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四章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在季秋鑄成道體之後。

李秋白以自己嘗試破境金丹,從而召來天地異象的解釋,為此次事件畫上了休止符。

緊接著,神霄門正式封山,氣氛略顯凝重。

雖是沒有任何緣由。

但四方毗鄰的各大旁門左道,對此卻是頗多猜測。

諸如南面的元初山,與西部荒漠苦寒的寒煙寺,更是如此。

元初山上。

得知消息的玄燁子,負劍出關,眸中神光熠熠︰

「古鐘連鳴九響,神霄迅速封山。」

「此中豈能沒有蹊蹺?」

想起當日靈台法會,自己借題發揮,向著張守一出手之後,敏銳覺察到了那老者一身腐朽氣息,這負劍真人雙眸微眯︰

「按照壽元之道來看,張守一大限將至,又與一匹巔峰蛟龍大戰一場,焉能還有幾年好活!」

「神霄掌教李秋白于此關鍵時刻,欲破境金丹,若不是老東西出了問題,怎會如此著急?」

「我輩求了上百年的機會,終于到時候了!」

神霄門的靈脈,是這北滄州靈氣漸漸復蘇後,唯一的一道三階靈脈,可供金丹真人修行。

若是再行蛻變,等此域有望繼續復蘇,怕是足以支撐一尊法相真君誕生,且能培養出無數寶藥,得一方天地氣數加持!

這等寶地,主人式微。

他境修士,又怎可能不對其抱有覬覦之心!

思及至此,玄燁子坐不住了,當即大袖一揮,便遣兩名真傳,以真人口信傳訊,廣邀周遭真人,齊聚元初山,共論道法!

此會,西北荒漠寒煙寺、赤霞山上落陽觀、不老山中長春府,三脈旁門傳承的掌舵存在,皆是被玄燁子一道符詔,宴請而來。

這四宗,算是圍繞著鎮守大晉的神霄門,各自坐落東南西北,稱得上是團團圍住。

其聚集在一起,若真都應邀而至

狼子野心,怕是昭然若揭。

為此一聚,玄燁子費盡心力,與元初山另一位金丹真人一同削山鑄台,取四方靈果,同時又將珍藏許久,靈韻深藏的上佳美酒,都統統取出。

待到那三宗回應,這元初山上,已是盛宴備齊,只等主人開場了!

