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雀
金絲雀在每年的秋季要換羽一次,以新羽過冬。在正常情況下,7月下旬及8月間是換羽期,至9月換羽最盛。換羽的生態過程為「七零、八落、九換齊」。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換羽開始可提早至7月中旬,換羽完畢延遲到11月。健康的金絲雀,整個換羽過程約經歷8個星期左右。在換羽期間,體質較弱的金絲雀往往因飼喂管理不善而死去,即使是健康的鳥,若飼養管理不當也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換羽期間要精心飼養管理,若飼養管理得好,不僅羽毛換得快,而且羽毛品質優良。
金絲雀的換羽,可用人工方法加以促進,如果金絲雀到換羽時還未換羽,可用黑布把籠罩起來,把籠遮暗,僅在水食缸處留出光線,以便進食。籠置于房中較溫暖而又安靜的地方,避免驚擾金絲雀,這樣可促進其盡快換羽。房內溫暖可加速鳥的換羽,溫度一定要保持均衡,不可突然冷暖不定,這樣會使鳥立即停止換羽,而且也易得感冒或肺炎,若不及時對癥施治,很容易導致死亡。
金絲雀在換羽時,因身體上的羽毛減少,極需保溫,北方地區晝夜溫差大,夜間要罩上用薄布做的籠衣,用以保暖。早晨要在鳥飲食和運動之後,才能揭開籠衣。南方換羽期的溫度雖然較高,但夜間也應將門窗關閉,尤忌穿堂風侵襲。金絲雀在換羽時要避免風吹,風吹後會患失音癥,致使許多本來很會鳴叫的鳥兒不鳴叫了。
金絲雀在換羽期,需要攝取較多的蛋白質,所以在飼料中應加喂10%的菜籽和烏賊魚骨粉、雞蛋和少量女乃粉。在換羽期如加少許胡麻子粉或亞麻子粉,可增加新生羽毛的艷亮光澤。
在金絲雀換羽期間,應喂些顏色鮮艷的飼料,可增加羽毛的色彩,但須在舊羽開始月兌落時加喂色餌,直到全身羽毛長齊無毛頭時為止。使用色餌飼喂時,要把鳥籠放在室內光線暗弱的地方,保持溫暖而安靜,方可使羽毛所接受的色素逐漸固定。困新毛尚未生長健全時,色素最容易被日光消減,所以掛籠之處,絕對不可照到陽光。籠衣不可太厚,以紗質薄布為好,以便空氣能緩緩流通。開始時,如鳥拒食色餌,可停飼其它鳥食,只給色餌,1∼2天後,就會習慣啄食色餌了。
1.品種︰初養者應選擇價格較低且易飼養繁殖的黃黑眼品種,若需要繁殖較多的良種金絲雀,如卷毛、辣椒紅等,因其抱性較差,一般也應多養幾只雌性的黃黑眼作為保姆鳥為其代孵。
2.籠具︰一般單只飼養听其鳴叫可用造型優美的觀賞籠,為了繁殖必須用繁殖籠。一般用大小規格為45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方形籠,最好背後用三合板固定來保暖,底部加托板,以便清洗、消毒滅菌。籠中放棲杠2根。在籠上方一角放繁殖巢,繁殖巢為草或麻繩編制的碗狀巢,巢中放干淨的墊草或棉花。籠中放淺一些的食槽、水槽,還有裝砂、牡蠣或烏賊骨的槽。金絲雀最喜歡水浴,所以選擇每天的中午讓鳥洗浴。方法是選擇稍大一點但不要深的水槽加溫水放入籠中,待其洗浴完畢拿開。
3.親鳥的選擇︰金絲雀7-8月齡達性成熟,9-10月齡達體成熟。選擇親鳥時,要選擇10月齡以上,2年以下的青年雄鳥做種鳥,雌鳥為1年左右。要選擇羽毛光亮緊貼、眼楮明亮有神、腳趾完整無缺、肛門處干淨無糞便者為種鳥。要求品種純正、無雜毛,雄鳥鳴叫時不張嘴,聲音婉轉。一般要在有經驗的多個飼養者手中選擇種鳥,購回家中隔離觀察3-5天後再放在一起飼養,並建立詳細的品系、年齡、繁殖情況的檔案。購買時間以春季或10月份以後為佳,因為7-8月份為換羽期,鳥的體質最弱,突然的變換環境鳥極易感染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4.飼料︰金絲雀在平時飼喂時,必須雌雄單籠飼喂,飼料包括粟谷(或小米)、白蘇子、油菜籽,比例以8:1:1為宜,換羽期比例以4:3:3為宜。
