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二章 殺光倭寇,不留活口

陸胖被殺,跟著頭顱吊在蓬來城和邵文華的一起,也在當天,朱朗下令,所有百姓需要上交的賦稅全部暫停,沒有交的可以用不交了,已經交過的,等清算了陸胖和邵文華的財產之後,予以退還。

還有應該得到的棉衣,棉褲,棉鞋,會在三天之後發放,並且朱朗還讓劉璉暫時擔任登州府的巡撫,沒有讓劉伯溫擔任就是擔心淮西勛貴們有過激的反應。

于此同時,朱朗將抄家的任務交給了錦衣衛,根據錦衣衛三天不眠不休的抄家,一共在陸胖和邵文華的家中抄出了共235萬3418兩銀子、無數寶物,田產,房產,店鋪這些都不算。

還有就是陸胖送給淮西勛貴的那些銀兩,可以想象,登州百姓是被陸胖給壓榨的多苦。

當然了,這筆銀子不可能直接被朱朗撒下去,這筆銀子會先送回應天,跟著由太子主持,將恩典算在朱元章和朱標的身上,朱朗這個行為是聰明的。

後續百姓的事情,當然就全部由劉伯溫和劉璉父子去處理,讓劉璉做登州府的巡撫,就是要將劉伯溫也一起綁在這里,當然了,劉伯溫現在也是加倍努力的幫助所有的百姓!

至于朱朗已經開始了作戰會議。

一間超大的作戰室之中,十位寶船船長和十位福船船長,其他的各船的船長都全部道了,一共有大約一百多人,現在海龍軍有總兵力五萬,一百三十艘艦船。

這是朱元章全力放手下,朱朗兩年的成果,此時的作戰室中靜悄悄的,所有的目光都注視在了朱朗的身上。

朱朗看著在場的所有人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道︰「你們知不知道,我們很快就應該要迎來第一輪倭寇的攻擊我知道倭寇有多殘忍嗎?

一年前,臨海縣,初夏的江南水鄉本來應當是熱鬧的農忙時節,但這樣的安寧生活馬上就被一群從倭寇而來的強盜打破了。

窮凶極惡的倭寇在進入臨海縣之後,叫囂著拿著一支支火把,將當地的官衙和民居全部焚毀,將里面的財物全部席卷一空,但他們遠遠沒有滿足,瘋狂的強盜們接下來做出的事情簡直駭人听聞。

這群倭寇將當地的手無寸鐵的青壯勞力全部驅趕到墳地,讓他們親手把自己祖宗的墳墓挖開,為的就是把墳墓里面的隨葬品搜刮一空。

更沒有人性的是,這群畜生將年幼的嬰兒綁在竹竿上,用滾燙的開水澆在孩子們的身上,以听孩子們的慘叫為樂,並且拍手稱好。他們還下注賭孕婦月復中的胎兒是男是女,下注之後,就將孕婦肚子剖開,驗證結果,地上還未成形的胚胎尸骨堆積的像墳頭一樣高。

從洪武二年開始,倭寇時刻不停地都在擾亂我大明,是可忍孰不可忍,曾經我大明皇帝也曾警告倭寇,如果再敢來騷擾,那麼我大明將東征倭寇,當時的倭王,表面臣服,願意管束國內的落魄武士和大名,但就在第二年,倭寇就又劫掠了溫州。

其後倭寇不斷地侵犯從遼東到福建的沿海地區,而倭國的官方又總是在大明皇帝面前卑躬屈膝,撇清自己和倭寇的關系,所以作為國家之間的外交,也不能撕破臉,只能是維持下去。

也是因為大明皇帝訓練了我們,這次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所有的倭寇,不給這些倭寇一點的活路,也許現在的你們會問本王︰

大王這次我們該怎麼打,如何打?

