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也需要運動
鳥類是一種極愛運動的動物,在自然界中它們不停地飛翔、跳躍,使全身的肌肉和器官得到鍛煉,從而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抗病的能。
如今,鳥兒被籠養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運動的煉力機會極少,有不少家庭飼養的籠鳥過于肥胖,它們行動遲緩,不愛鳴叫。這些胖鳥缺乏優美的姿態,稍微飛兩下就氣喘吁吁。而且它們飲水量過大,肛門污穢。對此,有些養鳥者認為,胖些無所謂。他們既不找原因,也不改變飼養管理方法,以致籠鳥逐漸呈現出呆滯狀態。輸卵管也被脂肪塞滿,產卵能力減弱、甚至喪失。還有些導致肝髒破裂、動脈硬化等疾病,在跳躍、飛動或由于受驚嚇會突然從棲架上摔下死亡。籠養鳥缺乏運動,脂肪代謝容易發生紊亂,造成鳥體皮下和月復部脂肪聚積。
加強籠養鳥的運動是保持觀賞鳥健康的一項措施。為了鳥的健康,加強鳥運動我們不可忽視。加強籠養鳥運動的方法很多,可以在鳥籠內安裝秋千式的小型棲架讓鳥以在籠內跳躍來加強運動,我們還可以在遛鳥時加大擺動幅度,讓鳥得到鍛練。對于那些肥胖的鳥必要時控制總飼料量,使籠鳥因饑餓感而增加活動量。
如何讓鳥運動
溜鳥(也稱「沖鳥」)是一種極簡便的加強鳥運動的方法。方法是:每天清晨5∼8點或下午2∼3點(夏季不遇)或傍晚提著鳥籠散步,鳥籠罩上籠衣,一邊走一邊前後稍微擺動鳥籠,使鳥頭尾時仰時俯,雙翅時張時合,全身肌肉有規律地收縮、放松,使其在搖晃狀態下,保持平衡,得到鍛煉。加強鳥爪腿部肌肉的力度,使其爪握杠有力,同時也可壯大鳥的膽量。在溜鳥過程中還可呼吸到新鮮空氣,對籠養鳥保持健康、防止過肥具有重要的作用。
溜鳥的地點宜選在樹木豐茂、群鳥爭鳴處,如公園或郊外的山林。邏鳥的地點最好經常變換,以引起鳥的興奮。如果能選定3∼5個地點作輪換,將會更有利于遇鳥活動,最理想的遇鳥地點應是闊葉林與竹林,其次是公園與曠野,在城市帶到林蔭道上邏鳥也行。
野鳥籠養的初期知識
1.給予安靜的生活環境
開始時,可養在畫眉板籠中或用布、紙將籠的三面遮住,以減少光線的刺激,不使鳥有惶惶不安的感覺。如經這樣處理仍煩躁不安,可將其兩翅飛羽用線縛住,使其不能展翅飛跳,以減鳥的活動和體力消耗,並防止撞傷。有些鳥因飛羽較長,體又瘦小,飛羽經扎後,隨著跳躍其兩翅會翻轉入月復下,從而無法站立和活動。可將其一側飛羽全部拔去,待它再長齊時,已基本馴服,就不必再扎羽。
2.人工填喂
人工填喂時,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指和手掌握住鳥體,食指和拇指分別掐住鳥嘴兩角,並用力于上喙。再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掐住鳥嘴下喙將嘴掰開,然後急速將左手食指與拇指從嘴角處插入鳥嘴,使鳥嘴不能閉合,並用右手取蟲沾一些清水,填入鳥嘴深處,注意不能填在舌後的氣管開口內。然後松開左手食指、拇指,使鳥嘴閉上,鳥就能將蟲吞咽人囊。
3.揩試羽毛
用軟布沾水,順著羽毛揩去污漬。揩洗後,將鳥置于避風處,不使受驚。
4.單只飼養
野鳥馴養,一般單只分開飼養較好,不宜幾只混養于一籠,因為這樣無法掌握它們吃食的情況,也容易相互干擾。
糾正籠鳥偏食厭食
由于飼養管理不夠科學.籠鳥偏食是經常發生的.長期下去,會因營養缺乏而引起疾病。
鳥類偏食,主要是飼養方法不正確所致。例如,畫眉鳥的日常飼料是以蛋米為主.少量補充一些蟲戶.由于養鳥者愛鳥過甚,喂食蟲子偏多,日久以後,畫眉則愛吃蟲子而少吃蛋米。因少吃蛋米,飼養者又怕鳥餓死,因此又不得不多喂蟲,結果這只畫眉就偏食蟲子了。芙蓉鳥也有偏食白蘇子的習慣,由于飼養者偏愛,平時多喂白蘇子,結果芙蓉鳥就不吃黃粟子,而導致軀體過肥,這樣既不會鳴叫,又不會繁殖。