5.發情與交配︰在11月份至次年6月份為金絲雀的發情期,可選擇一雌一雄配對,也可多雌一雄配對,但最好以一雌一雄或二雌一雄、三雌一雄配對為佳,否則往往因雌鳥同時發情而影響受精率,而且多雌一雄孵出的小鳥比一雌一雄孵出的小鳥體質弱、個體小、成活率低。金絲雀發情期對配偶有選擇性。當雌雄合籠後(最好先把雄鳥放進繁殖籠中,當雄鳥熟悉環境後再放入雌鳥)飼料以雞蛋小米為主。最初幾天,雌雄鳥角逐、格斗,一般過幾天後,兩鳥開始出現親昵現象,開始交吻,並開始交配,交配成功的雄鳥會站在棲杠上,羽毛蓬起,發出"唧、唧、唧"的鳴聲,而雌鳥會兩翅顫動相和。一般1次交尾後可使雌鳥所產的蛋全部受精。如果3-5天後,雌雄鳥仍然拼死相搏,說明兩者不合,應重新選擇配偶。另外,在雌鳥產蛋期要適當修剪其趾甲,避免因趾甲太長而刺破蛋殼。
6.孵化︰當雌雄親鳥交配成功後,親鳥會自行營巢,此時應在籠底放干淨的巢草或棉花。營巢結束後2-4天,雌鳥開始產蛋。此時一般應將雄鳥拿出,避免雄鳥頻頻交尾而影響雌鳥產蛋或踏破蛋殼。雌鳥1天產1枚蛋,可連產4-6枚。為了使小鳥同時出殼,可用小勺輕輕地將生產下的蛋逐個取出,放在5-10℃的地方(置于干淨的棉花或小米中,要尖頭向下、鈍頭向上放置)待產到第4枚後,再一齊放入巢中。孵化期為14-16天,孵化期不給雌鳥水喝,且要保持環境的安靜,減少青菜供應。代孵的方法是選擇產蛋時間差不多的黃黑眼,觀察其產蛋4-5枚不再增多時,傍晚用小勺將保姆鳥蛋取出,輕輕放進代孵的鳥蛋。孵化時不能移動鳥籠,以免雌鳥受驚,踏碎鳥蛋或棄窩不孵。
7.雉鳥的飼養︰剛出殼的雛鳥全身無毛,眼楮緊閉,十分怕冷,所以應適當調節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以防小鳥在雌鳥離巢進食時受寒,也可在巢邊安放白熾燈照明,光照強度以15瓦為宜,即可加溫,又便于夜間親鳥飼喂雛鳥。
雛鳥出殼後,應換好軟食,一般用煮熟的雞蛋2只取其蛋黃,用少量溫開水調稀,加入適量炒熟的玉米面(或不帶女乃油的蛋糕)拌勻,放入食槽中。另外,除供應足夠的軟食外,還應供應充足的白蘇子、新鮮的(必須經過半小時以上浸泡)青菜,以油菜為佳。一般25天左右雛鳥可自行出入巢窩,但此時雛鳥自行啄食還不熟練。如果此時雌鳥又發情會驅趕雛鳥離巢,所以應把雛鳥取出人工飼喂,並放入雄鳥,讓親鳥再進行下一窩繁殖。
人工飼喂雛鳥要掌握好固定的時間,一般1-2小時飼喂1次。方法是取1枚寬0.5厘米、長10厘米的小竹簽,前端圓形且光滑,挑起配好的軟食,軟食中加入少量的青菜末和鈣片粉末,開始時小鳥不張嘴,可用小竹簽把嘴翹開填喂,以嗉囊鼓起為宜,直至小鳥可以自行啄食為止。
8.換羽期管理︰另外,到7月份,金絲雀的繁殖期結束,進入換羽期,此時要加*生、營養等管理。因蚊蟲較多,一般設蚊帳保護種鳥。多喂新鮮蔬菜,加煮熟的雞蛋(切半)。若換羽期間要使金絲雀長出紅色羽毛來,可加喂增色飼料,如切碎的胡蘿卜、紅色的青椒等,金絲雀吃了含有紅色素的飼料後,紅色素可在體內沉積,使羽毛慢慢變紅,增加其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飼養金絲雀的籠子應該寬大,易于活動。平時雌雄分養,每籠只養1只。8、9月間開始合籠飼養,讓它們築巢繁殖。此時可換成46X30X35厘米的繁殖籠。用草或竹絲綜織成外形像碗、直徑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掛在籠子上方。籠里設置食罐、水罐和棲杠。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棲杠最好是扁圓形的。籠底鋪上細砂。金絲雀日常的飼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窩窩頭、菜籽、隻果、青菜等。可用幾種料混合喂給,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當稗子來源困難時,可用谷子或小米代替。隻果須切成片,青菜須切碎飼喂比較好。冬季或換羽時期,飼料的配比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蘇子)2份。親鳥配對前,開始喂給雞蛋小米,合籠後繼續供給發情飼料和骨粉;一開始孵蛋停用以上飼料,另增加20%的菜籽及白蘇子。雛鳥出殼後,供給蛋黃面(熟蛋黃1個、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攪拌而成)、青菜、蠣殼粉。
