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00章 李雲睿還什麼都敢賣啊

于是,"朝鮮"這一名稱經過宗主國明朝批準,正式成為新王朝的國號。

不過,雖然朱元璋批準了朝鮮的國號,但始終沒有認可李成桂的王位。

因此,李成桂一直用「權知朝鮮國事」的名義,請朱元璋「乞賜頒降國王誥命及朝鮮印信」,朝鮮史官對李成桂乞賜之事,在史書中的記錄是"我太祖有百折不撓之毅",直到退位,李成桂都沒有拿到誥命和印信。

李成桂的退位,是被自己兒子逼迫的,李成桂登基後,偏愛王後康氏所生之幼子李芳碩,立他為世子,引發元配神懿王後韓氏所生之第五子李芳遠的不滿。

洪武三十一年,李芳遠發動"戊寅靖社",殺死了李芳碩,逼李成桂讓位給二兒子李芳果,李成桂成為朝鮮的太上王。

兩年後,現任朝鮮國王李芳遠又發動"庚辰靖社",逼迫李芳果退位,李芳遠即位,也就是現任國王。

從朝鮮立國到現在不過十三年,這十三年里,李氏殺了很多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

朝鮮這個國家,雖然地小人少,但王室、權門、世族之間盤根錯節,錯綜復雜,因此結下了很多仇恨。

而朝鮮立國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也讓權門和世族,還有佛教,對李氏朝鮮恨之入骨。

高麗王朝實行土地國有,但到中期以後,土地日益嚴重,大地主的農莊林立,土地被權門、豪族、寺院所霸佔,農民生活困苦不堪,國家經濟基礎陷入危機。

而權臣和佛寺對土地的佔有,使得他們可以在王廷作威作福,因為擁有大量土地,就可以影響國家財政,進而可以左右朝廷的政治決策,排斥打壓異見的官員。

基于上述兩點弊端,李成桂上台後,宣布將佛寺、權門、豪族的土地收歸國有,「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數日不滅」,然後恢復土地國有制度,重新丈量土地,將土地分配給農民。

這一舉措無疑將原來的權門和世族、佛教得罪了個遍,人家幾代、十幾代人攢下來的家底,就一朝化為烏有,誰會甘心?

除此之外,李芳遠上台後,廢除高麗的私兵制,實行了府兵制,集全國兵權于中央,這就是斷了權門、豪族擁兵的權力……

李成桂斷了人家的財路,李芳遠斷了人家的兵權,高麗王朝的王室、權門、世族、佛教幾大勢力,反對李氏王朝的起義此起彼伏。

而李芳遠的上台,是通過兩次血腥的政變,殺得朝鮮新貴血流滿地,支持李成桂的人,不是丟腦袋、就是發配流放;支持李芳遠的勢力,也沒撈著好處。

因此,現在的朝鮮境內,無論是舊朝的老牌勢力,還是新朝的新貴們,都在蠢蠢欲動,想要干掉李芳遠。

為了震懾這些反對勢力,李芳遠召集京都內衣冠子弟,設立了"鷹揚衛"和"別侍衛",準備從大明購買一批武器,裝備鷹揚衛和別侍衛。

听了許應的介紹,李雲睿點了點頭,這需求杠杠的……

「不知道貴國王上準備買些什麼武器?」李雲睿想了想,問道,「步兵武器?騎兵武器?戰車?甲冑?近戰武器?還是遠程武器?」

「可以選嗎?」許應听了李雲睿給出的選項,頓時驚呆了……

在許應的概念里,李雲睿賣的武器應該是貪墨的,既然是貪墨,就只能貪了什麼兵器,賣什麼兵器。

李雲睿現在居然給出了這麼多的選項,著實讓許應有些出乎意料。

「許大人,實話跟你說,我父親曹國公原本是朝廷高官,與很多衛所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關系很好,因此我有很多門路!」李雲睿笑了笑,說道,「當然,前提是價格你要出得起。你應該知道,要搞出這些兵器來,方方面面的人都要打點。打個比方,我表叔所在的錦衣衛,就有監督軍隊官員的責任,為了保密,我們必須買通錦衣衛指揮使,讓他把這些消息截下來,以防備皇帝知道這些信息;還有武器的運輸,一路上要過很多關卡,為了瞞過去,我要花錢從兵部買運送兵器的通關文書……」

