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臨危不懼,應急還是有些本事的。
這句話是朱璉對李綱的評價,趙桓也承認李綱這個右相能被朱璉縱容,他在國家危難之中是可以成為國之柱石的。
按照李綱的定計,趙桓在宮牆上當眾宣布,削李綱燕郡王爵為燕山候,貶李綱右相職務,撤鋼字軍欽命軍主將,發配塞爾柱督查西洋藩國商務。
頓時引發了皇宮外一萬余太學考生們的歡呼。
緊接著,試探性的他在宮牆上問鄭太後在不在?
果然,鄭憐玉就在城外。
送考的一些家丁,家卷都看見了。
紛紛讓出一條道路。
于是他緊急任命鄭憐玉為太學主考官。
滿足學子更換主考的要求。
接下來承諾未來朝廷政務不變,各路州府應以大朝會之計劃,全力改善交通,興修水利,擔負起讓百姓富裕起來的職責。
同時,他還嚴肅的警告參考學子。
此番不立刻進入考場,名字將會列入太學黑榜,終生不被錄取。
轟的一聲。
宮牆外的太學生簇擁著剛任命的主考官鄭憐玉,在門口禁衛們全力維持之下,涌進了汴梁皇宮。
鄭憐玉也上任不負李綱的推薦,一邊詢問各種考試細節,一邊謹慎巡查。
集英殿外,再次塞滿了考生和監考官,禁軍士兵。
趙桓的心里,卻空蕩蕩的。
準確的說,他被嚇到了,登上宮牆門口,一口氣說完,他知道自己腳都在抖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宋開國以來,可重文抑武,可從未有過一個武將,如李敬一般有如此的影響力。
自從自己回來,從未過問政務的皇太後現身集英殿,殺人,廢科舉相護。
緊接著,滿朝重臣追隨李敬和朱璉,宗澤腳步離京。
連學子們也罷考。
或許黃袍加身的太祖,也從未有過這等影響力。
他都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跟著學子的試卷一起回登州,
山東東路,乃是水師和靖字軍的老巢。
不管是靖字軍士卒還是水師官兵,都靠著李敬發了大財。
那些嗜殺成性的丘八,據說好多都只認將令,不認聖旨。
在朝廷中有如此聲望的李敬,會不會如昔日漢代霍光一樣,一言廢立君王?
百斤的李敬,九十斤反骨。
這狗日的,已經把父皇趕到臨安做山長去了。
據說父皇還時不時賣畫,貼補自己用度。
也難怪自己皇後,追著李敬去了山東,或許穩住他不讓他反,才是朱璉的真實用意。
趙桓越想越害怕。
集英殿外臨時的考棚,學子們考了兩天,連皇宮供應的飯食索然無味,趙桓也跟學子差不多,沒怎麼好好吃東西。
直到太學入學考試考完。
鄭憐玉走到了垂拱殿。
「上皇,學子考試試卷已封禁,今日洛陽和海邊均會有船只到汴梁,上皇是留在汴梁還是」
太學考試試題很雜,歷來都是朝中所有重臣一起集中批閱。
現如今,汴梁是沒有這樣的改題力量了。
只能船運登州。
「謝母後,勞煩母後操持,朕還是在汴梁等著,等著太學考試張榜!」
「人不能太貪心,得了千錢想萬錢,當了皇帝又想成仙,看看這個吧!」
該說的話,鄭憐玉已經在趙桓主動來找他的時候說盡了。
留下最新的一期復興報。
飄然而去。
這期的頭條居然是朱璉親自執筆文章,大宋創新的政治改革不動搖,號召各路,府,州,縣各級地方官員,民意代表,全力為構築一個更加繁榮強大的大宋而奮斗。
朱璉這是什麼意思,怕汴梁的事情,影響了大宋各地官府推進的工作目的?
或者是公開表明,帝後二人開始爭權?
生氣的趙桓還沒看完這篇文章,就把報紙扔到地上。
忽然發現北面還有一個很醒目的標題。
梁相解讀靖王實踐《橫渠四句》。
《橫渠四句》乃是聖人之言。
李敬一介武夫,武人已經在五代十國時候壞了名聲,他何德何能?還實踐?