金絲雀的管理食罐和水罐要天天刷洗,天天換水,棲杠每3天洗1次每周清除籠底糞便2~3次。每周最少水浴1次,浴後等羽毛干了才可將鳥籠掛到室外。在棲杠上站立不穩時,有指甲過長的可能,檢查後要用剪刀進行修剪,注意不要修剪過深,以免出血。金絲雀如果長時間受到陽光照射,會使羽毛退色。所以每天在柔和的陽光下曬1小時。夏季的夜間,最好用籠套罩住鳥籠,防止蚊蟲叮咬。每年7~8月份是金絲雀月兌換羽毛的時期,同時也是易感染疾病的時期。因此,除在飼料中增加10%的菜籽和墨魚骨粉外,還要避免風吹。冬季要注意避免溫差過大,做好防寒保溫。
畫眉鳥
畫眉飼養者的「六關」︰
一是美籠關。
馴養畫眉要用畫眉籠,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形狀適宜。在我國從古至今傳統的畫眉籠為圓形籠,一般高32cm,直徑寬為22cm,外掛布罩,底鋪細沙,內掛食、飲水器。
二是選種關。
選畫眉︰一要選雛。當年可鳴唱;母產仔畫眉不好馴,有人說三年能唱就是好的了。二要選羽毛緊身,眼楮有神,活潑跳躍,食欲旺盛,喜鳴唱者為佳。
三是飼料關。
要喂配合飼料︰ヾ雛畫眉︰綠豆面、黃鱔糊、西紅柿、熟雞蛋,適量混合一起加水調勻,用木棍喂。每日喂5次。有的戶采用活蟲或軟水果誘食,當畫眉開始啄食後,逐漸增加蛋黃粉,並轉喂常喂飼料。
ゝ成年畫眉︰喂蛋、米、肉。加工方法︰將小米放入鍋內用紋火炒到黃而不焦後倒入盆中,趁熱將事先攪勻的生雞蛋拌入炒米中,用手揉搓拌勻,待冷卻後掰開搓散即可。蛋米的比例,一般為米0.5kg,摻雞蛋2-3個。摻喂牛肉,將牛肉切成兩個小米粒大,曬干後喂。
四是飼喂關。
堅持「三定」︰一定時。每天喂3次,從早7點投喂;二定量。自由采食,吃飽為宜;三定水。供足清水。自由飲,不可飲污水。
五是管理關。
注意以下幾點︰ヾ不可直接在太陽光下暴曬,但在室內飼養光線要充足;
ゝ堅持單籠飼養,一鳥一籠,不可混養;
ゞ在馴化雛鳥時,不可與其它同類鳥「對唱」,但成鳥以對唱為佳;
々畫眉,喜安靜,應適時扣罩;
ぁ冬季要防腳凍,所掛之處溫度不能過低。
六是防病關。
做到「兩早」︰一無病早防。每隔3-5天清掃籠舍,每天喂前刷洗食、水器,嚴禁喂霉變飼料;二有病早治。經常觀察畫眉動態,已發現常見病有尾脂腺炎,在畫眉受驚嚇、感冒、中暑或因飼料脂肪含量高及缺水時,易發生,應及時治療,否則可引起死亡,防治方法︰生鳥入籠要及時掛上布罩,放在安靜地方,防止驚嚇。一旦發現患有尾脂腺炎,將鳥尾拔開,用酒精或碘酒對尾脂腺部進行消毒,再用消毒針將尾脂腺尖端刺破。
畫眉換毛時間大多在八月左右開始,至11月左右結束,開始換毛至換毛完成,約需二個月左右時間,正常的畫眉鳥每年只換毛一次。
畫眉換毛是否順利正常,關系到以後的整體素質及斗鳴表現,因此換毛很關鍵,有很多人把希望寄托于換毛後,如能所其願,自然是費心得來的成果。所以當畫眉開始換毛時,一定要注意它的飲食與管理。
1.用具、飲水、應保持清潔與新鮮,適當給鳥洗澡,洗後放置在無風之陽光下曬干羽毛。
2.夜間應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勿受到噪音之干擾。
3.常放于空氣流通的僻靜處,使其盡量休息。
4.身體衰弱,羽毛粗糙,以往曾發生過換毛障礙者,在換毛期間尤應充分供給營養,保持安靜不要遛。
