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68章 隔河對峙

但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有好,便有壞。

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貪心,或者說是節儉、維護大宋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物資之心,讓金軍有了可乘之機。

在通運大營的將士忙著全力搬運物資之時,金軍偵查清楚了海子村大營里的真正變故,以騎兵迅速攻佔宋軍大營,以至于來自通運大營的將士連放火燒毀大營的時間都沒有,只能匆匆離去。

明復部下,或者說是明復本人的貪心,馬上就讓他知道了不該貪心時貪心的後果,因為秘諜偵查得知,金軍不日將要以海子村大營和燕京城為根基,聚兵兩路齊攻通運大營!

此時,是退是守的問題便擺在明復面前,大帥不在,三萬多人等待他的命令。

讓金軍得了一座完整的海子村大營,佔去了數不清的物資,便已經是錯誤,若再放棄通運大營,明復將再無面目去見楊叢義。

明復的選擇只有一個,便是堅守大營,等待楊叢義回到前線,挽回敗局!

做出決定之後,明復馬上聚將,宣布堅守大營,等待援軍的命令。

與此同時,派遣一名將校帶著他的書信直奔北邊七十多里外的潮白河大營,說明刺蝟河、海子村大營失守之事,並約定無論如何,兩軍共守通運和潮白河大營,絕不撤退,因為北伐是成是敗全在他們!

一天後,派出去的將校帶回了潮白河大營回復的一封書信,表示遵從北伐大元帥之命,相互協防互助,攻破敵軍!

十一月十二日夜,明復得知金軍聚兵五萬,即將對通運大營展開進攻,當夜便派遣信使將消息送往潮白河大營,請對方利用有利時機救援通運大營,或是出兵在一旁策應,吸引金軍火力,減輕通運大營的壓力。

十四日上午,從燕京城和海子村大營方向出動的兩路金軍在通運大營西邊二十里外會合,而後齊頭並進,直奔宋軍大營而去。

半個時辰之後,金軍前軍抵達宋軍通運大營西邊的河流旁,一條十幾丈寬的河流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此地離宋軍大營不足一里,距離宋軍非常近,抬眼遠望,就連河對岸的宋軍士兵都能看的清。

原本宋軍架設在這條河流之上的舟橋已經拆毀,整條河流上下二十里內的所有通行橋梁全都不見了,一部分是金軍當初收縮防御圈時自己拆毀,一部分是宋軍這幾天剛剛拆毀。

宋軍大營,近在咫尺,要想渡過這條十幾丈寬,但水深並不是很深的河流,卻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此地是金軍的地盤,他們當然知道眼前的河流這個季節水流不深,只及腰而已,不需要橋也能趟過去,但此時是冬天,已經很冷,不說滴水成冰,其實也差不多了,讓將士趟水過河,那就是讓他們送命。

金軍在燕京地區的兵力是有限的,任何兵力的損失,都將降低他們對燕京城的防御能力,所以戰爭來臨時,他們寧願丟棄城外的城池,也不願意跟宋軍力拼,損傷自己的兵力。

如今宋金兩軍被河流隔斷,一攻一防,形勢雖然轉變,金軍還是不願讓自己的兵力受到不必要的損傷,于是在河流上修建舟橋便成了他們進攻宋軍大營的第一要務。

而河對岸的三萬宋軍並不是吃白飯的,明知金軍要修建舟橋過河沖營,他們自然不會無動于衷。

于是自十一月十四日午時起,宋金雙方將士便在河流兩岸隔河以強弓硬弩對射,宋軍要阻止金軍修建舟橋,金軍要抵抗宋軍,掩護己方造橋,隔河爭斗,十分激烈。

從白天到深夜,只要見到金軍士兵下水,宋軍必定從厚厚的盾牌後面以強弩硬弓射擊,與此同時,金軍也會以漫天箭雨覆蓋河對岸的宋軍陣地,以掩護下水士兵。

這樣的攻擊與掩護在宋軍大營旁的河流上下二十里隨時隨地上演,當然也有少量金兵耐得住寒冷,淌水過河,奇襲宋軍河岸陣地,但過河的人數畢竟有限,加上淌水之後行動能力大打折扣,並沒能給宋軍造成多少威脅,反而喪了性命。

幾天下來,雙方隔河攻防,都各有損傷,而金軍想要修建的舟橋在宋軍阻止下,始終沒能修造好。

金軍原本想的就是速戰速決,拖下去于燕京不利,未免夜長夢多,這支金軍部隊的統帥決定派遣一直騎兵向南繞路而行,過河襲擾,為大軍造橋爭取機會。

因為經過幾天探查,金軍發現南邊三十里外尚有一座橋梁連通東西兩岸,並且附近只有數千宋軍駐守,完全可以一舉將其攻佔。

十一月十八日清晨,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從金軍營地離營,向西奔行數里之後,避開河對岸宋軍視線,而後迅速向轉向,向南邊那座橋梁所在的方位疾馳而去。

