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八章 拜把子

太行山伏虎寨的聚義堂上,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對著廖淳跪地便拜,這人便是伏虎寨的大將軍、當家人張牛角。

張牛角跪地拜道︰「恩公在上,請受老夫一拜!」

而張牛角的身後,那軍中人稱「飛燕」的褚燕,領著一班的山賊,也同張牛角一道下跪叩拜。

原來,夜里在信都城中,廖淳等人遇到的便是張牛角等人,而叫廖淳「廖兄弟」的便是那褚燕。

廖淳從未曾受得如此大禮,而且還是這黑壓壓的一大群人,于是慌忙扶起那老者說道︰「張渠帥快快請起!快快請起!論年齒渠帥乃是前輩長者,在太平道中的職位又在廖淳之上,渠帥一拜要廖淳如何受得起?褚頭領,弟兄們你們也都快起來!起來!」

廖淳扶起張牛角,褚燕與其余那一眾的山賊便也都跟著站了起來。

張牛角道︰「廖兄弟兩番舍命相救,義薄雲天,如不嫌棄,我三人(另一個指褚燕)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廖淳一听嚇了一跳, 這與褚燕結為兄弟倒還說得過去,他不過比自己大了十來歲,但張牛角的年紀都可以當自己的爹了,這還結為兄弟,沒搞錯吧?于是忙笑著婉言回絕道︰「張渠帥,您是渠帥,而我只是小小的一個頭目,尊卑有序,這,這,這不太好吧?」

但張牛角卻不懂廖淳的心思,還以為廖淳講的真是什麼地位尊卑的問題,當即豪爽的擺手說道︰「嗨!什麼渠帥頭目的,太平道已經滅了!不是我張牛角在這里說著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天公將軍兄弟三人在時,我也算對得起他們了,一萬余人的部曲拼殺的只剩下千余人,逃到這太行山中,才算保住了性命,如今別看這里又有了這七八萬的人馬,但那都是我與褚燕兄弟二人躲入這太行山後,一手拉扯起來的,與太平道、黃巾軍沒有半點的關系,如今這世上已再沒有什麼太平道、黃巾軍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狗屁的渠帥、頭目之分,今日天氣不錯,來來來!我三人就去外面對天盟誓,結為兄弟,走!」說著拉起廖淳與褚燕二人就往大堂外走,而那幫山賊嘍們早跑去拿來了香案、貢品。

張牛角會來這麼一手,廖淳是萬萬沒想到的,而廖淳又是一個極重面子的人,張牛角硬拉著自己去結拜,而山寨中的那幫嘍們又擺好了香案、貢品,因而只好硬著頭皮拿起三支香,與張牛角、褚燕二人一起焚香禱告、對天敬拜道︰「天地為證,今日張牛角、褚燕、廖淳三人結為異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誅!」

就這麼,廖淳可以說是稀里糊涂的便與張牛角、褚燕二人拜了把子,又多出兩個結拜哥哥來,而那大哥自然就是張牛角。

按說像廖淳這樣生在亂世,又被朝廷通緝著,突然多了個手握七八萬重兵的結拜大哥,那可以說是百分百的好事,但偏偏這百分百的好事卻不能夠做到「一百分」,這問題便出在廖淳三人的結拜誓詞上。

誓詞上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廖淳這才十七歲,而這張牛角都姜半仙那年紀了,怎麼著也有個五六十歲,還要「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張牛角要是再活個十年二十年的死翹翹了,按照誓詞廖淳豈不是也要跟著死?那對于廖淳來說也太吃虧惡點吧。

關于這一點還是那賊老大陳幕後來想到告訴廖淳的,不過廖淳倒似乎並不怎麼在意,而且幾天之後發生的事情,也馬上證實了,這些宣誓的誓詞其實也就是一個狗屁。

三人結拜後,張牛角便令山寨上下大擺起宴席來,酒宴中張牛角問起廖淳,為何夜里會在那信都城中縱火燒房的?于是廖淳便索性將自己帶著這一眾兄弟來這冀州的前因後果都從頭到尾的講述了一遍。

張牛角道︰「如此說來三弟是要找那皇甫嵩尋仇,我與你二哥昨夜夜襲信都亦是為了對付那皇甫嵩,不如這樣,你與你那些弟兄就安心在這住下,待大哥整頓了兵馬,我們兄弟三人一起下山去,殺得那些官軍片甲不留,再綁了那皇甫嵩去‘京觀’前謝罪,如何?」

廖淳正愁手頭沒有兵馬可以來打皇甫嵩,听張牛角這麼一說,心中大喜,當即答應道︰「全听大哥吩咐!」

張牛角見廖淳答應了亦大喜,舉著酒杯哈哈大笑了起來,連聲說著︰「好!好!好兄弟!」

這時老二褚燕說道︰「大哥,要打那皇甫嵩,眼下便是個好機會!」

張牛角一听,收起了笑聲,問道︰「哦?此話怎講?」

褚燕道︰「皇甫嵩算計了我等一次必然認為我等元氣大傷,短時間內不敢在下山了,但我們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再去夜襲信都,那皇甫嵩不備,必然可以一戰成擒!」

不等褚燕說完,張牛角便擺擺手道︰「皇甫嵩當世名將不可輕敵,勝仗之後防劫營,這點皇甫嵩不會不知,此次幸得有三弟舍命相救,若再次為皇甫嵩所算,我等皆為齏粉矣!」

褚燕听了不再吭聲。

這時廖淳道︰「大哥我倒覺得二哥說得有理,但大哥你說得也有道理。」

廖淳這麼一說,張牛角與褚燕都奇了起來,一臉疑惑的看著廖淳,而周圍陪酒的那些小頭目、小嘍們則都新奇的發現,原來這新來的三將軍還是個溜須拍馬的高手,說起話來兩邊不得罪,兩邊討好,以後得跟他多學著點了,于是都豎起了耳朵,來听廖淳接下來到底會說些什麼?

廖淳接著說道︰「這皇甫嵩確實不可小覷,我們再去打信都,他也極有可能又做了陷阱在等著我們去跳呢,但我們可以不打信都,去打癭陶。」

「不打信都,打癭陶?!」張牛角與褚燕異口同聲的問了出來。

廖淳點頭道︰「恩!打癭陶!

看著張牛角與褚燕一臉疑惑的樣子,于是廖淳又笑著問道︰「二位哥哥,為何要打信都?」

褚燕道︰「皇甫嵩在信都,信都又是整個冀州的治所,打下了信都,抓了皇甫嵩,冀州的官軍便群龍無首,人人自危了!」

廖淳笑道︰「擒賊先擒王,固然不錯,但據我所知如今冀州的兵馬大部分分散各個郡中,殺了皇甫嵩,各個州郡的太守依城固守,我們這邊可能還沒打下幾個郡來,朝廷那邊可能便已經派了新的州牧下來了,到時候還不是白忙一場?」

張牛角听了微微點頭。

廖淳又接著說道︰「而另外有兩句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和‘民以食為天’,要是沒了糧食,整個冀州軍心、民心必然大亂,到時候那皇甫嵩縱有韓信之才,亦回天乏術矣!」

褚燕問道︰「冀州的糧食屯在癭陶?」

廖淳點頭道︰「絕大部分屯在癭陶。」

這時張牛角緩緩站了起來,一掌拍在面前的桌子上,高聲說道︰「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指皇甫嵩攻打下曲陽時也攻佔了他們的屯糧之所梟縣)明日點兵,攻打癭陶!」(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