5.身體健康羽毛光亮,無不良換毛記錄者,如遛鳥至遛鳥場地後,應掛到偏遠處,也不要參加競鳴和打斗。
6.在換毛期不遛者,不但換毛快,且新的羽毛整齊光亮豐滿。
7.新生之尾羽,毛囊淺,毛根就在皮膚之表層上,千萬不要使其受驚嚇以免踫掉。
8.未月兌落之舊尾羽,毛囊深約0.5公分,只要時間到自然會月兌落,不要硬拔。
4.八哥鳥
八哥的飼養要點
每年春天,寵物店中都會展出進口的小雛八哥,這是應趕快買回來養著,一過梅雨季,它們就可長成幼鳥,就是可以教它學說話了。下面講一下飼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挑選健康的雛鳥︰寵物店中所賣的小八哥大都是既健康又好養的。但是由于運送途中的勞累和環境的變化,也很有可能有一些體質弱的小八哥。上述情況不只限于挑選八哥,在買別的小雛鳥時,也要注意挑選那些身體健康、清潔、動作靈敏的小鳥。
選用專用鳥食︰將八哥專用的固體鳥食調配食物用熱水或涼水泡開,做成丸狀。對小雛八哥一天要喂6-7次,每次3-4粒。當你把食物拿過去時,它就會張開嘴叫,這時就可把食物喂進去。
大約兩周後,小雛八哥就會自己吃食了。這時,便減少人工喂養的次數,將減少的那部分食物放入盛食盒里讓它自己吃。等到小雛八哥長成成鳥後就可以食用鳥食了。
蛋黃、花生米等食物的喂養方法︰有時給處于發育階段的小雛八哥喂些煮雞蛋黃或花生米,可以促進它的發育成長。蛋蘇只需喂1/4,花生米需5-6顆要碾碎,注意不要放鹽。
充足的洗浴︰八哥很喜歡洗澡,夏天每天洗,其它季節要挑選曖和的日子洗,洗耳恭听後要馬上曬太陽,將全身徹底干燥。
另外還要注意,盛夏里如果把八哥放在直射陽光下,它就會變虛弱,所以要將鳥籠放在陽涼處。冬天的時候,請經常給它進行日光浴。
小八哥喂養的三個階段
其日齡大都在20天左右。體質差異較大。此時需要高營養的飼料來喂養,以便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階段︰育雛期要力所能及的全力呵護
這個階段在整個飼養八哥的過程中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簡言之是基礎。基礎的好壞與否關系到今後的*效果,應該有足夠的認識。
此階段的時間一般以10天為宜。也就是說在八哥的雛鳥階段〔滿月前為雛鳥〕。此時喂養和*必須同時進行,才能形成八哥雛子對您形成強烈的依賴性和牢固的條件反射,
要點有三︰
ぇ堅持上手喂和*同時進行︰只要喂八哥就要讓其形成飛到手上來吃的習慣,並且讓鳥吃過兩口飼料之後,輕輕的將鳥放在一邊,用飼料作誘餌、手勢來引導跟著自己後腿、前進。然後再讓鳥到手上來吃食物。與此同時進行認籠的*。讓八哥出籠洗澡也是個好辦法,並且能在其洗過澡之後很順利的進行回籠的訓練。一般來說鳥洗過澡後有找個安靜的地方去梳理羽毛,體定要其養成這個習慣。
え保證飼料的質量和喂食的次數︰飼料的質量一定要高營養、易消化。我發現這個階段八哥的消化能力很低,我做過嘗試︰在飼料里面摻入小米,結果沒有消化全部隨糞便排泄。魚粉和雞蛋是最好的選擇〔有關的飼料配比將在後面專題介紹〕。
要讓八哥雛子盡快學會啄吃放在手里的面包蟲的習慣,這樣即能進行早期的自行覓食的能力、補充營養,同時也能鞏固對人的依賴和反射。
雛八哥的排泄能力太快,我觀察到你就是喂的再飽,兩個小時左右保證排泄完。所以盡可能的增加喂食的次數尤為重要。
ぉ親密接觸和適應環境的訓練︰大凡養八哥的人對其呵護有加近似與溺愛的程度,經常固定放在一個很安靜的地方而忽視了和自己的接觸,這對八哥沒有好處。同時我主張經常不斷的讓其出去見見「風雨」,從而達到能適應各種環境處世不驚。
緊緊抓住第一階段的時間去喂養和*,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我在實踐中感覺,這個階段的*主要是︰上手喂和放飛。