現在本王告訴你們,這次沒有任何的計劃,我們要做的就是防守反擊,倭寇先攻打哪里,哪里就是主力,所有的艦船就要以被攻打的地方為主戰場,一起反擊,並且反擊要狠,要毒記住本王的要求,殺光倭寇,不留活口懂了沒有?」

「是!」一百三十位船長齊齊高聲回應。

就這樣,朱朗一個擺手︰「現在本王宣布一級戰備共克倭寇。」

會議結束朱棣,朱橚,朱棡,周龐,董正,趙凌,丁封,丁茂等寶船船長走在了一起,首先德海朱棡率先道︰「這些我們大家一定要團結剛剛大將軍的話你們也都听到了,大將軍對倭寇不滿已經十分嚴重了,這次倭寇來襲,大將軍的意思就是殺光這些倭寇。

說真的,我認識大將軍以來,這是大將軍殺意最重的一次,我們寶船船長就必須要好好的表現了,要是引得大將軍不快,那麼各位的船長位置也就掂量掂量。」

「周龐是主力艦,這次一定要馳援我們。」朱棣看著周龐道。

「是呀周大哥的艦船上可是有五十門火炮。」趙千帆嘿嘿的看著周龐道︰「周大哥,我就在在您的右前方,听到我們這里有炮聲,一定要火速馳援呀。」

周龐看著眾人,也是連忙拱手道︰「請各位船長放心,周龐一定盡力前往,只要辨別出倭寇主力的方向,周龐一定絞殺殆盡。」

「好!」眾人哈哈的笑了起來,這個時候,朱橚提議道︰「各位寶船的船長們,馬上就要出海了,這海上一出,即使將倭寇主力剿滅,我們還要蕩平其他的倭寇據點,所以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聚,不如等一下就去喝個痛快。」

「哦。」丁封笑了起來︰「橚兄,這個提議不錯,咱們一起喝一杯,我可是听說了,棡兄那里有好酒,這次別舍不得,全部拿出來,這次棡兄在邵文華和陸胖那里沒有少拿好處,這次請客的費用就是棡兄的了。」

「嘿你這個丁老怪,打秋風居然打到我頭上來了,我可不認呀,邵文華和陸胖的好處我敢拿大將軍在那里站著,我要是敢拿,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朱棡連連擺手。

「可是你還弄了一個小登科呀。」董正嘿嘿的道。

「小登科?」朱棡一愣。

「就是你的那個瘦馬。」朱棣壞笑著道︰「我也認為三哥應該請客你的銀子交了,我們的銀子也都交了,可是你還得了一個瘦馬,我們什麼都沒有。

而且這個瘦馬,大將軍還幫你給瞞住了,你說你說為了大將軍套供詞,不過,我們可不相信,你要是不出出血,等我們回了應天,就會為你宣揚,說你得了陸胖的瘦馬。」

「哎哎哎別說了,別說了,老四我們是親兄弟,現在我終于立即一句話了,叫兄弟就是用來出賣的,算你們狠這樣,今日太府樓,我請了兄弟們隨便吃,隨便喝,都算我的,也算給我慶祝慶祝小登科。」朱棡大手一揮。

「哦好!棡兄威武。」一群人歡呼了起來,那叫一個開心。

這些人是真的不好相與的,太府樓這些家伙直接叫了一桌最好的席面,酒宴一開始就是先上大菜,大菜就是主菜。「割凡五道,湯陳三獻」。

三湯的第一道湯是百寶攢湯,五割一般指割燒鵝、割燒鴨、割燒雞、割燒豬、割燒羊。

酒宴每上一道大菜,首席尊客都要有賞封,這也是明代較有特色的盛宴風俗,也是證明宴席尊貴的一種體現。另外物以稀為貴,明朝市面上很難買到鵝,所以在酒宴上素有以鵝為貴的風氣,

這才要有多硬就有多硬,這一頓就是三十兩的白銀,當然了,這是簡化的酒宴,真正的明朝酒宴,三十兩是打不住的,《金瓶梅詞話》中,西門慶請蔡、宋兩御史,一頓酒席就花了「千兩金銀」!而明代萬歷年間1兩銀子的購買力大致相當于今天人民幣200元,也就是說,西門慶這一頓酒席就花了20萬多人民幣。

首先酒宴開始之間,先在卷棚,也就是大廳的側室擺桌,享用各種茶食點心,最多的時候可以多達40多碟。客人到齊,然後在正廳開延。主人向來賓挨個敬酒,按尊貴等次禮讓到座位上去,叫遞酒安席。賓主坐定,廚師捧獻肴饌,藝人呈戲單听候點戲。

明代酒的釀造技術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酒品類多達50多種,如金華酒、秋露白等。因為沒有禁酒令,所以酒文化不僅涉及到相關的文章詩詞,更有酒桌助興的游戲,如罰酒、行酒令、祭酒等。民間的高檔酒宴用酒多為銀杯清酒,商賈之家用玉杯清酒。

