九州之一,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便劃定為華夏疆土。
東漢時期,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就是現代的山西大部,內蒙古河套,以及陝北的一部分。
在劉襄看來,並州的地形可劃為三部,作用不同,重要性更不相同。
原始森林、草原、沙地遍布的上郡,就是現代的陝北地區,那里人煙稀少還沒開發,價值不大。
可養馬的朔方、五原兩郡,是現代的內蒙古河套地區,要拿下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旁邊的雲中郡和西河郡,感覺就是個搭頭,可有可無。
剩下的定襄郡、雁門郡、太原郡、上黨郡,以及隸屬于司隸的河東郡,就是現代的山西省,這里是他最看中的,必須要拿下來。
山西被稱為中華靠山王,東臨太行,西依呂梁,兩座山脈形成了多個盆地,自東北向西南由數條山嶺阻隔,既有聯系又有天險,戰略價值極高。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前提,就是要先得到山西。
此地是中原屏障,佔據此處,進可攻,退可守,戰略的主動權就握在了手里。
黑山軍已經佔領了太原郡北部和雁門郡全境,大同盆地和祈州盆地到手,正在跟白波軍對峙在太原盆地,他領兵南下要圖謀劉虞所在的長治盆地。
至于河東郡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以後再想辦法吧。
一萬兩千大軍過榆次縣,從太岳山東段的丘陵山地之中穿過,來到了濁漳水流域。這一路兩百余里,山勢縱橫,丘陵台地遍布,道路蜿蜒曲折,河流稀少水量不足,無法滿足農耕需求,百里不見人煙,只踫見了寥寥幾個商隊。
還都是幽州商隊,全被強制隨軍了,鑒于幽州奇葩的軍民關系,以及商隊的人員多是士卒家屬,這些商人到也不慌,幾個領隊反在興高采烈的,議論著攻下並州之後的種種好處。
「待將軍取了並州,那些沿途設卡,過一關扒一層皮的事情必能杜絕,敢隨便搶劫的,肯定都得砍頭,將軍治下可容不得貪官污吏、強人盜匪。」
「那是,要說做買賣還是咱幽州境內舒服,我都敢不帶護衛到處運貨,其他地方可不敢這麼大膽。還有那石板鋪就的寬闊大道,數車並行,一日百里,我都敢去販鮮魚,其他地方如何能比?」
「你是真大膽,遠途拉鮮魚,十車爛九成,虧得賣褲子。」
那人搖頭晃腦,得意洋洋︰「只需一車運出百里,我便不虧。」
這些領隊都是經驗豐富的行商,知道海鮮、河鮮的利潤和風險,聞言都佩服他的大膽。
幾人坐在車轅上閑聊,有個販生漆的商人突然換了話題︰「我說諸位,軍功就在眼前,我等卻在聊閑篇,不覺得虧的慌嗎?」
「兄台何意?咱們的年紀都已不小,上不得戰場了,哪里去搏軍功?」
生漆商人嘿嘿一笑︰「長走此地的,哪個沒點門路?若能助將軍奪下幾座城池,軍功爵位還能跑了?奪城、先登可都是大功,至少軍爵三轉,諸位不想要嗎?」
聞得此言,幾人都咽了一口口水,幽州首重軍功,有軍爵,那就高人一等。
「兄台請直言,咱們怎麼奪城得軍功?」
那生漆商人團團做了個揖,開口說道︰「吾名劉丹,家中排行第七,諸位稱我老七便是。自井陘到洛陽,這一路的城池,沒有喂熟的官吏,便是寸步難行,我等往日恨他們不死,現在,這些人就是咱們能得軍功的關鍵。」
有人疑惑的問道︰「是有不少喂熟的官吏,可都是錢財鋪路才結交的,勸不動他們獻城投降吧?」
「別做夢了,這事當然做不到。」旁邊的商人駁斥他的想法。
劉老七笑著說道︰「單憑我等當然奪不下城池,但將軍乃是天下名將,咱們去求見將軍,就說有人脈能開城通關,至于打哪里,怎麼攻城,自有將軍決斷,你我哪里懂得兵法,在這里胡亂議論,能有什麼好主意不成?」
幾個領隊點頭撫須,都覺得是這個理。
劉老七趁熱打鐵的說道︰「至于軍功也不用擔心,將軍一項賞罰分明,還能昧下咱們的功勞不成?」
「那不能,將軍品德高尚,必不會虧待我等。」
幾人又商量一番,對了一下各城的官吏,你認識這里的縣丞,他認識那里的縣尉,還有結交到城關都尉的,一路的城池關卡都有交情,上上下下都是用血汗錢澆灌出來的人脈。
眾人計議一定,聯名求見,要助將軍攻城破關。
他們想要求見的劉襄,這會正拿著輿圖研究在哪里潛伏。
敵方的大軍在壺關,所以伏兵之地必須得在壺關通往太原的道路附近。
可無法確定劉虞的出兵時間和行軍路線,得做好長期隱藏的準備,那就不能靠近人煙稠密、往來頻繁的所在,這種地方不好找。
壺關向北,經襄垣、涅縣、祁縣到晉陽,這條路線是最近的,得在這上面動動心思,找到能藏兵的地點。
他篤定劉虞會發兵救援白波黃巾,因為他們單一一部都敵不過黑山軍。
唇亡齒寒啊。
「唇亡齒寒吶!」劉虞感慨了一聲,對帶著部曲前來襄助的眾人說道︰「謝過諸位賢士相助,有眾多良才來此,吾無憂矣。只是那黑山賊縱橫太行多年,兵勢強盛,白波黃巾不是對手,若等黑山賊攻滅白波,我軍恐難應對。」
他站起身來,堅定的說道︰「吾之意,盡起大軍援救太原,先剿滅黑山賊,再安撫白波黃巾,還並州百姓太平。」
「使君之令,我等遵從。」一眾官吏、士子,幾十號人拱手應命。
武猛從事張揚進言道︰「使君,某有一位好友,弓馬嫻熟,勇猛無雙,姓呂名布字奉先,乃是五原郡九原人,聞得使君招賢納士,募集勇武,不遠千里來投,今日已經來到城內,某願薦于使君。」
又有人主動來投,劉虞很是欣慰,三月底來並州的時候,他只帶了幾個從人,如今過去一月有余,各方賢良紛紛來投,文士、猛將、兵卒、錢糧,與日俱增,現在,已經有了五六萬大軍。
「得道多助,此誠不欺人也。」心中的理念更加堅定,大漢動蕩不休,黎民水深火熱,正是大丈夫力挽狂瀾之時。
他對平叛之事越來越有信心,那些白波賊的無禮要求自然不能再答應,但不耽誤自己率兵去救他們。
黑山賊鬧了三年多了,听說首領是妖道張角的繼承人,號稱黃巾軍神上使,縱橫太行,劫掠三州六郡,誰也降伏不了,便是宗室之中的俊杰,名將劉襄也曾敗于他們之手。
自己絕對不能小看黑山賊,定要盡起兵馬再匯合白波黃巾,十幾萬大軍在手,就不信平滅不了這些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