我的八哥樂樂是在飼養半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進行放飛訓練的〔大約在一個半月齡左右〕。很听話也很老實。我幾乎每天都將鳥籠放在弟弟鳥店門前的棚子底下掛好,當我不和其玩耍或者我不在的時候,他就會飛到籠子頂上歇息,根本不會到處亂飛。很多人感覺驚奇總是願意湊過去看,這是樂樂會飛到認為比較安全的地方,等人們走後還會悄悄的飛回籠頂。
歡歡的放飛訓練比樂樂晚半個月。很簡單,讓其在一邊觀察我對樂樂的*之後,開始放飛,當時很多人都為我捏這一把汗。因為我同時也將樂樂放飛給歡歡做伴兒,放飛的訓練一次成功,當歡歡洗完澡我將籠子放在他面前,他很麻利的鑽了進去。
按照此辦法我先後*了5只八哥,並且同時放飛。
第二階段︰發育鞏固階段
此階段的時間大約為一個月,期間有個手喂軟食過渡到自行采食硬飼料的適應過程,也是其生長發育的重要期。稍有疏忽將導致鳥的消化不良和患病。不堅持每天最低一次的上手喂食兒和那怕短時間的出籠放飛時間,將使您的八哥淡忘在第一階段學會的東西實在是得不償失。
ぇ發育期的飼料營養︰第一階段是鳥出生後的一個月之內的時間,一般稱為雛鳥。第二階段的鳥稱為小鳥或者幼鳥,由于身體的各種機能尚在發育階段,所以飼料的營養及其它還是要保持並有所增加的,相對來說鈣和其它微量元素要高于第一階段〔有關的飼料配比將在後面專題介紹〕。我們習慣的說法「灌雛」有其科學道理,所謂灌就是盡可能的讓小鳥多吃一些,當然還是有個限度的,不然鳥不能完全消化也是一種浪費。
え手喂軟食過渡到自行采食硬飼料︰這個換食過程是我在論壇請教之後解決的,簡言之就是在硬食飼料上面放一點兒軟食,並用喂食的小木片引導,慢慢的鳥就能開始啄吃硬食飼料。需要注意的是天氣炎熱要防止飼料發生變化導致小鳥生病。我也采用了將面包蟲剪斷放進飼料罐的辦法,效果也不錯,且飼料不易變味變質。
有人在小鳥出生的第二個月開始就換食;有的則繼續手喂讓小鳥吃軟食,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千秋。我曾經做和我弟弟做過比照試驗,結果是︰前一種辦法的較之後面的辦法在體型上有區別,開始換食的體型小些。當然後一種辦法要佔用養鳥人一定的時間,還要及時喂食,否則和前一種辦法喂養的相比反而顯得不健壯,體型基本相同。
堅持手喂軟食的最大收益是能和鳥建立牢固的親密關系,便于*。
ぉ*︰此時的八哥常常表現出強烈的戀人的舉動,喜歡飛到您的身上,或者跟在您的身後形影不離,此時的*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出籠放飛和回籠。
需要注意的是出籠放飛盡可能的在鳥饑餓狀態下進行,除了同時放飛已經訓練好了的八哥之外,還要有鳥喜歡吃的蟲子做誘餌。同時開始的時候時間不要太長,隨著條件反射的鞏固逐漸延長時間。並且逐漸從安靜的環境轉變為喧鬧的環境。
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之後,您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放飛了。我後來在清晨一般都是在公園門前放飛2個小時多,八哥在遛鳥的人中間自由往來毫不懼怕,東跑西顛的頗有樂趣。
百靈鳥
一、日常管理
在選購幼百靈時,除注意選擇雄鳥外,還要看其精神狀態和體質,是否戧毛(團毛)。用手模一模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虧膘」,肛門有無便污,尾脂腺(俗稱「尖」)是否完整。
籠的特點百靈科的鳥都棲居草原和沙漠等開闊地,常在沙丘、土崗或者空中鳴囀這就需用專制的百靈籠。籠的大小,籠條間距應依據鳥體的大小而調整。另外,需有布制籠套。
