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四章 浙閩之戰(六)

此時城外明軍的火炮聲仍在轟隆震響,看著康熙驚疑的表情,不用想這外間二字一定是在問外邊的炮火是怎麼回事。

明珠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好沉默地跪著不發一言。

康熙皇帝很快便明白了,他嚴厲地看著明珠,輕輕擺動手掌示意他但說無妨。

明珠猶豫再三後輕聲道︰「回主子,是東南鄭逆正在攻城。」

康熙聞言後眼楮瞬間張大。

明珠見狀連忙繼續解釋道︰「主子放心,眼下杭州聚集了數萬大軍,各地督撫也都踴躍勤王,鄭逆是翻不出什麼浪花的。」

康熙聞言沒有說話,緩緩閉上了眼楮,不再理會明珠。

「皇上剛醒需要休息,諸位大人請吧。」

顧問行見康熙這樣子立馬會意地開始趕人,明珠等人再次叩頭行禮,幾人躡手躡腳地退了出去。

臘月初六日清晨,明鄭西軍五鎮在福建興化灣登陸,領軍的是被閑置了一年多的楊彥迪。

人若是不被敲打束縛,慢慢地就會變得難以控制,而被敲打過後,他們就會更加珍惜機會,變得容易控制。

楊彥迪就是這樣,在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後,他對這次領軍作戰的機會十分看重,收斂了自己散漫的性子,一板一眼地執行著既定的策略。

臘月初七,楊彥迪率領大軍對興化府展開了攻擊,同時切斷了興化到福州之間的官道。

接到消息的福州將軍喇哈達和巡撫董國興反應十分迅速,在董國興高效的後勤支持下,喇哈達很快親率兩萬清軍從福州出發援救興化。

臘月十一,在興化府左近,明軍五個軍鎮沿木蘭溪狹窄處布下陣勢。

由于此處的西北面有一片連綿起伏的弧山殘丘,而其東南方向入海口左近的兩條支流十分寬闊。

明軍的戰船正在其中來回巡航,防守嚴密,因此清軍只能選擇在此處正面渡河突破。

臘月十二日清晨卯時三刻,飽餐完後的清軍相繼出營,軍標左中右營、駐防福州滿八旗、駐防福州蒙古八旗、駐防福州漢軍旗、撫標左中右營等十幾面營旗、參領旗排列整齊,整個軍陣一片肅殺,大戰一觸即發。

早在清軍造飯用餐時,明軍探哨便探查到了敵方的動靜,明軍快速開飯,大軍立刻趕到木蘭溪旁的陣地駐守,靜待清軍。

此時正是冬季,木蘭溪的水流既淺又緩,對進攻方的清軍十分有利,但楊彥迪毫不擔心,戰意昂揚,他手下的西軍眾將也都憋了一年多,大家摩拳擦掌正等著好好廝殺一陣。

大軍沿著木蘭溪的河岸安靜地等待,許多老兵抱著武器抓緊時間休息。

少部分補充進的新兵稍顯驚慌,但一年多的訓練足以讓他們不出大錯,眾人士氣高昂,就等著喇哈達率軍前來。

等清軍抵達木蘭溪附近時,天色已大亮,美中不足的是天空中布著烏雲,西北方向刮來的風中透著刺骨的寒意,讓交戰雙方士卒們不住地打著寒顫。

顯然這種天氣情況並不適合大軍作戰,但隔河相望的兩支軍隊都不在意這點,他們互相看著對方,澎湃的戰意在雙方間醞釀。

滿洲都統色愣指揮的北翼清軍率先發動了進攻,色愣一聲令下,駐福州的滿八旗、蒙八旗、漢軍旗總計約五千人開始強行渡河,直奔明軍左側的花軒部而來。

在色愣部的牽動之下,喇哈達也率領著中軍的幾大親標綠營齊齊出擊,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堅定地向明軍碾壓過來。

幾乎是在清軍開始行動的同時,明軍的炮火響起,西軍炮營的數十門火炮次第開火,破開空間距離降臨到清軍陣型中的炮彈犁開一條條血色的通道,在蹦蹦跳跳中帶走了數以百計的清軍性命,溪水為之一紅。

在動能十足的炮彈面前所有人都一樣,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但凡是被擦著踫著,必然非死即傷。

清軍渡河的陣線拉的很寬,即便明軍炮營連續不斷地射擊所造成的殺傷仍然有限。

在清軍軍官們的呼喝指揮下,士卒們冒著炮火趟著溪水快速沖向對岸。

在渡河過程中清軍的火炮也推了上來,一輪齊射後,炮彈打到明軍的陣地上造成了許多傷亡。

發現敵人火炮位置的明軍炮營立刻停火轉移位置將清軍的火炮陣地納入射程之中。

轉移好的明軍大炮開始對著清軍的火炮陣地轟鳴作響,遭受到炮擊的清軍連忙反擊,但射程吃虧,難以造成有效打擊,無奈之下清軍炮兵開始轉移陣地,躲避打擊。

隨著火炮的轉移,掩護沖鋒清軍的炮火暫時停歇,但這已經夠了,因為色愣率領的滿蒙八旗此時已渡過木蘭溪抵達對岸。

明軍的陣地設在離河岸不遠的地方,等清軍進入射程後,花軒部的火銃手分成四排,依托著陣地連續不斷地往復射擊。

濃濃的硝煙瞬間籠罩了河岸處的明軍陣地,遮擋了明清雙方的視線,只有前方連續不斷傳來的慘叫哀嚎聲證明著齊射的效果。

很快從火銃濃煙中,突然鑽出一排箭雨,以騎射為看家本領的滿蒙八旗此時尚能在戰場上使出這項優勢技能。

箭雨的破空聲尖銳刺耳,站在最前的明軍火銃手紛紛被箭雨射翻在地。

之後又是幾輪箭雨襲來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趁著濃煙還未消散,明軍的軍官下令火銃手隊列緩緩後撤,等拉開距離後明軍再次開始齊射。

對面清軍箭失的威脅明顯讓明軍產生了急迫感,火銃手們快速精準地做出日常已操練過千次萬次的動作,甚至比日常訓練還要快些。

一時間明軍這邊火銃聲如炒豆子般連續不斷地響起,煙霧更濃,而清軍的箭雨再未射來。

此時西北風起,絲絲點點的雨滴飄落下來,很快將明軍面前的濃霧化開,身處一線的明軍火銃手這才直觀地看到了自己的戰果。

近千具清軍的尸體和哀嚎的傷員橫亙在沖鋒路上,剩下的清軍則紛紛背轉身體,主動從河岸跳到溪流中,死活不願再沖鋒。

頂在最前方的火銃手隊列頓時響起一陣歡呼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