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大樹下面好乘涼

李墨瀚念完自己的心得體會,下面居然有人鼓掌,起初只是專家技術人員,車間學員見陳梓林也鼓掌了,這才開始鼓掌。

陳梓林示意李墨瀚下去,說︰「從大家的掌聲,就知道李墨瀚同志的心得體會有多麼好了。

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是要貫徹到我們實際行動中,李墨瀚同志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個外地的陌生人搞不清我們京城的胡同,李墨瀚親自領他找到目的地。

很小一件事情,大抵我們都會給別人無私地幫助,可就是這看著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墨瀚同志把為人民服務,實踐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

平凡嗎,太平凡了,可平凡中顯示出了不平凡!」

曹輝心說我、我一年不知道要幫多少人的忙,我怎麼就不知道,這就是為人民服務呢?!

接下來陳梓林交替讓工人、知識分子上台朗讀心得體會

這下就完全顯示出工人們知識的貴乏了,五百字的心得東拼西湊不說,有的念都念不完整,稀碎的…

知識分子不僅文采好,舉的例子也各式各樣,基本不帶重復,

最難能可貴的,都是生活中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事兒,

正是因為是小事兒不起眼,才顯得多麼珍貴,才感人至深。

當然陳梓林挑得很有目的性,知識分子選的都是最好的,工人們都選的最差的,上駟對駑馬,差距可想而知。

正當工人們垂頭喪氣之時,陳梓林在台上說︰「同志們,听了八個人的心得體會,大家是不是有個感覺,

那就是廠里專家技術人員是不是思想境界特別高尚?是不是他們形象特別偉岸?

反觀你們工人們,好像自己從來沒有為人民服務過,

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

是要實實在在的落在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

我就不信,在座的工人同志們,就沒有幫助過別人,

只是你們忽略了,只是你們把‘為人民服務’當成了口號。

那我不妨直問在座的專家技術骨干們,你們就真的如心得體會里那樣?

也不盡然,人都是會美化自己的,而真正的‘為人民服務’,不僅是做思想上的巨人,也要做行動的巨人,

為人民服務是不需要美化的,就是踏踏實實干,認認真真做!」

看到台下專家技術骨干中有人羞愧地低下了頭,

工人們有的人臉色露出了激動興奮地神情,陳梓林知道自己的話,深深觸動到他們了。

于是又陸續叫上八個專家技術骨干上講台朗讀他們的心得體會

不過這時的專家技術骨干們,沒了起初的意氣風發,他們似乎也察覺到陳梓林的用心,

說實話,他們多少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能說會道、能言善辯的,就是做得實在是少了點。

工人們收益也是匪淺,平常是知道怎麼做,卻不知道去思考,

現在知道怎麼思考,也知道應該怎麼做,那就是進步,巨大的進步

廠里的下班鈴聲響起,陳梓林沒有拖堂的惡習,布置了晚上的作業,在「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里,

挑一句話、一段話甚至一個詞,回去寫篇心得體會,明天課堂上展開討論。

經過下午這樣別開生面地學習,工人們听到寫心得體會,就沒有以前那樣的畏難畏懼了,甚至覺得比讀書時寫篇日記還簡單。

陳梓林心滿意足地回了四合院,這樣子授課,他不累,還不會在知識分子前露怯,

更重要的是潤物細無聲地,教育了某些思想落後的專家技術骨干。

傻柱新婚在即,自然是幸福滿滿,中秋節去未來岳父岳母家走節,受到了貴賓般隆重的待遇

左鄰右舍甚至隊里居民都來串門,其實是專門來看秦家新女婿的,

問大廚是不是天天大魚大肉、

問給大干部做菜,是不是豬油可勁放,

……話里話外特尊敬,

傻柱也牢記了林子的話,少說多看,遇到有些不好說的,就只是微笑

果然隊里人都說這個何師傅不是普通人,

特別是大隊只輸,他好歹是跟公社干部接觸多的,只說公社干部好多都沒何師傅有氣勢,就是俗稱的官威吧。

以前都是秦淮茹家在隊里說話最硬氣,是秦淮茹能搞來糧票布票甚至工業。

如今秦家又出了個嫁進京城的閨女,勢必在隊里更硬氣了

听何師傅說他一親哥們在廠里當大領導,還在他家搭伙吃飯呢

就更加羨慕不已,農民連自己隊里的干部都害怕,何況是京城大廠的大領導,該是多麼威風!

