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九章︰解決士族,再無阻礙

不出一個月,就會傳來李芳暴斃的消息!

此話一出。

王守元眼神微變。

龍陽士族,比想象中的,更加要心狠手辣啊。

連這種事情都敢做,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當然。

他還听出了此話另一層意思。

就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學李芳,否則

可對此,王守元並不在乎,當初在決定對付士族的時候,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一些威脅又能算什麼呢?

當即,他只是輕聲一笑,說了一句李芳活該後,就再次與眾人飲酒。

不過在內心中,卻將這句話給記了下來。

不久後。

四大家主覺得無事,就各自準備打道回府。

紛紛告辭。

而王守元,也沒有忘記提醒他們,為了以後聯合天下士族的大計,對此次變法暫時妥協。四大家主再如何不情願,可最後還是選擇點頭同意。

不過最後,黃四爺倒是單獨留下來,欲言又止。

「黃老爺的意思我明白。」

王守元笑道︰「這次你推舉我為龍陽士族領袖之事,我會放在心上的,以後黃家,自然會多多照拂。」

黃四爺听到此話後,臉上當即露出一陣笑意,拱手道︰「那以後,就多多拜托王大人了。」

說完,他才心滿意足,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府衙。

至于王守元,則看著對方的背影。

神色逐漸變得冷漠。

這就是士族啊,人心不足,蛇吞象。

明明是被逼的走投無路,才選擇幫助自己。

可現在呢?力沒出多少,居然就想著索要好處了。

不過,這沒關系。

只要自己順著士族這一條線,一直往上走,他都可以忍著。

直到時機完全成熟,就將所有人一網打盡,還大魏一個清清白白!

思緒至此,王守元也轉身回到書房,找到自己的心月復,讓他給宋公文傳信。

龍陽四大家族已經解決,可以放開手腳,實施攤丁入畝和龍陽新法了。

當然,李芳的事情也沒有忘記告知對方。

最好是讓王公公知曉。

因為王守元想到了一個問題。

或許可以利用此事,徹底拿捏住四大家族。

而告知東廠,就是最好的選擇。

至于自己。

則是繼續偽裝成士族派系,寫奏折,上書京師參奏宋公文。

誰讓他現在已經成為龍陽士族的領袖呢?這樣做,正好可以打消他們的疑心,讓四大家族,對自己徹底信任,更加方便的行事。

另外一邊,宋公文很快就收到了王守元的傳信。

頓時心情激動,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當下也沒有任何猶豫。

再一次召集龍陽府各級官員,將攤丁入畝和龍陽新法,完全實施下去。

其中,有一些官員內心中還是不願意的,又開始了扯皮。

但很快,他們就听到了消息。

四大家族不知為何。

對變法的態度突然搖擺了起來,不支持也不反對。

甚至于連手下的佃戶,還有民心都不操控了。

頓時就讓某些官員措手不及。

這是刮哪門子的風啊?

而在他們沒有想清楚緣由之時,宋公文又開始發難了。

將那些扯皮的官員,該撤職的撤職,而在之前在李芳名單上,卻暫時不能動的,也被他直接下了大牢。

之所以如此,不僅是為了施行攤丁入畝,也是為試點龍陽新法鋪路。

龍陽新法初衷雖好,可必須要靠得住的官員來進行。

不然就是弄巧成拙了,反而會危害到百姓。

同時。

王守元也在暗中提供一份名單。

是經過長期觀察,他所認為能夠靠得住的。

如此,還能清理出那些,一心向著士族的官員,可謂一舉多得。

本來,對于府一級官員的撤職和提拔,雖然不需要皇帝親自過問,但至少也要經由吏部審查。

可誰讓現在的吏部尚書,是自己人太傅張正明呢。

再說,宋公文有全程把握的大權。

還是魏雲弈親自賜予的。

他的做法。

當然沒有人敢反對。

幾乎就在幾天內,龍陽府各地的官員,在他們二人的操作下,換了一批又一批。

一時間,整個龍陽府官場開始動蕩,一些人自然不甘願就這樣被撤職。

也紛紛開始托人寫奏折,參奏宋公文。

但他們能做的,也僅此而已。

根本無力阻止變法了。

就如此,沒有了四大家族、沒有了一些暗中阻擾的官員。

攤丁入畝和龍陽新法,終于正式開始實施了下去。

不過龍陽府乃是江南的重鎮之一。

管轄的縣不少。

所以要將變法完全鋪展開,也是需要時間的。

但好在,沒有了阻礙,加上百姓們歡欣鼓舞,紛紛響應支持。

按照宋公文估計,自己若辛苦一點,要想將這兩件事情完成,其實也用不太久。

很好!

比想象中要快。

他很欣慰,也非常的開心。

覺得是時候,給陛下稟報這個好消息了。

所以就連夜奮筆疾書,開始寫奏折,流程嘛,也很簡單,先是引用一些聖人之言恭維,然後是贊揚,再就是描寫一下此次遇上的困難,最後就是說攤丁入畝進展順利等等之類的。

寫好之後,宋公文自己也是不斷點頭,覺得這份奏折不僅字好,文風也很好。

完全就是一流水準,到時候陛下若看到了,肯定會大加贊賞的。

當然,他沒有提到王守元,同時也沒有提龍陽新法。

因為宋公文覺得。

這個功績,無論對方想不想要,都不能攬在自己身上。

說不定,等未來一切都完成後,士族被整治,這龍陽新法可以作為正名之用。

而王守元在做什麼呢?

他還在寫奏折。

當然,內容則是對士族的恭維,對宋公文的抹黑。

加上之前送到京師的,還有如今正在路上的,以及手里寫的,足足有幾百道。

確實很夸張,但此舉,也為他在龍陽士族的威望越來越高。

也愈發的認同這個新領袖。

甚至于連江南一帶那些士族都听說了。

也開始紛紛響應,一起上奏折。

雖然刀還沒落在自己身上。

但怎麼說,也關乎士族,只是寫寫折子,也沒有什麼。

也正如此。

一道道奏折從龍陽,乃至于江南各地,不間斷的發往京師,流入內閣,最終擺在了皇宮中的御書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