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二章 驚變

前往北京送信的任務最終落在了納蘭容若的身上,明珠想著既然沒法把索額圖支走,那不如先將自家兒子送回北京。

杭州這邊暗藏凶險,自古以來都是妖教會黨活動猖獗之處,江南士紳又歷來對朝廷不滿,相比之下,北京自然要安全許多。

納蘭容若剛啟程沒幾日,便被堵在了半路上。

听見手下回報來的消息後,納蘭容若面色大變,再三確認無誤後,他頭也不回地立馬掉頭回了杭州。

天下亂矣!

十一月十七日,康熙被刺殺後的第三日。

明鄭北軍加東軍兩萬余人在何右的率領下先後在松江華亭和婁縣左近登陸,猝不及防的江南清軍大敗。

首戰告捷的明軍隨即揮師攻取青浦、上海。

江南清軍大部都北調以防備高郵難民可能造成的民變,浙江綠營又都調動到了杭州,導致蘇南浙北這片區域的清軍防守空虛。

面對從海上登陸來勢洶洶的明軍,僅剩的清軍根本未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等納蘭容若趕回杭州時,報警的驛卒已將明軍登陸的消息報到了杭州鑾駕處,幾位中堂學士們一個個臉色鐵青。

十一月二十四日,明軍主力登陸後的第七天,以蘭花布和白布甲天下的松江府城在明軍數量眾多的火炮轟擊下陷落。

何右登臨松江府城頭,他身後跟著原偽清松江府知府魯超,這位日後當上了廣東左布政使的魯大人稱得上是施政有方。

可惜此人權欲太盛,又全然不通兵事,守城之戰胡亂指揮。

操守也有限的很,城破後也不逃,直接率領屬下官員盡數投降了明軍。

「何大帥兵鋒所至,靡不威服,下官佩服佩服。」,魯超沖著何右拘謹地說著漂亮話。

何右扭頭看了他一眼道︰「偽清皇帝在杭州遇刺生死不明,這消息來源可靠吧?」

魯超連連點頭,心道你怎麼問我,不是你們聯手白蓮教和天地會一起干的嗎?

這位新投降的知府哪里知道,經過刺殺一事,再加上事後杭州闔城大索,北鎮撫司的力量被掃除殆盡。

陳乾更是沒能留下只言片語就康慨就義,導致東寧這邊也不知道刺殺的具體結果。

何右也只知道刺殺的日期,大軍掐著時間渡海而來。

若是刺殺成功則一路突進月復地,挑起亂局。

若是刺殺未成,大軍侵襲浙江沿海一番,撤退亦然勿憂,還能當著康熙的面狠狠打他的臉。

如今康熙生死不明,何右決定按刺殺得手來處理。

在他的命令下,明軍分兵兩路,一路攘挾松江的民壯直奔西北的蘇州,另一路則由他親自率領朝東南面的嘉興方向殺去。

「殺到杭州,活捉康熙!」,何右率領的明軍士卒們士氣旺盛,浩浩蕩蕩向東南殺去。

北路明軍很快抵達蘇州城下,原本駐扎在蘇州的江蘇布政使廉敬按照康熙的命令此刻正在蘇北各府縣中巡視災情。

蘇州知府康秉義無奈站出來主持大局,他一方面飛報江寧請求調遣江寧、京口駐防的八旗軍應戰,同時立刻派人去北邊通知那幾位正抗洪救災的大老們。

請諸位大人們趕緊把督標、撫標、綠旗太湖協左右營、松北協江陰營、靖江營、孟河營等部調回蘇南防守鄭逆。

而南路明軍向嘉興而行,一路勢如破竹,擊潰了多股防守在險要地勢的綠營汛兵。

按照預計,最多兩日後嘉興城就將暴露在明軍的兵鋒之下。

若是嘉興被攻下,頃刻間明軍進可攻至杭州,退可返回松江。

如果到時候皇帝被明軍圍在杭州,那不管康熙是死是活都一樣,會立即造成天下震動。

茲事體大,馬哈達不敢擅專,經過與明珠等人商議後,馬哈達立刻調派了杭州左翼漢軍副都統傅淦率部趕赴嘉興救援,嚴令務必守住嘉興,絕不可讓明軍打到杭州城下。

明珠同時派出了無數的傳令兵卒,將明軍從江蘇登陸的消息向周邊的疆臣們通報,嚴令臨近撫督即刻帶兵來杭州勤王。

從杭州出發的傅淦帶著三千援軍,緊趕慢趕終于在明軍抵達前進入了嘉興城。

但讓他和眾多偽清官員沒想到的是,殺向蘇州的北路明軍只是在蘇州城下虛晃一槍。

在劫掠了大量物資民壯後,北路明軍立刻調頭南下,配合著南路明軍將剛剛進入嘉興城的傅淦所部一並合圍。

消息送到杭州後又惹來眾臣的嘩然,越來越多的隨駕官員痛罵明珠、索額圖等人,要求他們馬上公開皇上的情況。

年已古稀的言臣陳賽每日都要堵著明珠和索額圖痛罵半天,什麼忤逆叛國,挾持天子,怎麼難听怎麼罵。

隨著嘉興被圍城,杭州城鑾駕官員們在恐慌之下變得越加歇斯底里。

甚至有擅入行宮想要探查皇帝情況的官員被精神正緊張的侍衛們當成刺客格殺當場的大烏龍。

夕陽西下,黃昏中的書房內。

兩位夙年政敵,明珠和索額圖相對而坐。

他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嘆了口氣。

索額圖聲音滄桑道︰「聖上昏迷不醒,全天下的臣民一下子都沒了主心骨,我大清看著威勢隆盛,可今日方知這威勢全系于天子一人。」

明珠搖頭道︰「索大人何必妄自菲薄,國朝人才濟濟,堪用之臣若過江之鯽,只是今次事發突然,讓我們亂了方寸,勤王詔書不是已經派人送出去了嗎?靜候佳音便是。」

索額圖看著明珠良久不語,最終嘆息道︰「借明中堂吉言,但願盡快度過此劫。」

明珠頷首微笑回應,兩人再次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兩個爭斗多年的老對手,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終于真正地達成了暫時的和解。

「鄭逆自海上來,補給不足,縱然大軍劫掠四野,但圍取嘉興,必然耗費日久,為防萬一,必須堅壁清野。」

「杭州存糧廣積,民間藏糧更多,足以支撐全城一年之用,而反觀鄭逆輜重不足,久攻不下,到時勤王大軍一到,賊必不戰自退。「,馬哈達全身戎裝,一臉肅然地向諸位大人講解著他防御杭州的思路。

明珠和索額圖達成了和解,這「臨時內閣」少了許多掣肘,效率便提高了起來。

眾人很快批準了馬哈達的建議,大批清軍列隊出城,焚毀莊稼,遷移民壯,留下一片焦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