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2章 幫扶信任

蘇仲、潘誠、薛望、袁華等一眾將官練兵下功夫,將士听指揮,能吃苦,得益于充足糧草供給。

原本宿州都統制統轄的近七萬兵力,糧草供給都是朝廷負責,奈何每月消耗的糧食實在太多,從江南運過來,路途遙遠,路上損耗嚴重,還不一定供得上開銷。

于是在供給六個月糧食之後,朝廷便只能給現錢,由各軍自行采購糧食,同時將征購糧食的任務壓到駐軍所在州府。

宿州、亳州、陳州一帶的糧食早在去年完顏亮率軍南下時搜刮一空,民間已經很難買到糧食。

作為忽然被啟用,直接從老家到宿州來任知州的張孝祥,面對糧草問題,他是很頭疼的。

州府縣雖然已經恢復秩序,百姓回到舊地安居,但他們也缺少糧食,也許明年春天就會發生饑荒。

楊叢義的七萬大軍需要糧食,宿州十幾萬百姓也缺少糧食,這是一個大難題。

好在楊叢義給他介紹了一個商賈,告訴他只要有錢,就可以通過貿易途徑,從其他地區購買糧食。

張孝祥手里是有錢的,也是朝廷為安撫宿州等地的百姓專門撥付的一筆錢款,有十幾萬貫,有商賈他就能解決最棘手的糧食問題。

雖然他考中狀元之後,一直在臨安任職,沒有治理過地方,但他本身就起自底層,對普通百姓非常了解,只要沒有天災兵禍,沒有苛捐雜稅,百姓就很快恢復生產,過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在他看來,治理地方就四個字「無為而治」,只要管好屬官,不讓他們胡作非為,一州一府之地就能自然恢復,用不了多久就能昌盛,但前提是,百姓遭遇不可抗的災禍時,官府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和庇護,助他們渡過難關,不然州府必亂。

在有商賈幫他解決糧食問題之後,張孝祥輕松了。

閑下來的張孝祥並沒有坐在城內的州府衙門跟文人墨客吟詩作對、舞文弄墨,而是走上街頭,走出城門,走進夜曠,走進百姓破舊的院子,走進軍屬營地。

在城外他看到了更多為生活奔走,不知疲倦的百姓,他知道,只要百姓在,宿州在明年春耕秋收之後一定可以繁盛。

他的信心來自于宿州近八萬隨軍家屬,八萬人能開墾很多良田,楊叢義承諾給每個帶來家屬的將士五畝土地,張孝祥命令州府官吏調查統計之後,將數額提高到十畝,並且在上報朝廷同意之後,所有新開墾的土地,免除三年賦稅,田地所得,全歸軍屬自己。

與此同時,他還跟楊叢義協商,打算將軍中一些不能作戰的馱馬買過來,借給百姓開墾荒蕪的土地。

但軍中的馱馬楊叢義是打算分給隨軍家屬的,張孝祥自然不能強求,也不會強求,因為他買馱馬勞力本來主要就是想借給隨軍家屬,如今軍中直接分配,倒給他省了不少事情。

宿州的張孝祥如此,亳州任職的辛棄疾也為民生忙碌。

辛棄疾本在山東義軍首領耿京手下任掌書記,代替那支實力強大的義軍去了一趟臨安,請求歸附宋朝,在得命封官,回山東後,方才听聞首領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害,數十萬義軍也分崩離析。

憤怒至極的他,親率五十騎直奔五萬余人的敵軍大營,一舉將張安國抓獲,並帶領了一支幾千人的義軍南渡,歸順了宋朝,而叛徒張安國在臨安游街示眾之後被斬首,報了耿京和義軍的仇。

辛棄疾因抗金歸附有功,被朝廷授予官職,江陰簽判。

後來新皇趙登基,主戰派積極籌備北伐,辛棄疾由于是從北方南渡之人,對北方較為熟悉,于是任職江陰知縣不足半年的他,被調往亳州任職,負責籌集糧草、軍需。

辛棄疾初來亳州很不適應,他並不想籌集糧草軍需做後勤,他的理想是領兵打仗,親手將金人趕出中原、趕出山東。

但在楊叢義听聞他來到亳州,跟他見了一面之後,告訴他沒有糧草軍需,任何軍隊都不能打勝仗,更不可能恢復中原,趕走金人,糧草軍需甚至比將士還重要,將士拼完了,只要有糧草軍需,很快又能拉起一支隊伍,但要是沒有糧草,再強大的軍隊也會消散無蹤。