對偏食的鳥類首先找出該鳥偏食什麼?不愛食什麼?然後下決心給予糾正。例如,芙蓉鳥偏食白蘇子,而不愛吃黃粟子,養鳥者為了糾正這種惡習,應把日糧全部改為黃粟子。開始的第1∼2天,芙蓉鳥會拒食,或者僅吃少量的黃粟子,但到第3∼4天,因饑餓而不得不取食黃粟子,這是一種強制性糾正偏食法。其實饑餓1∼2天不會對鳥有何傷害,關鍵在于要有飼料供應,並保證有飲水。待芙蓉鳥習慣吃黃粟子以後,再按比例配上白蘇子。一般中、大型鳥類偏食昆蟲,可以用強制性的辦法來糾正。
畫眉鳥如果偏愛吃蟲,你不給它吃,兩三天後就能得到糾正,以後再按正常的比例給予飼料和蟲吃。但對小型鳥類就不能用強制性的方法來糾正,例如繡眼鳥,你如果不給它食蟲,一兩天內它就會松毛消瘦,4∼5天就會夭亡。當你發現繡眼鳥開始松毛時,就應馬上采用野生鳥上食的辦法,飼喂蟲漿加濕粉,並逐漸減少蟲漿的比例,直到正常給食。
食谷類鳥易偏食白蘇子、麻籽等脂肪性詞料,時間一長會造成脂肪過多癥一般也可采用強制性的辦法來糾正,就是只喂給谷類飼料.不喂脂肪性飼料但是對黃雀的偏食就不能馬上斷白蘇子換成粟谷,否則兩天內黃雀就會松毛,當你發現時為時已晚,或已經死亡。所以對黃雀只能慢慢地減少脂肪性飼料,逐漸增加谷類飼料。總之,糾正鳥兒偏食,要因鳥而宜,不能千篇一律。
遇到鳥愛挑食.不吃補充添加的礦物質和其他營養時,也可采取強制辦法,在鳥饑餓時,只給它不愛吃的料,直到習慣後才能喂給含有墨魚粉、石膏粉、黃豆粉和熟蛋黃等拌和白勺混合飼料。
籠鳥厭食主要表現為不肯進食或甩食,厭食的鳥大都喜歡甩食,有時將食罐內的食料全部甩空而不願進食。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方面可在食罐內放人一粒彈子用來防止籠鳥甩食,另一方面要檢查一下平時食料搭配是否全面,是否合理。
有些鳥因脾性較大,在籠中發「火」時,會把飼料啄扔得滿籠都是。對這種鳥要采取勤加少喂的辦法,既不讓它挨餓,又不讓它浪費。
外出時怎樣安頓籠鳥
早出晚歸上班族,上班前應當把籠布前門揭起,掛到有人來往的地方,讓它多接觸人和熟悉各種嘈雜的聲音。晚上下班後再把籠布蓋好,讓它睡覺休息。這樣養成習慣就不會使它生活規律晝夜顛倒了。否則,它會白天蓬毛閉眼休息,晚上鳴叫起來。
出門旅游,小鳥放在家里怎麼辦?如果是兩三天,可給小鳥多放一些飼料和飲水。如果是五六天以上時,可寄存在鄰居或親友家里。如果寄養在朋友家里或帶上小鳥都不方便,最好使用自動給餌器和自動給水罐。出門旅游前,把鳥籠放在灶間的自來水斗里,鳥籠外面放兩只飯盒,一只裝滿小米,一只裝滿水,裝水的飯盒放在水龍頭下面,把水龍頭調節到滴水珠的狀態,保持不斷有水滴入飯盒,這樣就不怕水干掉,水斗里有排水孔也不怕水溢出。就這樣離家十天半個月也不要緊,嬌鳳鳥完全能夠自己管理自己,籠里的東西吃完了,就到籠外吃,生活得十分安逸。
有些養鳥者與鳥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外出時也喜歡將鳥帶在身邊,這時應用小一點的鳥籠,以減少鳥的活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減少鳥的活動量,減少代謝,避免由于車、船顛簸嘈雜使鳥受驚亂撞而傷體。鳥看到陌生的景色會興奮得不停地啼叫,所以要把鳥籠蓋住,遮擋住鳥的目光,它就會安靜下來。鳥類新陳代謝旺盛,不耐饑渴,途中需保持充足的飼料和飲水,還要注意通風透氣,以免將鳥悶死。
鳥的壽命
許多的愛鳥人都有共同的疑問,我的鳥可以活多久?當我的鳥年紀漸長時我又該如何照顧它們?影響鳥類健康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以食物、環境、運動、以及和飼主之間的關系是較重要的因素。
鳥的壽命︰動物的壽命都可以用三種方式來表示︰可能壽命、最長壽命、平均壽命。
一般小型鳥的可能壽命大約是5∼10年;阿蘇兒這樣的小鸚鵡大約是8∼12年;雞尾鸚鵡約有15∼20年;亞馬遜等中型鸚鵡是20∼50年;至于金剛和巴丹這樣的大型鸚鵡是30∼60年。但不幸的是,若是將早夭和病逝的鳥都計算進去,阿蘇兒的平均壽命大約只有2年,而大部份的鸚鵡也只有十年左右。