飼料和喂法幼鳥需人工填喂,把綠豆面或豌豆面、熟雞蛋(或鴨蛋)黃、玉米面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勻,加水和成面團,用手捻成兩頭尖的長條,拔弄鳥嘴或以聲音引誘鳥張嘴,沾水填入。幼鳥數量多時,一定要逐個填喂,以免有的幼鳥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給水也不喂菜,待鳥能自己啄食後,把拌好的飼料放軟食抹內任其啄食,仍不給水,但可喂切碎的馬齒莧菜。當體型、羽色近似成鳥時(第二次幼羽齊),方可喂給干飼料和飲水。幼百靈的飼料因地而異,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雞用混合粉料搓雞蛋的,也有的純喂蝗蟲、蚱蜢。
百靈成鳥飼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蘇子或苧麻等的種子,有的喂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從營養、衛生、節約考慮,喂補充「添加劑」的雞蛋小米較好,(換羽期)再經常喂些面粉蟲、蝗蟲、蚱蜢、葉菜等就能養得很好。
二、百靈鳥的春季管理
春季籠養鳥的特點是:普遍發情,名叫頻繁,十分活躍,單只飼養的雄鳥應減少或停止脂肪飼料的供應,多喂些野菜之類的青綠飼料,以防鳥發情性大驚創或夜間鬧籠把翅羽,尾羽拍打掉,終止鳴叫。這期間除加強日常管理外,要注意食水充足,還要經常觀察鳥的活動和糞便,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找原因,趕緊采取預防措施。
糞便︰糞便能反映鳥消化道是否健康。異常的糞便,一般較稀而有黏液或泡沫,以至有血,排糞次數增加,每次糞便量減少,肛門口長粘有糞便。正常的鳥糞是細條狀,外包裹白色物,吃硬食鳥糞較干燥,吃軟食鳥糞較軟濕。如喂蟲,蛋,魚粉,或瓜果類飼料太多,糞便會更稀。此時應停止含水性飼料,加喂土霉素與痢特靈三至五天,此病癥即可消失。如果出現便秘現象應加喂蔬菜和水果。
活動︰健康的鳥都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在籠內較活潑好動,鳴叫也有規律,這時應注意冷熱變化和遛鳥時間,若天氣暴熱或聚冷應注意鳥籠移位,使鳥能正常吃食和呼吸,正常呼吸是在平靜的情況下,呼吸平穩,若呼吸急促,並隨身顫動,精神委頓,食欲不振,張口呼吸,頭低垂或向旁彎曲,眼楮或鼻孔中有少量分泌物,即呼吸道可能有病或上火高燒引起肺炎,這些都是春季鳥的多發病,應經常觀察自己的愛鳥,作到早發現,早治療,對病鳥要加強護理,保暖通風,飼料中適當加些多維素,酌用土霉素氯霉素等控制繼續感染。
喂養雛鳥,是一種很細致而復雜的工作。最先每天用綠豆粉1份、熟蛋黃2份加水拌和,喂食5至7次。這樣經過四天後,雛鳥能夠開始站立而且會自己啄食,這時候要減少喂雞蛋,而用綠豆粉1份和熟蛋黃1份,加水拌和後喂給。這樣喂養兩個月後,雛鳥已經雛型,羽毛長得很豐滿,再過一、二個月後,除了原飼料外,還要加喂雞旦拌米,還可以加喂紅粟子,白谷子,小蠕蟲。象這樣喂養一兩年後的百靈,才開始有較好的歌聲,但是,要達到歌舞美妙動人,那就非要花上五、六年的精心喂養不可。
百靈的歌舞不是一年到頭都表演,而是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的三、四月,是百靈的發情期,也是鳴唱飛舞的時期,稱「大性期」。在大性期里,百靈不但白天鳴叫,在夜晚的燈光下也能唱一個時期,稱為「燈花」或「夜火」。要注意大性的百靈由于性情過于急躁而引起疾病死亡。大性期一般到黃霉季節為止,也有延到七月間的。
百靈在黃霉季節或七月間開始換羽,這時候停止了歌唱。八月間換羽最顯著,到了九月新羽就長齊了。所以有「七零八落九齊毛」的講法。換羽後,百靈還能唱一個月。以後,就要到農歷重陽前後再開始歌唱,這個時期叫做「小性期」。一只好的百靈從重陽開始歌唱,能一直唱到第二年的大性期。
在換羽和大性期,應喂給比較豐富的食料,多加些蠕蟲為好。定時給百靈水浴也很重要,水浴最好采用噴水的方法。一至兩年的幼鳥,在炎夏兩天噴水一次,冬季四至五天噴水一次。有時百靈受了某種影響而發脾氣,用噴水的辦法可以消除。但是在換羽期和大性期不能給鳥水浴。
