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這邊,董卓只當是這安定郡中果然有著數萬的人馬,因而帶著三萬人的部曲卻不敢與四五千的叛軍纏斗,怕真被眼前的這些叛軍給纏住,等到叛軍大隊人馬趕來之時自己便月兌不了身了,因而小戰一下尋著一個空隙,便下了撤軍的命令,帶著軍馬望著涇水西岸匆匆逃了去。
而叛軍這邊,因為這次的追擊本就是在虛張聲勢,再者那些羌胡各部的人馬也還未趕到,因而劉靖也不敢率著僅有的這四千新兵蛋子孤軍窮追,一場短兵相接的廝殺,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兩邊的人馬只打了個照面便散了。
一直要到傍晚時分,安定郡中各個羌、胡部落的人馬才陸續趕到與劉靖的人馬匯合到一起,劉靖大致點算了一下,倒竟有近兩萬的人馬,想著剛剛與官軍的那場廝殺,那些官軍沒打兩下便丟盔棄甲的全跑了,他不由的頭腦一熱,覺得這些官軍或許也都是朝廷為了平叛新招募的兵丁,與自己的手下的這些新兵蛋子們一樣,根本就不堪一擊,而如今自己有著這一萬六千余人的羌胡騎兵,這些羌胡們驍勇善戰那是出了名的,何不就此追殺了過去,滅了這些已經被嚇破了膽的新兵蛋子,到時候也好去邊章、韓遂二人那里邀功請賞一番。
一想到那些將要到手的賞賜,劉靖便興奮的不得了,于是便召來一眾的羌胡首領,把自己一廂情願的推斷當做是可靠的情報,向他們說了一通,尤其是說到打敗這些官軍後,將會得到的賞賜時更是夸大其詞,說得那些羌胡首領們個個也是垂涎三尺、心癢難耐。
于是,一眾的羌胡首領便帶著各自的人馬,隨著劉靖一道又朝著官軍逃去的方向追殺而去!
劉靖與一眾的羌胡首領率軍追至涇水西岸之時,發現那些官軍還沒有逃過河去,倒是在這河岸之上安營扎寨住了下來。
原來,董卓率軍逃至這涇水西岸之時,天色也已然不早。董卓派人查探過這河水的深淺,倒是不算深,但是也不淺,河中央最深的地方剛剛沒至一個七尺漢子的胸口之處,河流較緩。軍中都是西北漢子,大多不識水性,但若踩著河床不用船倒是也可以趟水過河,只不過這樣的過河速度實在是太慢,怕是到了天黑也過不了一半的人馬,而天黑趟這麼深的河水,對于「旱鴨子們」來說,那實在是太危險了。
另外,他也要提防叛軍追殺過來,趁他們渡河之時發難,所以董卓便干脆下了令,背靠著這涇河西安,扎下了營寨來。
靠著河岸扎營,有一個說法叫做「背水一戰」!這叛軍的主將劉靖本是官宦之後,因而那也是讀過書的,知道這「背水一戰」的典故,但是那些生長于西域大漠蠻荒之地的羌、胡首領們卻都是不知道,他們看著官軍還沒逃過河去,而且身後便是涇水大河,已經沒了退路,心中俱是大喜,揚鞭催馬便欲殺將過去,用他們的西涼鐵騎踏入那些官軍的營寨之中,將躲在營寨之中的官軍統統踏為肉泥!
這些羌、胡首領們是不懂什麼叫做「背水一戰」,所謂無知者無畏,因此他們也從未去想就這麼沖過殺過去會有什麼不妥?
而作為官軍主將的董卓,此時確實也沒有真正想要背水一戰的意思,他只是盡量讓兵士們作出一副要背水一戰的樣子來,來給叛軍看,好讓叛軍心存疑慮,不至于馬上沖殺過來,為自己之後的撤兵計劃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因而他在下寨之時便讓兵士們將營寨外的木柵欄扎得格外的堅實,就是為了防止萬一唬不住叛軍,這些木柵欄在叛軍沖殺過來之時也好抵擋上一陣子。
按說,要是羌、胡首領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真率軍沖殺過去,那官軍們真將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涂地!背水一戰靠的是必死的決心,有必死的決心才會有不怕死的勇氣,也才能死中求生,但是此刻連主帥董卓想得都是怎麼逃跑的事情,那底下的這些兵士們又哪里還會有什麼不怕死的勇氣來?
然而,叛軍的指揮權卻是掌握在那劉靖的手里的。如果說這樣描述不算準確,這些羌胡首領不會事事都听他劉靖的,他們只是為了利益隨時會倒向任何一邊的隨風搖擺的牆頭草,那麼確切來說,劉靖至少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這些羌、胡首領們的決定。
而這時,劉靖對這些羌、胡首領們繪聲繪色的講述了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之陣,逼著兵士置之死地而後生,大破趙軍的故事,嚇到那些羌、胡首領們臉色都發了白,仿佛自己就是那敗軍折將、人頭落地的趙軍主帥陳餘。這時劉靖又不失時機的提醒羌、胡首領們,官軍扎的那高大堅實的寨牆,這可不是騎兵的鐵騎可以輕易的跨過、沖倒、踏平的,于是剛剛還按耐不住的那一眾的羌、胡首領們,此時便再無一人敢提那去攻打官軍大寨的事情了。
看著一眾的羌、胡首領們都被自己的一番話給勸住了,而且他們此時看自己的眼神中,比往日里更多了一絲的崇拜與敬畏,劉靖又不由得洋洋得意了起來,仿佛他自己就是那故事里用兵如神的名將韓信一般,只不過他忽略了自己對那些羌、胡首領們說的話中的自相矛盾的一點,韓信背水一戰那是先破釜沉舟的,而此時眼前的官軍卻把營寨扎得如銅牆鐵壁一般,把營寨扎得如此的堅實,那他們又怎麼會有那死中求勝的勇氣來?
這一夜,劉靖下令在距離官軍大寨的三里開外的空曠之處也扎下營寨住了下來,等著第二日天明之時再去官軍寨前挑戰。
但第二日天明之時,劉靖發現發現官軍的寨門依然緊閉,上面高高懸著一塊免戰牌,到了這時,他開始有些懷疑自己昨日對官軍準備「背水一戰」的判斷來,但是礙于面子他又不好對眾人說出來,于是便派了兵士前去打探官軍營中的狀況。
半晌之後,前去打探狀況的兵士來報,說官軍在河中築起了一座高高的堤壩來,此時正在壩中捕捉魚蝦。
劉靖听了百思不得其解,但一個羌人部落的首領卻是撫掌大笑,說道︰「這是官軍破釜沉舟之後軍糧已盡,幸好我們听了劉將軍的神機妙算又沒去攻打,他們此時沒了吃的,肚子餓得慌,只好下河撈魚吃去了。」
這羌人部落的首領的這一番話,說得其余那一眾的羌、胡首領是恍然大悟,都跟著他哈哈大笑了起來,並且還不忘了一個勁的恭維劉靖神機妙算、用兵如神!
劉靖雖然仍覺得事有蹊蹺,要是真如這羌人部落的首領說得那樣,那這事情也不會太巧了吧?不過此時他也想不出這還有別的什麼可能來,因此也只好陪著眾人一同哈哈大笑了起來,對著眾人說道︰「既如此,我們不如等官軍餓上幾天,到時官軍便不攻自破了!」
注︰背水一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