多大的年紀才能算是老年鳥呢?一般的算法是大型鸚鵡在10∼15歲的時候,小型鳥大概5∼7歲以後就可以稱為老年鳥。另一種方式是看它的生理狀況︰行動開始變的遲緩,羽毛漸漸失去光澤,體重減輕,對食物的偏好改變。像以上的情況就是鳥兒慢慢變老的征象。
影響鳥的健康因素︰
食物︰食物的品質對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鳥類須要不斷的進食維持體力。鳥兒正常需要的食物包括混合的種子、谷物、新鮮的水果、蔬菜、綠色植物;有些鳥可能還需要陶土、細沙、牡蠣殼之類的添加物或另外的營養劑。同時要注意避免給愛鳥吃一些含鹽、高卡路里而缺乏營養的食物。有些人喜歡給愛鳥分享一些東西,這絕對是有害無益的事。這個原則不僅適用于老年鳥,對年輕的鳥也一並適用。
生活環境︰新鮮的空氣、充足的運動、定期洗浴、干淨且衛生的環境、很多的游戲時間。借著飼主的寵愛及陪伴所營造高生活品質,能使得愛鳥身心健康。或許我們沒辦法給它完全自然的家,但是高品質的生活可以使鳥兒比在野外活的更久。
其他︰當愛鳥年事漸長之後,一些慢性病也可能會出現如心髒病、肝硬化、關節炎等,所以對它的身體狀況要多加注意。它們的反應也會變遲鈍,您要多花些耐心去照顧它。只要細心的照顧,您的愛鳥一定會活的很健康、開心。
鳥體整理
長期生活在籠內的鳥易折傷羽毛,又因運動不足,爪、喙失去磨煉機會致使爪、喙增長,或因羽毛被糞沾污形成積垢。
(1)修爪︰鳥在籠內生活,失去與砂礫、土壤、樹木等的接觸,使爪磨損減少,造成爪過長,影響鳥活動或站立,過長的爪有時還會插入籠的縫隙而折斷脛骨或腳趾。一般超過趾長l/3的爪或已向後彎曲的爪需要修剪。修剪時要用鋒利的剪刀,在爪內血管外端l一2毫米處向內斜剪一刀,剪後用指甲銼稍銼幾下。
(2)修喙︰有些鸚鵡和交嘴雀會因長期缺少對堅果的磨咬,而使喙尖延長而過分彎曲,妨得吃食。一般用銼將過長部分銼去即可。
(3)羽毛整理︰鳥因活動或捕捉時不注意,使其飛羽或尾羽折斷而殘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若待每年一次自然換羽來長齊。就得等很長時間,而影響觀賞。為了使鳥羽盡快長齊.可采用人工拔羽促使新羽形成。拔羽時左手握住鳥體,並用食指捏住要拔的羽毛,用猛力向外拔除,用力方向要與拔的羽毛基部垂直。不能向上或向下搖晃.否則羽基組織會受傷。如要拔的殘羽太多,超過5枚的不能一次拔完,要隔2天再拔一次,一次拔得太多,會使羽基部組織受傷太甚;如已臨換羽期則一次拔完無妨,拔羽後要注意營養,不能受風寒。一般經4∼5周新羽即能長成,有的鳥羽色素構成來源于飼料,應予補充色素飼料.否則新羽色素便會變淡。
(4)羽,趾的清洗︰有時鳥的羽毛與趾部儀依賴水浴還不;能達到清潔要求.這就需要飼養者幫助清洗。清洗時左手握鳥,尾朝手指方向,將欲清洗的部分浸入水中.右手用棉花或軟布將羽或趾上的積垢逐漸擦去。洗畢要用干布將濕羽吸干後再將鳥放回鳥籠。
3.鳥的繁殖
首先要先選好鳥,這樣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挑選親鳥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挑選的親鳥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小,太老不能生育,太小則沒有繁殖後代的經驗,小鳥容易死亡。
必須身無殘缺,腳趾齊全,無月兌羽現象。
買回家後關入籠內並掛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巢具,然後再在巢具內放如各種孵化用的東西,如:棉花、木屑、報紙、干淨的紙巾、干草、縴維等。而這些要根據鳥的需要來定。
為了讓鳥及時發情可做蛋小米給鳥吃,但要注意蛋小米不易長久保存,所以要現做現吃,以保證不給鳥吃過期發黴的飼料。
當鳥類產卵時你就要喂給它吃各種精飼料如蘇子、麻子等。尤其是要給它吃各種蔬菜、礦物質及鈣質。
當鳥把卵全部產完並開始孵化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去清洗鳥籠,以避免鳥棄巢而停止孵化。
