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繼續的向前走。
看著空著的糧倉,他並沒有著急全部的都灌滿了大米。
而是選擇在那種小一點的糧屯里存了五萬斤的花生,這又消耗了25萬的易物值。
至于雞胸肉。
朱由檢倒是想存一點的肉。
但是,現在的自己還沒有冰箱冷庫之類的,這些肉制品他可沒有辦法存的太久。
「倒是到了寒冬可以存一些肉類。」
眼看著距離冬天已經不遠了,朱由檢這樣的想了一下。
做完這些之後,朱由檢才放心的回去。
對于他來說,就看看明天能夠兌換什麼了。
只要能夠存著的東西,他肯定是要進行兌換的,誰叫現在自己的底子厚呢。
回到了寢宮,皇後已經在等朱由檢回來了。
現在偌大的後宮里,只有皇後一人。
朱由檢這樣的皇帝,可以說是非常的少見了。
只不過,對于朱由檢來說,自己的系統是讓當昏君,後宮多,估計是不可避免的了。
「皇上。」
周皇後看到了朱由檢,然後輕聲喚道。
「嗯,皇後可有事?」
周皇後欲言又止的樣子,朱由檢猜測,這肯定是有事。
寢宮里不只有皇帝和皇後,還有站著等待服侍的宮女,至于太監已經出去了。
「皇上,臣妾听聞大臣們都到了午門外來了?」
周皇後問的非常小心,因為在她看來,皇帝成這樣,就是自己害的,畢竟自己在場,那些大臣們肯定會說自己。
「不用擔心,都是一些嘴炮而已。」
「皇後早點歇息,明日,君王還要早朝呢。」
朱由檢在宮女的伺候下換上了睡衣,而皇後則也換了睡衣,讓人退下之後,兩個人都自然的上了龍床。
一夜總有點事發生。
具體的還是要他們夫妻二人自己去體會。
外人就不足道哉。
翌日一早,朱由檢繼續早早的起來,然後去上朝。
昨日大臣們攜國子監的那些太學生們以及其他的儒生,甚至是還有一些附庸文雅的勛親,他們熱鬧的來找說法。
卻被錦衣衛指揮使給直接嚇得退了回去。
于是為了從長計議,他們只得選擇今日上早朝的時候,好好的說道一下。
如今,時間一到。
自然是有人第一時間的站出來了。
「陛下,臣聞昨日于內宮與皇後飲酒作樂,招歌舞聲樂,可否屬實?」
說話的人,自然是左都御史曹思誠。
作為御史,他開口自然是沒得說。
至于閹黨的那些人則一個個的盯著這人看,並沒有答話的意思。
「內宮之事,你何以知之?」
朱由檢不慣對方的性子,然後直接的問道。
「臣,身為御史,風聞奏事,如今整個京城大街小巷都已經是傳遍了。還請陛下三思,國家多事之秋,當勵精圖治才為最上。」
這左都御史在這個時候表現的非常的有理,似乎覺得自己說的話就是真的。
朱由檢看了一眼,然後對著諸位大臣問道︰「你們何以知之?」
「臣不知。」首輔黃立極馬上開口說道。
「臣亦不知!」
閹黨的人在這個時候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于是一個個的在這個時候都是矢口否認。
當然昨天的時候,他們自然是沒有集會。
因為根本就沒有人來通知他們。
朱由檢冷笑一聲,然後看著這些大臣們,然後說道︰「朕昨日抓到幾名太監和宮女,從他們的口中得知,有人收買他們,傳遞消息到宮外,你們可知?」
「臣等不知。」
諸位大臣在這個時候,一個個的表現出自己的忠心,怎麼會來勾連內宮。
于是一個個的搖頭不知。
「既然不知,為何你左都御史知道?難道說,那和宮內聯系的人是你所收買的?」
有些事,沒有說出來,那麼大家都不會當做一回事。
都是默認的。
但是當人說出來之後,那自然的就是一筆糊涂賬。
「陛下,昨日之事,我等也是听聞,為了規勸君父,所以聚集于午門之外,既然是被有心人唆使,那麼自然是不當真的。」
刑部尚書薛貞在這個時候對著朱由檢說道。
朱由檢看到既然有人出來打圓場,自己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畢竟現在的自己還不想去管這些爛攤子,讓這些官繼續的當著,等自己徹底的安全了在一一的開刀。
「也罷,左都御史以後可不要莽撞了,朕這一次就饒了你。退下吧!」
「遵旨。」左都御史剛剛的覺得自己像一個戰斗雞,但是剛出場就敗了。
只能是這樣的說了一句。
「陛下,九邊軍餉已經拖欠了三月有余了,戶部實在是沒有錢外撥,請陛下開內帑以養軍。」
你是當朕的內帑是聚寶盆嗎?
朱由檢看著戶部尚書站了出來,心中不由的誹謗。
但是,在這個時候自己也不好拒絕。
因為對方的要求是為了九邊軍餉,這可是大事。
所以你也不能夠拿不出錢了。
朱由檢看著戶部尚書,說道︰「你戶部就一點也不剩了?」
「只有三十萬兩銀子,作為年底預留。」
對方說出來了一個數字。
朱由檢心中真的是無語。
一個國家,到年底了居然只有這麼點的錢。
「列為臣公,大明的賦稅是不是太少了一些?一個國家都養不了,怎麼只有這麼一點的銀子?」
「陛下,您初登皇位,還不知具體,如今大明的稅賦已經是很低,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增加,而國朝用銀子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每年一千萬兩根本就不夠用。」
對方張口就來,目的就好像要加征稅賦。
這是要革自己的命啊。
朱由檢看了一眼這位戶部尚書,然後心中這樣的想著。
為了自己的皇權永固,為了山河日月,朱由檢肯定是不會革自己命的。
所以他暗暗的把這位「忠心」的大臣記下來,等著秋後算賬。
「既然戶部有這樣的想法,諸位閣臣不妨一起商討一個法子,看看如何能夠增加稅賦。」
朱由檢並沒有去反對,說什麼增加商稅之類的話,這自然是不會被這些人所接受。
所以他打算從其他的方向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