大隊甚至都有讓秦京茹父親進大隊當干部的想法,以後大隊有啥困難,不是直接可以進城找女婿解決嗎。

比方說大隊養的豬、雞鴨什麼的,都可以送進廠里換錢換票不是,總比冒險去鴿子市強。

來之前林子在這方面有交待,所以傻柱也就大包大攬地說︰「姜支書,您放心,

只要是隊里送廠食堂的雞子魚肉蛋,我保證按市價給您折成錢票,隨到隨換。」

以前秦淮茹家男人在世,隊里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那賈家人太貪婪了,

每次送點東西去廠里,都要被剝一層,特別是那賈張氏,還很嫌棄說話怪難听的,

久而久之就放棄了,去鴿子市有風險,可那是實踏實得了錢票,沒人過到手不是。

于是就硬多留了傻柱半天時間,隊里各家各戶有想賣的雞鴨雞蛋、菜籽油等東西,收羅了一大堆,

套了個驢車一股腦送去了軋鋼廠食堂,食堂練主任看在陳梓林面子,都按市價折了現錢,讓大隊姜支書很高興。

只問到了年底送幾口大肥豬來廠里收不收,練主任說當然收了,只要是農副產品,送來的都收!

這次中秋走節,傻柱算是在秦家大隊落了好大名氣,秦京茹不是礙著風俗,就恨不得好好伺候這個有能耐的爺們兒。

看著傻柱哼哼著歌曲做飯,陳梓林都有點羨慕了,那秦京茹可算得上大美女了,年紀比傻柱還小了近十歲,傻柱真是賺大發了!

其實只要顧浪點頭,陳梓林是真會娶她,但她顧慮太多,她可不能因為自己而影響了陳梓林的前途。

滬城那邊,武娟的信件還是一周一封,時不時里面還夾張風景照,

陳梓林就怪自己還是太功利,明明只是對武娟略有愛意,偏生舍不得她家背景,只盼大樹下面好乘涼……

(*^▽^*)(*^▽^*)(*^▽^*)(*^▽^*)(*^▽^*)(*^▽^*)

201、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國慶節臨近,廠里接到通知,要派隊伍參加國慶游興,

楊運齊本來想請陳梓林主持游興工作,但陳梓林婉拒了

原因其一就是學習班不能停,其次是馬永目前主管黨務,

這些理所當然應該馬永統抓

當然他還想幫傻柱接親,自己親手做的介紹,接親比去游興有意義多了。

這麼多年來,軋鋼廠不知道參加了多少大型活動,

組織起來其實是得心應手的,正工宣傳總務隨時都能拉出一幫人馬來。

楊運齊也就沒勉強陳梓林,把學習班搞好對廠里意義非同尋常,

他已經把陳梓林作為學習著作的優秀代表上報部委,

說不定年底有望受到中秧領導的接見呢。

在抄歌方面,陳梓林沒落下,趕著在國慶前,

他抄了首《北京頌歌》送去唱片公司,親自交到昌建華手中

昌建華很高興,國慶獻禮嘛,馬上打電話親賈世君同志來唱片公司

現在賈世君成了陳梓林歌曲的專職演唱家了,

也正是唱響了陳梓林創作的歌曲,

賈世君目前是國內最出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陳梓林的歌曲和賈世君的歌喉是相得益彰,賈世君又重新灌制了《小白楊》,

一經過投放市場,不到一個月就銷售了五十萬余張

可想而知人民群眾對賈世君的喜愛。

唱片公司才是真高興,一個拒收稿費,

一個只要是唱陳梓林的歌曲,

就不要演出費,利潤全是唱片公司的。

初步估算,陳梓林的創作的歌曲,唱片賣出千萬余張,

給唱片公司創造了近百萬元的利潤啊!

公司都不知道該給予陳梓林同志什麼樣的榮譽了,甚至在會議上,

有個副經理提出,是不是獎勵一套地處僻靜、環境優美的四合院,好讓陳梓林安心創作….