經過一段時間的孵化,小鳥漸漸出殼,為了保證雛鳥的順利成長,要在飼料中添加許多營養如果是食植物性飼料的可以在每斤飼料中加入一粒金施爾康,如果是食動物性飼料的那麼要多喂一些活食以保證營養。另外青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視情況而添加,一般每天要吃青菜2∼3顆左右,因為青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保證雛鳥不生軟骨病。還有鈣質也是很好的保健飼料。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經常去看看食缸和水缸是否還有飼料和水,如果沒有要及時添加。
還有就是有些親鳥會因為巢內的垃圾而皮膚生癬,此時親鳥就會沒有興致再去飼喂櫥鳥,而一時間有無法將親鳥治療好的時候,就需要進行人工飼養。
總之,要注意以下6大要點:
1.千萬不要在親鳥產卵和孵化的時候去驚動它。
2.雛鳥孵出後一定要注意食缸和水缸。
3.青綠飼料一定要經常供應。
4.一定要經常補充鈣質以防軟骨病。
5.當雛鳥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的時候千萬不要將雛鳥留在巢外。
6.當雛鳥可以獨立生活的時候一定要與親鳥分離飼養,不然會被親鳥啄死。
可以人工繁殖的鳥
世界上的籠鳥有幾百種,許多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難以繁殖。同樣是人工飼養,有些鳥在動物園內可以成功繁殖,在家里飼養就可能無法繁殖,其主要原因是家養籠鳥被局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地方,而且與人頻繁接觸,缺乏良好的繁殖環境。所以.從鳥的繁殖和保護的角度出發,有許多鳥是不適宜家庭飼養的。
家養的籠鳥與自然界中的鳥兒相比,生活環境相差甚遠.因而能達到人工繁殖的為數甚少如雀形目的畫眉科、鶴科、鶯科,以及大部分猛禽雖然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能夠成活,但不能繁殖:掠鳥山雀科等類鳥,在動物園中有過成功繁殖的記錄,但在家庭條件下難以成功繁殖;塢鴿類、鸚鵡類及雀形目雀科、文鳥科中的部分種類,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僅有30多種可以在籠養條件下正常繁殖育雛。凡是能夠繁殖的籠鳥都是國外首先培育出來的,像紅耳鸚鵡(玄風)、虎皮鸚鵡(嬌鳳)、芙蓉鳥(金絲雀)、灰文鳥、五彩文鳥、白文鳥、紅頰雀、大錦華雀、太平洋鸚哥等,就連十姐妹(白腰文鳥)原種產于我國河南、陝西、安徽、江蘇、四川、廣西、台灣等省區,也是由日本馴化、培育出來。
人工繁殖成功率較高的有虎皮鸚鵡、牡丹鸚鵡、芙蓉鳥、錦花鳥(珍珠),文鳥類的白腰文鳥、灰文鳥、斑文鳥、栗月復文鳥、五彩文鳥等;絆胸鸚鵡、鶴哥、孔雀等也可進行人工繁殖;其他如各種堆雞、鶴鶉、家鴿等更容易繁殖。其中尤以白腰文鳥最容易抱卵孵化,因它溫和而有耐性,所以人們常讓它代替芙蓉鳥、珍珠鳥等孵化。
鳥類在繁殖期對環境條件要求很高。因此,要想繁殖某種籠鳥,必須掌握它的繁殖特點。
鳥類比較固守它故鄉的繁殖季節。鳥的繁殖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初,而在我國飼養的牡丹鸚鵡、芙蓉鳥等繁殖期卻在秋冬季節,這是因為南北兩半球的季節相反。熱帶產的鳥,如五彩鳥,往往無固定繁殖期。
籠鳥的繁殖對保護和合理利用我國鳥類資源,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所有籠鳥愛好者必須具備、掌握籠鳥的繁殖知識。
家庭養鳥繁殖困難因素
籠鳥飼養與繁殖的歷史很長,但仍然有許多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無法繁殖或難于繁殖。引起
鳥的繁殖障礙、不繁殖原因很多,養鳥者可從以下幾方面找原因。
