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東寧機

在上元節前妥善解決了東寧與呂宋間的爭議,雙方皆大歡喜。

完成了任務的菲德爾懷著輕松的心情看著面前充滿東方風格的慶典。

在逐漸熱烈的氣氛烘托下,菲爾德緩緩起身舉杯沖著鄭克臧鞠躬行禮,他行禮的姿勢講究,動作優雅,看著讓人賞心悅目。

「殿下,我代表烏爾塔多總督謹祝您在爪哇的事業發展順利,但我要提醒您,英國人都是可恥的偽君子,您與他們合作必須加倍小心。」

菲德爾毫不掩飾他對英國人的不喜,抓住一切機會挑撥兩者間的關系。

也就是今天法國人在場,不然菲德爾肯定要將法國人也加進偽君子的行列中。

鄭克臧沖他露出禮節性的笑容,同樣舉杯回禮道︰「多謝貴使的關心,還請放輕松些,享受節日。」

菲德爾聳了聳肩,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東寧上元節的慶典一直持續到深夜,一直等到最後一盞官燈熄滅後。

原本如大江大河的龐大人群分裂成無數細流支渠向大街小巷中流散。

喧鬧過後往往是寂靜,經過了漫長的春節和燈節。

民眾們數日間都沉浸在歡樂之中,已經支出和預支了全部的精力,等到上元節過後,所有人好似突然間萎靡起來。

官員們頂著黑眼圈上衙當值,商戶們打著哈欠開門營業。

只有農夫和工人們似乎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他們仍是如往日般揮灑著汗水,一刻不停地耕作勞動。

被鄭克臧親筆提名為東寧紡織園的大型園區內,彷照著東寧制糖廠的先例,劃分了不同的功能區域。

不同于東寧糖對工藝有很高的要求,紡織業是中國人做了千年的行當,造就了無數民間的行家里手,工藝門檻並不高。

另外,紡織業是結合機械進行生產的行業,對體力的要求並不像其他行業那麼高。

相反對耐心和細致有較高的要求,這也使得許多女工可以參與到其中。

戶部修建的東寧紡織園靠近生絲產地,同時海陸交通都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朝廷並未像經營糖廠一樣自己經營紡織廠,而是面向民間招商引資。

由朝廷提供場地,民間自主籌辦紡織工坊,只需向朝廷繳納一定的租金。

鄭克臧彷照前世產業園的模式,針對來紡織園落戶的紡織工坊們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引發了民間商人們的踴躍響應。

紡織園建成後不過小半年的時間,園區內一個個紡織工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紡織機的沙沙聲伴隨著工人們的談笑聲回蕩在園區內,一切都是那麼熱鬧,一切也都充滿著活力。

在最東側的紡織工坊內,許多工人圍成了一個圈,他們小聲地相互議論,不敢抬高聲音,生怕打擾到中間那人的操作。

這家紡織工坊的老板名叫劉之維,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商人。

他早年間就在承天府郊外開辦了一家紡織工坊。

只是隨著鄭經西征失敗退回東寧後,缺乏原料來源讓他的工坊難以維持,最終無奈倒閉。

自從鄭克臧引入並推廣了福建的桑蠶和棉麻後,他毅然決然地重操舊業再次在原址上重開了紡織工坊。

紡織園開始招商後,他仔細打听清楚了各項扶持政策後,再次果斷地做出選擇。

做事果決,從不拖泥帶水,這是他一直為之自傲的事情。

但劉之維此時顯然有些緊張,雖然工部的官員們將這改良過後的紡織機夸得天花亂墜,但到底好不好使他心里還真沒底。

想起這個新式紡織機的價格,他就一陣肉疼。

劉之維和圍成一團的工人們一樣,眼楮一眨不眨地看著中間那名工人操作著這新式紡紗機。

「動了!動了!」

「八個紗錠全都動了!」

「一次真能紡八根線,真是奇了這東西。」

眼見著自己的錢沒有打水漂,這新式紡紗機確實得用,劉之維興奮起來。

他此時充滿雄心壯志,腦海中早已勾勒出了自家紡織工坊做大做強後的美好景象。

東寧人口數量少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鄭克臧也常常為此感到頭疼。

但若換個角度,仔細想想人口少有沒有其優勢呢,勉強來說的話還真有一個。

那便是對新技術推廣的接受度較高,這里的新技術特指節省人力的新技術。

很簡單的邏輯關系,因為人口少,所以不會排斥節省人力的機器。

就拿紡織業來說,人人都知道珍妮機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紡織效率,進而節省了人力,成為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一項重要奠基技術。

但說到底珍妮機也並不是什麼技術迭代的高深機械,它被發明的過程也充分體現了這點。

一個英國紡織工看到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靈感迸現,將幾個紗錠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在第二天就造出了用能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

一個紡紗工,第二天就將此物改良了出來。

初始的珍妮機就是這麼簡單的機械,它的原理說白了就是將橫著的單個紗綻改為豎著的八個紗綻,所以效率一下子提高到原來的八倍。

但除了這位英國紡織工外,難道就沒有其他人想到這點而進行改良嗎。

答桉是有的,實際上類似于珍妮機的機械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

元代《王禎農書》上記載著長6米,寬1.5米,可以同時紡32個紗綻的紡織機,用人力或畜力驅動,一天可以紡出棉紗將近120斤,比珍妮機的效率還高四倍。

但可惜此物在明朝中後期便已失傳,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在英國引發了工業革命在中國便失傳了呢。

除了制度差異外,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勞動力飽和的中國古代不需要這種東西。

一個明末私營的紡織大廠便有上萬工人,請問若推廣使用這種提高幾十倍效率的東西,原本上萬人的工坊,只需要幾百人就夠了。

那剩下的人怎麼辦呢,沒有土地也沒有工作,那要不造反?

這也是古代中國官府不推廣重視這種節省人力發明的重要原因。

即便在英國,珍妮紡織機剛剛出現時,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很多紡織手工業者紛紛搗毀奪走他們飯碗的珍妮紡織機,迫使發明者哈格里夫斯一家流落街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