許應沒想到李雲睿居然這麼「實誠」,把他如何「作案」的細節都說了出來,著實讓許應覺得李雲睿非常「坦誠」。

只不過,一旁的郭珍听了李雲睿的話後,忍不住有些想笑,但看到李雲睿在瞪著自己,只能忍了下來。

今天,郭珍是大開眼界,對李雲睿張嘴就說瞎話的本事,那佩服的是五體投地,自愧弗如。

「小公爺,我家王上新建的鷹揚衛和別侍衛只是為了拱衛京城和王宮的安危,因此大多是步兵……」許應想了想之後,開口說道。

許應接到的李芳遠的旨意是能買什麼就買什麼,能買多少就買多少,李芳遠沒有給許應列出具體的明細來,許應只能自作主張了。

听了許應的話,李雲睿雙目微閉,想了想,說道,「不知道你家王上的鷹揚衛和別侍衛有多少人?」

「鷹揚衛和別侍衛每衛三千人,總共六千人!」許應趕緊回道。

「六千人啊……」李雲睿嘴里念叨著,心中開始盤算起來,良久之後,抬頭看了看許應,說道,「許大人,如果你只要刀槍、弓箭的話,六千人的量,我倒是可以給你配齊了,只不過防護甲具,可能有些不夠,目前我手里還有一千套棉甲復合甲,再湊湊皮甲和鐵甲,最多能提供三千套……」

許應听了李雲睿的話之後,差點炸裂了,李雲睿還什麼都敢賣啊!

防護甲具,一般士兵是穿不起的,甲冑都是精兵才配使用的防護用具。

普通士兵大多用木質盾牌作為防護,自古有「持盾者為卒」的說法,如果不理解的話,火燒藤甲兵可以搜一下;稍微好一點用皮甲,以生牛皮、犀牛皮為主,造價低廉、質地堅韌、易于加工。

漢朝時,鐵開始普及了,就有了鐵甲、明光鎧、鎖子甲,當然這些盔甲大多是精兵強將才有的,但鐵器防護再怎麼牛叉,改變不了一個缺點,那就是重。

為了減重,唐宋朝時出現過一種紙甲,「以無性極柔之紙,加工錘軟,厚疊三寸,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濕,銃箭難透」,但因為難以長久保存,很快被淘汰。

到了元朝,棉花普及了,出現了棉甲,棉甲具有質輕保暖、性價比高、厚度夠、阻力大的特點,成為了軍隊的首選。如果對此不相信的,可以找一件五、六十年代的軍大衣,拿刀砍一下試試。要知道,軍大衣不僅僅是用來御寒的,還是一件簡易防彈衣……

明朝之後,棉甲開始在普通士卒中普及。但就是棉甲也分等級,有純棉甲和棉鐵組合甲。

純棉甲就是棉花加布料,每件大概20斤重,這種棉甲就相當于士兵過冬的棉衣,打仗時穿著就行了,大都是鎮守各地的衛所士兵使用。

棉鐵復合甲有暗甲和明甲兩種,暗甲內襯泡釘或者鎖子甲,明甲則以棉甲為膽,內綴鐵片,外敷鐵網,相當于凱夫拉防彈衣外插陶瓷插板,這種復合甲只有九大塞王的邊軍才能穿戴。

在大明,皮甲和鐵甲只有京衛中的侍衛上直親軍才能使用。

侍衛上直親軍,又名親軍上十二衛,是朱元璋建立的,分別是錦衣衛、旗手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