繁殖期方面。自然界中的鳥類繁殖與鳥原產地的生態環境、遷徙習性等因素有關。因為南北兩半球季節相反,鳥類會固守它故鄉的繁殖期,南半球寒帶、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繁殖鳥在我國飼養,繁殖期大多在秋冬季節。北半球寒帶、溫帶、亞熱帶地區的留鳥和夏候鳥,一般繁殖期在春季和夏初;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鳥,往往無固定繁殖期。例如,原產于澳洲的金山珍珠、黑喉草雀、虎皮鸚鵡、牡丹鸚鵡、芙蓉鳥等種類,在北半球的秋季才‘進入繁範嗽期。月份以後氣溫逐漸降低.但由于遺傳的本能,仍使它佑「不合時宜」地進人繁殖季節因此,這類鳥的繁殖關暇是要控制好環境的溫度原產熱帶地區的鳥往往無固定的繁殖季節,如五彩文鳥,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對于大多數容易繁殖的鳥類,只要氣溫達到15℃日上時都可能有發情現象,但應避免在鳥的換羽期、或炎熱的盛夏、寒冷的冬天進行配對繁殖,以保存鳥的體力。
巢箱方面。自然界中鳥類的繁殖需要經歷一個佔區、築巢、孵卵、育雛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這種行為是一種本能。許多鳥有嚴格的巢區,即領域性,如畫眉,秋冬結對,到繁殖期,一對鳥佔據一個山頭,越界必斗;八哥等也是各佔一塊地盤,因而這類鳥只能成對單籠飼養繁殖;文鳥科的各種文鳥、織布鳥、梅花雀和鸚鵡科的中小型種類卻喜歡共同在一棵大樹上營巢,甚至有的種會共建「社會巢」。
一些長期家養的籠鳥營巢本能已經退化,所以許多籠鳥見到人工巢後即放棄自己築巢的努力。在這種情況下,人工巢在籠鳥繁殖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不同種類的鳥對巢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用暗巢,有的用明巢必須注意巢皿與巢壺不可混用,如果分不清巢皿和巢壺的用途,將兩者混用,將會因不適應鳥類的產卵習慣而影響產卵。
不同的鳥類所築的巢是不同的,如同時將一個壺形巢和一個碗狀巢提供給芙蓉鳥時,芙蓉鳥會選擇有碗形巢。當缺乏碗狀巢時,芙蓉鳥寧可將卵產在地上也不接受壺狀巢。
禾雀繁殖時也有用超大型巢壺的,但以巢箱的效果為好匣常用巢壺繁殖的鳥,如果給它換上巢箱,產卵的時間會晚一些。而文鳥類用的是木板巢箱,長、寬、高都為15cm巢箱的一側有一3cm高的隔板,隔板的上部是鳥。當我們將巢材放進去後,便成為一個相當于巢壺的巢箱。鳥兒習慣了以後,就很喜歡在里面產卵孵雛,比巢壺還要好。
還有些鳥對人工設置的巢非要「親自改造」一番不可,否則拒絕采用二對于這些鳥除設置人工巢外,還應提供些巢材供親鳥使用。
選種方面。籠鳥有一定的繁殖年齡,因此選繁殖用種鳥時一定要判別出鳥齡。用于繁殖的親鳥要選擇性成熟的健壯鳥,幼鳥和老年鳥均不會繁殖,應選青年鳥作為鳥種。不要把年老、病弱的鳥及已經是無繁殖能力的淘汰鳥,或年齡相差太大的鳥進行選種。淘汰的鳥雖可再養幾年,但只能作觀賞用。
個別鳥由于配偶之間年齡差別過大及身體有缺陷,生殖功能發育不良或因生殖系統患有疾病,因而無生育能力,自然就不會繁殖了。
配對方面。配對,一般按一雌一雄進行配對,也有按一雄多雌進行配對的。正確的配對方式和時機是至關重要的,容易繁殖的鳥只要一雌一雄關在一起就能進行繁殖。
繁育還需要一個熟悉一一追逐認同—配對的過程。有些鳥種對人為的「拉郎配」十分「反感」,需要經過「自由戀愛」才能進行繁殖。所以選配親鳥時要注意觀察,將那些經常在一起有親昵行為的親鳥進行配對。
如果家里養的鳥較多,可采用群養單配法.即從群養的鳥中將有配對跡象的鳥成對放在繁殖籠內飼養。采用一只有過繁殖經驗的親鳥與一只新鳥配對,可以很快進人繁殖狀態,通常選擇己有繁殖經驗的雄鳥和一只新的雌鳥進行配對對于某些難于交配成功的鳥類,可先將雌雄親鳥分開飼養,待它們進人發情旺盛期後再將雌鳥放人雄鳥籠內,這時雄鳥可利用已經熟悉環境的優勢來征服雌鳥,使交配很快成功,從而提高繁殖效率。