未過半月。

元初山上,一派仙家氣象,寒煙寺濟源禪師、落陽觀觀主孟真人、長春府府主瞎道人,先後而至。

三尊真人帶著門下弟子隨行,一赴宴來,便見得如此隆重的招待場面,不由受寵若驚。

落陽觀的孟真人,更是開口︰

「玄燁子道友,如此隆重之宴,究竟是有何喜事?」

看到落陽觀主發聲,玄燁子笑而不語,只瞅著列位前來的旁門真人,當下連連攀談,便笑曰道︰

「自是有喜事,不然怎會將諸位請來?」

「快快入席,你我暢飲之後,再談也是不遲!」

諸真人循著玄燁子的話,依次紛紛落位這宴台。

他們目視俯瞰偌大元初山風景,雖是各懷心事,大都曉得這玄燁子心中,究竟賣著什麼藥,但卻也並未當面戳破。

一時間,酒水靈果紛紛呈上,觥籌交錯,談笑風生,氣氛漸漸融洽。

而待到宴席過罷,玄燁子借著酒水,這才慢慢揭開了話頭,似略帶幾分可惜,只道︰

「今日道心舒暢,只欲與諸位道友一聚,共論一番道果。」

「然可惜,神霄門張真人,卻是杳無音訊,任本座如何傳訊邀請,都見不得一點風聲。」

「遣出的弟子前去送信,也只道這神霄門自打靈台法會後,便是行了封山之舉,就連整個大晉的駐守執事,也都撤回了山中。」

「三位道友,你說張真人這是為了哪般?」

說者狀似無意,然听者有心。

眼見正主兒大幕拉開,三尊歷經百劫的真人,頓時心中如明鏡,哪里還不曉得他想要講些什麼。

寒煙寺濟源禪師更是心中一嘆,道了一聲當真虛偽,不過卻因此事也是他心中期望,因此聲音徐徐,便接過了這話頭,言道︰

「一尊妖丹巔峰的蛟龍倒海翻江,那一戰張真人獨佔鰲頭,硬抗了此妖七成妖力,再加上大限將至,想來是因重傷難愈,這才閉關不出,連帶著神霄封山吧。」

此言一出,那孟真人與瞎道人,頓時默然不語。

十三道脈,只有六尊真人出面,與那妖龍一戰。

其中張守一雷法無雙,力抗妖龍掀起無邊風浪,這一幕縱使只有濟源親至,但事後諸真人,卻都是曉得的。

聞得這二人一唱一和,長春府的瞎道人眸子被布纏繞,但神念卻是感知四方,只沉聲道︰

「兩位有何話,不妨直說便是。」

「都是修行數百載的一方掌舵真人,何必拐彎抹角。」

瞎道人外道出身,五弊三缺,一路磕磕絆絆幾經風雨,這才有了今日的長春府傳承。

他這一雙眼楮雖是瞎的,但卻煉成了一道秘術,相傳見過他開眼的修者,都已經死了,頗為神秘。

長春府亦正亦邪,這道旁門傳承,雖只有瞎道人一人坐鎮,但憑借他一身法域道行,再加上這傳聞,此派雖是低調,但也絕非弱旅。

「老夫老了,不想听這些彎彎繞繞的。」

「便由我來拋磚引玉,說點實在話吧。」

這削山鑄台,一道宴席,只有諸真人入位,雖顯得略有些冷清,但卻也著實隱蔽。

起碼此中交流,是絕然難入其他人之耳中的。

瞎道人佝僂著背,站起身子︰

「張真人乃是繼當年北滄真君開闢此域,最先游歷而來立下傳承的前輩真人,一生披荊斬棘,幾歷風雨,確實頗得我等敬重。」

「但俗話說得好,是人,便都有生老病死。」

「縱使梟雄如他,亦是難逃其中!」

「神霄山三階靈脈,足以維持數尊乃至于十數尊丹境真人共存,甚至若此域靈氣進一步恢復,誕生真君,亦非奢望!」

「大好福地,英雄遲暮,老瞎子道途進取之心不死,是著實想去爭一爭的,不然也不會赴宴而來。」

說到這里,他縱使雙眼不能視人,亦有一股壓力,聚集于玄燁子身軀之上︰

「因此,元初山主不妨直言。」

「我等四宗若是聯袂出手,那麼事成之後,後續之事,該如何瓜分?」

此言一出,那孟真人依舊不語,但目光卻也不由自主,落在了玄燁子身上。

誰都知道,神霄門積累有多豐厚。

但那寶地卻只有一個,資源就只有那般多。

若事成,如何分?

對此,玄燁子目視三尊真人,卻是笑了︰

「諸位,想來各位自家所鎮靈脈,近來都有歡呼雀躍,近乎復蘇之象罷?」

「這便證明,北滄道域再過不久,就將開始慢慢重復昔年之狀,介那時,正宗傳承,必將誕生!」

「而神霄山,則為此域最為頂尖的道脈所屬,傳承亦是旁門頂尖!」

「我四宗若能功成,那麼借助靈脈、傳承、資源,以四宗底蘊,如何不能出了一尊法相真君?」

雙臂緩緩抬起,玄燁子目光深邃︰

「在座道友,都是開闢一方傳承的人物,北滄州的旁門,沒有太深的底蘊,各位都是見證了門派起始到興盛的金丹真人。」

「試問,究竟是宗門傳承重要,還是自身道途更加重要?」

他站起身子︰

「因此依我淺見。」

「我輩若能得神霄山,不妨拋卻門戶之見,共開傳承根本之法,合並四脈,再立一宗,便合四象之名,曰︰四象宗!」

「到了那時,我元初山的鎮宗傳承元初一念經,斬天拔劍術,都可與諸位道友共享,只為自身道途,更進一步!」

「不知如此,可能滿足了瞎道友?」

玄燁子說完,只覺還不夠。

因此,更是以道心大誓起誓,直道方才所言,絕無虛假。

一時間,諸真人面面相覷,各自心中掀起了不小的風浪,久久不語。

看著三人這副表情,玄燁子自知他們雖一時無法定奪,但對他元初山的傳承,與那大道更進一步的誘惑,都是動心了。

于是,不由趁熱打鐵道︰

「如此機會,千載難逢。」

「我知諸位道友心中一時難定。」

「但神霄門佔據大晉,風風雨雨八百年。」

「也是時候,結束屬于它的時代了。」

與方才的震撼言論相比。

這番話語,倒是顯得並不那麼突兀。

所以其他位于大晉周邊,早就想要擴展道脈影響,以增添修行資糧的諸真人,沉吟過後,便同時點頭︰

「道友所言,有理。」

「四象宗之事可暫且擱置,稍後再論。」

「然神霄一脈既已封山,張真人又近乎隕落,大好基業,我等自是合該當取,正好也趁此試探一下張道友,看看他如今」

「到底還能否,再繼續庇佑宗門!」

之前所言太過驚駭,還需細細推敲。

但無論如何。

神霄門,終歸還是需要取締了的。

此,乃定數也!

神霄山,清風居。

突破道基後,縱使季秋分到了新的洞府,他仍是將其命名為了最開始的洞府之名。

如今傾神霄全宗之力,一切修行資源,都緊著季秋供給,他亦是不負眾望。

循著第三世的修行路徑,這些旁人眼中如同天塹般的難關,于他而言,不過是彈指便破而已。

大半年過,隨著清風居一陣靈氣波動,假丹之境,便被季秋再一次踏破!

這等境界,已是足以為一峰之主,位列神霄高層,媲美掌教李秋白了!

因此,張守一也越發決定,要盡全力,將季秋供至金丹!