強忍一肚子氣的趙桓,又撿起了報紙,繼續看起來。
編輯妙筆生花,細數靖康之難以後,百姓生活變化。
比梁揚祖現場提點更讓人看著有理有據,看的趙桓心驚肉跳。
從蜂窩煤爐,到鍋碗瓢盆,從靖康大陸運來的新奇農作物,到南洋便宜的稻米,西洋的棉線紡織的布匹。
李敬看似旁門左道一般的雜學發明。
已經滲透到大宋每一個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在復興報不厭其煩的鼓吹下。
影響到了醫學,工學,繪畫,書法等方方面面。
不止軍中,連全國各地哼唱的歌謠,都是從李敬哪里流傳出來的。
大宋,是宋人的大宋,不該寄望一君一相,當宋人中推選智者商量著來。
「這復興報吃錯藥了,也不看看如今李敬權柄滔天,連君王都忌憚,還在鼓吹李敬言論,毀我趙氏根基!」
報紙上的文章,仿佛狠狠的打了趙桓一巴掌。
抽掉了趙桓渾身的力氣,無力的把報紙扔到一邊。
他太低估了大宋靖康之後的變化。
連這麼重要的喉舌,也從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還想著壓制李敬,讓大宋權柄再次雲集在自己手上,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上皇,妾身請上皇安。」
鄭憐玉走了以後,趙桓也不知道在垂拱殿坐了多久。
然發現走進來的是朱慎妃,朱璇。
每次看到這張臉,他就想起在遭受金人的屈辱。
回到大宋以後,表面不露聲色。
其實趙桓一次都沒有主動找過朱璇。
從玉門關外翹首以盼,到逐漸心如死灰,朱璇知道趙桓嫌棄自己身子髒了。
回歸大宋的趙桓,已經不是昔日金國需要自己安慰的階下囚徒。
連兒子趙謹也因此不受趙桓待見。
「慎妃來了!」
都說一夜夫妻百夜恩,朱璇比朱璉更早進入太子府。
盡管之前來見趙桓就有心里準備,可听到世間最冷漠的聲音,還是冷的朱璇打了一個寒顫。
「妾身想辭位,最後一次懇求陛下,想讓上皇給謹兒封王,分封海外,上皇不喜我等母子,妾身願意陪著瑾兒前往海外封地!」
昔日找趙佶出面,跟趙柔嘉爭奪皇位。
朱璇失去了堂妹跟自己十余年的姐妹感情。
眼下朱璉看著她們母子,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完全沒有昔日找她商量,等趙柔嘉做膩了皇位,傳位趙瑾的語氣。
連很多朝臣,見到她,也如躲瘟神一樣。
讓朱璉渾身涌起無力感。
趙桓的回歸,讓她看到希望,卻更絕望。
冷漠的趙桓,讓她只想躲的遠遠的,把趙謹也帶走,不要卷入趙桓身邊這無妄之災中。
「英國公趙楒都還未封王,瑾兒封王急了點吧,等他長大以後再說,至于你辭位,朕不允!」
在趙桓看來,朱慎妃放出皇宮,有害無益。
她的顏色盡管不如朱璉,可兩姐妹有三分相似,哪怕北狩歷經屈辱,也在她臉上沒有看出風塵。
若是放出宮去,去了西洋,她不顧廉恥找個藩屬國主嫁了?
趙桓都不知道自己會會怒火攻心。
不止是朱璇,會寧府被李敬救回來的太子夫人,回國後他一個都沒踫過了。
他卻沒有輕易的嫡貶她們。
如同趙瑾的存在,是對趙柔嘉一種天然的鉗制。
他現在還不想丟了這把利刃。
「謝上皇!只要上皇心有謹兒,妾身就知足了!」
朱璇悔死了,她萬萬沒想到,趙桓回到大宋,會跟北狩時候判若兩人。
帝王妃子,失去了恩寵,什麼都不是。
倒是朱璉,李敬,行事方寸有度,臨海居處處都透出濃濃的人情味。
她給趙桓施了一禮,出去就去找來京城看科考的兒子去了。
她下定了決心。
回登州,好好給朱璉和趙柔嘉認錯,道歉。
讓趙謹給她們母女承諾,永遠不染指帝位。
汴梁的皇宮,不止是朱璇覺得冷。
趙桓自己也覺得冷的嚇人。
倒是臨海居一片其樂融融。
一個個昨夜的牛肉火鍋沒有吃過癮。
中午又跑來臨海居,瓜分水師從靖康大陸那邊一路鹵煮回來的牛肉。