野生鳥類無精卵較少,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雌雄的生殖器都是同時成熟的,並且容易找到配偶。
沒有受精的卵就是「白蛋」,產生「白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配對親鳥誤配成「一邊順」,或都雌或都雄。都是雌鳥不交尾也能產卵,但產下的卵都是無精卵。二是配對的雌鳥雖能產卵,但雄鳥沒有性成熟,年齡差別過大。王是雄鳥是殘鳥,腳趾有殘缺,使得交配不成功,這可能是遺傳所造成。四是發情餌和給餌方式有問題,外界環境的不適,如噪音、驚嚇、空氣不流通、悶熱,交尾時有騷擾等,即使交尾也不一定都是受精卵。
經過馴練的籠鳥進人繁殖期後要停止馴練,並在繁殖籠內關養一段時間,否則會影響其繁殖本能,如產下無精卵或不能安心孵化等。
對大多數鳥來說,應避免近親繁殖;對于家養籠鳥來說,要避免同一窩鳥內部或親代與子代之間進行配對。
飼料方面。在繁殖期應注意飼料中的蛋白質成分,同時配以適量的維生素與微量的性激素。種鳥需及時補充營養,尤其是蛋白質營養,如果飼養簡單而不注意多樣性,即使產卵也會因營養不全而難以成活。
合理搭配籠鳥的飼料有催情作用,飼料中某些成分的缺乏,如維生素E,微量元素硒、鋅等會影響繁殖功能;鈣的缺乏會影響產卵。
平時要喂些潔淨的油菜、生菜或小白菜,切不可喂扁豆和茄子。此外,飼養鳥由于莊籠內活動減少、營養過剩,會導致鳥肥胖而影響*與產卵。
環境方面。有些鳥盡管發情表現良好,雌雄鳥之間十分親密,但這並不能表明雌雄之間能正常交尾,也就是說,雌烏開小一足能生嚴堂精卵,往往會因環境不適宜而失敗。這說明鳥在繁殖期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鳥在不熟悉、不習慣的環境里是不會交尾的。因此,在鳥的發情期、產卵期要讓小鳥生活在舒適而習慣的環境里,才會有交尾行為,雌鳥才會生產出受精卵。
籠鳥的飼養環境過于嘈雜,經常移動繁殖籠的位置,或將繁殖籠吊起經常晃動等均可導致籠鳥不會繁殖。因此,在鳥的繁殖時期,要設法使環境安靜,不要輕易移動繁殖籠的位置。
此外,環境溫度、濕度和光照都有可能影響籠鳥的繁殖,需要注意控制調節。鳥卵的孵化溫度,因種而異,根據37種鳥的孵化溫度統計,平均溫度為34℃。如果低于或高于該種鳥的孵化溫度,胚胎發育會不正常,或孵不出,胚胎會因過冷或過熱而致死。一般卵溫低于27℃,胚胎發育就會停止,胚胎生理學上稱為發育零度。因此,人工孵化時要注意每種鳥卵的溫度要求。
家庭養鳥出現難產解救辦法
鳥難產指的是鳥在產卵時,卵阻滯在輸卵管或泄殖腔日,無法排出體外。難產又稱卵阻留、卵阻塞,也叫秘卵、卵結,是一種鳥的產卵疾病。人工飼育繁殖的芙蓉、嬌鳳、金山珍珠鳥等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發生難產的雌鳥月復部膨大,焦躁不安,伏巢不起,頸部上下擺動,肛門鼓動,常有產卵姿勢但又產不出,有的鳥臥在窩內1∼2天也產不出卵來,患鳥精神不安,呼吸急促,羽毛豎立,身體縮成一團。用手觸模鳥的後月復尾下部,可見肛門膨大,並能觸到已形成的硬殼卵。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死亡。
鳥造成難產多發生在第一次產卵的雌鳥,主要原因有:鳥受驚而引起輸卵管反蠕動;食用過多的剝殼粟子而引起痙攣;雌鳥體弱,輸卵管分泌液不足,缺乏潤滑;輸卵管炎癥或輸卵管腫瘤引起輸卵管下段狹窄或閉鎖,輸卵管難以收縮;輸卵管肌肉部分麻痹;卵過大、畸形,導致通過受阻,鳥體過肥且運動不足,脂肪堆積月復內壓迫輸卵管等。此外,過去產卵次數過多也會產生這種病癥。
治療辦法:將鳥握在手中,用滴管向鳥肛門中注人2∼3滴食用植物花生油、菜籽油或蓖麻油、石蠟油,以潤滑卵及輸卵管或泄殖腔的表面,並輕輕向泄殖孔方向按摩月復部,使鳥卵得以潤滑,再把鳥放入巢內讓其自行產卵。
也可用小口瓶內倒入沸水.用瓶口對準鳥肛門,使蒸氣刺激肛門氣燻1∼2分鐘;或用熱布濕敷肛門處,通常能使滯留的卵順利產出。
