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

宋朝、完顏亮、完顏雍各在準備,都在等待機會。

時間迅速流逝。

轉眼間來到第二年春天,積雪融化,大地回春。

幾個月沒有太大戰事動亂,整個山東東路已恢復平靜,去年活躍在山東的十幾萬義軍,其中近半歸附了山東義軍,節度使衙門免稅政令傳開後,剩余大多數義軍就地解散,回到了家鄉,只剩少數佔山為王,但已經不成氣候。

益都府、淄州的護城河都有所拓寬,達到七八丈,城防得到加固,另外山東義軍規模也有所擴張,兩城駐軍各有四萬有余,兵力之強盛,令金人不敢輕易派兵。

濟南府有兵三萬,曾派小股軍隊出現在淄州境內,但未近城下三十里,便又自行退走,從此不見他們再來淄州,但他們卻在淄州西邊八十里外的章丘縣留下了五千守軍,監視淄州義軍動向,堤防他們突然對濟南府發起攻擊。

而整個山東義軍經過幾個月強化訓練,加上換裝的武器、盔甲,義軍戰斗力明顯提升。

姚昶、羅聰的東西兩府訓練義軍將士,為奪取濟南府準備,而沈縉也沒有閑著,去年以來,整個山東義軍中就屬他壓力最大、最忙碌,因為他肩負的是整個義軍和部分百姓的吃飯問題。

山東東路早已是一片糜爛,田地荒蕪,百姓的存糧絕大多數被完顏亮南下之時,搜刮一空,去年鬧了一年起義,到處都是義軍,根本沒多少人安心種糧,可以說整個山東就沒有多少糧食。

在戰亂之時,糧食比黃金白銀更有用,所以在各地豪紳大戶捐贈過一批糧食之後,之後再捐的就是金銀銅錢了,而沈縉不缺錢,他手里就有數百萬貫,他缺的只是糧食而已。

拿下淄州之後,沈縉去過一趟遼陽,一是想打探一下遼陽的情況,二是想弄些牛羊,遼陽的情況他打探到一些,但牛羊沒有,全被控制了,因為北方也缺糧。

糧食沒弄到,沈縉卻跟遼陽皇帝完顏雍見了一面。

當了皇帝的完顏雍已與往日不同,昔日那點情誼,在他眼里已經淡忘,沈縉清晰的感覺到了,是以與他說話也格外小心,有問必答,有求必應。

完顏雍問南方情況,沈縉告訴他宋朝老皇帝退位,新皇登基了,如今還沒有听說有什麼大動作,不過听說宋朝朝廷里的主戰派正在備戰,可能要行北伐之事,奪回他們的汴京和黃河流域。

這些消息跟他派人探听來的差別不大,又問起完顏亮統治區的亂軍問題,沈縉告訴他,常去的山東登州、密州、益都府等地,已經全被義軍佔據,聲勢浩大,估計用不了多久,還有可能進攻濟南府,因為義軍缺吃少穿,戰斗力不是很高,能不能攻佔濟南府還是問題,如果出現變故,義軍四散,也是很有可能的。

又告訴完顏雍,他這次來遼陽,其實就是受山東義軍所托,看看皇上能不能接濟一些糧草物資,助義軍渡過難關,一旦義軍渡過難關,必定拿下濟南府,協助皇上打敗完顏亮!

一听沈縉的這重身份,完顏雍頓時來了興趣,急忙詢問山東義軍詳情,誰領導的?有多少人?軍備如何?戰力如何?

沈縉告訴完顏雍,山東義軍有兩個首領,一個叫羅聰,一個叫姚昶,各有義軍四萬人,但他們的武器裝備不怎麼樣,戰斗力較低,參加義軍也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所以人雖多,要是沒有糧草武器,也難成大事,故而這次北上遼陽就是來尋求幫助。

听說山東義軍有將近十萬之眾,完顏雍頓時大喜,如果能把這股力量用上,對完顏亮在真定府、河間府的軍隊形成南北夾擊之勢,他在燕京的軍隊未嘗沒有勝算。

于是馬上許諾,只要山東義軍能配合燕京軍隊發動對完顏亮軍隊的進攻,山東義軍的糧草軍需他可以提供一部分,待徹底擊敗完顏亮之後,如果山東義軍願意,就可以歸附他,以後的糧草他全部供應,會給山東義軍封官加爵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但這種許諾不是沈縉想要的,他告訴完顏雍,山東義軍現在近十萬人,不光缺少糧食,還缺武器盔甲。原本他們兵力是濟南府守軍的三倍,他們奔想攻打濟南府,可義軍奇缺武器盔甲,戰斗力不足,一直難以施行。

