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五章 瞞天過海

「如果這里全是戰俘修建的,就可以做到。」

我說道︰「發動戰爭,俘虜別國的戰俘和普通百姓,然後全部押送到這里,等修建好了之後,最後將那些人和看守的軍士全部殺光,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沈元點頭,︰「那些戰俘沒有親人朋友,死在異地他鄉,的確沒有人會知道,我突然想到一點,仙圖上刻畫了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你說有沒有可能趙國的士兵根本就沒有被坑殺,又或者只有少部分被坑殺,絕大部分的人都押送到這里來了。」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戰,其中有一點,就是趙國四十萬降兵被坑殺,而戰國時期長平的地址,就是今天的山西晉城高平市,考古至今,在高平市發現了一些大型的尸骨坑,由此判定,是當年趙國士兵的尸骨。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些被掩埋的尸骨,其實大部分都帶著傷,也就是說,他們當時並不是被活埋,而是先被殺死,然後再掩埋,與史書上記載的並不完全一致,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高平市所有尸骨坑里面發現的尸骨確實非常多,但遠遠沒有達到史書上所記載的四十萬之巨。

如果史書記載是正確的,那剩下的人哪里去了,不會真的被押送到了這里,來修建這個龐大的工程吧。

想到這里,我眼前一亮,可緊接著又搖了搖頭,對沈元說道︰「不可能,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是湖北神龍架,在戰國時期,屬于楚國,如果是長平之戰的俘虜來修建,那麼有兩個天大的難題,一是楚國怎麼可能同意秦國運送這麼多趙國戰俘來自己的國家,二是從長平到這里,少說都有幾百公里的路程,在那個時代,沒有火車,汽車,戰俘只能依靠徒步,在原始的道路上慢慢的走過來,所花的時間,至少都要按年來算,這一路上,怎麼可能不引起注意。」

「這里具體的位置其實是神龍架的西邊。」

沈元說道︰「按照戰國時期來說,屬于巴國,而不是楚國。」

巴國!這一點我沒有想到,對于地理位置,我並不熟悉,但是巴國我還是知道一點,戰國七雄,現代大多數人都只記得秦、楚、趙、魏、韓、燕、齊,這七個國家,實際上,戰國時期,還有很多小國家,但他們實力不強,被後人淡忘,巴國就是其中一個。

「巴國在西周的時期就存在了,後來……」

我細細的思索著,︰「後來……應該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樣子,張義要求秦惠文王進攻巴國,但沒有得到允許,是羋八子,也就是後來的宣太後支持下,才攻下巴國,巴國的君臣全部俘虜進了咸陽,從那以後,秦惠文王設置了巴郡,將巴國納入自己的版圖,而長平之戰的時間是公元前二百六十年的樣子,如果是這樣,那麼利用趙國降兵的可能性又大了一點點,但是這些降兵的運輸問題還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不對!」

我突然想起了什麼,說道︰「長平之戰,之所以選擇在長平,是因為長平是上黨郡以及趙國國都邯鄲的交通襟喉和戰略屏障,趙國廉頗只要固守長平,那麼秦軍根本無法涉足上黨,更加沒有辦法接近邯鄲,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秦趙兩國在長平,都是在沁河設立防線,沁河是一條天然的防線,同時便于軍隊的補給,除了沁河之外,長平四周的河流資源非常的豐富,不少都與長江相連,如果……如果……」

「如果走水道,那麼就有辦法將那些趙國的降押運送過來。」

沈元看著我說道︰「是不是這樣,葉老板。」

我皺著眉頭,點了點頭。

伍子衿疑惑道︰「不可能吧,葉子哥,那麼多人,需要多大的船才能裝得下,古時候的船有這麼厲害嗎?」

我說道︰「造船技術是在秦漢兩代飛速發展,但是,戰國時期的造船工業其實已經很成熟了,在那是時代,已經有造船工廠,不僅可以制造河船,還能制造海船,完全可以造出三四層高的樓船,還有,在那個年代,降兵已

經不算是人了,是奴隸,連牲畜都不如,將他們像貨物一樣堆在船上,只需要十多艘樓船,來回運送,並不是難事。」

沈元點頭,︰「這樣就合理,這里很有可能就是那些趙國降兵修建出來的,好一招瞞天過海,世人都以為四十萬的降兵全部被坑殺殆盡,卻沒有想到,被悄悄的押送到這里。」

「證據,沈老頭,需要證據。」

我不滿的說道︰「剛剛都只是推測而已,而且還是異想天開的推測。」

沈元說道︰「證據肯定會有的,這麼多人,他們最後難逃一死,只要能找到他們的尸骨,就能確認。」

「就算找到了,也不能確定他們就一定是趙國的人吧。」

伍子衿好奇的問道︰「這麼多年過去了,光憑骨頭架子怎麼能認出來。」

我白了伍子衿一眼,︰「如果找到了,就一定會有證據的,比如他們沒有完全腐爛的衣服,總會看出是什麼國家的人。」

「一定是這樣!」沈元非常的篤定。

「好吧,就算是。」

我懶得和沈元糾纏這一點,︰「我們還有一個最大的謎團,秦國為什麼要修建一個這樣的地方,他們有什麼目的?」

沈元說道︰「還能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長生。」

這一次我沒有和沈元抬杠,更加沒有反駁他,因為人杼的出現,讓我心里也隱隱有這種感覺,古代帝王,沒有幾個不痴迷于長生不死的。

秦始皇派徐福東渡,取長生不老藥,李世民戎馬一生,開創貞觀之治,卻死在了道教的長生丹藥上,明世宗征召千名少女入宮采經制藥,這些帝王,不論是開明還是昏庸,是仁慈還是殘暴,對于長生不死都孜孜不倦的一代又一代的追尋著。

這里,明顯不像一個墓地,也不是一座殿宇,更加不可能是防御工事,耗費了這麼多的人力,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帝王為了自己長生,所建的一個祭壇,只不過這個祭壇,更加的龐大和神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