如無效,可將雌鳥的嘴冊開,滴2∼3滴普通白酒.促進鳥血液循環,用濕布熱敷泄殖腔,並可左手握住鳥,右手食指在泄殖腔下方月復部輕輕按壓,用力宜由松至緊,持續地慢慢用力推壓輸卵管,使卵從輸卵管經泄殖腔徐徐排出,然後在泄殖腔內涂上金霉素眼膏消炎,以避免因損傷而引起感染。小鳥能夠產卵後,最好讓它安靜地休養2天,並且增加籠內的溫度,在飲水中加人維生素、鈣片等營養品。
若采取各種措施後,卵仍產不出,只能用鈍頭鑷子或探針伸人泄殖腔內把卵殼戳破,再將卵殼取出。若有炎癥,泄殖腔周圍紅腫,可涂些消炎軟膏、碘酒和紅藥水,並服用半片消炎片,以免引起輸卵管炎癥。
因產卵不順,容易造成輸卵管、肛月兌現象,從泄殖孔月兌出的內髒,最初是紅色,逐漸變為黑紅色。輸卵管月兌主要是雌鳥在產卵時用力過度,有的則是卵結沒治好;直腸月兌是腸炎後用力過度引起的,可進行外科治療;肛腸月兌雌雄鳥都會發生,如不及時治療,會自己啄患處.或被糞便污染,可在月兌肛的赫膜部分用消毒水擦拭干淨後,再用棉花棒沾些甘油,慢慢地把它壓進去。
鳥的難產往往是因為雌鳥沒有力氣把卵擠出來,為防止鳥的難產,最好在鳥的發情期就注意鳥的飲食.多喂些蔬果類的.但含植物油脂多的蘇子和菜籽要盡星少喂一旦發現雌鳥過胖.要等減肥後再讓其繁殖。
4.鳥的籠具
各地飼養玩賞鳴禽的鳥籠式樣繁多,它精美、輕便、適于鳴禽生活,更適于飼養者觀賞。南北各地所用的鳥籠大同小異,如飼養籠鳥的種類與所選用鳥籠的規格不相適應,則飼養及觀賞效果均受影響;因此飼養各種鳴禽類,就應選用與其相適應的鳥籠。
點頦籠
我國北方飼養點頦雄鳥,用精制細竹條制成圓形竹籠,一般籠高約30厘米,直徑25厘米。點頦鳥對籠具沒有過大的拆毀能力,籠的結構可盡量輕朽精致,各竹條磨制光滑圓細,條欄間結構勻稱,籠體油飾光亮美觀。在玩賞籠鳥的同時,一並炫耀賞玩鳥籠、飾物、籠內精美成套的食缸、水缸。一具精制的點頦籠配有精美成套的瓷缸,常被玩賞者視為珍品。這種點頦籠除飼養紅點頦、藍點頦外,還可以用來飼養紅尾鴝和大山雀等小型鳴禽。
在點頦籠內,還需安裝精質棲木1∼2根,棲木兩端各裝食缸及水缸共4枚,便于分別供給不同飼料及飲水。在木質的籠底上面,設有便于清潔的承糞板或用棉布制做的糞墊,這樣可經常保持籠底的清潔干燥,有利延長鳥籠的使用壽命。
百靈籠
百靈鳥屬于地棲性鳥類,從不棲息枝頭,因此百靈鳥籠內不設棲架,僅在籠底的中央設一圓型木質高台,百靈鳥可經常站立台上揚首高歌。籠底用薄木板制成,籠壁的下部以木片或竹片封閉,封閉高度為3∼5厘米,以利于籠底鋪墊細沙,供百靈沙裕籠壁竹片封閉之上方,設有圓形孔洞1∼2個,食缸及水罐固定在洞外的籠壁上,鳥頭可以自由伸出籠外取食或飲水,即便于隨時添加飼料和飲水,也可避免籠內細沙及糞污混入食水之中而有害于籠鳥健康。
百靈鳥籠一般分為大、中、小型3種,均為圓型竹籠。大型高籠一般高160厘米,籠底直徑60厘米;中型籠高50∼60厘米,籠底直徑45厘米;小型籠高25∼30厘米,籠底直徑30厘米。大型高籠的高度也可制成按需要調節高度的升降高籠,升高後專供百靈鳥飛舞鳴唱,降低便于移動或運輸。百靈籠也可供作飼養雲雀等地棲鳥之用。
畫眉籠
畫眉籠有竹制板籠和亮籠之分。竹制板籠呈四方形,有一部分籠體以竹片或木片圍封,以利于初捕獲野性較強的畫眉有幽靜的角落棲身,有利初馴新鳥的休息,待略馴服後,再移入亮籠飼養。竹制板籠還可分為運輸板籠和馴養板籠兩種,其體積不同。運輸板籠的體積甚小,籠高只有畫眉站立的高度,內中空間,只容畫眉在內轉動自由之空間。可十數個運輸板籠上下左右相連,各籠間均以竹片相隔,只有前方一面細竹條編制,供作觀察、飼喂食水;馴養板籠的體積較大,可30∼45厘米的正立方體,板籠的前方和左右兩側各半為竹條圍欄,其他部分均以竹片或木片圍封,籠內設棲架及食水用具,是野性較強的初馴畫眉適用的籠具。
畫眉鳥的亮籠是日常玩賞用的籠具,為竹制圓形籠,其尺寸、大小不甚一致,一般高33∼35厘米,直徑30∼32厘米,籠壁的竹欄間距為2厘米,籠底也用竹欄構成,便于糞污直接落于地面,也便于籠具沖刷,或畫眉浴水。距籠底10厘米處,設置直徑2厘米的木質棲架,框架表面最好粘一層細紗,有利于磨損畫眉不斷生長的角質嘴殼及趾爪,以防因生長過度而畸形,影響取食和正常運動。棲架兩端的籠壁上固定食缸和水缸。
