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二五章 奏對太後

不覺中,七日過去。

其實王宵一兩天就能擬出初步方桉,但是他知道,一件在別人眼里難如登天的事,你輕而易舉的做完了,別人會怎麼想?

能者多勞啊!

機關里面,不怕能力不行,就怕耳根子軟,不會拒絕別人,七天的事情一天做完,那完蛋了,除了做牛做馬,沒有第二條路走。

一天事情花七天做完,其實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態度,態度壓倒一切!

這七日來,王宵埋首桉櫝,通宵查找資料,每日只睡兩三個時辰,熬的眼楮都紅了,讓人越發的同情他。

有一些老翰林看不過眼,自告奮勇來幫忙,被他婉拒。

這落在旁人眼里,是一人做事一人當,講義氣,更加對他有好感。

宮中與北靜王,也在關注著王宵的舉動。

這日,王宵擬了初稿,找到那幾個願意幫他的老翰林,都三十來歲了,因性情剛直,在仕途上一直沒有起色。

「錢大人、穆大人、苗大人、江大人,早上好!」

這四人中,錢大人名錢進,任翰林侍講,正六品,另三人分別是穆時遜、苗汝貞與江有洄,任檢討,從七品。

王宵持著草稿,拱手施禮。

「王大人準備的怎樣?」

錢進關心的問道。

「擬了初稿,想請幾位大人幫我把一把!」

王宵遞上初稿。

「哦?」

四人相視一眼,拿過初稿看去。

這一看,漸漸動容,又夾雜著震驚。

「好哇,王大人竟能別出蹊徑,若是此事成了,剩下之事將順水推舟。」

錢進捋著胡須,目中泛出奇光。

王宵大體參照了嘉靖的步驟,嘉靖把太宗朱棣升格為成祖,而本宗太朝,雖然沒有靖難之事,卻也是藩王出身。

因太祖在位不足十年,國朝根基不穩,外有邊將勾結四夷叛亂,內有權臣只手遮天,第二代皇帝身體虛弱,登基三年便駕崩,年幼皇帝淪為了傀儡,江山有傾覆之危。

幸太宗巧施手段,掃平權臣,又領龍衛,削平不服,文治武功,赫然于世,經歷與朱棣有高度相似,因此王宵奏請,尊太宗為成祖,配享上帝。

太宗是繼承太祖的第二代皇帝,地位低于太祖。

而成祖是再造河山,與太祖並列為二祖皇帝,幾乎可與太祖平起平坐。

以太宗收拾太祖留下的爛攤子來看,確有再造河山之功。

更重要的是,對于太宗的後代而言,太宗力挽天傾使得本脈子孫享有帝位,故而抬高太宗在太廟的地位,可讓以藩王身份繼承大統的先帝,贏得以太宗後代為主的宗室王爺的支持。

尊太宗為成祖,沒有人敢反對,如此一來,九廟中空出宗位,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後續運作,為興安皇帝進謚,移入太廟。

「四位大人也認可?」

王宵微笑著問道。

「如此奇思妙想,不愧是狀元郎吶!」

江有洄連連點頭。

王宵道︰「既然皆認可,想來應是無礙,我也可放心騰抄,不知四位大人可願具名?」

「什麼?」

四人滿臉的不敢置信之色。

還有把功勞分給別人的?

王宵誠懇道︰「尊太宗為成祖,只是雄關漫漫第一步,後續還有諸多難關,我年幼識淺,不堪當此大任,故請前輩助我,不過此事絕無可能一帆風順,前輩們若有為難處,我也理解。」

氣氛突然沉默!

王宵說的在理,其實把興安皇帝移入太廟,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太後有沒有決心,有沒有與朝廷力爭的實力。

而太後勢弱,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所以才凶險重重。

可是回想自己,一把年紀了,一事無成,誰願意在翰林院當一輩子的窮翰林?

這是一個搏取天功的機會。

成了,從此平步青雲,奮流而上,光宗耀祖。

敗了,也不至死,最多罷官回老家當鄉紳,把精力放在培養下一代上。

「既然王大人相邀,本官舍命陪君子便是!」

穆時遜現出凜然之色, 一點頭!

「好,王大人的情,本官承了!」

錢進又與諸人相視一眼,哈哈一笑!

……

文稿呈給衛淵,衛淵越看,眉心擰的越緊,他也是官場老手,王宵這番操作不難理解,是扯著太宗皇帝的虎皮當大旗,內閣必然通過,沒有誰會傻到和太宗皇帝過不去。

‘好小子,倒是小瞧你了!’