如果義軍有足夠的武器盔甲,他們一定可以在三個月內,奪取濟南府,而後進駐濟南,南可以威脅大名府、汴京,北可以威脅真定府。

糧食要不到,沈縉很想從完顏雍手里要一批盔甲、武器。

山東義軍近十萬人,雖然陸續從山東各州各府的武備庫中繳獲了不少武器盔甲,又將之前從密州水軍戰利品中運走的大批武備物資從欽島運到益都府,但能裝備的義軍總數也不足五萬,身下將近一半義軍,頂多有一件武器,身上穿的還都是自己的衣裳,沒有盔甲的義軍,他們對節度使衙門意見不小,懷疑他們區別對待各路義軍。

沈縉是很擔心義軍內部爆發矛盾的,若是濟南府沒有拿下,義軍就因為內部矛盾分崩離析,那他們這半年的努力與付出可就白費了。

所以軍需盔甲問題,不論到何時,都是要為義軍解決的。

最終,沈縉從完顏雍那里要到了五千套盔甲,而他需要兌現的承諾是,山東義軍要在三個月內奪取濟南府。同樣的,如果奪取濟南府的目標達成,完顏雍再給山東義軍五千套盔甲,並且還會給他們提供一些牛羊。

沈縉帶著五千套盔甲回到了益都府,但糧食問題從北方是不能解決了,于是他開始向南方打主意。

海州以南的淮東沿海地區,沒有遭受金人襲擾,天下太平二十年,積累了不少財富,糧食自然也不在少數。

沈縉手里有大把的錢,又長期從事回易,跟山東一帶的商賈很熟,與淮東一帶商賈也有些接觸,所以他便找了幾個益都城里的大商賈,給錢讓他們從淮東采購糧食,多多益善。

只要有東西,只要要錢,想要多少都能買的來,況且糧食在沒有遭受任何襲擾的淮東沿海地區並不缺,他們缺的是錢,因為他們雖然糧食很多,但朝廷並不允許他們私自往北方販賣。

可如今是天下正亂的時候,很多官吏都已經逃走,或是不怎麼管事了,最重要的是,戰線已經從楚州往北推移至海州、沂州,邊防駐地也隨之轉移,而官府治理卻沒有及時跟上來,是以百姓想賣多少糧食無人過問,也不會有人詢問。

到處都是駐軍,到處都在采購糧食,誰出的價錢合理,糧食就賣給誰,這是百姓和鄉紳大戶的自由。

沈縉拿著大把的錢財,幾個月時間,從淮東、浙東采購了四十多萬擔糧食,用大海船一一運欽島和益都府,而後分送淄州,供給義軍,另有一部分借給各州各府,讓官府借給百姓,幫他們渡過春荒,等夏糧或秋糧收獲以後,再還不遲。

用巨額錢財解決了糧食問題,整個山東義軍士氣旺盛,連訓練都更賣力了。

其實在亂世,只要能吃的飽,賣命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近十萬山東義軍,在訓練了幾個月後,很快把濟南府當成了下一個要攻取的目標。

益都府,節度使衙門,左府、右府共同議事。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再不拿下濟南府,恐怕就不能配合楊大人的戰略,要壞了恢復大事。二弟、三弟,你們看何時可以攻取濟南府?」沈縉很是焦急,糧草軍械都比較充足,義軍休整了好幾個月,該動一動了。

羅聰道︰「濟南府並不太好打,淄州北邊一百里就是濱州,還在金人手里,駐軍一萬有余,若是我們全軍出去去打濟南,一旦攻城不利,在濟南城下跟守軍相持,濱州敵軍可能會趁機搗亂,在打濟南之前,這個問題要先解決。」

姚昶搖頭道︰「濱州雖有一萬駐軍,但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普通百姓,並沒有多少戰斗力,況且他們還缺吃少穿,呆在城里還行,一旦放他們出城,一萬軍隊可能一天之內就會一哄而散,所以濱州不足為懼,不用管他們。真正的問題是,濟南府的三萬守軍和城里近六萬百姓。」

「濟南城人多,確實是個麻煩,一旦攻城緊急,兵力有損失,他們隨時可以從百姓中征調抽取,相當于城里有七八萬守軍,即使我們傾巢而出,也很難攻下城池。」羅聰點頭。

「那你們的意思是濟南不打了?」沈縉眉頭微皺。

「打是要打,但不能硬攻。我們不妨從濟南府各縣開始,先取章丘,再取歷城,爭取把守軍引到濟南城外,在城外殲滅他們,使濟南城為一座空城,而後便唾手可得。」

「引守軍到城外很難,我以為我們取了章丘之後,應該從章丘南下,直取泰安,而後配合徐州、宿州軍隊,奪取濟州。只要拿了濟州,山東與淮北也能連成一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