在大性期我們還應注意兩鳥不能靠近,至少相距二米左右,不然互相鳴斗會產生不良後果,也不能成天唱,要注意讓它適當休息,以保持悅耳的鳴聲。
黃鸝鳥
黃鸝體長約25厘米。體色鮮黃,嘴粗紅色,枕部黑羽毛深。雄鳥羽色金黃有光,雌鳥羽色黃中帶綠。頭部兩側有通過眼周直達枕部的黑紋,翼和尾的中央呈黑色。幼鳥頭部無黑,月復部有黑色條紋,直到第三年才逐漸消失。黃鸝自古為我國人民所喜愛,大詩人杜甫曾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句贊美它。黃鸝以它的美麗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是家庭飼養的上乘鳥類之一。
黃鸝在初期的飼養管理上,為預防它撞籠損傷羽毛,可使用25×20×15厘米大小的板籠。由于這種籠光線暗,能使鳥保持安靜,身體可以活動,但可有效防止撞籠。待鳥適應了環境,「認食」後,可再自制90×60×60厘米的中型方籠或用八哥的鐵絲籠。
黃鸝的飼料主要是瘦豬肉或牛肉、玉米面、豆餅面、熟雞蛋、面粉蟲、水果和維生素。新捕捉的鳥較難適應上述人工飼料,常要先填食,再誘食,最後達到自食。填食的方法是左手握住鳥體,右手食指和拇指拿肉條逗引鳥張嘴,待嘴張開時,隨即將肉條填入,使其吞咽下去。若鳥不張嘴時,可用右手拇指及食指將鳥嘴掰開填入肉條即可。填食時需謹慎操作,不可操之過急。每天填食4次,每次填食後要讓鳥飲水。
誘食的方法是將玉米面100克、豆餅面50克、搓碎的熟雞蛋一個,制成稀粥狀,倒入食罐內,粥的表面再放幾條面粉蟲。與此同時取掉籠里的水罐,再減少填喂食品次數。待鳥饑餓或干渴時,可能自己去啄食。發現鳥能自己吃食,並能吃飽後就可停止填食。
飼養黃鸝在日常管理上要注意清潔衛生,每周洗刷籠底和托糞板一二次,以防污染鳥的羽毛和足趾。夏季要防止飼料發霉變質。換羽期要增加蛋白質飼料和維生素。冬季飼養需室內過冬,室溫應在10℃以上。
總之,只要管理得當,飼養得法,一只美麗的黃鸝就會給您的家庭帶來不少的樂趣。
[飼料的搭配和喂法]飼料的搭配,要根據鳥的食性並結合飼養經驗而確定,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飼喂試驗,證明對鳥是適宜的以後,除季節性變化外,就不要輕易變動。尤其是對喜吃油料作物種子的鳥(黃雀、蠟嘴雀等)和食蟲鳥(點頦等),一旦它們適應了人工飼料,切不可再喂單純的「原始」飼料。否則,不但會影響鳥的食欲,甚至可能需要像野生鳥一樣使其重新「認食」。假如鳥不再吃人工飼料,就會慢慢消瘦,最後甚至死亡。
喂食給水的次數和時間要有規律。一般常備飼料(粒料、干粉料)可每周添換2~3次;軟料每天喂給;青綠飼料(葉菜、瓜果)當天早上喂,晚上把剩余的取出(尤其是梅雨季節)。每天最好上午喂食、換水。喂前先給以聲音信號,使鳥建立條件反射,並把喜歡吃的食物用手拿著喂,這對鳥的馴熟很有效。
[清潔衛生]首先是食、水的衛生。常備飼料添換時,一定要檢查是否發霉、變質或蟲蛀。食罐中剩余的料一定全部倒出,簸淨後再添新料。青綠飼料一定要消毒、洗淨、瀝干後再喂。軟料在籠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天。
其次是對食、水用具、棲杠和籠的洗刷。消毒日期、糞便的清理次數,應根據鳥的種類確定,並按時進行。一般食蟲、食肉、食果實的鳥類糞便比較稀軟而且數量多,應每周清理2~3次,食谷類鳥糞便比較干枯,每周徹底清理1次即可。
