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怒得恨不得將童錫直接斬了,十萬人,還沒開打,便死在了渡河的途中,這怕是要被全天下人笑死了。
若不是如今無將可用,他定要殺了這姓童的穩定軍心。
「將軍,如今咱們損失了三千匹良駒,還有一萬多人在水中凍傷了,定然是無法出戰了。收回來的尸體只有三萬……其他都被水沖走了……」
楊凱皺眉︰「看來這元靖倒是頗有些本事。」
他一直覺得只剩十萬人鎮守荊州,怎麼听,都像是有詐,如今一看,西南軍竟費盡心思引他們入河,倒像是故意將自己的兵力透漏出來,好讓他們掉以輕心,在渡河之時掉入陷阱。
不過如此一來,盡管楊凱生氣自己損失了部分兵力,卻也在心中暗喜,元靖如此費力在湯河內搭陷阱,定然是覺得自己守城勝算極小。
「將軍,現如今,我們是繞路?還是搭橋?」
楊凱冷笑聲︰「下令大軍,三日內,修橋搭路!」
元靖听聞楊凱要修橋搭路,本還覺得這人腦子還算聰明,可听了他的法子,卻再度對這人嫌惡起來。
因楊凱要生生填出一條路來,而這路,卻是將死去的弟兄們捆綁在一起,直接扔入河水之中,做填河之石……
「他可以朝河里釘樁子,也可以繞路,這……這法子太不恥了!」
元靖和路北北齊齊無言,本來傷害自己的同胞兄弟,他們便心有不忍,卻沒承想對方比自己做的更絕。
三萬尸體連著木板石塊做出的浮橋,成功托著七十萬大軍過了湯河。
距離荊州城牆還有十里,浩浩蕩蕩的部隊,黑壓壓一片,壓迫感十足。
「鷹回來了麼?」楊凱此時看著不遠處的城樓,心里仍有種不太好的預感,興許這是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使然。
手下搖搖頭,有些膽怯地道︰「一只都沒回來。」
楊凱此時才對元靖有些刮目相看,他放出十只探鷹,總不至于一只都回不來吧?
可他現如今已經沒有其他選擇,而他手中坐擁七十萬大軍,就算困,也能將元靖困死在城中。
楊凱此時卻不知道,他的十只鷹,如今都被明若楠拔了毛做成扇子了。
元靖特意派了人將鷹送來,說給娘子補補身子。明若楠嘴角抽搐,這走獸的肉難吃的要死,元靖也就是打小兒在宮里長大,不知道這些。
不過這些羽毛倒是好東西,做些扇子,做個斗篷之類的,還能縫個帽子。
她有些擔心荊州的情形,因為元靖的計劃,但凡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便是全軍覆沒。
湯圓似乎是看出了明若楠在發愁,絞盡腦汁,想出了個分散她注意力的法子。
「師父,我覺得我最近像是參悟六重了,要不你幫我看看?」
「你如今氣息越來越穩,應當是功力又進益了,可惜此處沒有天寒冰。打一掌給我看看吧。」
湯圓扶著師父去了校場上,四周的兵士都忍不出探出頭來看熱鬧。
這幾日明若楠住在株洲大營內,兵士們除了訓練,最好奇的便是這位傳聞中的女魔頭。
此時見她來了校場不知要做什麼,皆是忍不住好奇,跑出來看。
「師父,我打了噶?」
明若楠喊了聲︰「誰借我把弓?」
眾人一愣,自己明明是偷偷看的,難不成被發現了?
「接著!」一把弓連著箭簍朝明若楠扔去。
扔這些的正是黃五華,他那日因與肖閬權比輸了,而被編入西南軍,一來多少有些不服氣,二來他始終對元靖和明若楠二人有些好奇。
眾人皆是驚詫,人家太子妃挺著個大肚子,這黃將……哦,現在是副尉了,這黃副尉怎麼能這麼欺負人呢!
可他們正想著,卻見明若楠一個飛身躍起,左手接下箭簍,右手接下弓。
眾人的下巴還在地上落著,卻又見明若楠將弓弦拉滿,一箭射出。
竟是直中靶心!
他們愣愣看著明若楠這一系列動作,心中皆是不敢相信眼前這是個身懷六甲的女子。
可這在湯圓眼中,卻都是尋常操作。他撓了撓頭,有些尷尬︰「師父,你該不會讓我打那個吧?」
明若楠微笑著點點頭︰「只凍那只箭。」
湯圓嘆了口氣,無奈專心調動真氣,一掌打出。
明若楠伸手朝旁一指︰「有勞這位小哥,將箭拔出。」
這人左右看了看,指著自己鼻子一臉茫然︰「我?」
明若楠笑著點了點頭,這人瞬間覺得自己的心彷佛也便被這箭擊中了。
蹲在一旁看熱鬧的肖閬權此刻一邊傻呵呵樂,一邊心里同情太子殿下。這太子妃對自己的魅力一點兒數都沒,實在是不讓人省心。
這拔箭之人此刻卻發現拔箭似乎不如想象中那麼簡單。
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箭拔出,累出了一身的汗。最後只得感嘆這西南軍的箭質量就是好!這太子妃的箭射得實在好!
明若楠看著手中的箭,心里頗為滿意,寒冰掌六重,應當可以控制手上的力度和出冰的量了。所以她才用遠處的一支箭來試探湯圓。
「小哥,您剛才拔箭之時,箭靶上可有冰?」
這小哥回想了下,搖了搖頭︰「沒有。」
「靶子模著涼麼?」
這人又想了想,忙搖了搖頭。
見著師父滿意地朝自己露出了微笑,湯圓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湯圓,今日為師便傳授你七重與八重的訣竅。其實你天分比師父我更好。」
湯圓沒想到師父竟會如此夸獎自己,登時興奮地嘴都合不攏了。
可緊接著他便听見師父高聲問道︰「阿權,今日世子的功課可考了?」
湯圓拔腿就想跑,卻見肖閬權正在自己準備跑的方向,蹲著吃西瓜。肖閬權擦了擦臉上的果汁,朝著湯圓招了招手。
「世子,咱們今日學列國兵法可好?」
湯圓捏了捏眉頭,分外懷念從前整日偷雞打鳥的日子。
明若楠掃了眼四周的兵士,知道今日自己的目的也達到了。尤其是黃五華默默地端詳了那箭靶良久,她便知道自己這一場風頭沒白出。
而此時的荊州,七十萬大軍壓境,樓上的守衛紛紛攥緊了手中的兵刃,听著大型攻城車的滾輪聲,越來越近。
「速速投降!饒你們不死!」
這最前方的一排禁軍朝著城樓上高喊,聲勢陣陣,卻沒得到任何回應。
「元靖!你個縮頭烏龜!有本事出來啊!」
這話喊完,城樓上終于有人回應了。
「楊凱,你個龜兒子,有本事露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