八哥籠
八哥籠是一種大型竹制的圓形鳥籠,其籠壁的竹欄間距比畫眉籠可略寬些,因此,這種大型竹籠不宜飼養各種小型鳴禽。八哥籠有平頂和圓頂兩種,我國南方各省的籠鳥玩賞者認為,圓頂的八哥外觀較為勻稱美觀,故樂于選用。平頂八哥籠制作簡單,價格較低廉,多為北方籠鳥愛好者所選用。
八哥籠般一尺寸為35厘米高,籠底直徑30∼32厘米。籠內棲架及食水用具同于畫眉。八哥籠也適于飼養鷯?、松鴉、黑臉噪眉等較大型鳴禽。
白玉鳥籠
在我國江南各省也稱為芙蓉鳥籠,以方形竹籠為主,其尺寸為長寬各30厘米,高40厘米,籠底以木板封閉,在距籠底10厘米處和25厘米處,各設與底面平行而交叉的棲架2∼4根。棲架兩端固定食、水缸4枚。白玉鳥的方形籠又有轎頂和平頂兩種,可依飼養者的愛好選用。上述尺寸增大13∼14後,部分竹欄以板片或竹片封擋,內設窩巢,可作白玉鳥產卵繁殖籠。上述竹籠、除用于飼養白玉鳥外,也可用來飼養繁殖灰文鳥、相思鳥、金翅雀等鳴禽。
繡眼鳥籠
繡眼鳥籠是一種小型竹制鳥籠,其制作較精巧。繡眼鳥體型小,活動量大,很善跳躍,所以一些南方玩賞者樂于采用方形竹籠,認為方形籠容量較大,適用于善活動的籠鳥使用。其尺寸為長寬25∼30厘米,高30厘米。籠內設竹質棲架1∼2條,框架兩端設食、水缸。竹欄間距1厘米,竹欄結構縴細,不宜飼養嘴形粗硬的鳥類。北方各地玩賞繡眼鳥,常喜歡選用圓形精制竹籠,這與南方的習慣不同。繡眼鳥籠也可用來飼養柳鶯或山雀等小型鳴禽。
黃雀籠
北京地區飼養黃雀,多樂于采用精美的竹質圓籠,其制做工藝甚精細,竹質欄柵光潤勻稱,欄間距1.5厘米,並飾以紫紅色或墨黑色油漆,在飼養籠鳥的同時,也可以欣賞精美的鳥籠制做工藝。
黃雀鳥籠的尺寸為高22厘米,籠底直徑30厘米,籠底用竹欄封閉。距底6厘米處安裝棲架2條,棲架兩端設置食、水缸4枚。
鳴禽繁殖籠
繁殖籠是飼養雌雄成對鳴禽,並用于求偶,營巢、產卵、孵化、育雛的長方體竹籠。其體積一般比普通觀賞鳥籠寬大,在籠內上層角落處設置巢架,巢基或人工鳥巢;部分以人工巢箱營巢的鳴禽,還需在巢箱背後的籠壁一側設置便于開關的小門,以備檢查鳥巢、鳥卵孵化情況,以及方便人工補飼雛鳥。小門還可在幼鳥成長離巢後,進行清潔鳥巢之用。因鳥籠較大,需在適宜處設2個清潔門和喂食門。
鳴禽繁殖籠以優質竹柵制成,其尺寸為長60厘米,寬45厘米,高50厘米。在距籠底10厘米處和30厘米處,設置與籠底平行而縱橫交叉的木質或竹質圓形棲架,下方的棲架兩端設食缸和水罐。這種繁殖籠最好固定在室內光照適宜的牆角處,不宜每天移動位置或較多地干擾。此籠適用于飼養繁殖白玉鳥、金山珍珠、灰文鳥及斑文鳥等鳴禽。
箱式繁殖籠
箱式繁殖籠是用較大的木箱改制而成,首先選擇適宜大小而堅固的木箱,木箱五面木板光滑堅固,前方蓋以鉛絲網並做便于開關的喂食及清潔的小門1∼2個,供作日常飼喂食、水、清潔箱籠之用。箱內適宜高度設置框架3∼5條,或裝適宜的枯樹枝代替棲架。在箱籠略高處設置適宜的巢基或巢箱,供籠鳥營巢、產卵及孵化用。因此只有前方的鉛絲網構成,其余各面均為木板封閉,鳥類在籠內生活、求偶、產卵、孵化及育雛均較安靜,而且精神集中很少受外界干擾,所以其繁殖效果比竹籠可好些。若為家庭居室內飼養,可將箱式繁殖籠固定在室內光照適宜處的較高牆壁上。箱底墊細沙,即可供親鳥沙浴,又可任其取食籠中砂粒,有助消化。因箱籠體積較大,玩賞者可定期1∼2周酌情清除1次糞污,每日清洗食、水用具,同時更換食水。利用這種箱式繁殖籠,適宜飼養繁殖多種鳴禽。
運輸籠
鳴禽類的運輸籠,一般均由竹片及竹柵制成,近年來也有部分膠合板及硬塑料片,配合部分竹柵制成運輸籠。主要適于運輸各種中小型鳴禽,如畫眉、百靈、八?、松鴉、黃鸝、相思鳥等。
運輸籠的大小需略大略高于所運輸鳥體,以鳥入籠後能活動自如為佳。每籠一鳥,各設食水用具,多個小籠上下左右相連,以便于運輸便于搬運,也便于管理。上下兩層運輸籠之間,設有活動的承糞板相隔,一般籠的前方及籠底用竹柵制成,其余各部用竹片等物封隔。因其體積矮小,專供鳴禽運輸之用,北京習慣通稱其為運輸扁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