[砂浴、水浴和日光浴]這「三浴」是鳥本身習性的要求,但各種鳥需要的程度、時間跟自然界棲息環境有關,應逐漸模索其規律。百靈科的鳥喜歡砂浴,一般新放上干淨的細砂會馬上洗浴,而且一天數次。但當砂陳舊並混有糞便後,砂浴的次數會減少,這時就應立即更換。喜歡水浴的鳥,添飲水時會立即去「撲灑」。若氣溫適宜,應在水浴盤中注入浴水,待鳥水浴後取出浴水,在水罐中再添新鮮飲水。任何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都不宜在強烈陽光下直曬,就是生活在沙灘上的百靈,若沒有飲水,在陽光直射下也會被曬死。一般說,除整個冬季在暗無陽光的室內過冬的鳥需要補充日照外,正常條件下飼養的鳥無需專門進行日光浴。當然,在長期陰雨連綿的南方飼養百靈,就得設法使鳥多曬太陽。
四季管理
四季管理的重點是處理好養鳥與氣候的關系,使鳥適應每個季節的氣候變化,正常健康地生活。我國南方地區為熱帶和亞熱帶,四季不明顯,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而北方地區位于溫帶,季節變化比較明顯。總之,不論明顯不明顯,按四季的劃分,提出在飼養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還是有益的。
[春季]這時早晚溫差較大,所以移鳥到室外或外出遛鳥,都要考慮天氣陰晴和氣溫的高低,還要注意觀察鳥的健康狀況和適應能力。選擇適宜時節,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不要求速度快,以免鳥適應不了突變的環境而生病。
春季鳥普遍發情,鳴叫頻繁,十分活躍。這時除正在繁殖或將要配對的種鳥外,單只飼養的雄鳥應減少脂肪飼料的供應,多喂一些樹芽、野菜芽之類的青綠飼料,以防鳥因「性大」驚撞或夜間「鬧籠」,把翅羽、尾羽拍打掉,終止鳴叫。這個期間,除加強日常管理,注意食、水衛生外,要經常觀察鳥的活動和糞便,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找出原因,趕緊采取防治措施。
[夏季]這時氣溫升高,要盡可能供給浴水和浴砂,切不可缺少飲水。要停止日光浴,並將鳥籠置于陰涼通風處。夜間對放鳥籠的房間噴灑殺蟲劑滅蟲、滅蚊,或用紗布置置上鳥籠,以防蚊蟲叮咬。鳥籠及用具的清理、洗刷、消毒等應經常進行,告別要注意軟料和青綠飼料的更新。
到了夏季,有些鳥開始換羽,這時要適當嗇蛋白質飼料的比例,焦止飼喂脂肪性飼料。如果到了盛夏有的鳥還不換羽,可喂一些蛋殼內衣或蟬蛻、蛇蛻等高蛋白料,促使其早日換羽。
[秋冬季]籠鳥秋季和冬季的飼養重點是使它能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常言說︰「春養骨頭秋養膘」。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飼養家禽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養鳥很有參考價值。所謂的「膘」就是皮下脂肪,是熱能的倉庫,又是很好的保溫層,對鳥越冬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秋季籠鳥的飼料中,應適當增加脂肪性飼料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主食粒料的鳥,可直接喂油料作物的種子;主食粉料的鳥,可將油料作物種子粉碎後拌入日常飼料中喂給;食蟲鳥宜增加鮮羊肉末或面粉蟲等。對于還未月兌換羽毛的籠鳥,除增補維生素外,還要增喂蛋白質飼料。對秋冬季節繁殖的鳥,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到了冬季,環境溫度十分重要,切忌忽冷忽熱。水浴的次數不但要減少,而且還要保證有適宜的水溫和室溫(15~20℃)。同時注意讓鳥自行水浴,絕對不能強迫。遛鳥活動要視情況而定,從初秋一直堅持的可繼續進行,否則就停止遛鳥。冬季籠鳥一般比較「穩定」,但絕不可忽視日常的管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