同一時間,宋營與金營之間的河流兩岸繼續展開攻防戰,雙方似乎毫不吝嗇羽箭,一輪又一輪的對射過後,兩岸空地上插滿了羽箭,密密麻麻,猶如生長茂密野草。

就在宋金兩軍箭陣隔河對射、金軍騎兵部隊匆匆南下之時,在固安縣城東北方向一百二十多里外的馬頭村南邊十里,正有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部隊靜靜等待在這里。

這支騎兵部隊裝備精良,衣甲鮮亮,正是大宋精武禁軍。

為首者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將領,他手握單筒望眼鏡,正在望向北方,望遠鏡中盡是一望無際、空闊的荒野,沒有人,也沒有能動的活物,似乎什麼都沒有。

但片刻之後,一個模糊的人影便出現在他的單筒望遠鏡中,臉上神情不由得一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人影越來越清晰,只見一人穿著一般百姓的服飾,騎在馬背上向這邊疾馳。

終于將來者的面目看清之後,精武禁軍將領將望遠鏡收起。

不多時,先前望遠鏡中的一騎人馬踏著枯草煙塵疾馳而來,在騎兵軍陣將領前,翻身下馬。

「統領大人,敵軍正往馬頭村方向趕來。以敵軍速度來看,兩刻鐘後就能到達馬頭村!」斥候稟道。

「預計有多少人?」對于敵軍到來,精武禁軍統領並不驚訝,但對方有多少人來,此刻是他最想關心的問題。

斥候馬上答道︰「從敵軍規模來看,應當在五千人左右,不會超過六千人,也不會少于四千人。」

雖然斥候給出的敵軍人數並不十分準確,但有這些信息足夠了,是五千人,還是六千人,或是四千人,對精武禁軍來說並無多少區別,只要不超過一萬人,他就有信心可以擊敗馬背上的金軍。

「好。去通知馬頭村守軍,讓他們不要過早撤離,要等敵軍出現之後,他們看到敵軍,敵軍也能看到他們,才能撤到河對岸去!若撤離太早,令敵軍起了疑心,使伏擊敵軍失敗,大帥會親自治他的罪。」精武禁軍統領隨即吩咐道。

「得令!」一斥候裝扮的傳令兵接令,策馬離隊而去。

「報固安,就說敵軍已經出動,即將進入我們的埋伏圈中。」精武禁軍統領再下一令。

「得令!」另有一傳令兵接令,飛馬離隊,朝南方奔去。

「全軍準備,兩刻鐘後出發!」

統領一聲令下,全軍兩千將士隨即開始檢查馬背上的隨身裝備是否齊備,是否有丟失,檢查他們最好的伙伴戰馬,看它們身上的馬鞍、馬蹄鐵是否都在最合適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它們身上的披甲是否能完全遮住皮肉,能否在戰斗中保護它們的身體。

精武禁軍是大宋的重甲騎兵,之所以用重甲,倒不是作戰真的需要,初時只是為了保護戰馬,避免有限的戰馬受損,後來則是為了突出精武禁軍的獨特與不同。

朝廷,或者說是趙,在這支精武禁軍身上花了很多錢,才有如今這支全軍人馬俱披重甲的大宋唯一的重騎兵。

這支騎兵如此珍貴,趙一般舍不得動用,前幾年北伐河東、關中之時,精武禁軍便沒有出動。

這次若不是趙要御駕親征,精武禁軍依然不會出動,結果趙離京,這支禁軍方才跟著護駕隨行。

從未出過的手神秘禁衛軍,這次隨楊叢義北上,終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其他各軍才會承認他們的實力,而不是稱他們為繡花枕頭。

兩刻鐘休整時間,轉眼便過去。

精武禁軍統領在親衛協助下,翻身上馬,將手中長槍舞動幾圈之後,口中下令︰「全軍上馬,準備出擊!」

傳令兵策馬而去,迅速將軍令傳至全軍。

不多時,全軍將士盡皆披甲上馬,做好出征準備。

「統領大人,全軍將士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得此稟報,統領當即一揚手中長槍,高聲道︰「全軍出擊!目標馬頭村!」

一令即出,統領在左右親衛護衛下,當先策馬而出。

令出隨行,全軍將士按既定隊列依次跟上,五人一排,排成了整齊的騎兵軍陣,馬踏荒草,揚起斷草飛塵,向北邊十里外的馬頭村疾馳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