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百三十三章 饑餓面前,什麼都是白扯

守備府里,張輔正在看著一封密信。

這是隨著聖旨一同送來的,至于寫的人是誰,不言而喻。

這信上寫著,朱祁鎮很是掛念在乎這些年被擄走到草原的大明百姓,希望張輔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與各部協商,朝廷可以出些金帛糧食,盡可能的解救出大明百姓。

當然,若有蒙古各部來投,大明一應接受,這樣才能彰顯上國風範。

除了這件事,對于瓦剌俘虜,聖旨上寫著寬大處理,只誅大惡,來去自由。

願意留下的,我們歡迎,想要離開的,我們歡送。

而在這密信之中,朱祁鎮特地提及個詞︰為我所用。

張輔何等精明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了陛下的真實意圖。

什麼叫趁著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是什麼?

陛下的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了,這機會自然是是瓦剌大敗,各部損失慘重。

大明,趁著這個好時機,當出兵草原。

出兵草原干嘛?

當然是為了救回大明百姓。

能自個拿回來的,難不成真的要拿銀子去換?

真要是這麼做,那恐怕是天字號的大傻子了。

不把銀子當銀子,這是要遭雷 的。

至于草原上的各個部落怎麼來投?

那就簡單了,辦法很多啊。

有人你的牛羊殺光,搶光你的糧食,你說說你怎麼熬過這個冬天?

那不就剩下來投奔大明這條路了?

當然了,這些事,不能放在明面上,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大明天子與大明的國公,怎麼能做這樣的事呢?

張輔清楚,自己要在離開回京之前將這件事辦妥。

張輔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人選。

紫荊關守備陶謹。

張輔只是簡單了點了幾句,陶謹已經心領神會。

第一件事,好辦,容易辦,他也很喜歡辦。

殺人,是很有必要的。

你不殺人,人家就以為你好欺負。

震懾對方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們面前砍下他們同伴的人頭。

這一點,大明和草原都深以為然。

誅殺所謂的大惡之人,只要兩步。

第一步是確定標準,這一點,張輔定了。

第二步,就是把人找出來。

只不過要想從三千來人里找出符合標準的,還是很有難度的。

而且想要指望那些瓦剌人配合,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輔用了個簡單粗暴的法子︰餓。

整整兩天,一滴水,一粒米都不給這些瓦剌人。

很快,瓦剌人就受不了,出現了躁動。

在殺了幾個想要帶頭鬧事的之後,剩下的瓦剌人只能是乖乖的忍饑挨餓,心里罵著漢人。

兩天水米未曾未曾沾牙,三千來人幾乎人人渾身無力,成了軟腳蝦,有些體弱的,甚至暈了過去。

明軍這個時候將他們驅趕到了校場之中,陶謹已經在台上等候多時了。

陶謹身側,放著十幾籠已經蒸好的蒸餅。

這些瓦剌人到了校場,第一眼就看見了蒸餅

,就挪不開眼楮了。

這些人早就餓急了,眼楮里放著綠光,貪婪著看著這些蒸餅,一刻都沒離開。

很多人喉頭蠕動,不自覺的吞咽著口水。

饑餓,使他們連恐懼都拋之腦後。

陶謹讓通譯告訴他們︰他們中間,凡是虐殺,欺辱大明將士,百姓者,即為大惡之人。

大惡之人,要為大明服徭役三年,用以贖罪。

至于其他人,陛下聖恩,寬大為懷,不予追究。

可以說,張輔制定的這個標準已經很松了。

若是加上掠奪財物這類的,那就不叫只誅大惡了,那就是直接殺俘了。

恐怕這里面除了幾個女圭女圭,其余的都是死有余辜。

陶謹特地強調,這些蒸餅,只有那些主動檢舉揭發的人才有份。

這檢舉,須得說出時間,地點,何時在何處做了何事,防止有人瘋狗亂咬呢。

整個校場鴉雀無聲。

瓦剌人也是人,也要臉,畢竟誰也不想做叛徒啊。

尤其是在漢人面前。

陶謹一點都不著急,他相信很快就會有人願意做第一個人。

在饑餓面前,什麼都是白扯。

很快,有人做出了選擇。

當第一個人做了表率,拿著蒸餅狼吞虎咽之時,整個瓦剌人群,瞬間如同開閘的河流一般。

人人絞盡腦汁,爭先恐後揭發自己知道的人,就為了換到一個蒸餅。

嘴里吃著蒸餅,心里自我安慰︰沒事,就是揭發了,漢人也不是要他的命,只不過讓他干上三年苦力而已,沒事,沒事。

很快,七八百人被提了出來。

他們好像認命一般,苦力就苦力了,好歹能有口吃的不是?

再說了,等找個時機搶匹馬逃了,以後還來搶你們,殺你們。

陶謹露出一絲微笑,他帶兵多年,哪里不知道這些人想的什麼。

干慣了殺人放火買賣的人,你指望他從良,可能嗎?

陶謹讓人抬了幾籠蒸餅放在他們面前。

這些人一擁而上,瘋搶起來。

陶謹也不急,老話說的好,送人上路,斷頭飯總得有不是。

等他們大吃特吃的時候,陶謹示意之下,一隊隊步弓手出現在了校場,將他們團團圍住。

這些被圍住了瓦剌人立馬明白了明軍的企圖。

這哪里是讓他們干苦力,這分明就是要他們的命。

這些窮凶極惡的人,哪個又能甘願坐以待斃?

只是身無一物的他們,兩輪箭雨下去,不管是跪地求饒也好,殊死一搏也罷,最後的結果,都是人人身上插著幾根羽箭,不是死的不能再死,就是彌留之際剩口氣了。

接著,一隊士卒嫻熟的上前補刀,回收羽箭,割下人頭。

人頭先是用石灰腌起來,接著分給這個關口,掛在關口之上,以儆效尤。

至于一地的尸體,自然是由這些已經嚇得抖如篩糠的瓦剌人來處理。

這世上哪有只吃飯不干活的美差,瓦剌人抬瓦剌人,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再說了,這樣還能讓他們多漲漲記性,加深一下印象。

經此以後,這些瓦剌人溫順了許多。

或許,是因為刺頭基本上摘得一干二淨的緣故。

陶謹很愉快的欣賞著這一出好戲。

至于這里面有沒有無辜冤枉的,想來應該有的。

不過那重要嗎?不重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