這近一年的時光里。

隨著神霄封山,張守一重傷難愈,彌留垂死的消息,慢慢傳出。

諸如元初山、寒煙寺、落陽觀、長春府等大晉周邊勢力,明里暗里,都開始侵吞著神霄山的領地。

比如凡俗。

大晉的四周邊境頻頻告急,有亡國之禍,其國主親自派遣皇子而來,請神霄門高人出山,定鼎平亂。

雖早有修界不得大肆干擾凡俗變遷之說,但這等不成文的規定,戰端一旦開啟,是沒有人會去遵守的。

而晉國之所以生出亂象,有大廈將傾之征兆,也是因四方他國,背後都有推手的原因導致。

對于人間因修界關系導致,即將面臨連番戰亂,季秋聞得後,自是心中不愉。

他修行以來,最為看不起的,便是這些只顧成道,就罔顧凡人生死的修行者。

若真叫此等早已摒棄了七情六欲之輩成了仙道,那與被力量徹底綁架的傀儡,又有何區別?

「要緊關頭,還是得修行才是。」

「我若再成金丹,則不過皆為疥癬之疾,彈指可平罷了。」

感受著丹田月復部,那一顆慢慢凝結,已有雛形的金丹,季秋這般呢喃道。

不過在那之前,他倒是想起了以前一件事兒。

再加上晉國前來求援,神霄門又有修士出面,下山平亂。

因此思及此事,季秋當即將以往曾經有過幾面之緣,且在真傳名單上,短暫並列過的一位道友,給召了過來。

身著紅衣道袍,身材高挑的沈雲溪,聞得如今已位列內峰長老的季秋傳召,自是不敢怠慢。

畢竟,如今的這位年輕道人,早已是今非昔比了,縱使是與掌教相比,亦是不逞多讓。

更何況她一介瀕臨道基的煉氣小修呢。

雖不知是何原因,但沈雲溪得到季秋符詔,依舊是到了這清風居外,看著那在兩株青松前背手,一派謫仙氣象的季秋,當下恭敬出聲︰

「長老傳召于弟子,敢問是為何事?」

听聞身後動靜,看到那黛眉低垂,畢恭畢敬的紅衣女子,季秋只是溫和一笑,便擺了擺手︰

「道友何須這般,不過是請你過來,敘一敘舊而已,不必緊張。」

「況且你已到了煉氣巔峰,距離道基不過一步之遙,且是根基渾厚,縱使天道築基,金丹有望,都並非不可能之事,你我同輩,不過時間問題而已。」

「眼下山下晉國生亂,四方宵小覬覦我神霄基業,蠢蠢欲動,這個時間點道友領宗門之命,下山坐鎮,當須得小心謹慎。」

「畢竟你乃是我宗真傳,天賦卓絕,如今動蕩下山,難保不被人算計。」

說到這里,季秋揮袖,取出了三張符,送予沈雲溪面前︰

「此乃是我隨手煉制而來,蘊藏著一記神通的術法符,當能在道友遇困之際,提供幾分作用。」

「且收下吧。」

「望君此行一切順利,能夠功成,鑄就道基而歸。」

「介那時候,再為道友慶!」

沈雲溪見到季秋,听聞這一連串的話,俏臉上盡是震驚之色。

她雖與季秋見過數面,但卻不過點頭之交罷了。

沒想到如今其身份水漲船高,竟仍能記住她這個煉氣弟子,不禁心下感激,倒也沒多想什麼。

畢竟,一個人到底是存著什麼心思,看他的眼楮就知道了。

道人此刻雙眸直視前方,眸子盡是清澈,可謂坦蕩至極。

由此可見,他真是作為長老,關心一下後輩而已。

頓時,身披紅衣道袍的沈雲溪,俯身一禮,也沒出言拒絕,畢竟此行確實艱難,便收下了符,只道︰

「弟子惶恐,承蒙長老看中,定當不負所望!」

收下符,與季秋又聊了幾句。

這紅衣女子任務存身,尚有許多瑣事,便相約道基之後,再來向季秋表達感謝之意,隨即道了聲告辭,當下匆匆而去。

季秋看著她的背影,以及其身模擬之上,緩緩改變導向未知的命運軌跡,眸光慢慢變得幽深︰

「下山的弟子,凡有橫死之命者,我皆贈了三道蘊藏紫霄雷的符。」

「金丹不出,性命當是無虞。」

「只希望,這些好苗子,可都莫要出了意外了。」

神霄山,雲海匯聚,靈氣愈發濃郁。

季秋于清風居,眺望那主峰方向。

前些日子不久,丹堂的煉丹大師寧波,將六味輔藥成功凝練為一顆靈蘊飽滿的結金丹,隨後交予了掌教李秋白。

如今這位掌教,正于那神霄道宮內坐死關,力求龍虎交匯,玉液還丹!

而他若證得金丹,便代表風雲驟起,以張守一胎息假死,引四方外敵前來的籌謀,徹底拉開序幕。

看了半晌,待到天邊紫意彌漫。

季秋這才收回目光,不由輕輕吟唱道︰

「唯願天道成,不欲人道窮,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這歌聲一出,可謂道心通透,一時間那顆飽滿無暇的假丹,又有了幾分精進!

想來距離金丹,也不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