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三章︰劉禪的堅守之策

江東俘虜了一些山越,將這些山越逐漸轉化成戰斗力。

孫權積極地籌備糧草,訓練新軍。準備在下一次戰斗中,一鳴驚人。

江東的損失非常大,這讓孫權作戰更加謹慎。

這一次,他不打算主動出擊了,而是等待劉禪與司馬懿打起來。

江東坐收漁翁之利!

「率先攻打壽春,是錯誤的選擇。」

孫權不斷地反省自己,因為一時沖動,江東趁著魏國國喪,佔據了壽春,卻也導致了江東被魏國所嫉恨。

曹叡在江淮布置的兵力,遠遠超過于防御蜀中。孫權堅守壽春,最終還是功虧一簣了!

現在,他已經放棄了主動。而是選擇韜光養晦,等待戰機再次出現。

無論是魏國的拉攏,還是蜀中的督促,孫權都沒有理會,他堅決地休養生息。

「倘若蜀中來使,就說我軍損失慘重,需要一段時間修養。」孫權沉聲道。

為了緩解戰敗所帶來的影響,孫權這些天一直在欣賞歌舞。

看著舞女們曼妙的舞姿,他又恢復了意氣風發。

對于蜀中而言,江東已經指望不上了。

荊州的兵力,一半在防御北方的鄧艾,另一半還需要防御江東。

這讓劉禪也變得被動了。

別看洛陽有二十萬漢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在河內部署了十幾萬軍隊,在兗州布置了二十多萬軍隊。

倘若再加上宛城的守軍,洛陽完全被包圍了。

魏軍的軍勢,仍有四五十萬。

這對于漢軍來說,無疑是壞消息。但也有好的一方面,畢竟魏國匯聚了這麼多兵馬,他們一定會采取主動的攻勢。

為何?

很明顯的道理,劉禪用二十萬兵力,加上長安、河東的兵勢,也不過二十五萬,卻牽制了魏國兩倍的兵力!

這樣的損耗,誰頂得住。曹叡完全是以國力,與劉禪在僵持。

司馬懿要和劉禪玩持久戰,曹叡都不答應,魏國滿朝文武也不會答應。

劉禪最害怕的,就是司馬懿當縮頭烏龜。他依靠這一招,硬生生地耗死了諸葛亮。

現在時代不同了!

劉禪更年輕,而且在司隸地區,進行了屯田,自給自足,減少了對蜀中物資的依賴。

如此一來,他能堅持更久,給魏國足夠的壓迫感!

劉禪可以堅守洛陽一年、兩年,甚至更久。

司馬懿可以嗎?

他沒資格和劉禪耗著。

司隸地區有堅固的防御,汜水關、孟津關能夠隔絕大多數的敵人。

北是黃河,南是山脈。

劉禪可以安然地進行屯田,關中地區成為了他的補給、休養之地。

兗州、豫州都沒有天險,司馬懿只能仗著人數的優勢,進行防守。

僵持對于魏國來說,就是莫大的損失。舉國上下,都不得安寧。

劉禪所佔據的司隸,可以穩定地發展生產,蜀中、西涼也一樣。

這就是兩國國情的差距!

歷史上有北統南,有西向東,就是這個道理。

北統南自不必說,由西向東的優勢,已經被劉禪掌控了一部分。

這份優勢,會化作對魏國的不利。

劉禪加強了汜水關的防御,以及對渡口的掌控,防止魏軍偷襲。

他調集了大量的船匠,正打造水師。

只不過他沒有過于指望這支水師,因為黃河與長江的情況不同。

現在是小冰河時期,黃河一些地段,會結冰的!

這對于水師來說,是致命的考驗。

劉禪打造水師,不在于作戰能力有多強,但在關鍵的時候,必須有運輸兵力的能力。

畢竟迅速作戰,還要依賴于水域。

無論是乘船攻打河內,而是依靠水勢,偷襲各渡口,都需要戰船。

論持久戰,沒人能夠與他相提並論。

司馬懿都被劉禪的手段整懵了,去年的屯田,今年繼續大規模屯田,比去年更猖狂!

把守各個險要,就是不出關,與魏軍對峙!

難道他不怕蜀中變得民怨沸騰嗎?

蜀中的府庫,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充盈啊!

最讓司馬懿憂慮的是,曹叡的督促文書,還是送來了。

曹叡在言辭中,已經「責令」司馬懿進軍,攻打洛陽。

否則鄴城承載著這麼大的壓力,誰能安心?

當年為了運糧,曹操修建了白溝運河,又溝通了漳水。

也就是說,從黃河是可以北上鄴城的。

水道暢通!

倘若真讓劉禪打造出了無敵水師,那麼鄴城也就危險了。

漢軍水師的底子,可是荊州水師,荊州水師又以江夏水師為最強。

現在雖然比江東水師差了一截,也不是魏國能夠抗衡的。

在諸多壓力下,司馬懿被迫主動出擊,攻打汜水關。

唯有攻破此關,魏軍才能長驅直入。

這時候,司馬懿不禁有些埋怨杜襲。失了洛陽不要緊,還可以攻打回來。

丟失汜水關,太不應該了。

這種罪責,足夠軍法處置了。

倘若汜水關在魏軍手中,劉禪又怎麼敢明目張膽地屯田?

司馬懿現在需要為張郃、杜襲等人的戰敗買單,連續攻打汜水關數日,皆被魏延擊退。

魏軍損兵超過三千,卻發現汜水關堅固無法撼動。

沒辦法,司馬懿只好一邊攻打,一邊尋求其他策略。

他看著地圖,眉頭緊蹙。

現在司馬懿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攻打洛陽,很可能沒有結果,為汜水關所阻。

另一個是攻打穰城、樊城,威脅荊州。

但問題是,縱使拿下了穰城,還有襄樊體系防守。

魏軍無法越過漢水,擴大優勢。

司馬懿又將目光投向江東,他仔細琢磨,好似也沒有突破口。

「看來必須引蛇出洞,讓劉禪出戰,亦或者讓魏延出戰。」

劉禪很謹慎,魏延就不同了。

司馬懿覺得,此人膽大心細,只要賣的破綻天衣無縫,魏延很可能上當。

于是,在攻打汜水關一段時間後,司馬懿結束了強攻,只是安營。

魏延派出斥候探查,發現魏軍營地防守森嚴。他沒有太大的優勢,只能繼續堅守。

雙方也就有所克制。

忽然!

有消息傳出,孫權又起兵攻打江淮了。

司馬懿正調兵前去防御,並且決定退兵至陳留。

魏延心神一動,似乎有追擊的可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