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六章 修還是不修

听了縣令劉瑞的話,剛剛還在交頭接耳的大戶們都不吭聲了。

修河堤是好事,大戶們也願意出錢出力,可這河堤……年年修啊!

說白了,夠資格被劉瑞帶上河堤的,哪一家哪一個都不是簡單人物,絕不會任憑旁人一句話,就熱血上頭,大家伙被坑過無數次,他們擔心這位劉縣令趁機斂財!

別說什麼身為一縣之長的劉大人做不出這等喪心病狂的事情,縣令是流官,撈完了就能跑,整個當陽縣都被大水沖掉,只要劉大人自己安穩無恙,那麼他就敢伸手撈銀子!

大燕國到了眼下這世道,眾人早就看明白了,這世上就沒有文官不敢干的事情,就沒有文官不敢撈的銀子!

「諸位,想要擋住接下來的洪水,非要按規矩下木樁下圍擋不可!」

見眾人沒了聲息,劉瑞聲音依然平靜,仿佛沒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每隔一尺,需打下一根木樁,木樁入土最少三尺方可,木樁之後還需以竹竿橫著釘牢靠才行,做成圍擋,堆上土,夯實之後,才算一道堅實的堤壩,才能抵擋洪水的沖擊!」

劉瑞所說的這種發自,並非什麼新鮮玩意,在場的人多少听說過一些。

幾個大戶相互看了看,最終年齡最長的黎長者主動回話。

「大人,以前咱們當陽縣也曾這樣規規矩矩的修過河堤。」

黎長者頗為謹慎的遣詞用句,「可是,即便規規矩矩的修,一旦河水上漲,除了會侵泡木樁、圍擋之外,還要不斷的繼續堆土加高河堤,河堤一加高,先前修好的木樁和圍擋就會因為無法承受逐漸增加的重量,從而大片的垮塌!

劉大人之前的幾位縣令,倒也年年修河堤,只不過不再勞民傷財,攤派了之後,讓人加固一下現有的堤壩就行,反正咱們當陽縣十幾二十年才會決堤一次……」

「對啊對啊,此前都是多堆些土,加高加固一下。」

「木樁和圍擋勞民傷財,效果不佳,並非我等不願配合大人。」

有人帶頭,那些大戶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說理由,雖然一個個雲山霧罩,看似不明事理,可實際上全都表達出了一個意思。

河堤呢,大家隨便湊錢修一修就行了,劉大人您多少撈一點,我們寧願承擔決堤帶來的損失,也不願因為修河堤的事情被拖進無底洞!

文官的手段,我們都懂,以前大家也不止一次的見識過……

躲在人群後面的趙亨義差點笑出聲,哪怕是最有可能決堤的地方正好危及到榆樹灣。

這些大戶不願意投入大筆的人力財力修河堤,可不是因為他們不擔心河堤決口。

恰恰相反,這些住在縣城中的大戶,每一個都有田地、莊園,亦或者其他產業受到洪水的威脅!

可那些產業所遭受的損失,和徹底被縣令綁上攤派修河堤的戰車,所耗費的銀錢糧食,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啊!

同時,這些家伙有一句話也沒說錯,當陽縣十幾二十年才會遭遇一次洪災,即便眼下柳河水位上漲,陰雨連綿不斷,可誰又能說的準今年一定會決堤呢?

是人都會有僥幸心理,況且一旦開了修河堤的口子,縣令大人怕是會每年都要按照高標準修一回,再大的大戶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啊!

「諸位,你們的擔心我劉瑞明白。」

劉縣令等到大戶們表演完畢,這才再次開口,「諸位擔心的也不過是銀錢二字罷了,此次修河堤專款專用,在場的諸位每家都可派兩人審核賬目,所需動用的民夫全部以工代賦……朝廷那里,本官一力承當!」

亭子中頓時一片寂靜,眾人耳邊只剩下淅淅瀝瀝的雨聲和喘氣聲。

以工代賦……這可是大燕國啊,一個把收稅看的比命還重要的地方啊,但凡開了這個口子,在場的這些大戶們自身倒是不在乎,但是他們身後的親族、同姓族親,就敢把家里吃女乃的女圭女圭拉到河堤上工!

如果劉縣令沒有說謊的話……單單以工代賦修河堤搞下來,當陽縣今年少收的各種稅,恐怕比強行攤派還要高出數倍!

此前大戶們都在擔心,一大早被縣令拉到河堤上,多多少少都要出點血,甚至各家各戶心里都已經盤算清楚了,該拿出多少銀錢應付差事。

可眼下來看,這位此前一直裝聾作啞,剛剛顯示出精明強干手段沒幾個月的縣令大人,好似……真的想要修河堤?!

「如今開銷的大頭,本官已經替你們解決了,糧食、用具、人手,諸位是不是也該為本官解決?」

劉瑞等眾人消化了自己的話,接著語氣變的強硬起來,「眾位都是當陽縣的士紳,柳河決堤諸位不可能不受損失,就算大家都躲在縣城之中安然無恙,可城外的田地、作坊、買賣……都不要了嗎?

同族宗親受災,眾位就不管了嗎?

諸位,昨夜本官接到急報,上有川薊縣已經有河堤垮塌,水勢凶猛,毀了良田無數,沖走百姓近百人啊!」

還未接到消息的大戶們頓時驚了!

川薊縣比當陽縣還窮,地勢更加不堪……幾乎三五年就會決堤一次,可即便如此,現成的例子擺在眼前,終究更有分量!

「我榆樹灣承擔急彎這段河堤,人手、工具、糧食……一切用度全都由村子里籌備!」

趙亨義看了半天戲,終于主動站了出來,「縣令大人一心為民,趙某佩服!

正巧趙某有一物可以加固河堤,同時不算勞民傷財,不如大家伙等著我榆樹灣先在這急彎地段演示一番,若是有用處,其他河段也可以跟著學!」

此時年輕的不像話的趙亨義主動開口,還處在震驚狀態的大戶們才明白,原來這個年輕人就是近段時間風頭正勁的趙財東!

雖然榆樹灣的產業和縣城中大戶沒什麼往來,可眾人也是听說了,如今榆樹灣紅火的很,招收了大批人手做工,在場的人人家里都向榆樹灣賣過糧食。

「如此甚好,趙東主受累,咱們縣就先修這段急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