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學霸之間的爭吵2

十幾年過去了,魏侯爺早就將子凡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對待。

「孟子說︰仁就得到榮耀,不仁便會受到羞辱。當政者推行仁政就又榮耀,不行仁政就遭恥辱。」子凡的性格一向直爽,有話必說,可是他卻忘記了一樣最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在此種情況下,他的一言一行會連累到整個侯府的安危。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要做臣子,須盡臣子之道。如果用不義之道去侍奉君王,那便是對君王的不恭敬。」侯爺反駁道。

「‘孟子《盡心下》中教導,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其次,國君為輕。’民眾的生機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這樣才有國家社稷,才有君王。」子凡說道。

在孟子的民本思想,為什麼說,百姓最重要。因為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也就安定了。

爭論到這里,侯爺眉頭緊鎖︰「如果沒有了社會秩序,又談什麼社稷國家。沒有了國家社稷,民眾的利益又如何保障,沒有了國家的保障又怎麼談得上民為貴!」

「孟子說︰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由于仁,他們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國家之所以興盛或衰落、生存或滅亡也是如此。如果諸侯不仁,就保不住他的國家。」子凡看著父親,眼中皆是憤憤不平之氣。

「你斷章取義,難道你忘了後面還有兩句‘卿大夫不仁不能保有宗廟,士人和老百姓不仁,就不能保全家身性命’。」侯爺說完站了起來,越說越激動。

子凡那張嘴一向能言善道,今日竟用來對抗自己的父親,魏侯爺心里肯定很難受。

「孟子說︰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君王有重大過錯,便要加以勸阻,反復勸諫而不听從就更立國君。若在生與義兩者之間選擇,我寧願舍生取義,上諫君王之過。」子凡說道。

侯爺此時大怒,他的眼中滿是失望的眼神,同時也有痛心之感。侯爺用手按住心口處,隔了一會兒,怒斥道︰「你剛才說什麼?」

侯爺走到子凡面前,一字一字大聲的說著︰「你剛才說你要舍生取義?」

侯爺那激動的情緒,自己已經不能控制了,此刻心如刀割一般的疼痛。

激怒的心情已經無法平復,因為子凡只知道大義,卻不知道這大義的背後,要付出的代價。

十七年了,十七年前子凡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男嬰,那時候,魏侯爺府中剛好失去了親生的兒子。

正在傷心之際,上天憐憫他們夫婦,將子凡送到他們府上,雖然十多年了,但是每次想起來,侯爺都覺得這是上天賜給自己的福氣。

這十多年,侯爺一直將子凡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看待,而且為了不讓子凡傷心,這十幾年都沒有跟他提起親生父親這件事。

魏侯爺痛心的說道︰「你現在要舍棄的是你自己的生命還是整個侯府所有人的生命?你這麼做是要讓侯府上上下下一百多條人命拉下去陪葬嗎?」

「我沒有,我是說……」子凡說到一半就被侯爺打斷了他的話語。

「你不用說了,給我跪在這里好好地反省。」侯爺打開了明暉閣的大門,走了出去。

子凡只听見身後傳來父親的聲音……

「來人,把公子給我看好,不得讓他踏出這扇門半步。」侯爺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明暉閣的大門被關上了,留在屋里的只有無奈和無助。

從小到大,子凡從來沒有見過父親發那麼大的火,或者這次自己真的讓父親失望了,徹徹底底的失望。

子凡也許沒有想到父親這一走,竟成了他們之間的永別。有些事情,始終讓人始料不及。

次日,侯府的管事來報告夫人。

「夫人,不好了,昨夜公子跟侯爺爭執過後,到現在還被罰跪呢?」侯府管家說道。

魏夫人轉身,看著劉管家,疑惑的問道︰「子凡做事一向有分寸,也很听老爺的話,怎麼會?」

「昨晚侯爺很生氣,說是公子要是不認錯,就不放他出來了。」劉管家說道。

「行了,我去看看。」魏夫人說道。

魏夫人問了劉管家關于昨晚的事,基本上就知道,他們父子為什麼而爭執了。

了解了情況之後,魏夫人起身往明暉閣的方向走去。

下人們開了門,子凡仍舊跪在那里,沒有挪動過半分。

魏夫人走進去,將大門關上。她走到子凡跟前,問道︰「昨晚究竟發生什麼事,你跟你父親爭吵?」

「朝中的事情,政見不合。」子凡回答。

「朝中的事情,自然是你父親拿主意,你就別操心了。等會跟你父親認錯,這事也就過了。」魏夫人勸道。

畢竟這麼多年了,她跟侯爺一樣,也一直將子凡看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

「我沒有錯!」子凡跪了一夜,但是他心里的想法還是跟之前的一樣。

因為他認為,現如今的王上,昏庸無能,他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實在讓東周子民寒心。

而他只不過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並沒有什麼錯誤。

「你怎麼這麼執拗,向你父親認錯,先等他消氣了,有什麼事以後再說。」魏夫人說道。

子凡根本沒有半點妥協的意思,仍舊跪在那里,面不改色。

魏夫人知道自己勸不過,但是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

于是她便說︰「今日我會說服你父親,讓你去萬福寺待上一段時間,等你想明白了再回來吧!」

魏夫人知道子凡的性子,所以她也只能這樣出主意了,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他們父子的關系鬧得太僵。

「我不去!」子凡不想離開侯府。

「今日你父親已經幫遞了休假,這段時間你就不用陪太子讀書了。」魏夫人說道。

……

在子凡心里,他所想的那便是孔孟之道。作為太子伴讀,這些書籍上的學論,他比誰學得都好。

安民是治國之本,所以子凡拒不認錯。

兩日後,侯府的下人們打點好一切,子凡最後還是去了萬福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