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0章 巨龍能源成立

雖然咱們公司在新能源發電設備制造上還算有點成績。但不管是風力發電,還是太陽能都太受局限了。不能穩定持續的供電,社會剛性需求有限。

更重要的是形成不了技術優勢

這幾年風力發電設備競爭激烈業績增長乏力。

雖然咱們還有核太陽能板這個拳頭產品,但這個產品你們也都知道,存在污染風險,根本就沒有辦法推向市場。

如果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能源問題。

非核聚產業變莫屬。

全球各國都在布局核聚變產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雖然咱們公司作為一家私人企業。

但怎麼說也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在核聚變項目上沒有自己的拳頭產品是絕對不行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建立核聚變企業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們能成功研發出核聚變技術。

未來在全球的能源市場。

就擁有了能源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到時候我們在全球的能源布局上也會更加靈活。

如果能掌握全球的電力市場。

那麼到時候能帶來的收益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眾人听到這都有些大眼瞪小眼。

誰也沒想到蘇翰的野心居然這麼大。

居然想要掌握全球的電力市場。

誰都知道電力市場可是一個龐大到難以想象的市場。

但問題是電力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怎麼可能被一家私企給掌握了。

蘇翰道︰「我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你們以為電力系統是國家經濟命脈,私企是不可能掌握的。但你們要知道!

掌握與否在于是否能形成技術天花板。

如果全世界只有我們能制造核聚變反應堆!

不讓我們造,還想讓誰造?還能讓誰造呢?

到時候能源供給最充足的國家,競爭力會大幅上升,那些落後的國家,難道就不著急嗎?

當然,我們也知道,核聚變技術之難,更勝于載人登月。畢竟載人登月有人完成過,而核聚變是一個永遠都要五十年的項目。但我之前說過!越有挑戰的項目就越應該去挑戰。

因為只有最難的項目才能形成技術壟斷。

產品結構相對簡單的企業。

生存能力是很差的。

現在咱們龍翰科技的體量太大了。

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龍翰科技想要生存下去,必須完成別人不能完成,甚至是不敢完成的項目。

核聚變雖然很難。

但我們龍翰科技做的事情就沒有簡單的。

我的目標是十年以內設計出一款Q值超過50的聚變堆。

所以無論如何大家也要重視起來。」

雖然這里的人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Q值50的意義。

但還是有人明白的。

Q值50開什麼國際玩笑!

別說五十年了。

再有五十年也做不到吧!

陸海斌道︰「蘇總!Q值50目標太高了一點吧!國際熱核實驗堆Q值也才10。咱們是不是應該對標國際熱核實驗堆的標準。穩扎穩打!」

蘇翰道︰「我當然知道Q值50有多高。但問題是想要盈利Q值太低了根本就不可能。Q10別說賺錢了,不賠錢就不錯了。想要盈利,想要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必須要達到50,甚至超越50才可能。雖然這個標準難度很大!但我們就是要做難度大的事情。

我還是那句話!沒有難度的事情就沒有行業話語權。

做什麼都做簡單的。

龍翰科技只會越做越小。

這次我決定讓盧飛宇來擔任巨龍能源的總經理。飛宇!這次的任務很重。而且關系到咱們公司未來很多年的發展方向。無論如何你要重視起來!」

盧飛宇點頭道︰「您放心吧蘇總!無論如何我一定會完成任務的。」

蘇翰道︰「一會我給你一個名單!這些人都是國內核聚變領域一線的專家。你組織一個團隊。給我挨個去挖!無論如何也必須在短時間內。給我打造一個研發團隊出來。有搞不定的告訴我!我親自出馬。」

「好的!我知道了。」盧飛宇點了點頭。

……

十月。

巨龍能源正式成立。

龍翰科技的官網進行了官宣。

由于龍翰科技現在是全世界科技媒體最關注的對象。

只要是龍翰科技的新聞。

不管大事小情各大媒體都會進行跟蹤報導。

龍瀚科技要插手核聚變了。

這絕對不是小事情。

核聚變一直是全人類未來能源的目標的終極答桉。

全球都知道核聚變是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全球搞核聚變的國家有很多。

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國字頭的單位。

雖然企業也有。

但大部分體量都不夠級別。

就算有。

也都是小型聚變堆的發展方向。

而龍翰科技絕對是一個超級大的企業。

說到研發實力和研發能力甚至比大多數國家都牛逼。

龍翰科技插手核聚變領域。

這對全球的核聚變市場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情。

全球各大新聞媒體頭版頭條的都報導了這件事情。

媒體頭版頭條高呼來浪了。

但核聚變領域的圈子卻沒有引起什麼大的波瀾。

因為在全球核聚變領域的專家看來。

核聚變可不是誰都能玩的。

雖然龍翰科技很牛逼。

但術業有專攻。

龍瀚科技最多也就是在電腦系統、手機、汽車、火箭發射領域牛逼而已。

這些領域與核聚變領域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

芯片造的好。

不代表你會造核聚變堆。

因為芯片是有體系可以借鑒的。

但問題是核聚變現在全球都沒有具體的發展方向。

就算龍翰科技進來了又能怎麼樣。

無非也就是多了一個研究團隊而已。

龍翰科技再牛逼。

在這些核聚變領域的專家看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核聚變實驗堆。

而且對方能不能制造出實驗堆也不見得呢!

畢竟現在的核聚變已經不是當年的核聚變了。

當年的核聚變只是在機器里注入一點介質就可以實驗了。

而現在的核聚變實驗堆需要面臨各種不確定和不穩定。

核聚變實驗裝置的結構也變得愈加復雜,如線圈、螺旋管、加熱系統、電子回旋、中性注入,還有各種離子體的交換模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