朱棡等人是將前面的流程和酒水都給免了,直接開吃,畢竟武將在一起,吃喝最重要,酒是自己帶的,都是朱朗送的大明春,喝得舒服。

要說你明朝亡呀,就亡在這些奢靡之上,一頓飯就是千兩白銀,要知道明朝政權建立之初,上至皇帝官僚,下至鄉野百姓,均從戰亂中剛剛獲得穩定的生活,社會百廢待興,于是舉國提倡節儉,並把奢儉與禮儀、風俗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為此朱元章還專門花大力氣整頓江南富庶地區的官民風氣,削弱富戶豪紳的經濟實力,以制止當地的奢靡之風。

與此同時,朱元章還還制定了一系列禮儀規範,包括服飾、器具、花紋、色彩、珠寶、材質等等方面,事無巨細均有相應規定,違反了禮儀規範則會被處罰。因此明初時期,尊卑等級鮮明,教化嚴格,沒有人敢擅自僭越,民風淳樸節儉,上至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皆不追求華麗裝飾和豪奢生活。

朱元章,馬皇後一邊提倡節儉,另一邊鼓勵農桑。

明初由于經過元末的社會凋敝和農民起義戰亂,死傷者眾多,人口有所減少,但農耕土地供給卻十分充足,于是便輕徭薄賦,大力發展生產,以法律的形式鼓勵農耕和經濟,且執法嚴格,有力打擊了奢靡風氣,社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但是遺憾的是,明初的節儉之風並沒有持續太久。到了到成化、弘治年間,由于海外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奢侈風氣逐漸由東南沿海的富商巨宦階層蔓延到了全國,從海外絡繹不絕而來的商船帶來了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

人們皆因好奇和虛榮心爭奇斗艷,以奇異和奢靡為追求目標。為了發展海運和對外貿易,這一時期的律法相較于明初也寬松平和許多,進一步導致奢靡之風愈演愈烈。

社會風氣的急劇轉變首先發生在人們的衣飾著裝方面。普通的官宦人家和大戶豪紳常常僭越禮儀制度,身著描金的色彩艷麗服飾,花紋繁復,佩戴寶石首飾,在衣飾的各種細節中崇尚奢侈華麗,禮制蕩然無存。

其次是體現在居所風格。尋常富裕百姓開始僭越王侯將相居室風格,高門大廳,凋梁畫棟,文玩珍寶藏于室,極盡窮奢極欲之風。上流社會的風氣也好不到哪里去,聚眾賭博、宴飲滋事、聲色犬馬、醉生夢死,毫無文人和貴族的氣節風貌。

然後就是日益興盛的反串異服風尚。彼時常有男子彷照娼優,穿戴女子的服飾和珠寶,衣珠翠,飾金銀,濃妝艷抹,招搖過市,不辨雌雄。女子也常常比照官服紋飾穿戴五彩服飾扮作陽剛男子,狂放不羈游走于市井鄉野。為此常常引發詐欺事件,也是當時的特色。

社會風氣扭曲的最後體現則是頻繁不斷的奢華宴飲活動。起初的奢靡宴飲起源于婚喪嫁娶事宜,從官宦貴族到普通百姓皆在紅白喜事中追求排場,因此必然引起人們爭相追逐山珍海味的席面和菜品數量的鋪張浪費,乃至到了後來即便沒有事由也常常聚眾宴飲,夜夜笙歌,極盡奢華享樂,花費甚巨。

由于明朝興起的奢靡之風愈演愈烈,而明朝的官吏是有名的低薪欠俸,于是官宦們開始從各種非法渠道斂財以供養他們的奢靡生活,從而滋生了腐敗,很快這種腐敗蔓延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一方面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另一方面絞盡腦汁聚攏財富。

長此以往,奢靡風氣不僅浸婬了貴族商賈人家,連尋常百姓也費盡心思想要獲得這種物欲橫流的生活,而尋常百姓獲得財富和階層躍遷的最直接方式便是科舉入仕。于是奢靡之風又進一步加劇了民間追逐功名利祿的風氣,加劇了官場腐敗。

說真的明中期和明末和某個為百姓服務的時代很像,我們也是拼命的往某個大喊為百姓服務的機構里面擠,擠進去做什麼,真的是為了百姓服務,當然不是了,拼了那麼多的努力,就是為了擠進去以後就有權了,可以掌控老百姓了,有權就有錢,有錢就能揮霍,為百姓服務?

憑什麼,權利是我自己爭取到的,又不是百姓給的,為什麼要為百姓服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