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詢趕到吳檢察官的辦公室時,崔系長就已經到了。
「林檢察官nim,前天看到您的紙條和讓我檢測的兩張刮卡,我已經找技術鑒定科做材質檢測還有指紋檢測了,大概今天出結果。」
「那就麻煩崔系長了。」林哲詢一愣,看到崔系長對自己的恭敬有點受寵若驚。
說實話,一個年長的人叫自己尊稱,真的很變扭,甚至有點受寵若驚。可是在日韓,檢察官,甚至是實習檢察官的地位也是高于一個高級檢查官的搜查系系長的。
畢竟除了駐韓美軍之外,這2000個檢察官在韓國可是人上人了。至高無上的檢察官地位,和大到驚人的檢察官權力就是人美國爹給的。
做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看起了別的卷宗,彩票詐騙案雖然是第一個案子,但是一天一個案子,效率真的是超級無敵低了。
首爾這麼大,有且只有5個地檢和一個首爾高檢。攏共600多名檢察官,其中中央地檢人數最多,有200多人。剩下的地檢只有70-80個。
要知道,具林哲詢自己所知,自己的家鄉和韓國人口相似,經濟發展雖然比不上韓國這麼發達,但是人檢察官就有2400多個。而且那還是一個省,權力也沒有這麼大。相對的,這可比起華夏的同行累太多了。
雖然沒有自己的「師傅」吳相宇高級檢察官說的每天十個案子那麼忙碌,但是每天要負責處理3到4個案子還是有的。經濟犯罪案子有些事出了名的復雜,大大小小各種賬本報表的,各種借據,收據看得人昏昏欲睡。
林哲詢這才明白了,什麼是活多的要累死狗的程度。
宋檢察長說的還真是沒錯,百分之九十九的檢察官都是每天996,不,是007的工作制啊。不然工作就容易積壓成山。
可是想要速度就必然會忽視質量。所以很多案件真的就是草草的看一眼,然後決定起訴不起訴。最後拿出一些自己有勝算,證據確鑿的案子,遞交給法庭,最後準備起訴。
畢竟檢察官也是要看勝率才能完成KPI的。
這麼說起來,這韓國可能真的有一大批犯罪分子隱藏在大街小巷啊。
終于了解了自己的辦公環境,林哲詢感覺這里真的危險。自己是不是需要以權謀私,弄一把槍防防身了?
但是林哲詢發現自己的腦子還挺好用。
這就是首爾大學畢業,司法考試一次直接過,2年就完成司法研修院的宇宙終極無敵內卷王的大腦嗎?
果真牛皮。
想象自己以前看自述材料,都看一整晚就看的昏昏欲睡的,費拉不堪的大腦可真的有點糟糕啊。
雖然心里在吐槽著,但是林哲詢還是一目十行,專注的看著案子里的關鍵詞。
「哲詢,怎麼樣?感覺工作狀態如何?」吳相宇有點匆匆忙忙的從外邊走進來,還不忘問一下自己的實習生(苦力)工作進度如何。
「前輩nim,前兩天好像鑽研過頭了。江東區的彩票詐騙案我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什麼太大問題。就是有點證詞有點問題。所以,如果彩票詐騙案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我就決定暫時不起訴吧。」
「賬目沒問題嗎?沒有什麼逃漏稅?」
「沒有,活動舉辦公司的賬目很完美,完美的就像假的一樣。」
「那就別再鑽研了,後面還有一大堆案子等著你。」吳相宇無奈的笑笑,他應該是看出來了林哲詢心有不甘。自己當年就是這樣的,總是看一大堆事情不滿意,然後在一些案子上花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然而最後還是一場空,旁邊還攢了一大堆案子沒看。還被自己的「導師」狠狠訓了一頓。
「嗯,先這樣吧。」林哲詢已經不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小白了,自然對于一些事情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中午去吃飯?歡迎我們的林哲詢檢察官入職?」
「不用這麼夸張吧。」
「不夸張,去隔壁湯飯鋪吧。」
「吳檢察官nim是饞了嗎?」崔系長听到吳檢察官的目的地就笑道。
「對,食堂的伙食吃膩了。想吃一點高碳水的東西來滿足一下我的肚腩。」吳相宇笑著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發現自己的肚皮開始有了彈性。一點都沒有結實的感覺。「怎麼?哲詢來嗎?門口有一家很地道的大邱湯飯。」
「既然是前輩請客,那我就只能從命了。」林哲詢說道一半,突然想到,「前輩nim是大邱人嗎?我听說您是剛剛從大邱地檢來首爾的」
吳相宇點頭承認道︰「嗯,我是大邱本地的。不過我基本上把全韓國五個廣域市都干過了,好不容易在全國的檢察廳干了一個來回。前幾年也在大邱地廳下面的幾個支廳打轉,最後又來的首爾。」
「听說當年那場縱火案,您也是參與此案的檢察官之一?」林哲詢輕輕問道。辦公室的所有員工也因為林哲詢的話悄悄豎起了耳朵。
吳相宇笑著指著林哲詢說道︰「你說的是03年的大邱的那場地鐵縱火?你還記得這件事?」
「對,我之前覺得您的名字挺耳熟的,回家仔細一想才想起來。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看到過您的名字,您參加了這次審判?」林哲詢小心翼翼的從旁側擊,想要拉近和吳檢察官的關系。「我記得您在電視機的鏡頭面前,對于幾個未將車門打開,反而將車門反鎖的幾名列車工程師獲得的刑罰不夠。還有那些漠視警報程度,看著3百多名群眾沖入火海的司機沒有判處應有的刑罰而道歉了?」
林哲詢的提問倒是讓吳相宇有點感慨︰「是啊,我當時是感覺自己有有責任,但是後面我也突然想清楚了,責任不在我。」
「吳檢察官nim的心情我們其實也都能理解。畢竟一把火害死了192條人命。」崔系長附和道,03年的時候他也才30多歲,這一件大案子對于當時每一個人都記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