二十歲出頭的辛棄疾把楊叢義的話听了進去,因為他听說過楊叢義的事跡,早就他把當成了英雄偶像,所以英雄的話自然要听,不光要听,還要堅定的執行。

在數十萬義軍中,擔任掌書記的辛棄疾本就是負責軍需糧草後勤的人,現在負責對接亳州駐軍的軍需糧草,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況且辛棄疾本身家就在北方,在金人統治區,父祖都曾在金人朝廷為官,人脈關系還比較深厚,他自己年少游歷時,也多有結交文人義士,也擁有一些自己的特殊關系。

是以,他雖然身在亳州,但仍然能從北方弄到糧草,當然這些糧草也是拿真金白銀換來的。

同樣負責後勤軍需,其他官吏就不可能從北方金人統治區弄到哪怕一擔糧食,辛棄疾的能力可見一般,當初朝廷把他派來亳州,決對是深思熟慮後的一步好棋。

楊叢義不知道,朝廷派遣辛棄疾和張孝祥來亳州、宿州是不是跟他之前在鎮江向當時還是建王的新皇有關,如果這兩個人的任命是皇帝親自授意,那就說明皇帝對他給予了足夠的信任。

因為不管是張孝祥還是辛棄疾,都是楊叢義在鎮江時親自向當初還不是皇帝的建王舉薦的北伐人才,北伐要成功就需要重用年輕人,北伐是持久戰,短則五年,長則十年,甚至要幾十年,僅僅依靠朝中張浚、陳康伯、楊存中等一眾老臣,北伐一旦不能一舉成功,後面將再無能主持北伐之人。

皇帝能同意派遣三十余歲的張孝祥和二十余歲的辛棄疾來亳州、宿州,為宿州大軍籌備後勤,穩定州府縣民心,就說明他已經做了後手準備,如果張浚、陳康伯不能北伐成功,那麼將來能主持北伐大局的人就在這兩個年輕人中,也許他們的後半生都將在北伐和籌備北伐中度過。

對于朝廷的這種部署,楊叢義是贊同的,任何事僅憑老臣都不可能長久,因為他們總有病死或老死的那一天,如果他們在北伐途中離世,就像在抵御金人南侵的緊要關頭病重的劉一樣,一旦沒了他們,軍中、朝中都很難找出一個能代替他主持大局的人,任何軍事行動,都只能以失敗告終。

而鍛煉年輕人,起用年輕人,就可以避免精力不濟、體力不濟的問題,一件事可以專心做十年、幾十年,只要不出意外,就不會中斷。

楊叢義雖沒有回臨安,但他也知道,如今朝中能說上話的基本都是年近六十,或是已經六十以上的老人,並且全是前朝老臣,這幫老臣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得勢就會推行自己的方略,一旦病退、逝世導致失勢,正在施行的方略就會馬上被推翻,如此政令就不能長久,信息不通暢,經常變更政令,最後的結果是政令只在朝廷、都城頒行,而地方則根本不會重視,也不會施行,因為他們知道,任何政令都是一陣風。

沒有青年人能說上話的朝廷是不能長久的,顯然新皇趙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許在他登臨皇帝位的第一天,看到眼前幾乎全是花白頭發和胡須的老年人,心里就已經生出了鍛煉培養年輕官員的想法。

新皇趙能認識的年輕官員很有限,他貴為王子、皇子,能跟他接觸的、說得上話的,幾乎都是朝中重臣,而朝中重臣就不可能有跟他年齡相仿的青年人,所以年齡跟他相仿,又多次接觸的楊叢義,就成了能跟他說的上話的人,雖然自鎮江之後,楊叢義再沒見過他。

楊叢義在鎮江幾次打敗敵軍,還有他對金人的推論和判斷,幾乎都準確無誤,可以說聚兵瓜洲五十萬的金人之所以退走,很大可能就是因為楊叢義,甚至有可能在新皇趙眼里,金人大軍退走就是楊叢義憑借一軍之力促成,因為他對金人的推斷實在太準確。

新皇趙登基時,楊叢義身在亳州,不能離開,並且他也沒有接到朝廷要他班師,或是交出兵權的命令,是以沒能回到臨安。

雖然,趙登基之後也沒有私下給楊叢義傳過話,但把張孝祥、辛棄疾這兩個他親自推薦過的人調來亳州、宿州,就能說明趙對他的信任。

而信任的基礎,必定是楊叢義與辛棄疾、張孝祥都沒有私情。

由于他們兩人沒有給他帶來任何話,楊叢義不敢猜測趙的心思,只是盡可能將籌集軍需糧草的權力移交給他們兩個人,也給予他們完全的信任。

但也不是完全放手,做甩手掌櫃,必要的時候,還是給他們一些幫助,解決一些他們不能解決的難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