衛淵眼底寒光一閃,便批示,呈遞宮中。

內閣和唐代政事堂的最大區別是,後者可以自下而上的接收信息,前者卻不行,章奏由通政司呈交司禮監,司禮監挑選重要的,讀給皇帝听,皇帝認為需要處理,才會發內閣票擬,沒有價值,或不急于處置,留中不發。

而翰林院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擁有直接上奏權。

「黃錦,你說說是什麼意思?」

太後畢竟年輕,看不透里面的彎彎道,轉頭問道。

黃公公略一沉吟,便道︰「或許王大人是想先騰個位出來,再著手安排興安皇帝,奴婢以為,此法確妙。」

太後尋思了片刻,大體理解了王宵的思路,隨即目光投注在了附簽的四人名字上。

黃公公輕聲道︰「娘娘,這四人都是不得志的老翰林。」

「性情如何?」

太後不經意的問了聲。

黃公公心知太後可能要提撥這四人了,卻仍是提醒道︰「應是 脾氣,不合群,才多年未得升遷,不過如論起才學,入了翰林院,又有哪個差?」

「嗯!」

太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喚道「宣王宵,朕要問問他!」

「是!」

黃公公施禮退去,著人把王宵傳來。

不片刻,王宵來了,眼圈泛紅,神情疲憊,但精神比較亢奮。

「臣王宵,叩見太後!」

王宵下跪施禮。

太後看的暗暗點頭,這才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當然,太後不會表現出來,略一抬手道︰「不必多禮!」

「謝太後!」

王宵起身。

太後問道︰「王宵,給朕說說你這折子。」

王宵道︰「臣翻閱典籍,看到太宗皇帝的事跡,真乃挽天傾之功,豈一個宗所能概括,非得尊為祖才能畢其功績,進而有了靈感。

如今先帝神主尚在祧廟,實大不妥,可移出祧廟,祔太宗廟缺。」

「哦?」

太後和黃公公相視一眼,這劇本不對啊,不是要說要移興安皇帝麼。

太後自持身份,不便詢問,黃公公問道︰「興安皇帝如何安置?」

王宵道︰「興安皇帝牽扯太大,目前一動不如一靜,祔廟一事,可先易後難,臣的意思是,將太宗尊為成祖,內閣不敢阻攔,進而為先帝議定廟號,祔宗廟,待得時機成熟,再于宗廟邊建新廟,遷興安皇帝。

將來皇上親政之後,應由皇上下旨,祧出一主,祔興安皇帝于宗廟,此事急不來,否則極易使朝廷內部不和,臣請太後明鑒!」

太後現出了深思之色。

關鍵是,不論先帝,還是現在的小皇帝,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聲望也不如祖輩,而興安皇帝祔廟的最大阻力來自于文官,因為與儒家禮法相悖,所以在勛貴集團步步相逼的情況下,實沒必要與文官斗個你死我活。

事實上皇權的最大威脅從來不是文官,文官的理想是聖天子垂拱而治,擇賢良治天下,文官只會將皇帝架空,這是一個緩慢而又長期的過程,一旦強勢君主繼位,極可能逆轉局勢。

相對而言,勛貴集團的威脅更大,他們是隨太祖太宗打天下那一撥人的後代,我家祖宗出力出命,天下也應該有我家一份,這和文官集團是完全不同的性質。

王宵身為文官集團一份子,也有打壓皇權的意願,只是不表現出來罷了。

「嗯~~」

許久,太後點了點頭︰「卿所言甚是,為先帝議廟號與祔廟也一並交由卿了。」

「這……」

王宵卻現出了為難之色。

「哦?」

太後看了眼黃公公。

受限于見識與教育水平,太後與文官相處時很吃虧,眼下也模不透王宵的意思,偏偏王宵是典型的文官處事風格,話不說透,看破不說破,一切盡在不言中。

太後不會表現自己的無知,把黃公公拉來擋槍。

黃公公也是心里暗罵,他也不明白啊,只得道︰「王大人,是否有為難之處?」

王宵向太後道︰「為太後分憂是臣的本份,但天下事不應歸于臣一人,而是由天下人分擔。」

話點到了這個地步,除非是真傻,太後立刻明白過來。

大周有多少帶品的官?

恐怕吏部都說不清!

這其中,哪怕一百個人里面有一個領會了王宵的意思,都會迫不及待的上奏,請議先帝廟號,並祔廟。

旁人一看,必洶涌跟進,進而形成大勢,誰都阻擋不了。

太後也是操弄輿論的高手,不禁暗道了聲高明,對王宵看的更順眼了。

「黃錦,听到了吧?」

太後轉頭問道。

「奴婢懂了!」

黃公公道︰「將太宗尊為成祖之後,可緩一緩,觀天下人反應。」

太後又道︰「去搬個凳子來,賜給王宵坐。」

「太後,這可使不得!」

王宵忙推辭。

黃公公笑道︰「王大人,太後賜你坐你就坐,太後可不喜歡拖泥帶水吶!」

已有機伶的小太監搬了凳子過來,黃公公接過,親自送去。

王宵稱謝落坐。

------題外話------

謝謝好友Arvin_crf、好友六藝_與好友毛文擇(多多)的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