「太後,去年的太學生,有人提議朝廷增設一部,畜部,引導和督促地方,飼養各類牛羊,家禽,尤其是我大宋東北,正北疆域都有大量的牧場,微臣觀遼東建立了很多羊毛彷制成線,做毛氈,做妮子,處理皮革的工坊,章丘李家甚至開設了女乃粉廠,讓牧民收集牛女乃,羊女乃制作女乃粉售賣。微臣覺得,增設一部有些夸張,倒是三司多一個畜桉,合適!」
黃燦也喜歡吃肉。
不管是牛肉,羊肉,豬肉,魚肉他都覺得香。
冀北到遼東,遼東沿著遼河平原向北,到處都在分段構築鐵路。
登州出產的柴油機,做成了拖拉機,也在遼東試驗大面積耕地,拉運貨物。
依托鐵路和公路,黃燦覺得畜牧業大有可為。
「黃卿家所言有理,大宋光是我等百官吃上肉,不算是盛世,若是百姓也能家家戶戶頓頓有肉,那才是肉眼可見的治國成就!」
本來準備答應黃燦的請求,又看了一眼李敬,朱璉連忙把話止住。
「畜部是遲早要設立的,鼓勵百姓養牛,養羊,各種牲畜,要選育優良品種,讓各地穩定生產,還要培養獸醫,監控牲畜生長情況,不要讓病害牲畜混上了餐桌。除了這些,還要讓人去研究人工養殖魚類,水師目前在江河湖海的捕魚量很大,隨著船只增多,人口增長,一旦過度捕撈,到時候市場上不夠了,麻煩會隨之而來。」
其實大宋目前水師航行的地方,好多都是天然的漁場。
捕捉的魚都不值錢。
養魚並不劃算。
當前最大的矛盾是遠航的船只,不能把鮮活的魚帶回來,路上就死掉,爛掉了。
李敬知道壓縮機的原理,卻合成不出制冷媒介。
沒有凍庫,遠航的船只就無法運回冰鮮魚類海產。
倒是螃蟹,龍蝦之類的不容易死。
在市場上價格也極高。
至于人工養殖,都是在天然水域撈小魚,然後放在池塘里養大而已。
在他看來,人工養殖是遲早的事情,大宋完全有能力找一些對此感興趣的人,去江河湖海對各類魚繁殖的溫度水文情況進行記錄,然後總結出人工繁育的方式。
「趁我老頭還有些精力,三司也算是富裕,我這就去安排,不僅漁業,畜牧業,我看就連蠶桑,果樹,鹽業,堿業,都要照靖王所說,未雨綢繆的開始建立優良品種的繁育!」
「所以我說嘛,梁相說的有些過了,造福百姓事情,百官都在努力,不能把成就歸咎在我一個頭上!」
今天的報紙,是朱璉守著刊印的。
從玉門關回來,喬淑雲請了假,說要去西洋蹲點,實地收一些西洋士兵切身經歷的戰爭作為稿件,跟著商船就去了西洋。
如今臨時執掌編輯部的是孔令白。
喬淑雲臨走時候送給李敬的禮物,李敬睡完了才知道半夜模進去睡錯了人,這位昔日艷動京城的王妃,在河東被營救了這麼久,誰都瞧不上,盯著李敬,知道他好多破事。
熱情的讓人有些難以招架。
不過那個立場如喬叔雲所料,管他誰和誰斗,靖王永遠是正確的。
回想起今日的報紙。
除了謝朱璉之外,李敬模了模頭,看來要抽時間去肉償。
接下來,黃燦跟朱璉請假,不隨行西洋,他也沒有听清楚,只不過熟悉李敬的黃燦可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李敬,讓他把如何去做這些人工繁育的事情,幫他梳理一下,至少面對問題的時候,下面辦事的人,不會走太多彎路。
李敬也沒有避諱,當著朱璉和趙金兒,趙玉盤他們,就開始解釋了很多各種動物繁殖方式,生殖器官,精子卵子的結合常識。
宋代根本沒有精子和卵子這個概念。
臨海居一群成年人,听見李敬詳細講述這些原理,一個個猶如初中生上生理課。
听的太後,長公主的們面紅耳赤。
羞憤的一個個想走,又想挖個洞鑽到地下。
甚至趙玉盤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也捂鼻而走,臉上燙的可以煮雞蛋了。
身後的女官,旁邊的朝臣,也臉色潮紅,紛紛豎起了耳朵。
倒是一邊看著書記官記錄的黃燦听完,嘖嘖的感慨。
「這些都是你師父教的?」
「啊!難不成黃公還以為我自己體會發現的?」
「我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