想來陳梓林是不會接受的,連稿酬都不要的人。

這些事情處理完,陳梓林就專心在學習班上了。

每天晚上安排學員們回家寫心得體會,然後在課堂上隨機點人,

上講台朗讀,再讓學員們一.asxs.評。

對好的心得體會,那是不吝表揚掌聲,對不好的,多是點評問題,

大家都積極教他怎麼寫得直剖問題根源,怎麼寫得令人發省

于是學員們都喜歡上了這種學習方式,工人們也挺喜歡听專家技術骨干們的心得體會,能學到東西啊

專家技術員們也喜歡上台講解,把自己從書本里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別人。

一段時間下來,幾十人真是齊心協力把老仨片給掰開嘍揉碎嘍,

逐段逐句地寫了幾百篇心得體會,

陳梓林完美詮釋拿來主義,這麼多知識分子精心寫作的文章,以後就是學習班的學習資料了。

時間很快到了國慶節,陳梓林早聯系好了車隊,租了輛吉普車去鄉下接親

說是租也不全是,車隊知道是去接親,抽了喜煙吃了喜糖,就只收了油費。

秦家離四合院說遠不是很遠,五十幾里地吧,騎自行車去太勞神費力了,

再接親後騎回來,腿都能蹬斷嘍嘿。

吉普車接親是洋氣很多,但去的人太少了,司機一個,

陳梓林顧浪充當伴郎伴娘,後座就只能勉強擠下新娘秦京茹。

秦家也準備是要送親的,一來正趕上京城國慶,二來騎自行車的也跟不上吉普車啊,干脆就免了。

新郎傻柱穿了套嶄新的深藍中山裝,腳蹬滬城出產的黑皮鞋;

陳梓林照例的軍裝,嶄新的軍裝,七塊六毛五的豬皮鞋派上了用場,穿著還挺精神;

顧浪則穿的是女干部流行的灰色小翻領夾衣,褲子也配套的灰色,

黑色帶袢小皮鞋,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上午七點半出發接親,吉普車在京城開著還快,出了城轉進郊區,

在鋪著小石塊的簡易公路上就慢了下來

等轉進秦家住的大隊,在泥巴路上行駛更加緩慢,還顛得要死

顧浪在後座死死揪住陳梓林衣袖,才不至于被晃得撞到車柱上。

五十幾里地,也花了一個半小時,九點才出現在通往秦家的小路上,

陳梓林趕緊下車給吉普車前擋風玻璃貼了個大紅喜字,給吉普車前掛上大紅花

司機使勁按著喇叭,營造出熱鬧氣氛,緩緩向秦家開去

好家伙,秦家門前的曬谷坪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看到掛了大紅花的吉普車,就使勁敲鑼打鼓放鞭炮

因為商量好了是新式婚禮接親,所以秦家堂屋正牆上粘貼著大幅的領袖像。

傻柱進屋後,請出穿著深藍女干部裝的新娘秦京茹,是顧浪帶著她特意訂做結婚禮服

陳梓林代表軋鋼廠領導宣讀了結婚證,讓新郎新娘對著領袖像鞠躬,

然後請秦家父母端坐在領袖像下,新郎新娘對父母鞠躬。

接著新郎新娘唱《社會主義好》,在秦家親戚和看熱鬧的人的起哄下

陳梓林顧浪兩人一起唱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婚禮基本就結束了。可大伙知道陳梓林就是寫《數鴨子》《我愛背景添按們》的音樂家,就起哄還要听他唱歌

陳梓林無奈,只好拉著顧浪一起唱了《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好在大隊只輸等大隊干部維持下,傻柱秦京茹才順順利利上車,

陪嫁的棉胎被面就塞在吉普車後備箱里,幸虧東西少,勉強能裝下。

看熱鬧的人還是圍著吉普車不讓走,叫喊著要陳梓林唱歌,

陳梓林只好在車旁再唱了首《小白楊》

大隊姜只輸把隊里民兵連都調來,才護送吉普車緩慢地開走。

車後面,還有不少男娃子在追著叫著,留下好多歡笑聲。

又顛簸了一小時才進京城,路上就幾乎沒見了人影了,都去關注國慶典禮了

吉普車一 煙開到四合院大門前停住,司機的任務就基本完成,新式婚禮又沒喜宴吃。

守候在大門口維持秩序的是閻解放劉光天帶著的十幾個學習班工人學員,

幫著把嫁妝從車里拿出來,就鼓掌歡迎新郎新娘。

雨水看到哥哥嫂子在掌聲中走進院里,高興地眼眶都濕潤了,不停在程宏肩膀上蹭淚珠兒

秦淮茹身為新娘在場唯一的親人,那也是喜笑顏開地忙進忙出

新式婚禮的場景早布置好,一套流程下來,順暢無比,

最後環節依舊是陳梓林唱歌、小當槐花等小朋友表演節目。

四合院里熱鬧非常,此刻添按們廣場紅旗招展、鼓樂喧天,

五十萬人齊聚一起,向登上城樓的令嗅高呼!

和令嗅一起登上城樓的還有前果抿當代總捅李縱任、末代皇帝僕衣,

他們在添按們的見證下,進行了歷史性的握手。

游興群眾在滿天飛升的氣球和象征和平的鴿子飛舞之下,

在引導車的帶領,通過城樓接受令嗅的檢閱。

人民群眾載歌載舞,充滿了自強自信,年輕們放聲高歌,這個時候,

各大學學生開始齊唱《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逐漸帶動游興群眾一起高唱。

在經過城樓時,大學生們滿含熱淚,向著城樓上揮手的令嗅,

反反復復高唱最後一句︰「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